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3讲 燃料、能源、环境例1.(2021·天津市)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举办,为落实“绿色冬奥”的理念,冬奥会使用的汽车燃料从环保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是( )A.氢气 B.天然气C.酒精 D.汽油例2.(2021·江苏盐城)2020年10月,我国建成全球首套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装置,其原理是:①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②电解水获得H2,③H2与CO2反应合成绿色液态燃料CH3OH。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H2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C.电解水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装置能捕获并资源化利用CO2例3.(2021·湖南怀化市·中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下列措施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促进粮食生产C.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 D.利用廉价材料高效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例4.(2021·陕西中考真题)温室效应加剧引起的气候异常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并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1)“碳达峰”与“碳中和”中的“碳”指的物质是______。(2)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煤、______和天然气的过度使用。(3)植树造林是完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原理是利用绿色植物的______作用,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4)生活中,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有助于完成目标。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A.不用电器时及时关闭电源B.外出时多步行或骑自行车C.产生纸质垃圾时焚烧处理例5.(2021·江苏苏州)天然气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Ⅰ.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1)天然气属于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室温下,充分燃烧1g天然气和1g煤,产生的CO2及热量的对比如题24图所示。据图分析,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_______。(3)甲烷可直接应用于燃料电池,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方式为_______。Ⅱ.天然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4)甲烷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催化重整(Ni作催化剂)可制得CO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5)甲烷无氧催化重整可获得碳氢化合物X,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且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8:5,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三大化石燃料是指: 、 、 ,都是 物,都是 能源,主要成分依次是 。 、 →西气东输中的“西气”就是天然气(主要成分也是 )。2.煤:⑴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产生 、 、 ,属于 变化,三种产物的主要用途依次是 、 、 。此过程中煤没燃烧,原因是 。⑵煤气是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组成的 物,其中含有有毒的 。⑶将煤制成煤气作燃料,优点是 、 、 、使用方便、造价低等;缺点是 、 。3.石油:⑴石油是多种油的 物,故,不宜直接做燃料。利用各种油的 不同,可以冶炼出 、 、 、 、石蜡等,此过程属于 变化。⑵举例说明石油产品的用途: 、 、 。4.天然气:⑴主要成分:学名: 、俗名: 、化学式: 。深海中的甲烷晶体又叫 。⑵点燃H2、CO、CH4等可燃性气体前都要 ,目的是: 。煤矿矿井瓦斯爆炸也是甲烷和煤粉引起的,所以矿井中应注意: 、 。⑶甲烷物理性质:常况下是 的气体、密度 、 溶于水,所以收集时可用 和 法。⑷甲烷化学性质:有 性,用途是 ;燃烧现象: 、 、放在火焰上的干冷烧杯内壁出现 、倒入杯中的澄清石灰水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结]:氢气燃烧只生成 ,CO燃烧只生成 ,CH4和酒精等含C、H元素的物质燃烧则生成 。⑸煤、石油和天然气中,较清洁的燃料是 ,原因是: 等。5.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⑴镁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是 、 ;摸试管外壁,手的感觉是 ;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常见放热反应有: 、 、 、 、 、 。⑶吸热反应有:通常需要“ ”或“ ”条件的反应,如:氢气还原氧化铜需要 条件、灰厂用石灰石生产生石灰需要 条件,均需要吸收热量而不可能放热。6.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⑴燃料燃烧不充分危害: 、 、 。⑵使燃料充分燃烧的常用方法有: 、 。⑶为使锅炉中的煤能充分燃烧,方法有: 、 。为使木柴燃烧更旺,方法有: 、 。治理酸雨的办法: 、 、 。害: 、 、 。7.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⑴汽车尾气中含的污染物有 、 、 、碳氢化合物等。⑵治理汽车尾气的办法有: ; ; ; 。⑶城市的公交车多用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石油气(LPG)做燃料,能减轻污染的原因是 。8.酒精作燃料对环境的影响:⑴酒精化学式为 ,学名叫 ,俗名叫 ,是 能源。⑵酒精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液体,有 气味,易 ,密度比水小。⑶酒精化学性质:因 而作燃料,燃烧方程式为 。⑷车用乙醇汽油属于 物,现在的汽车多用乙醇汽油,其优点是 、 、 、 。9.最理想的清洁能源能源——氢能源:⑴氢能源的优点有 、 、 。⑵目前遇到的困难有 ; 。10.新能源:⑴有开发前景的新能源有 、 、 、 、潮汐能、核能、生物能等;大多数新能源的优点是: 、 。⑵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意义是 、 。11.空气的污染与防治:⑴空气污染物主要有 和 ;有害气体包括 、 、 。注意,二氧化碳无毒所以 有害气体。⑵空气的污染源主要有 、 、 。⑶空气污染的危害有(记住三条): 、 、 、 、 。⑷空气污染的治理办法有(记住三条) 、 、 、 、 等。⑸简介:空气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能产生酸雨的气体是 ,大量使用制冷剂氟利昂以及喷气式飞机的尾气能造成臭氧层空洞。⑹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天气的元凶。缓解雾霾天气,治理措施有(记住三条) 、 、 、 、 。提升拔高1.小结气体溶解性:O2: 溶于水;CO2: 溶于水;H2和CO: 溶于水;CH4: 溶于水。2.以下几组混合气遇明火有可能发生爆炸: +O2、 +O2、 +O2、 +空气、 +空气、煤气+空气、 +空气 。3.氢气和CO燃料电池是 能转变成 能。充电时是 能转变成 能储存起来。用蜡烛照明主要是利用 能转变为 能。4.CO和黑烟(碳的小颗粒)是煤、汽油、柴草等 。5.氢气实验室制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用盐酸的原因是 。⑵收集:因 ,可用 ;又因 ,可用 。6.目前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法有: 、 、 (如使用 、 等)。方 法 提 炼 / 规 律 总 结利用燃烧实验法定量测定有机物的组成和分子结构:将定量的有机物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的量测定出来,可计算出C、H元素质量,若C、H元素质量之和等于该有机物质量说明该有机物只由C、H元素组成,若不等则说明该有机物除C、H元素外还含有O元素。同时,通过C、H、O元素质量比,可推算出该有机物的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从而确定分子构成(物质化学式)。2.总结燃烧的规律:在其他条件相同时:①可燃物的着火点越低越易点燃;②可燃物越干燥越易点燃、燃烧越旺、越快、越剧烈、放热越多、燃烧越充分;③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越大燃烧越旺、越快、越剧烈、放热越多、燃烧越充分;④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旺、越快、越剧烈、放热越多、燃烧越充分;⑤可燃物浓度越大燃烧越旺、越快、越剧烈、放热越多;⑥温度越高燃烧越旺、越快、越剧烈、越充分;⑦燃烧放热越多燃烧越旺、越快、越剧烈,尤其在大风天气、高原、高寒等低温环境中越不易熄灭。3.减慢燃烧速率以持续放热之法:加入足够多的燃料;通过某种方法减小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挡风或适当压紧燃料以减少空气通入量(如锅炉常用的压煤法)。4.充分燃烧的应用实例:将木柴架空烧,将煤制成蜂窝煤,锅炉用煤将大块煤粉碎,锅灶内的柴草要不断的挑动,都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而使其充分燃烧;向锅炉中的燃煤鼓入大量空气是为了提供充足的氧气。5.气体燃料的优势在于:气体能与氧气充分接触充分燃烧而污染小、节约能源、使用方便等;但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等含碳的气体燃料燃烧仍会产生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6.太阳能等新能源共同的优点有“可再生、污染小或无污染”;评价比较各种燃料,通常也是看此燃料“是否可再生、无污染或污染小”。