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神奇的显微镜 课件(14张PPT)+教案+学习评价表+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神奇的显微镜 课件(14张PPT)+教案+学习评价表+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探秘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第一课 神奇的显微镜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自然水域中的水里有微小生物。
了解显微镜发明与发展的历程。
知道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及用途。
2.科学探究
针对“自然水域中的水里有没有微小生物”进行猜测,能采集水样并先后通过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进行观察对比,感受显微镜观察微小生物的便利。
从采自任一自然水域的水样中发现微小生物的事实,能推测出自然界一般水体中都含有微小生物。
3.科学态度、STSE
对于探索微小生物有兴趣,乐意了解显微镜发明发展的历程,认识到显微镜的发展促进了新的科学发现,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的联系。
懂得显微镜是探索微观世界的重要发明,积极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及用途。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池塘水、载玻片、滴管、放大镜、显微镜,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看单元页画面,读小诗:大树下面小草立,大象脚边小蚂蚁,生命纷繁又复杂,基本结构无大异?显微镜下瞧仔细,深入观察来学习。
(2)引入新课并提问: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探究生物体的基本结构。首先,从自然水域中的水开始,如果从江河湖海池塘等这些自然水域中取一滴水,猜一猜,这一滴水里有什么?
(3)学生进行预测。(如果预测中有微小生物,后续教学则是寻找证据。反之,则按教材呈现的方式进行发现式教学)
(二)新课学习
1. 观察自然水域中的一滴水
(1)明确任务:分组观察自然水域中的一滴水。
(2)介绍材料:课前采集的自然水域中的水样、滴管、载玻片、放大镜、显微镜(考虑到学生还没学习使用显微镜,教师事先调好显微镜,供学生使用,或由教师演示)。再次强调安全采集水样的重要性。
(3)交待实验步骤:
a.用滴管在水样中取一滴水,然后将这滴水放置于载玻片上。
b.分别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这滴水,将观察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c.用教师课前初步调好的显微镜观察这滴水。将观察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上。(也可以采取教师演示、投影的方式进行)
(4)交流:从使用肉眼到放大镜,再到显微镜,我们的观察结果有变化吗?有什么不一样吗?说一说我们的想法和感受。
(5)小结:自然水域中水样里有微小生物。从采自任一自然水域的水样中发现微小生物的事实,可以推测自然界一般水体中都含有微小生物。
放大镜将观察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到了一些细节。显微镜能让我们看到在肉眼和放大镜下看不到的事物。
2. 了解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
(1)自主阅读材料:教材P3-P4的显微镜的发展史。将所得的信息填写在活动手册上。
(2)交流:说一说,阅读了这段材料,你有什么感受?
(3)复述显微镜的发展与发明历程:学生采取接龙的方式呈现。
(4)小结:显微镜的发明,打开了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新窗口。正是人类对微小世界不断追寻的好奇心,推动了显微镜的发展进步,更推动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科学认识!
3. 了解显微镜的构造
(1)实物展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事物。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显微镜的主要构造。
(2)教师逐一介绍显微镜的各个部位及名称。重点介绍:显微镜主要由两组透镜组成,其中装在镜筒上端,接近眼睛的透镜组叫目镜;装在镜筒下端,接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组叫物镜。
(3)学生介绍:扮演小老师,介绍显微镜的各个部分名称及作用。评选出最优的小老师。
(4)练习:活动手册P2, 在图中标注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
(三)整理,下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神奇的显微镜》学习评价表
班级: 姓名:
项目 评价内容 自我评价
科学知识 知道自然水域中的水里有微小生物。
了解显微镜发明与发展的历程。
知道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及用途。
科学探究 针对“自然水域中的水里有没有微小生物”进行猜测,能采集水样并先后通过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进行观察对比,感受显微镜观察微小生物的便利。
从采自任一自然水域的水样中发现微小生物的事实,能推测出自然界一般水体中都含有微小生物。
科学态度、STSE 对于探索微小生物有兴趣,乐意了解显微镜发明发展的历程,认识到显微镜的发展促进了新的科学发现,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的联系。
