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微小的生命体苏教版 五年级下新知导入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用显微镜观察周围微小物体,会有许多惊奇的发现。青苔看起来像绿茸茸的“地毯”,在显微镜下,简直是一片丛林。新知导入放大镜能帮助我们看清微小物体的形状和颜色,显微镜能帮助我们看清微小物体的结构。放大镜下昆虫触角形状显微镜下蝴蝶触角里有一粒粒的东西新知导入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之一。水中含有微生物,将水煮沸是最好的消毒方式。可是,你观察过一滴水中含有多少微生物吗?新知讲解一、自制“小水塘”进行观察活动材料新知讲解制作演示新知讲解动手制作①在一个干净的广口瓶中加入三分之二的池塘水。②把一些腐烂的和新鲜的树叶、草撕碎后放入水中,再放进一把土。③把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边。3 周后,用放大镜观察水里的变化。新知讲解温馨提示◆制作“小水塘”:培养水中微生物并大量繁殖,便于观察。◆加池塘水:提供微生物及其生活场所。◆加树叶、 草、 土 :给微生物提供食物。◆将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边:给微生物的繁殖提供合适的温度。◆3周后再观察:给微生物留足大量繁殖的时间。新知讲解观察“小水塘”◆分组用肉眼观察“小水塘”,观察到了什么。◆小组交换观察“小水塘”,又观察到了什么。◆借助放大镜轮流观察“小水塘”,又观察到了什么。◆比较两种观察情况下的不同。实验结论:放大镜比肉眼观察到的内容更多、更细致。水中一定有肉眼或放大镜看不到的生物。新知讲解水中是否还有用肉眼看不到的生物?需要借助什么仪器来观察 可以借助显微镜试试。新知讲解二、显微镜下的一滴水在传统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水,需要制作临时装片。怎么制作?制作临时装片新知讲解◆在老师调好的显微镜下观察。◆不要触碰和移动显微镜。◆画出观察到的水样中生物的样子。观察提示新知讲解观察交流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它们没有头、足、眼睛, 也没有根、茎、叶,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小水塘中的一滴水中有鼓藻、草履虫、水蚤、钓钟虫、轮虫、水蚤、变形虫、线虫、新月藻、衣藻等微生物。新知讲解草履虫:身体形状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体长只有180至280微米,寿命时间为一昼夜左右。它只由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原生动物,雌雄同体。变形虫:顾名思义,能变形。新知讲解水蚤钟形虫线虫新知讲解新月藻衣藻鼓藻藻类微生物没有根、茎、叶,但能进行光合作用。新知讲解三、列文虎克与微生物的发现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生活着微生物。有的微生物还能生活在其他生物无法生存的地方,如火山、岩石里。阅读短文,哪些地方能发现微生物?◆海水◆皮肤◆口腔◆肠道◆空气中的小液◆滴空气中的尘埃◆土壤新知讲解谁发现了微生物?他是怎么发现的?新知讲解1675 年,荷兰人列文虎克第一次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列文·虎克不但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研究树叶、花朵、纺织品的纤维、蜜蜂蜇人的“针”和蚊子叮人的“嘴”,还观察了井水、雨水、污水等,从中他发现了能够游动的微生物,为人类敲开了微生物世界的大门。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事例对自己有什么启发?新知讲解四、观察微生物的形状对照教材,认一认这些是什么微生物?引起疟疾的疟原虫酸奶中的乳酸菌感冒病毒皮肤上的葡萄球菌新冠病毒痢疾杆菌海洋中的硅藻新知讲解观察下面的微生物,说说它们的形状有什么不同。球状杆状线状球状球状杆状椭圆状新知讲解五、拓展我们平时爱吃的蘑菇和木耳是微生物吗?蘑菇和木耳这类真菌,它们虽然“体型”较大,但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不含叶绿素,和其他微生物具有诸多共同特征,一般被视为微生物。课堂练习1.下列不属于微生物的是( )A.香菇 B.紫菜 C.木耳2.下面不是水滴里微生物的是( )A.草履虫 B.变形虫 C.感冒病毒3.新冠病毒属于( )A.动物 B.植物 C.微生物4.列文虎克是世界上首次发现( )的科学家。A.微生物 B.细胞 C.病毒BCCA课堂练习1.微生物都需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微生物都生活在水里。( )3.藻类微生物有根、茎、叶。( )4.火山、岩石里无法生存微生物。( )5.微生物没有头、足、眼睛。