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黄河颂》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校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年级课题 《黄河颂》课标要求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感受黄河形象,领悟黄河凝聚的民族精神。 2.借助课文批注,理解诗意,学习为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做批注。教学过程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3分钟 导入 说说你眼中的黄河是什么样的? 答案预设:广阔、汹涌、壮阔、弯弯曲曲……10分钟 环节一 诵读课文 感受诗情 1.读出节奏。教师范读,学生根据朗诵词的节奏示例,来划分歌词部分的节奏。 学生根据划分好的节奏自由朗读诗歌。 2.读出韵律。诗歌都讲究押韵,请同学们找出韵尾,重读韵字,感受韵律美。 答案预设: 韵尾:押 “ɑn”韵。 韵字:巅、南、澜、转、环、边、面、篮、源、演。 韵尾:押 “ɑnɡ”韵。 韵字:强、上、障、丈、荡、膀、长、样、强。 生齐读诗歌,要求声音洪亮,字正腔圆,读准节奏,充满感情。 3.分组朗读诗歌,说说你感受到怎样的情感。 答案预设:赞美、热爱黄河。15分钟 环节二 借助批注 理解诗意 1.这篇课文在旁边做了批注,请你看微课,了解如何做批注。 2.请你结合课文29页批注2、3,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文章的的层次。 答案预设:望黄河(我站在黄河之巅……) 颂黄河 (啊,黄河……) 学黄河(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3.请你精读望和颂部分,在批注2、3后补写批注: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黄河形象的?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歌颂黄河的?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答案预设:先是近镜头特写——俯瞰全景式总写——纵向描写——横线描写; 养育、保护、激励中华民族三个方面歌颂黄河。15分钟 环节三 运用批注 品读诗意 1.在课文中选出最能体现黄河特点的两三处词句,仔细品读并加上批注。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答案预设:①动词“掀起”表现了黄河不可阻挡的气势,“澎湃”“万丈狂澜”表现出黄河磅礴的气势。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黄河比作“民族的屏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保护中华民族。…… 2.诗歌既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间接抒情,你圈点勾画出直接抒情的句子,批注在诗句的旁边,并恰当使用重音、停顿等有感情的朗诵这些句子。 小组合作完成。 答案预设: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啊!黄河!你伟大坚强/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3.总结: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2分钟 作业 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揣摩关键语句和精彩内容,进行批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