资源简介 磁现象 磁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了解简单的磁现象。2.通过实验认识磁极,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3.通过实验认识磁场。4.知道地磁场。过程与方法:知道利用磁感线可以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磁场分布状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我国古代对地磁场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学情分析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很感兴趣,小学已有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基础,但对一些知识认识不够深刻、具体,所以本节课安排了很多的演示、分组实验,在学生动手的过程中去深化对知识的理解。重点难点重点: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状况。难点:认识磁场的存在,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教学过程引入: 播放一段极光的视频,揭示此现象与磁场有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要讲的内容,学生在思考中展开了对新知识的学习。进行新课: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天然磁铁矿石吸铁的性质,现在人们利用这些磁性材料做成各种形状的磁体。介绍磁铁的种类:天然磁铁、人造磁铁(有不同的形状),重点介绍条形和蹄形、针形(介绍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增强自豪感。)学生根据任务卡上的问题自学: 任务卡: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各部分吸引物体的能力一样吗(实验证明) 磁体上一般标有什么字母,字母表示什么 磁体间相互靠近,有无相互作用 (实验证明)学生根据提供的器材小组实验,动手探究问题的答案。一、磁现象根据学生描述的实验现象总结:磁铁吸引铁、钴、镍等物质,并结合化学元素周期表支出这三种物质的位置。利用“悬挂法“指明磁体上标N、S的原因。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引入磁悬浮列车,并介绍该知识的最新进展,从生活走向物理。提问:一个小磁针,怎样让它转动 拨动或利用另一个磁铁。二、磁场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怎么认识它 和风做类比:怎么判断有没有风 (看风中的东西有无飘动)怎么规定风向 (风从哪个方向来的就规定为什么风)我们怎么判断有无磁场,磁场方向的规定。学生实验 : 判断条形磁铁周围三点的磁场方向。我们要向知道更多点的磁场方向怎么办 需要放更多的小磁针。怎么形象的描述磁场 磁感线 :学生思考1、各部分疏密相同吗 2、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吗 磁场是真实存在的吗 3、磁感线能相交吗 (进一步加深对磁感线的认识)(结合实验,给磁场建立模型。利用模型法研究磁体的磁场)小磁针静止时为什么能指南北 三、地磁场阅读课本,思考:1、指南针在地球的大部分地区都能指南北,地球相当于一个大的条形磁体,你能根据指南针的方向来画出来地磁场的磁感线吗 2、地理的两极和地磁场的两极重合吗 这一发现最早是由谁记述的 我国宋代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最早提及磁偏角。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地磁场”的相关内容,得出结论:(1)地球周围存在磁场,使指南针指南北。(2)学生确定地磁场的磁极,画出地磁场的磁感线。(通过对指南针的分析、磁偏角的介绍,再次强化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课堂小结: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3.磁极间为什么有相互作用 如何形象的表示出磁体周围的磁场 4.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 拓展: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其中的一根有磁性,另一根无磁性。没有别的器材,你如何把它们区别开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