1.(2021·甘肃武威)2021年3月,我省大部分地区遭受非常严重的沙尘天气。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沙尘 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2.(2021·湖北宜昌市·中考真题)“减污降碳,保卫蓝天”,校园内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网上祭英烈 B.循环用教材C.集中烧落叶 D.分类放垃圾3.(2021·辽宁阜新·中考真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禁止使用燃煤发电,减少酸雨的形成B.大量施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C.实验室含酸废水直接倒入下水道,不会造成污染D.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4.(2021·湖北十堰·中考真题)2020年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逐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实施“低碳生活、高质量发展”,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B.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等新能源C.燃烧衣作物秸秆以增加土地肥效D.为满足社会用电需求,大力发展燃煤火力发电5.(2021·广东广州·中考真题)2018年和2019年我国电力能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能、风能、太阳能都是清洁能源B.减少煤的使用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C.煤燃烧产生的CO2和SO2都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D.我国电力能源结构的变化体现了“低碳”理念6.(2021·湖南常德·中考真题)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它是不可再生能源。回答下列问题:(1)在石油、煤、天然气中,比较清洁的燃料是___________。(2)煤燃烧时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酸雨的pH___________。(3)化石燃料的燃烧还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CO2,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但CO2用途相当广泛。下图是工业上利用CO2作原料生产尿素的微观结构示意图: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②尿素属于___________肥(填“氮”、“磷”或“钾”);(4)为缓解化石燃料面临耗尽的问题,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它能源。埋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___________。1.下列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A.天然气 B.太阳能C.地热能 D.潮汐能2.下列变化产生的热量来源于化学变化的是( )A.点燃天然气做饭 B.LED灯通电发热C.用充气筒充气时筒壁发热 D.太阳能热水器产生热水3.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是宝贵的能源,稀有气体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94%B.陆地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35%C.石油炼制出的汽油、煤焦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LPG)等被广泛用作燃料D.生物质能、风能和核能等的利用和开发,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4.下列有关燃料及其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该有效地提高煤等化石燃料的利用率B.所有的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C.埋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甲烷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依据的灭火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5.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稀有气体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0.94%,O3 既是主要的空气污染物又是温室气体B.可利用的陆地淡水不足全球总储水量的 1%,农业改大水漫灌为滴灌可节水 70%以上C.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可以炼制成汽油、煤油、塑料等产品D.用塑料代替钢和其他合金制造管道可以保护金属资源6.下列各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空气污染 造成后果A 二氧化氮(NO2)排入大气中 温室效应B 二氧化硫(SO2)排入大气中 形成酸雨C 一氧化碳(CO)排入大气中 破坏臭氧层D 冰箱制冷剂氟利昂等氟氯烃排入大气中 产生温室效应1.(2021·广西兴业·九年级一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C.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D.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2.(2020·江苏南通·中考真题)我国南海海底含大量的“可燃冰”。“可燃冰”外形似冰、可以燃烧,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可作为能源 B.“可燃冰”燃烧时只生成水C.“可燃冰”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D.“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3.以下关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燃冰是一种洁净的新能源B.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既可以节约石油资源又可以减少空气污染C.石油分解后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一系列产品,属于物理变化D.煤和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必须综合利用以提高利用效率4.(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煤和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通过综合利用以提高其利用率②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气③图书档案起火时,用干粉灭火器灭火④为维持好碳、氧循环,大力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⑤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①⑤5.(2020·吉林长春·中考真题)材料、能源、环境、健康等方面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化学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C.CO、CO2、SO2都是污染环境的有毒气体D.钙、铁、锌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金属元素6.(2022·河南桐柏·九年级期末)“建设美丽乡村”是新时代的要求。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选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 B.露天焚烧树叶、秸秆C.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 D.生活污水任意排放7.下列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多植树造林可以有效地抵御沙尘暴B.城市一般能见度较低,主要是烟雾和粉尘污染所致C.公园里大理石雕塑被腐蚀,这是温室效应所致D.不合格装饰材料中常含甲醛、苯等致癌物,会导致室内污染8.(2021·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二模)化学与农业、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C.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可以过度开采矿物资源D.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1.(2021·青海中考真题)资源、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氢气是一种清洁高能燃料B.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C.废旧金属、纸张、塑料的回收利用可以节约相应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D.地球上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6.5%,所以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2.(2021·海南中考真题)化学变化总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图为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绿色能源B.任何条件下都可实现物质或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C.氢气燃烧生成水并放出大量的热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氢氧燃料电池把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3.