懂得显微镜是探索微观世界的重要发明,积极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及用途。
老师给我的评价:
注:请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相应的栏目内画“√”,教师在最下面的一行中给出评价,用、、的符号表示。显 微 镜
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在发明显微镜之前,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观念局限在用肉眼或靠手持透镜帮助肉眼所看到的东西。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新的”微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从人体到植物纤维等各种东西的内部构造。显微镜还有助于科学家发现新物种、医生治疗疾病等。
按显微原理进行分类,显微镜可分为偏光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数码显微镜。
偏光显微镜
偏光显微镜是一种用于研究所谓透明与不透明各向异性材料的显微镜,在地质学等理工科专业中有重要应用。凡具有双折射的物质,在偏光显微镜下就能分辨的清楚,当然这些物质也可用染色法来进行观察,但有些则不可用,而必须利用偏光显微镜。反射偏光显微镜是利用光的偏振特性对具有双折射性物质进行研究鉴定的必备仪器,可供广大用户做单偏光观察、正交偏光观察、锥光观察。
光学显微镜
通常由光学部分、照明部分和机械部分组成。其中光学部分是最为关键的,它由目镜和物镜组成。光学显微镜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明视野显微镜(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相差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微分干涉差显微镜、倒置显微镜等。
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有与光学显微镜相似的基本结构特征,但它有着比光学显微镜高得多的对物体的放大及分辨本领,它将电子流作为一种新的光源,使物体成像。自1938年第一台透射电子显微镜问世至今,除了透射电镜本身的性能不断提高外,还发展了其他多种类型的电镜,如扫描电镜、分析电镜、超高压电镜等。常用于生物、医药及微小粒子的观测。
数码显微镜
又叫视频显微镜,它是将显微镜看到的实物图像通过数模转换,使其成像在显微镜自带的屏幕上或计算机上,主要用于教学用途。
数码显微镜是将精锐的光学显微镜技术、先进的光电转换技术、液晶屏幕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而开发研制成的高科技产品。从而,我们可以对微观领域的研究从传统的普通的双眼观察到通过显示器上再现,提高了工作效率。(共14张PPT)
1.神奇的显微镜
大树下面小草立,
大象脚边小蚂蚁,
生命纷繁又复杂,
基本结构无大异?
显微镜下瞧仔细,
深入观察来学习。
采集水样要注意安全!
分组观察自然水域中的一滴水。
观察自然水域(yù)中的一滴水
任 务
猜一猜,一滴水里有什么?
1.用滴管在水样中取一滴水,然后将这滴水放置于载玻片上。
实验步骤
2.分别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这滴水,将观察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3.用显微镜观察这滴水,将观察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从使用肉眼到放大镜,再到显微镜,我们的观察结果有变化吗?说一说我们的想法和感受。
交 流
自然水域中水样里有微小生物。从采自任一自然水域的水样中发现微小生物的事实,可以推测自然界一般水体中都含有微小生物。
放大镜将观察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到了一些细节。显微镜能让我们看到在肉眼和放大镜下看不到的事物。
小 结
了解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
1590年,荷兰詹(zhān)森父子用两片透镜制作了简易显微镜,但并没有用它做过重要的观察。
1610年,意大利科学
家伽(jiā)利略用自制显微镜观察了昆虫的复眼。
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显微镜(可放大30倍)观察软木薄片,首次发现了“格子”状的结构,并用“cell”(细胞)命名。
1933年, 德国物理学家鲁斯卡设计、制造了电子显微镜(可放大7000倍),发现了比细菌还微
小的病毒。
1675年,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可放大300倍)观察一滴水,他惊喜地发现了微小的生物!
1864年,英国人拉德设计制造的显微镜(可放大近千倍),为科学家观察细胞和细菌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通过资料整理,你有什么感受?
显微镜的发明,打开了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新窗口。
正是人类对微小世界不断追寻的好奇心,推动了显微镜的发展进步,更推动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科学认识!
小 结
了解显微镜的构造
准焦螺旋
镜 筒
目 镜
物 镜
反光镜
镜 座
镜 臂
载物台
显微镜主要由两组透镜组成,其中装在镜筒上端,接近眼睛的透镜组叫目镜;装在镜筒下端,接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组叫物镜。
在图中标注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
练 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