( ) √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它们没有头、足、眼睛,也没有根、茎、叶,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微生物的形状多种多样,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平时吃的蘑菇、木耳是微生物。板书设计微小的生命体◆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它们没有头、足、眼睛,也没有根、茎、叶,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微生物的形状多种多样。◆蘑菇、木耳是微生物。作业布置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微生物。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2《微小的生命体》练习一、填空题1、荷兰人列文虎克第一次发现了______的存在。2、有的微生物肉眼能看到,如蘑菇、______。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微生物都需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微生物都生活在水里。( )3、藻类微生物有根、茎、叶。( )4、火山、岩石里无法生存微生物。( )5、微生物没有头、足、眼睛。(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下列不属于微生物的是( )A.香菇 B.紫菜 C.木耳2、下面不是水滴里微生物的是( )A.草履虫 B.变形虫 C.感冒病毒3、新冠病毒属于( )A.动物 B.植物 C.微生物4、列文虎克是世界上首次发现( )的科学家。A.微生物 B.细胞 C.病毒5、观察引起疟疾的疟原虫,其形状是( )A.线状 B.杆状 C.椭圆状四、连线题:将微生物与其名称连线。葡萄球菌 草履虫 衣藻 乳酸菌 变形虫五、实验题:自制“小水塘”1、自制小水塘的每个环节有什么作用?请连线。制作“小水塘” 给微生物留足大量繁殖的时间。加池塘水 给微生物的繁殖提供合适的温度。加树叶、 草、 土 给微生物提供食物。将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边 提供微生物及其生活场所。3周后再观察 培养水中微生物并大量繁殖,便于观察。2、在我们制作的“小水塘”里有很多微生物,下图微生物中属于水蚤的是( )A. B. C. D.3、关于微生物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B.没有头、足、眼睛,也没有根、茎、叶C.必须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微生物2、木耳二、判断题1、 2、 3、 4、 5、√三、选择题1、B 2、C 3、C 4、A 5、A四、连线题葡萄球菌 草履虫 衣藻 乳酸菌 变形虫五、实验题1、连线题制作“小水塘” 给微生物留足大量繁殖的时间加池塘水 给微生物的繁殖提供合适的温度加树叶、 草、 土 给微生物提供食物将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边 提供微生物及其生活场所3周后再观察 培养水中微生物并大量繁殖,便于观察2、B3、C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苏教版五年级下1.2《微小的生命体》教学设计课题 微小的生命体 单元 1 学科 科学 年级 5学习目标 ● 通过阅读文字,知道微生物的共同特点和它们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 通过观察和比较微生物图片,知道微生物的种类、形状、大小具有多样性。● 通过提取资料中的重要信息,知道列文虎克是第一位发现微生物的科学家。重点 了解微生物的共同特点。难点 描绘不同微生物的形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用显微镜观察周围微小物体,会有许多惊奇的发现。青苔看起来像绿茸茸的“地毯”,在显微镜下,简直是一片丛林。放大镜能帮助我们看清微小物体的形状和颜色,显微镜能帮助我们看清微小物体的结构。 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之一。水中含有微生物,将水煮沸是最好的消毒方式。可是,你观察过一滴水中含有多少微生物吗? 播放视频。 阅读资料观看视频 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讲授新课 一、自制“小水塘”进行观察1、活动材料:玻璃棒、放大镜、叶子、草、冷水、土等。2、制作视频演示。3、动手制作①在一个干净的广口瓶中加入三分之二的池塘水。②把一些腐烂的和新鲜的树叶、草撕碎后放入水中,再放进一把土。③把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边。3 周后,用放大镜观察水里的变化。