(2021·辽宁中考真题)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有关能源与环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煤炭的脱硫处理能有效减少酸雨的产生 B.废旧电池回收利用能减少对土壤的污染C.使用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D.天然气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可减缓温室效应4.(2021·山东临沂市·中考真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D.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利用,可以缓解面临的化石能源危机5.(2021·吉林中考真题)燃料经过一次次的变革,有效地改善了大气环境,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1)从燃烧条件分析,在生活中木柴比煤容易被点燃的原因是______。(2)在煤、石油、天然气中,比较清洁的燃料是______。(3)氢气作为理想能源的优点之一是______。6.(2021·浙江衢州市·中考真题)“加氢几分钟,畅行数百里”,这是2021上海车展上为氢能源汽车打出的标语。氢能源汽车使用的是氢燃料电池(如图所示)。电池工作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氢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氢离子,穿过电极A通过电解液移动到电极B与氧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而电子则从电极A经外部电路通过电动机到达电极B,形成电流。(1)氢燃料电池工作时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______能。(2)氢气是氢燃料电池的原料,可以在用电低谷时,利用电网多余电能电解水来制取。已知1.2kg氢气大约可供某款氢能源汽车行驶100km,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制取1.2kg氢气至少需要电解多少质量的水______。(3)氢燃料电池工作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方向是:______。(4)世界能源组织提出:在制氢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碳排放而得倒的氢气称为绿氢。下列方式可制得绿氢的是______。A.水力发电制氢 B.太阳能发电制氢C.火力发电制氢 D.核能发电制氢7.(2021·天津)2020年9月,中国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1)为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a.植树造林,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一氧化碳,生成葡萄糖并放出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则葡萄糖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若吸收44g二氧化碳,理论上可释放出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g。(3)近年我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清洁的液体燃料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3.2g通过足量灼热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将所得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气体全部被吸收,生成白色碳酸钡沉淀,溶液质量减少15.3g。则原混合气体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填最简比)。8. (2021·浙江宁波)2021年5月10日,成都市某小区电梯内发生一起电瓶车自燃事故。(1)电瓶车自燃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是由于电源短路,形成大电流并产生大量的热。这一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再转化为______能。(2)针对上述电梯内电瓶车自燃隐患,宁波市未雨绸缪,早就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其中“阻车感应系统”已在多个小区推行。如图所示是某阻车感应系统在电梯轿厢内的信息传递示意图,一旦电瓶车进入电梯,就会被摄像头检测到,语音告警器将进行语音提示,同时电梯门不会关闭。这一信息传递过程与反射弧类似,图中的______(填序号)类似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3)电动汽车一般由电池包供电。若电池包意外进水,可能引发电动汽车自燃,其机理如图:这里的可燃性气体是______。9.(2021·江西省卷)2021 年江西省自主设计的“人造太阳”首次成功放电。(1)“人造太阳”合理利用了可控核聚变,氘、氚是核聚变的热核材料。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氘 1 1 1氚 1 2 x①氘和氚属于______(选填“同种”或“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上表中x=______。②贮存氘气的钢瓶禁止靠近明火,据此推测氘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2)“人造太阳”将为人类提供永不枯竭的清洁能源,除核能外清洁能源还有______。(任写一种)10.(2021·辽宁中考真题)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天然气等,是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目前居民生活中常用的气体燃料主要是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有时燃气灶的火焰会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_______(填“调大”或“调小”)灶具的进风口,使燃料充分燃烧。天然气主要成分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为解决化石燃料面临枯竭的问题,目前,中科院研制出一种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汽油的方法,其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请从原理或产品的角度分析该成果的意义是_______(答一点即可)。11.(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中考真题)新能源汽车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与传统汽车的燃料来源于化石燃料不同,新能源汽车的能量来源更加多元化,如氢内燃车以氢气为燃料,不排放任何污染物。乙醇汽车以乙醇为燃料,乙醇是可再生能源,可通过发醇甘蔗、玉米等农作物或粮食收割后剩余的秸秆大量制取。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未来可期。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传统汽车的燃料来源于化石燃料,列举一种常见的化石燃料。(2)氢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能源。目前暂时未能广泛使用的原因是什么?(答一点即可)(3)为什么有人说乙醇汽车的开发和使用会促进农业生产?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3讲 燃料、能源、环境例1.(2021·天津市)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举办,为落实“绿色冬奥”的理念,冬奥会使用的汽车燃料从环保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是( )A.氢气 B.天然气C.酒精 D.汽油【答案】A【解析】A、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从环保的角度看,氢气是最理想的能源,选项符合题意;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较清洁的燃料,选项符合不题意;C、酒精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较清洁的燃料,选项符合不题意;D、汽车使用汽油作为燃料会产生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等,会随汽车尾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选项符合不题意。故选A。例2.(2021·江苏盐城)2020年10月,我国建成全球首套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装置,其原理是:①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②电解水获得H2,③H2与CO2反应合成绿色液态燃料CH3OH。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H2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C.电解水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装置能捕获并资源化利用CO2【答案】A【解析】A、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A错误。B、H2燃烧生成水热值高、无污染,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B正确。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C正确。D、该装置能捕获并资源化利用CO2,生成CH3OH,D正确。故选A。例3.(2021·湖南怀化市·中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下列措施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促进粮食生产C.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 D.利用廉价材料高效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答案】D【解析】A、化石燃料是目前主要的能源,不能禁止使用,应合理使用,不符合题意;B、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污染土壤和水源,应合理使用,不符合题意;C、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会污染水源,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不符合题意;D、利用廉价材料高效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符合题意。