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2月月考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2月月考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2月月考试卷(历社部分)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兰溪月考)孙中山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905年8月,在他的推动下,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华兴会 D.强学会
【答案】B
【考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中国同盟会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中国同盟会的相关知识。
2.(2021八上·兰溪月考)在许多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我们常看到国民党许多高级将领都尊称蒋介石为“校长”,这是因为蒋介石曾担任过下列哪所学校的校长一职(  )
A.保定学校 B.黄埔军校 C.京师大学堂 D.京师同文馆
【答案】B
【考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黄埔军校和题干信息相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黄埔军校的建立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黄埔军校的建立的相关史实。
3.(2021八上·兰溪月考)“三支主力红军为担负中国革命的新任务而在西北会师,这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材料评述的是(  )
A.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B.工农红军第四军成立
C.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 D.刘邓大军的千里跃进
【答案】C
【考点】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依据“三支主力红军为担负中国革命的新任务而在西北会师一”和所学知识可知与长征有关,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或工农红军的战略战役胜利结束,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
ABD三项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是题干材料评述的事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4.“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少年瞿秋白用这八个字概括了某次革命的历史功绩。关于这次革命,说法正确的是(  )
①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③终结了君主专制制度 ④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C
【考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及所学知识可知,少年瞿秋白用这八个字概括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此,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故①③描述正确,选项C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故②错误,辛亥革命没有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故④错误,因此选项A、B、D错误。
综上答案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辛亥革命的影响及社会生活的变化的相关史实。
5.(2021八上·兰溪月考)到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等海军。南洋水师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北洋水师连续多年无法添置新的舰船。这说明了当时(  )
A.洋务运动成效显著 B.自强求富已经实现
C.海军建设步履艰难 D.军队改制全盘西化
【答案】C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由“到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等海军。南洋水师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北洋水师连续多年无法添置新的舰船”可以看出,洋务运动时期,海军建设的曲折、步履艰难,南洋水师发展缓慢,北洋水师连续多年无法添置新的舰船。
ABD三项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海军建设步履艰难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洋务运动及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6.(2021八上·兰溪月考)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
【答案】B
【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不费一兵一卒,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俄国是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俄国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准确识记俄国是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7.(2021八上·兰溪月考)导致“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  )
A.《南京条约》签订 B.《马关条约》签订
C.《辛丑条约》签订 D.《北京条约》签订
【答案】B
【考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义愤填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人议和,请求变法。即“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ACD三项都不是导致“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不符合题意;
B项《马关条约》签订是导致“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公车上书的相关知识,掌握其发生的原因。
8.(2021八上·兰溪月考)标语、口号带有特定时代的历史印记。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国民革命时代诉求的是(  )
A.“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反对内战,争取和平”
【答案】B
【考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之后国共两党开始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1926年7月,北伐军出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打倒列强除军阀”最能体现国民大革命时代诉求。
ACD三项都不能体现国民革命的时代诉求,不符合题意;
B项“打倒列强,除军阀” 最能体现国民革命的时代诉求,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国民大革命及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不同事件的口号和主张,理解并识记国民大革命和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
9.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历史事件与孙中山有直接关系的是(  )
①成立兴中会 ②领导萍浏醴起义
③发动“二次革命” ④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D
【考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894年孙中山创办兴中会,在1912年元旦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宋教仁被袁世凯刺杀,为讨伐袁世凯,孙中山发动了“二次革命”, ①③④正确;同盟会成员刘道一等相约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三处同时发动起义,即萍浏醴起义, 不是孙中山直接领导的,②错误。故选D;
ABC不符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 D。
【点评】 本题以与孙中山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为切入点,考查孙中山的历史功绩。
10.(2021八上·兰溪月考)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的革命政党的是(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答案】D
【考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孙中山为总理,创办机关刊物《民报》,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
ABC三项都不是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的革命政党,不符合题意;
D项同盟会是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的革命政党,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知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11.(2021八上·兰溪月考)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与清朝对立的政权是(  )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北伐西征 D.永安建制
【答案】B
【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为“太平军”,1853年,占领占领南京,改名天京,作为都城,建立的与清朝对立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进行北伐和西征。
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与清朝对立的政权,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
12.(2021八上·兰溪月考)“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这样的标语出现于(  )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答案】C
【考点】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分析】据题干材料“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可知,这是义和团运动时期的标语。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ABD三项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义和团运动是题干材料描写的事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义和团运动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义和团运动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13.(2021八上·兰溪月考)利用年代尺学习历史事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下面年代尺中③处发生重大事件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A.使自由民主的观念广泛传播 B.揭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答案】C
【考点】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由于敌人的破坏,会议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举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ABD三项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意义,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意义。
14.(2021八上·兰溪月考)班上同学准备实地考察红军长征中“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召开地点,应该去(  )
A.南昌 B.遵义 C.井冈山 D.吴起镇
【答案】B
【考点】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遵义是考察红军长征中“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应该去的地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遵义会议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掌握遵义会议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5.(2021八上·兰溪月考)“‘大家眼巴巴在企望着巴黎和会能够给我们一个“公理战胜”,那晓得奢望的结果是失望。’原来过高的期望,使这种失望带来的痛苦格外强烈。”这种痛苦带来的愤怒激发了(  )
A.保路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工人运动
【答案】C
