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1.(1分)如图所示钱币,因铸造量大、影响广,被称为金属铸币双雄。这两种钱币最早铸造于( )A.秦国 西汉 B.秦国 东汉 C.秦朝 西汉 D.秦朝 东汉造纸术一路西传,后又以机械化的面貌重归故里。回答2~3题。2.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751 年,造纸术传入西亚,400年后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由此可知,造纸术传入欧洲的时间是( )A.2世纪 B.7世纪 C.11世纪 D.12世纪3.1882年出版的《益闻录》报道:“本埠(上海)现有华商集合巨资,拟办纸厂一所,已聘定英人梅特兰综司其事,一切作纸之具皆用火轮机器。”不久,中国第一家机器造纸厂诞生。这表明( )A.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B.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C.中国近代企业引进了工业革命的技术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湖州是世界丝绸之源,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回答4~5题。4.阅读目录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书籍内容主旨。以下最适合作为图中单元标题的是( )A.资本主义的兴起 B.资产阶级革命C.资本主义的扩展 D.民族解放运动5.如图所示是湖州钱山漾遗址出土的家蚕丝绢片,这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家蚕丝织品。它属于( )①实物资料②第一手资料③文献资料④第二手资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分)陆羽为避安史之乱隐居湖州,完成了世界茶文化史上第一部专业著作《茶经》。在完成《茶经》期间,他可能看到( )①官吏在戏园里观看《窦娥冤》②书生在茶会中吟诵杜甫诗作③名医在药房翻阅《本草纲目》④农民在田间使用曲辕犁耕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2分)船,承载着故事,见证着历史。下列船和对应的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有( )①宝船﹣﹣郑和下西洋②“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十月革命③致远舰﹣﹣鸦片战争④“密苏里号”军舰﹣﹣第一次世界大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48分。)8.(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人口迁移,影响深远。某校学生开展了主题为“中国古代人口大迁移”的项目化学习。【绘制路线 构建时空】学习小组根据收集到的资料,选择其中三次人口大迁移,绘制了示意图。(1)根据示意图,概括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并推断引发第二次和第三次人口迁移的共同原因。【筛选资料 分析影响】学习小组又对人口大迁移的影响产生了兴趣,筛选出以下资料。资料1:五胡内迁指匈奴、鲜卑、羯、氐、羌等生活在边疆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民族界限日益模糊。﹣﹣摘编自《中国史纲要》资料2:(江南)无积聚而多贫。(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摘编自《史记》《宋书》资料3:南渡后,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语曰:苏湖熟,天下足。﹣﹣摘编自《宋史 食货志》《渭南文集》(2)结合材料,从民族关系和经济格局角度阐述人口大迁移的影响。9.(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百年党史,风雷激荡。某校学生以展板形式呈现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1)在①②③处填写合适的内容,将展板一、二补充完整。(2)选择展板一或展板二中的一则史实对展板三中的观点加以分析。(须紧扣观点,分析全面,逻辑严密。)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1.【解答】左边的货币是秦国的半两钱,右边的货币是西汉的五铢钱。秦朝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西汉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故选:A。造纸术一路西传,后又以机械化的面貌重归故里。回答2~3题。2.【解答】据题干可知,751+400=1151,属于12世纪。故造纸术传入欧洲的时间是12世纪。故选:D。3.【解答】1882年出版的《益闻录》报道:“本埠(上海)现有华商集合巨资,拟办纸厂一所,已聘定英人梅特兰综司其事,一切作纸之具皆用火轮机器。”不久,中国第一家机器造纸厂诞生。这表明中国近代企业引进了工业革命的技术。C符合题意。戊戌变法标志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故ABD错误。故选:C。湖州是世界丝绸之源,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回答4~5题。4.【解答】“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掠夺”“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等章节,表达的主题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随着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冲击了教会的陈腐说教,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西欧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积累了资本,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掠夺”“科学革命”“启蒙运动”归纳为一个主题应该是资本主义的兴起。A符合题意。故选:A。5.【解答】据题干“……是湖州钱山漾遗址出土的家蚕丝绢片”可知,家蚕丝绢片属于实物史料,是第一手史料。故选:A。6.【解答】《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代表作,《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编写的,陆羽生活在唐朝,排除①③。故在完成《茶经》期间,陆羽可能看到②④。故选:D。7.【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的船只巨大,一般称之为宝船,①搭配正确;“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是俄国十月革命时期的参加革命的军舰,②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搭配正确;③致远舰是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大战邓世昌的船舰,与鸦片战争无关,搭配错误;④“密苏里号”军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签订投降书的军舰,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无关,搭配错误。故A符合题意。故选:A。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48分。)8.【解答】(1)根据示意图可知,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是总体由北向南迁移,第一次是少数民族从边疆向黄河流域迁移;后两次都是从北方向南方迁移。引发第二次和第三次人口迁移的共同原因是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2)结合材料可知,“边疆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民族界限日益模糊”反映人口迁移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江南从“无积聚而多贫”到“数郡忘……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的变化,反映人口迁移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富于中原……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人口迁移促进了南宋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故答案为:(1)空间特点:总体由北向南迁移;共同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2)民族关系角度:“边疆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民族界限日益模糊”反映人口迁移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经济格局角度:江南从“无积聚而多贫”到“数郡忘……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的变化,反映人口迁移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富于中原……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人口迁移促进了南宋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9.【解答】(1)根据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①②③处填写的内容,为①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一大);②遵义会议;③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2)根据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如:选择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本小题回答需从所选史实的历史背景、主要过程、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应体现观点中依靠人民、跨过沟坎、历史贡献三个层次。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 年大革命失败,9月,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因敌人力量过强,起义军损失较大。毛泽东率部转战千里到达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的支持下,开展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逐渐形成。故答案为:(1)①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一大);②遵义会议;③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示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 年大革命失败,9月,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因敌人力量过强,起义军损失较大。毛泽东率部转战千里到达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的支持下,开展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逐渐形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