故选D。例4.(2021·陕西中考真题)温室效应加剧引起的气候异常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并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1)“碳达峰”与“碳中和”中的“碳”指的物质是______。(2)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煤、______和天然气的过度使用。(3)植树造林是完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原理是利用绿色植物的______作用,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4)生活中,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有助于完成目标。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A.不用电器时及时关闭电源B.外出时多步行或骑自行车C.产生纸质垃圾时焚烧处理【答案】(1)二氧化碳或CO2 (2)石油 (3)光合 (4)C【解析】(1)“碳达峰”与“碳中和”中的“碳”指的物质是二氧化碳;(2)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3)植树造林是完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原理是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减少温室气体;(4)A、不用电器时及时关闭电源,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不符合题意;B、外出时多步行或骑自行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题意;C、产生纸质垃圾时焚烧处理,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符合题意。故选C。例5.(2021·江苏苏州)天然气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Ⅰ.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1)天然气属于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室温下,充分燃烧1g天然气和1g煤,产生的CO2及热量的对比如题24图所示。据图分析,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_______。(3)甲烷可直接应用于燃料电池,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方式为_______。Ⅱ.天然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4)甲烷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催化重整(Ni作催化剂)可制得CO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5)甲烷无氧催化重整可获得碳氢化合物X,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且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8:5,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答案】不可再生 等质量的甲烷燃烧产生的CO2少,产生的热量高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8H10【解析】(1)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2)据图分析,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等质量的甲烷燃烧产生的CO2少,产生的热量高。(3)甲烷可直接应用于燃料电池,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方式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4)甲烷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催化重整(Ni作催化剂)可制得CO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设X的化学式为CxHy,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则①12x+y=106;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8:5,则②12x:y=48:5;由等式①②解得x=8、y=10;故X的化学式为C8H10。三大化石燃料是指:煤、石油、天然气,都是混合物,都是不可再生能源,主要成分依次是碳元素、碳、氢元素、甲烷→西气东输中的“西气”就是天然气(主要成分也是甲烷)。2.煤:⑴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产生焦炭、煤焦油、煤气,属于化学变化,三种产物的主要用途依次是冶炼金属、做化工原料、做燃料。此过程中煤没燃烧,原因是没与氧气接触。⑵煤气是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组成的混合物,其中含有有毒的CO。⑶将煤制成煤气作燃料,优点是气体更容易跟氧气充分接触充分燃烧、污染小、节约能源、使用方便、造价低等;缺点是泄漏易爆炸、使人中毒。3.石油:⑴石油是多种油的混合物,故,不宜直接做燃料。利用各种油的沸点不同,可以冶炼出汽油、煤油、柴油、沥青、石蜡等,此过程属于物理变化。⑵举例说明石油产品的用途:沥青可铺路、汽油可做燃料、石蜡可制造蜡烛。4.天然气:⑴主要成分:学名:甲烷、俗名:沼气、化学式:CH4。深海中的甲烷晶体又叫可燃冰。⑵点燃H2、CO、CH4等可燃性气体前都要验纯,目的是:防止与空气混合遇明火爆炸。煤矿矿井瓦斯爆炸也是甲烷和煤粉引起的,所以矿井中应注意:严禁明火、通风换气。⑶甲烷物理性质:常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所以收集时可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点燃)⑷甲烷化学性质:有可燃性,用途是作燃料;燃烧现象: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放在火焰上的干冷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倒入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小结]:氢气燃烧只生成水,CO燃烧只生成CO2,CH4和酒精等含C、H元素的物质燃烧则生成水和CO2。⑸煤、石油和天然气中,较清洁的燃料是天然气,原因是:气体更容易跟氧气充分接触充分燃烧而污染小等。5.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⑴镁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是固体减少、产生气泡;摸试管外壁,手的感觉是发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⑵常见放热反应有:燃烧、爆炸等剧烈氧化、缓慢氧化、金属与酸制氢气、酸碱中和反应、生石灰与水反应。⑶吸热反应有:通常需要“加热”或“高温”条件的反应,如:氢气还原氧化铜需要加热条件、灰厂用石灰石生产生石灰需要高温条件,均需要吸收热量而不可能放热。6.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⑴燃料燃烧不充分危害:产生热量少、污染大、浪费能源。⑵使燃料充分燃烧的常用方法有:提供充足氧气、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⑶为使锅炉中的煤能充分燃烧,方法有:用鼓风机鼓入大量空气、把大块煤粉碎。为使木柴燃烧更旺,方法有:用鼓风机鼓入大量空气、把木柴架空放。治理酸雨的办法:使用脱硫煤、开发清洁能源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用氢氧化钠等碱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害:破坏植被、腐蚀建筑物、腐蚀金属。7.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⑴汽车尾气中含的污染物有CO、烟尘、氮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⑵治理汽车尾气的办法有:改进发动机的性能使燃料充分燃烧;使用尾气催化净化器;使用无铅汽油;使用清洁燃料代替汽油。⑶城市的公交车多用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石油气(LPG)做燃料,能减轻污染的原因是气体更易充分燃烧而污染小。8.酒精作燃料对环境的影响:⑴酒精化学式为C2H5OH,学名叫乙醇,俗名叫酒精,是可再生能源。(点燃)⑵酒精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气味,易挥发,密度比水小。⑶酒精化学性质:因有可燃性而作燃料,燃烧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⑷车用乙醇汽油属于混合物,现在的汽车多用乙醇汽油,其优点是污染小、节约石油、促进农业发展、酒精可再生。9.最理想的清洁能源能源——氢能源:⑴氢能源的优点有发热量高、无污染、可再生。⑵目前遇到的困难有制取成本高;安全储存运输难。10.新能源:⑴有开发前景的新能源有氢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生物能等;大多数新能源的优点是:可再生、污染小或无污染。⑵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意义是减轻污染、节约化石燃料。11.空气的污染与防治:⑴空气污染物主要有烟尘和有害气体;有害气体包括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注意,二氧化碳无毒所以不属于有害气体。⑵空气的污染源主要有汽车尾气、工厂废气、化石燃料的燃烧。⑶空气污染的危害有(记住三条):造成温室效应、形成酸雨、造成臭氧层空洞、危害人体健康、使动植物死亡。⑷空气污染的治理办法有(记住三条)开发清洁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植树造林、汽车尾气处理后再排放、工厂废气处理后再排放、使用无氟冰箱等。⑸简介:空气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能产生酸雨的气体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大量使用制冷剂氟利昂以及喷气式飞机的尾气能造成臭氧层空洞。