【考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的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让给日本,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AB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五四运动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二、问答题
16.(2021八上·兰溪月考)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三: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到的“自强运动”指什么历史事件?请列举出二个这次运动中的成果。
(2)材料二中的“革命”是指哪一重大事件?“革命成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材料中所说运动的代表人物还有谁(列举一个即可)?运动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答案】(1)洋务运动。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开平煤矿等(任写二个即可)。
(2)辛亥革命。 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民主、科学。李大钊、胡适(任写一个即可)。抨击袁世凯尊孔复古的文化逆流。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90年代中期,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掀起了维护清朝统治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时期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近代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
(2)根据材料二中的“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辛亥:摇晃的中国”等信息可知,材料二中的“革命”是指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运动的直接目的是抨击袁世凯尊孔复古的文化逆流。
故答案为:(1)洋务运动。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开平煤矿等(任写二个即可)。
(2)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民主、科学。李大钊、胡适(任写一个即可)。抨击袁世凯尊孔复古的文化逆流。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及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17.(2021八上·兰溪月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都能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潜心筑梦。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7月30日晚,会议刚开始不久,一位陌生的中年男子突然闯入会场,言语慌张,形迹可疑。代表们随即分散离开。十几分钟后,法国巡捕就包围并搜查了会议地点。……第二天,代表们在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继续开会。
材料二:
材料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秋收暴动》
材料四:长征开始后,广大干部、战士眼看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以来,红军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这与前四次反“围剿”胜利发展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们由此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挥方针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指的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图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3)材料三反映的是毛泽东领导发动的哪一次武装起义?在起义失败后,他率军建立了哪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4)材料四中“觉悟到”的问题是在哪次会议上解决的?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案】(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2)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3)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有关的转折点。
【考点】中国共产党成立;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1)由“第二天,代表们在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继续开会”可知,材料一中的“会议"指的是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辞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据所学知,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叶挺、刘伯承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3)据材料“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声暴动。”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毛泽东领导发动的秋收起义。1927年,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起义开始时攻占了一些县城,但由于城市里敌人的力量比较强大,工农革命军损失惨重。毛泽东分析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他率领工农革命军向湘赣边的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会议。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枚关的转折点。因此材料四中“觉悟到”的问题是在遵义会议上解决的。
故答案为:(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2)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3)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有关的转折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共产党成立、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的相关知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2月月考试卷(历社部分)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兰溪月考)孙中山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905年8月,在他的推动下,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华兴会 D.强学会
2.(2021八上·兰溪月考)在许多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我们常看到国民党许多高级将领都尊称蒋介石为“校长”,这是因为蒋介石曾担任过下列哪所学校的校长一职(  )
A.保定学校 B.黄埔军校 C.京师大学堂 D.京师同文馆
3.(2021八上·兰溪月考)“三支主力红军为担负中国革命的新任务而在西北会师,这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材料评述的是(  )
A.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B.工农红军第四军成立
C.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 D.刘邓大军的千里跃进
4.“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少年瞿秋白用这八个字概括了某次革命的历史功绩。关于这次革命,说法正确的是(  )
①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③终结了君主专制制度 ④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5.(2021八上·兰溪月考)到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等海军。南洋水师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北洋水师连续多年无法添置新的舰船。这说明了当时(  )
A.洋务运动成效显著 B.自强求富已经实现
C.海军建设步履艰难 D.军队改制全盘西化
6.(2021八上·兰溪月考)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
7.(2021八上·兰溪月考)导致“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  )
A.《南京条约》签订 B.《马关条约》签订
C.《辛丑条约》签订 D.《北京条约》签订
8.(2021八上·兰溪月考)标语、口号带有特定时代的历史印记。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国民革命时代诉求的是(  )
A.“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反对内战,争取和平”
9.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历史事件与孙中山有直接关系的是(  )
①成立兴中会 ②领导萍浏醴起义
③发动“二次革命” ④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2021八上·兰溪月考)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的革命政党的是(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11.(2021八上·兰溪月考)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与清朝对立的政权是(  )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北伐西征 D.永安建制
12.(2021八上·兰溪月考)“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这样的标语出现于(  )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3.(2021八上·兰溪月考)利用年代尺学习历史事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下面年代尺中③处发生重大事件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A.使自由民主的观念广泛传播 B.揭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14.(2021八上·兰溪月考)班上同学准备实地考察红军长征中“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召开地点,应该去(  )
A.南昌 B.遵义 C.井冈山 D.吴起镇
15.(2021八上·兰溪月考)“‘大家眼巴巴在企望着巴黎和会能够给我们一个“公理战胜”,那晓得奢望的结果是失望。’原来过高的期望,使这种失望带来的痛苦格外强烈。”这种痛苦带来的愤怒激发了(  )
A.保路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工人运动
二、问答题
16.(2021八上·兰溪月考)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三: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到的“自强运动”指什么历史事件?请列举出二个这次运动中的成果。
(2)材料二中的“革命”是指哪一重大事件?“革命成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材料中所说运动的代表人物还有谁(列举一个即可)?运动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17.(2021八上·兰溪月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都能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潜心筑梦。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7月30日晚,会议刚开始不久,一位陌生的中年男子突然闯入会场,言语慌张,形迹可疑。代表们随即分散离开。十几分钟后,法国巡捕就包围并搜查了会议地点。……第二天,代表们在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继续开会。
材料二:
材料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秋收暴动》
材料四:长征开始后,广大干部、战士眼看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以来,红军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这与前四次反“围剿”胜利发展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们由此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挥方针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指的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图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3)材料三反映的是毛泽东领导发动的哪一次武装起义?在起义失败后,他率军建立了哪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4)材料四中“觉悟到”的问题是在哪次会议上解决的?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考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中国同盟会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中国同盟会的相关知识。