4、温馨提示◆制作“小水塘”:培养水中微生物并大量繁殖,便于观察。◆加池塘水:提供微生物及其生活场所。◆加树叶、 草、 土 :给微生物提供食物。◆将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边:给微生物的繁殖提供合适的温度。◆3周后再观察:给微生物留足大量繁殖的时间。5、观察“小水塘”◆分组用肉眼观察“小水塘”,观察到了什么。◆小组交换观察“小水塘”,又观察到了什么。◆借助放大镜轮流观察“小水塘”,又观察到了什么。◆比较两种观察情况下的不同。6、实验结论:放大镜比肉眼观察到的内容更多、更细致。7、水中是否还有用肉眼看不到的生物?需要借助什么仪器来观察 预测:◆水中一定有肉眼或放大镜看不到的生物。◆可以借助显微镜试试。二、显微镜下的一滴水1、制作临时装片在传统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水,需要制作临时装片。怎么制作?播放视频。2、观察提示◆在老师调好的显微镜下观察。◆不要触碰和移动显微镜。◆画出观察到的水样中生物的样子。3、观察交流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它们没有头、足、眼睛, 也没有根、茎、叶,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小水塘中的一滴水中有鼓藻、草履虫、水蚤、钓钟虫、轮虫、水蚤、变形虫、线虫、新月藻、衣藻等微生物。展示显微镜下水滴中微生物,如:草履虫:身体形状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体长只有180至280微米,寿命时间为一昼夜左右。它只由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原生动物,雌雄同体。变形虫:顾名思义,能变形。注意:藻类微生物没有根、茎、叶,但能进行光合作用。三、列文虎克与微生物的发现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生活着微生物。有的微生物还能生活在其他生物无法生存的地方,如火山、岩石里。1、阅读短文,哪些地方能发现微生物?明确:海水、皮肤、口腔、肠道、空气中的小液、滴空气中的尘埃、土壤。2、谁发现了微生物?他是怎么发现的?播放视频。3、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事例对自己有什么启发?四、观察微生物的形状1、对照教材,认一认这些是什么微生物? 明确:2、观察下面的微生物,说说它们的形状有什么不同。明确:五、拓展我们平时爱吃的蘑菇和木耳是微生物吗?明确:蘑菇和木耳这类真菌,它们虽然“体型”较大,但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不含叶绿素,和其他微生物具有诸多共同特征,一般被视为微生物。六、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微生物的是( ) A.香菇 B.紫菜 C.木耳2.下面不是水滴里微生物的是( ) A.草履虫 B.变形虫 C.感冒病毒3.新冠病毒属于( ) A.动物 B.植物 C.微生物4.列文虎克是世界上首次发现( )的科学家。A.微生物 B.细胞 C.病毒(二)判断题1.微生物都需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微生物都生活在水里。( )3.藻类微生物有根、茎、叶。( )4.火山、岩石里无法生存微生物。( )5.微生物没有头、足、眼睛。( )七、作业布置 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微生物。 认识材料观看演示实际操作阅读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小水塘”归纳回答看视频回顾临时装片制作方法观察微生物交流做活动手册观看视频回答结合资料谈启示对照教材辨认观察说出微生物形状独立完成 制作“小水塘”,培养微生物。认识水中微生物,了解其特点。通过提取资料中的重要信息,知道列文虎克是第一位发现微生物的科学家。知道微生物的形状各异。知道微生物的大小。完成达标测评拓宽知识面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它们没有头、足、眼睛,也没有根、茎、叶,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微生物的形状多种多样,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平时吃的蘑菇、木耳是微生物。 总结课堂板书 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微小的生命体》教案.doc 1.2《微小的生命体》练习(含答案).doc 1.2《微小的生命体》课件(29张PPT).ppt 一滴水中的微生物.mp4 列文虎克与显微镜.mp4 制作“小水塘”.mp4 制作临时装片.mp4 无处不在的微生物.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