⑹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天气的元凶。缓解雾霾天气,治理措施有(记住三条)开发清洁能源以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汽车尾气处理后排放、工厂废气处理后排放、建筑工地经常洒水、将裸露的土壤进行硬覆盖。提升拔高1.小结气体溶解性:O2:不易溶于水;CO2:能溶于水;H2和CO:难溶于水;CH4:极难溶于水。2.以下几组混合气遇明火有可能发生爆炸:CH4+O2、H2+O2、 CO+O2、瓦斯气+空气、液化气+空气、煤气+空气、天然气+空气 。3.氢气和CO燃料电池是化学能转变成电能。充电时是电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起来。用蜡烛照明主要是利用化学能转变为光能。4.CO和黑烟(碳的小颗粒)是煤、汽油、柴草等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产生的。5.氢气实验室制法: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不用盐酸的原因是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氢气不纯。⑵收集:因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又因氢气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6.目前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法有:开发新能源、想办法使燃料充分燃烧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研制节能产品(如使用节能灯、节能冰箱等)。方 法 提 炼 / 规 律 总 结利用燃烧实验法定量测定有机物的组成和分子结构:将定量的有机物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的量测定出来,可计算出C、H元素质量,若C、H元素质量之和等于该有机物质量说明该有机物只由C、H元素组成,若不等则说明该有机物除C、H元素外还含有O元素。同时,通过C、H、O元素质量比,可推算出该有机物的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从而确定分子构成(物质化学式)。2.总结燃烧的规律:在其他条件相同时:①可燃物的着火点越低越易点燃;②可燃物越干燥越易点燃、燃烧越旺、越快、越剧烈、放热越多、燃烧越充分;③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越大燃烧越旺、越快、越剧烈、放热越多、燃烧越充分;④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旺、越快、越剧烈、放热越多、燃烧越充分;⑤可燃物浓度越大燃烧越旺、越快、越剧烈、放热越多;⑥温度越高燃烧越旺、越快、越剧烈、越充分;⑦燃烧放热越多燃烧越旺、越快、越剧烈,尤其在大风天气、高原、高寒等低温环境中越不易熄灭。3.减慢燃烧速率以持续放热之法:加入足够多的燃料;通过某种方法减小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挡风或适当压紧燃料以减少空气通入量(如锅炉常用的压煤法)。4.充分燃烧的应用实例:将木柴架空烧,将煤制成蜂窝煤,锅炉用煤将大块煤粉碎,锅灶内的柴草要不断的挑动,都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而使其充分燃烧;向锅炉中的燃煤鼓入大量空气是为了提供充足的氧气。5.气体燃料的优势在于:气体能与氧气充分接触充分燃烧而污染小、节约能源、使用方便等;但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等含碳的气体燃料燃烧仍会产生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6.太阳能等新能源共同的优点有“可再生、污染小或无污染”;评价比较各种燃料,通常也是看此燃料“是否可再生、无污染或污染小”。1.(2021·甘肃武威)2021年3月,我省大部分地区遭受非常严重的沙尘天气。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沙尘 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2.(2021·湖北宜昌市·中考真题)“减污降碳,保卫蓝天”,校园内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网上祭英烈 B.循环用教材C.集中烧落叶 D.分类放垃圾【答案】C【解析】A、网上祭英烈,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B、循环用教材,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C、集中烧落叶,会产生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污染空气,符合题意;D、分类放垃圾,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故选C。3.(2021·辽宁阜新·中考真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禁止使用燃煤发电,减少酸雨的形成B.大量施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C.实验室含酸废水直接倒入下水道,不会造成污染D.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答案】D【解析】A、使用燃煤发电,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合理使用亦可减少酸雨的形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会对土壤、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实验室酸废水直接倒入下水道,酸具有腐蚀性,会对金属造成腐蚀,且对水体造成污染,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用二氧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可以减缓温室效应,亦可产出新的能源物质,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4.(2021·湖北十堰·中考真题)2020年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逐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实施“低碳生活、高质量发展”,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B.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等新能源C.燃烧衣作物秸秆以增加土地肥效D.为满足社会用电需求,大力发展燃煤火力发电【答案】B【解析】A、燃放烟花爆竹能产生烟尘、硫化物等污染物,故A错;B、新能源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减少环境污染,故B正确;C、燃烧农作物秸秆产生大量烟尘等污染物,故C错;D、燃煤火力发电能产生空气污染物,故D错。故选: B。5.(2021·广东广州·中考真题)2018年和2019年我国电力能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能、风能、太阳能都是清洁能源B.减少煤的使用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C.煤燃烧产生的CO2和SO2都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D.我国电力能源结构的变化体现了“低碳”理念【答案】C【解析】A、水能、风能、太阳能在使用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属于清洁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B、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增强,故选项说法正确;C、煤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其燃烧时排放的SO2和NO2都是大气污染物,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我国现在大力发展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6.(2021·湖南常德·中考真题)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它是不可再生能源。回答下列问题:(1)在石油、煤、天然气中,比较清洁的燃料是___________。(2)煤燃烧时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酸雨的pH___________。(3)化石燃料的燃烧还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CO2,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但CO2用途相当广泛。下图是工业上利用CO2作原料生产尿素的微观结构示意图: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②尿素属于___________肥(填“氮”、“磷”或“钾”);(4)为缓解化石燃料面临耗尽的问题,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它能源。埋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___________。【答案】天然气 <5.6 氮 可燃冰【解析】(1)煤和石油在燃烧过程中除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以外,还会生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而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比较清洁的燃料;(2)煤燃烧时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酸雨的pH<5.6。(3)①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尿素中含有N、P、K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4)为缓解化石燃料面临耗尽的问题,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它能源。埋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可燃冰。1.下列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A.天然气 B.太阳能C.地热能 D.