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单元 光第一课 光源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能自行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是光源。知道光源可以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知道人们发明制造了多种多样的光源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2.科学探究观察发光、反光、能发光但未处于发光状态3种物体,在比较中建立光源的概念,能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和物体反射的光,并能依据光源的概念动手制造人造光源。搜集、阅读资料了解光源适应人们需求发展的科技史,调查身边的光源是否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并进行分析。3.科学态度、STSE对光源有探究兴趣,正确表达自己的观念,尊重事实。了解光源的发展与应用是与人类需求相关的。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火柴,纸张、手电筒、电池,教学课件。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看单元页画面,读小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穿云透雾显原形,雨过天晴挂彩虹。(2)提问:读这首诗之后,你获得了什么信息?(3)学生自由发言。(4)讲述: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光》的学习。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想一想,光从哪里来?(二)新课学习1. 识别光源(1)课件展示教材P28上方五幅图。(2)交流:这些物体中,哪些在发光?(3)小结:像太阳、燃烧的蜡烛、点亮的小灯泡这样,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4)思考:想一想,我们可以制造光源吗?(5)学生动手制造光源。(6)小结:光源有天然和人造之分。像太阳、发光的萤火虫等是天然光源;像燃烧的纸张、发光的手电筒等是人造光源。2. 了解人们对光源的利用 (1)讲述:以前,人们只能利用天然光源。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明制造出多种多样的光源,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2)课件展示教材P29下方四幅图。(3)交流:说一说,从古代到现代,人们是如何利用光源的呢?(4)学生汇报。(5)小结:古代的人们用火把照明,慢慢地人们开始使用煤油灯。随后,爱迪生发明了用电的碳丝白炽灯,从此白炽灯作为常用的光源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LED灯,更节能。(6)自主阅读材料:教材P30电光源的发展与应用。(7)交流:阅读材料后,你学到了什么?(8)布置任务:调查身边的光源是否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9)分组交流,编写调查计划。(10)案例示范讲解:第2小组光源调查计划调查目的:了解身边的光源是否完全满足我们的需要。调查场所:学校。调查内容:光源的数量、人们的感受。调查方法:1.选择教室、图书馆等场所进行调查。2.调查光源的种类及数量并记录。3.调查使用者对光源情况的满意度并记录。(11)各组完善调查计划。(12)完成实践调查任务。(13)数据统计、分析与汇报a. 统计数据并进行分析,将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b. 统计、分析调查的结果,写出你的发现。(三)整理,下课。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萤 火 虫萤火虫,属鞘翅目萤科,小型甲虫,因其尾部能发出荧光,故名为萤火虫。这种尾部能发光的昆虫,约有近200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较常见的有黑萤、姬红萤、窗胸萤等几种。体型小至中型,长而扁平,体壁与鞘翅柔软;前胸背板平坦,常盖住头部;头狭小;眼半圆球形,雄性的眼常大于雌性;腹部7-8节,末端下方有发光器,体内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反应后生成黄绿色荧光。萤火虫的发光是生物发光的一种。萤火虫的发光原理:萤火虫有专门的发光细胞,在发光细胞中有两类化学物质,一类被称作萤光素,另一类被称为荧光素酶。荧光素能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消耗ATP,并与氧气发生反应,反应中产生激发态的氧化荧光素,当氧化荧光素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会释放出光子。反应中释放的能量几乎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只有极少部分以热的形式释放,反应效率约为95%。人类到目前为止还未制造出如此高效的光源。在萤火虫的腹部下部有着很多白色斑块,其实这是它的甲壳中对光透明的部分,内有一块白色的膜,可以反射光,所以在日间这个部位呈现白色。发光的生物学意义:成虫利用物种特有的闪光信号来定位并吸引异性,借此完成求偶、交配及繁殖的使命。少数萤火虫成虫利用闪光信号进行捕食,还有一种作用是作为警戒信号,即当萤火虫受到刺激时会发出亮光。《光源》学习评价表班级: 姓名:项目 评价内容 自我评价科学知识 知道能自行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是光源。知道光源可以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知道人们发明制造了多种多样的光源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科学探究 观察发光、反光、能发光但未处于发光状态3种物体,在比较中建立光源的概念,能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和物体反射的光,并能依据光源的概念动手制造人造光源。搜集、阅读资料了解光源适应人们需求发展的科技史,调查身边的光源是否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并进行分析。科学态度、STSE 对光源有探究兴趣,正确表达自己的观念,尊重事实。了解光源的发展与应用是与人类需求相关的。老师给我的评价:注:请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相应的栏目内画“√”,教师在最下面的一行中给出评价,用、、的符号表示。(共13张PPT)1.光源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sè)瑟半江红;穿云透雾显原形,雨过天晴挂彩虹。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光从哪里来?识别光源这些物体中,哪些在发光?谁在发光?月亮……这个灯泡,现在……像太阳、燃烧的蜡烛、点亮的小灯泡这样,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我们可以制造光源吗?划燃火柴……拧亮手电筒……光源天然光源人造光源太阳、发光的萤火虫等燃烧的纸张、发光的手电筒等小结了解人们对光源的利用以前,人们只能利用天然光源。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明制造出多种多样的光源,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了解人们对光源的利用从古代到现代,人们是如何利用光源的呢? 18世纪末,人们开始进行电光源的研究。最初,是从碳(tàn)极弧光灯开始的。1879年,美国的爱迪生发明了具有实用价值的碳丝白炽(chì)灯并且不断改进,他先后申请了一千多项与电灯相关的专利。从此白炽灯取代了传统的火焰光源,开创了人类电光源照明的新时代。1907年,人们采用拉制的钨(wū)丝作为灯丝。1938年,人们研制出荧光灯并开始销售,其发光效率和寿命均为白炽灯的3倍以上。1974年,人们又成功研制出高效节能的荧光灯。1962年,人们研制出发光二极管(LED),LED灯更加节能。2000年以来,其应用范围正在扩大。阅读材料后,你学到了什么?电光源的发展与应用调查身边的光源是否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在阳光微弱的时候……我们家……教室中的天然光源是……编写计划交 流任 务示 例第2小组光源调查计划调查目的:了解身边的光源是否完全满足我们的需要。调查场所:学校。调查内容:光源的数量、人们的感受。调查方法:1.选择教室、图书馆等场所进行调查。2.调查光源的种类及数量并记录。3.调查使用者对光源情况的满意度并记录。完善调查计划完成调查任务数据统计分析汇 报统计数据并进行分析,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统计、分析调查的结果,写出你的发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1 光源.ppt 学习评价表.doc 教案.doc 素材:萤火虫.doc 视频.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