2.【答案】B
【考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黄埔军校和题干信息相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黄埔军校的建立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黄埔军校的建立的相关史实。
3.【答案】C
【考点】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依据“三支主力红军为担负中国革命的新任务而在西北会师一”和所学知识可知与长征有关,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或工农红军的战略战役胜利结束,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
ABD三项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是题干材料评述的事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4.【答案】C
【考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及所学知识可知,少年瞿秋白用这八个字概括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此,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故①③描述正确,选项C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故②错误,辛亥革命没有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故④错误,因此选项A、B、D错误。
综上答案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辛亥革命的影响及社会生活的变化的相关史实。
5.【答案】C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由“到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等海军。南洋水师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北洋水师连续多年无法添置新的舰船”可以看出,洋务运动时期,海军建设的曲折、步履艰难,南洋水师发展缓慢,北洋水师连续多年无法添置新的舰船。
ABD三项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海军建设步履艰难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洋务运动及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6.【答案】B
【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不费一兵一卒,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俄国是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俄国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准确识记俄国是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7.【答案】B
【考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义愤填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人议和,请求变法。即“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ACD三项都不是导致“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不符合题意;
B项《马关条约》签订是导致“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公车上书的相关知识,掌握其发生的原因。
8.【答案】B
【考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之后国共两党开始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1926年7月,北伐军出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打倒列强除军阀”最能体现国民大革命时代诉求。
ACD三项都不能体现国民革命的时代诉求,不符合题意;
B项“打倒列强,除军阀” 最能体现国民革命的时代诉求,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国民大革命及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不同事件的口号和主张,理解并识记国民大革命和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
9.【答案】D
【考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894年孙中山创办兴中会,在1912年元旦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宋教仁被袁世凯刺杀,为讨伐袁世凯,孙中山发动了“二次革命”, ①③④正确;同盟会成员刘道一等相约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三处同时发动起义,即萍浏醴起义, 不是孙中山直接领导的,②错误。故选D;
ABC不符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 D。
【点评】 本题以与孙中山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为切入点,考查孙中山的历史功绩。
10.【答案】D
【考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孙中山为总理,创办机关刊物《民报》,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
ABC三项都不是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的革命政党,不符合题意;
D项同盟会是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的革命政党,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知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11.【答案】B
【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为“太平军”,1853年,占领占领南京,改名天京,作为都城,建立的与清朝对立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进行北伐和西征。
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与清朝对立的政权,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
12.【答案】C
【考点】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分析】据题干材料“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可知,这是义和团运动时期的标语。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ABD三项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义和团运动是题干材料描写的事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义和团运动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义和团运动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13.【答案】C
【考点】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由于敌人的破坏,会议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举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ABD三项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意义,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意义。
14.【答案】B
【考点】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遵义是考察红军长征中“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应该去的地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遵义会议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掌握遵义会议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C
【考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的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让给日本,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AB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五四运动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6.【答案】(1)洋务运动。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开平煤矿等(任写二个即可)。
(2)辛亥革命。 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民主、科学。李大钊、胡适(任写一个即可)。抨击袁世凯尊孔复古的文化逆流。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90年代中期,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掀起了维护清朝统治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时期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近代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
(2)根据材料二中的“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辛亥:摇晃的中国”等信息可知,材料二中的“革命”是指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运动的直接目的是抨击袁世凯尊孔复古的文化逆流。
故答案为:(1)洋务运动。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开平煤矿等(任写二个即可)。
(2)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民主、科学。李大钊、胡适(任写一个即可)。抨击袁世凯尊孔复古的文化逆流。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及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17.【答案】(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2)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3)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有关的转折点。
【考点】中国共产党成立;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1)由“第二天,代表们在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继续开会”可知,材料一中的“会议"指的是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辞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据所学知,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叶挺、刘伯承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3)据材料“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声暴动。”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毛泽东领导发动的秋收起义。1927年,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起义开始时攻占了一些县城,但由于城市里敌人的力量比较强大,工农革命军损失惨重。毛泽东分析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他率领工农革命军向湘赣边的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会议。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枚关的转折点。因此材料四中“觉悟到”的问题是在遵义会议上解决的。
故答案为:(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2)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3)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有关的转折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共产党成立、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的相关知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