潮汐能【答案】A【解析】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和可燃冰;太阳能、地热能和潮汐能都是新能源。故选A。2.下列变化产生的热量来源于化学变化的是( )A.点燃天然气做饭 B.LED灯通电发热C.用充气筒充气时筒壁发热 D.太阳能热水器产生热水【答案】A【解析】A、点燃天然气做饭,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 、LED灯通电发热,将电能转化为热能。C、用充气筒充气时筒壁发热,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D、太阳能热水器产生热水,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故选A。3.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是宝贵的能源,稀有气体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94%B.陆地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35%C.石油炼制出的汽油、煤焦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LPG)等被广泛用作燃料D.生物质能、风能和核能等的利用和开发,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答案】D【解析】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而非能源,选项说法错误;B、地球上的水资源是丰富的,但淡水资源却很少,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选项说法错误;C、煤焦油是煤炭焦化的产物,而非石油产品,选项说法错误;D、生物质能、风能和核能等的利用和开发,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4.下列有关燃料及其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该有效地提高煤等化石燃料的利用率B.所有的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C.埋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甲烷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依据的灭火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答案】A【解析】A、有效地提高煤等化石燃料的利用率能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正确B、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也有一部分化学反应会吸热比如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就是吸热反应,错误;C、埋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可燃冰不是甲烷,错误;D、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依据的灭火原理是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错误。故选A。5.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稀有气体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0.94%,O3 既是主要的空气污染物又是温室气体B.可利用的陆地淡水不足全球总储水量的 1%,农业改大水漫灌为滴灌可节水 70%以上C.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可以炼制成汽油、煤油、塑料等产品D.用塑料代替钢和其他合金制造管道可以保护金属资源【答案】C【解析】A、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O3既是主要的空气污染物又是温室气体,不符合题意;B、可利用的陆地淡水不足全球总储水量的 1%,农业改大水漫灌为滴灌可节水70%以上,不符合题意;C、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可以将石油加热炼制成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但不能炼制成塑料,符合题意;D、用塑料代替钢和其他合金制造管道可以保护金属资源,不符合题意。故选C。6.下列各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空气污染 造成后果A 二氧化氮(NO2)排入大气中 温室效应B 二氧化硫(SO2)排入大气中 形成酸雨C 一氧化碳(CO)排入大气中 破坏臭氧层D 冰箱制冷剂氟利昂等氟氯烃排入大气中 产生温室效应【答案】B【解析】A、二氧化氮排入大气中会形成酸雨,但不是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硫排入大气中会形成酸雨,故选项正确;C、一氧化碳排入大气中不会破坏臭氧层,故选项错误;D、冰箱制冷剂氟利昂等氟氯烃排入大气中会破坏臭氧层,不是产生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1.(2021·广西兴业·九年级一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C.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D.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答案】C【解析】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抑制细菌和病毒,使很多种疾病得以治疗,保障了人体健康,不符合题意;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使人类的生存条件更好,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不符合题意;C、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不能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符合题意;D、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的质量,增加粮食的产量,缓解了人类的粮食危机,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2020·江苏南通·中考真题)我国南海海底含大量的“可燃冰”。“可燃冰”外形似冰、可以燃烧,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可作为能源 B.“可燃冰”燃烧时只生成水C.“可燃冰”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D.“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答案】A【解析】A、“可燃冰”可以燃烧,可作为能源,故正确;B、“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所以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故错误;C、“可燃冰”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D、“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具有可燃性,但是水没有可燃性,故错误故选:A。3.以下关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燃冰是一种洁净的新能源B.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既可以节约石油资源又可以减少空气污染C.石油分解后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一系列产品,属于物理变化D.煤和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必须综合利用以提高利用效率【答案】C【解析】A、可燃冰是甲烷的水合物,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一种洁净的新能源。A正确。B、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既可以节约石油资源,乙醇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又可以减少空气污染。B正确。C、利用沸点不同,将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一系列产品,属于物理变化。不是石油分解后可得到的一系列产品。C错。D、煤和石油是化石能源,不能再生,只有节约使用,合理开采,综合利用以提高利用效率。D正确。综上所述:选择C4.(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煤和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通过综合利用以提高其利用率②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气③图书档案起火时,用干粉灭火器灭火④为维持好碳、氧循环,大力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⑤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①⑤【答案】B【解析】①煤和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通过综合利用以提高其利用率,单纯作为燃料使用是一种浪费,选项说法正确;②天然气泄漏不能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气,以防发生爆炸,选项说法错误;③图书档案起火时,不能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以防造成图书档案损坏,应该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来灭火,选项说法错误;④树木的光合作用会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为维持好碳、氧循环,大力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选项说法正确;⑤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而造成空气污染,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5.(2020·吉林长春·中考真题)材料、能源、环境、健康等方面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化学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C.CO、CO2、SO2都是污染环境的有毒气体D.钙、铁、锌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金属元素【答案】C【解析】A、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正确。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正确。C、CO2不是污染环境的有毒气体,错误,符合题意。D、钙、铁、锌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金属元素,正确。故选C。6.(2022·河南桐柏·九年级期末)“建设美丽乡村”是新时代的要求。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选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 B.露天焚烧树叶、秸秆C.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 D.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答案】C【解析】A、选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会消耗大量的木材,造成森林大量减少,会造成白色污染,做法不能提倡,故选项错误。B、露天焚烧树叶、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做法不能提倡,故选项错误。C、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能节约金属资源等、减少污染等,做法值得提倡,故选项正确。D、排放未达标的工业废水,会造成水体污染,做法不能提倡,故选项错误。故选C。7.下列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多植树造林可以有效地抵御沙尘暴B.城市一般能见度较低,主要是烟雾和粉尘污染所致C.公园里大理石雕塑被腐蚀,这是温室效应所致D.不合格装饰材料中常含甲醛、苯等致癌物,会导致室内污染【答案】C【解析】A、多植树造林,能够有效的固沙,可以有效地抵御沙尘暴,故选项说法正确。B、城市一般能见度较低,是因为城市污染较大,主要是烟雾和粉尘污染所致,故选项说法正确。C、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酸反应,公园里大理石雕塑被腐蚀,这是酸雨所致,故选项说法错误。D、不合格装饰材料中常含甲醛、苯等致癌物,易挥发到空气中,会导致室内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8.(2021·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二模)化学与农业、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C.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可以过度开采矿物资源D.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答案】D【解析】A. 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适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此选项错误;B.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不是治理污染,此选项错误;C. 矿物资源是有限的,要合理开采矿物资源,此选项错误;D. 垃圾也是一项重要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此选项正确。故选D。1.(2021·青海中考真题)资源、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氢气是一种清洁高能燃料B.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C.废旧金属、纸张、塑料的回收利用可以节约相应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D.地球上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6.5%,所以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答案】D【解析】A、氢气热值高燃烧产物是水,是一种清洁高能燃料,A正确;B、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B正确。C、废旧金属、纸张、塑料的回收利用,既节约资源,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C正确。D、地球上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3.5%,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D错误。故选D。2.(2021·海南中考真题)化学变化总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图为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绿色能源B.任何条件下都可实现物质或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C.氢气燃烧生成水并放出大量的热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氢氧燃料电池把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答案】B【解析】A、氢气是未来的绿色能源,因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没有其他有害物质,所以A正确;B、物质或能量的转化都需要一定条件的,比如氢氧燃料电池,还需要催化剂来促进反应进行,所以B错误;C、氢气燃烧生成水释放热量,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表现,所以C正确;D、氢氧燃料电池是把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所以D正确;故选B。3.(2021·辽宁中考真题)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有关能源与环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煤炭的脱硫处理能有效减少酸雨的产生 B.废旧电池回收利用能减少对土壤的污染C.使用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D.天然气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可减缓温室效应【答案】D【解析】A、煤炭的脱硫处理能有效减少污染物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减少酸雨的产生,正确;B、废旧电池回收利用能减少对土壤的污染,利于资源回收再利用,正确;C、使用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正确;D、天然气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仍然会导致温室效应,错误。故选D。4.(2021·山东临沂市·中考真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D.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利用,可以缓解面临的化石能源危机【答案】B【解析】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说法正确;B、在化学反应中不是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缓慢氧化、酸碱中和反应等也会放出热量,说法不正确;C、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说法正确;D、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利用,可以缓解面临的化石能源危机,说法正确。故选B。5.(2021·吉林中考真题)燃料经过一次次的变革,有效地改善了大气环境,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1)从燃烧条件分析,在生活中木柴比煤容易被点燃的原因是______。(2)在煤、石油、天然气中,比较清洁的燃料是______。(3)氢气作为理想能源的优点之一是______。【答案】(1)木柴的着火点低 (2)天然气 (3)热值高(或原料广或无污染)【解析】(1)从燃烧条件分析,木柴的着火点低,易被点燃,煤的着火点高,不易被点燃,故①填:木柴的着火点低;(2)在煤、石油、天然气中,天然气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污染,煤、石油燃烧除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外,还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故②填:天然气;(3)氢气作为理想能源的优点有热值高;原料是水,来源广;生成物是水,无污染;故③填:热值高(或原料广或无污染)。6.(2021·浙江衢州市·中考真题)“加氢几分钟,畅行数百里”,这是2021上海车展上为氢能源汽车打出的标语。氢能源汽车使用的是氢燃料电池(如图所示)。电池工作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氢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氢离子,穿过电极A通过电解液移动到电极B与氧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而电子则从电极A经外部电路通过电动机到达电极B,形成电流。(1)氢燃料电池工作时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______能。(2)氢气是氢燃料电池的原料,可以在用电低谷时,利用电网多余电能电解水来制取。已知1.2kg氢气大约可供某款氢能源汽车行驶100km,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制取1.2kg氢气至少需要电解多少质量的水______。(3)氢燃料电池工作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方向是:______。(4)世界能源组织提出:在制氢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碳排放而得倒的氢气称为绿氢。下列方式可制得绿氢的是______。A.水力发电制氢 B.太阳能发电制氢C.火力发电制氢 D.核能发电制氢【答案】(1)电 (2)10.8kg (3)B到A (4)ABD【解析】(1)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氢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故填:电;(2)解:设制取1.2kg氢气需要电解水的质量为xx=10.8kg答:需要电解水的质量为10.8kg。(3)由题目信息电子则从电极A经外部电路通过电动机到达电极B,形成电流,而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流向相反,故电动机内电流从B极到A极,故填:B到A;(4)在制氢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碳排放而得倒的氢气称为绿氢;A、水力发电制氢过程中不排放碳,可制得绿氢;B、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太阳能发电制氢过程中不排放碳,可制得绿氢;C、火力发电,燃烧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不能制得绿氢;D、核能发电制氢过程中不排放碳,可制得绿氢;故选:ABD。7.(2021·天津)2020年9月,中国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1)为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a.植树造林,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一氧化碳,生成葡萄糖并放出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则葡萄糖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若吸收44g二氧化碳,理论上可释放出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g。(3)近年我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清洁的液体燃料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3.2g通过足量灼热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将所得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气体全部被吸收,生成白色碳酸钡沉淀,溶液质量减少15.3g。则原混合气体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填最简比)。【答案】A C6H12O6 32 3:5【解析】(1) 植树造林,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等措施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要求;我们应该合理的使用化石燃料,而不是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故选a;(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反应前C、H、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6、12、18,反应后C、H、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0、0、12,则葡萄糖的化学式为: C6H12O6;设若吸收 44g二氧化碳,理论上可释放出氧气的质量为x,则有:x=32g故可以释放出32g氧气;(3)根据题意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反应方程式为:(4)设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总质量为x,则有x=4.4g 则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为:,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g,故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g:2g=3:58. (2021·浙江宁波)2021年5月10日,成都市某小区电梯内发生一起电瓶车自燃事故。(1)电瓶车自燃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是由于电源短路,形成大电流并产生大量的热。这一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再转化为______能。(2)针对上述电梯内电瓶车自燃隐患,宁波市未雨绸缪,早就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其中“阻车感应系统”已在多个小区推行。如图所示是某阻车感应系统在电梯轿厢内的信息传递示意图,一旦电瓶车进入电梯,就会被摄像头检测到,语音告警器将进行语音提示,同时电梯门不会关闭。这一信息传递过程与反射弧类似,图中的______(填序号)类似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3)电动汽车一般由电池包供电。若电池包意外进水,可能引发电动汽车自燃,其机理如图:这里的可燃性气体是______。【答案】内 ① 氢气(H2)【解析】(1)电瓶车电源短路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形成大电流。大电流导致电源线路产生大量的热,电能再转化为内能(2)阻车感应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过程与反射弧类似,系统中电瓶车识别预警摄像头的作用是检测是否有电瓶车进入电梯,相当于反射弧中接受信息的感受器。故填:①。(3)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故引发电动汽车自燃的可燃性气体是氢气(H2)。9.(2021·江西省卷)2021 年江西省自主设计的“人造太阳”首次成功放电。(1)“人造太阳”合理利用了可控核聚变,氘、氚是核聚变的热核材料。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氘 1 1 1氚 1 2 x①氘和氚属于______(选填“同种”或“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上表中x=______。②贮存氘气的钢瓶禁止靠近明火,据此推测氘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2)“人造太阳”将为人类提供永不枯竭的清洁能源,除核能外清洁能源还有______。(任写一种)【答案】同种 1 易燃性(可燃性) 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水能、风能等(任写一种)【解析】(1)①氘和氚质子数均为1,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上表中x=1。②贮存氘气的钢瓶禁止靠近明火,据此推测氘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易燃性(可燃性)。(2)“人造太阳”将为人类提供永不枯竭的清洁能源,除核能外清洁能源还有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水能、风能等(任写一种)。10.(2021·辽宁中考真题)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天然气等,是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目前居民生活中常用的气体燃料主要是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有时燃气灶的火焰会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_______(填“调大”或“调小”)灶具的进风口,使燃料充分燃烧。天然气主要成分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为解决化石燃料面临枯竭的问题,目前,中科院研制出一种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汽油的方法,其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请从原理或产品的角度分析该成果的意义是_______(答一点即可)。【答案】(1)石油 不可再生 调大 CH4+2O2CO2+2H2O (2)缓解温室效应加剧(或减缓能源危机)【解析】(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是不可再生能源;燃气灶的火焰会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氧气不足,所以应调大灶具的进风口,使燃料充分燃烧。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2)由二氧化碳转化为汽油的流程图,二氧化碳与氢气最终的产物是汽油,能减缓温室效应、缓解能源危机等;故填:减缓温室效应(或缓解能源危机等)。11.(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中考真题)新能源汽车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与传统汽车的燃料来源于化石燃料不同,新能源汽车的能量来源更加多元化,如氢内燃车以氢气为燃料,不排放任何污染物。乙醇汽车以乙醇为燃料,乙醇是可再生能源,可通过发醇甘蔗、玉米等农作物或粮食收割后剩余的秸秆大量制取。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未来可期。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传统汽车的燃料来源于化石燃料,列举一种常见的化石燃料。(2)氢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能源。目前暂时未能广泛使用的原因是什么?(答一点即可)(3)为什么有人说乙醇汽车的开发和使用会促进农业生产?【答案】(1)煤或石油或天然气(答一点,合理即可) ;(2)制取成本高或贮存困难(答一点,合理即可) ;(3)乙醇可以通过发酵甘蔗、玉米等农作物制取:或发酵粮食收割后剩余的枯秆制取(答一点,只要答出乙醇制取过程中需要农作物即可)【解析】(1)镁、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故填:煤或石油或天然气。(2)目前氢气制取成本较高以及难以储存,导致目前暂时未能广泛使用,故填:制取成本高或贮存困难。(3)乙醇可以通过发酵甘蔗、玉米等农作物制取:或发酵粮食收割后剩余的枯秆制取,所以乙醇汽车的开发和使用会促进农业生产,故填:乙醇可以通过发酵甘蔗、玉米等农作物制取:或发酵粮食收割后剩余的枯秆制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考向13 燃料、能源、环境 (重点、难点)-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全国通用版)(原卷版).doc 考向13 燃料、能源、环境 (重点、难点)-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全国通用版)(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