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Mg:24 N:14 O:16 S:32 P:31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答案涂写到答题卡上)
1.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硫酸,纯碱,石灰石 B.醋酸,烧碱,硫酸铜
C.磷酸,熟石灰,苛性钾 D.醋酸,小苏打,熟石灰
2.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胶体外观不均匀 B.胶粒能对光产生散射现象
C.胶粒不能通过滤纸 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3.在水泥、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以除去大量烟尘,减小对空气污染,这种作用应用的原理是
A.丁达尔现象 B.电泳 C.渗析 D.凝聚
4.下列物质含氢原子数目最多的是
A.1.8 mol H2O B.1.9 mol H2SO4 C.16g CH4 D.127.4g H3PO4
5.含6.02×1023个原子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44.8 L B.22.4 L C.11.2 L D.5.6 L
6.同温同压下,下列气体中,密度最小的是
A.C12 B.H2S C.N2 D.NH3
7.在2 L溶有0.2mol NaCl和0.2mol MgCl2的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05 mol/L B.0.1 mol/L C.0.2 mol/L D.0.3 mol/L
8.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CaC12、AlC13两种溶液的体积之比是3∶2,则两种溶液中C1-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2 B.3∶2 C.1∶1 D.2∶3
9.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OH—、K+、CO32—,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A.H+ B.Ca2+ C.NH4+ D.SO42—
10.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物质得到氧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B.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C.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 D.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11.吸入人体內的氧有0.1%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服用含硒元素(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人体內的活性氧,由此推断Na2SeO3的作用是21世纪教育网
A.作氧化剂 B.作还原剂
C.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2.根据下列化学方程式: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2FeCl2+Cl2=2FeCl3、2FeCl3+2KI=2FeCl2+2KCl+I2,判断各物质氧化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I2>Cl2>FeCl3>KMnO4 B.KMnO4 >Cl2>FeCl3>I2
C.Cl2>I2>FeCl3>KMnO4 D.FeCl3>KMnO4>Cl2>I2
13.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① 过滤 ② 测定溶液的pH值 ③ 溶解 ④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14.下列分离混合物的操作中,必须加热的是
A.过滤 B.萃取 C.渗析 D.蒸馏
15.除去铜粉中混的有少量氧化铜,其主要操作过程是
A.在空气中燃烧 B.加适量稀硫酸、微热、过滤21世纪教育网
C.加适量水、微热、过滤 D.加适量稀硫酸、微热、蒸发
16.取碘水四份于试管中,编号为Ⅰ、Ⅱ、Ⅲ、Ⅳ分别加入汽油、CCl4、酒精、NaCl溶液,振荡后静置,现象正确的是
A.Ⅰ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B.Ⅱ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C.Ⅲ中溶液分层,下层呈棕黄色 D.Ⅳ中溶液不分层,逸出黄绿色的氯气
17.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 B.分液、蒸馏、萃取
C.萃取、蒸馏、分液 D.蒸馏、萃取、分液
18.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有两个错误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 B C D
19.已知(NH4)2SO4和(NH4)2HPO4的混合物含氮的质量分数为21.2%,则混合物中含氧的质量分数约为
A.42.4% B.48.5% C.81%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20.在H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铝离子浓度是0.5 mol/L,硫酸根离子浓度是0.9 mol/L,则氢离子浓度最接近于
A.0.1 mol/L B.0.2 mol/L C.0.3 mol/L D.0.4 mol/L
二、双选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若选2个且都正确得3分,若选1个且正确得2分,错选不得分。答案涂写到答题卡上)
2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2 g O2中含有氧原子的个数为2NA
B.24 g Mg变为Mg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NA[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在标准状况下22.4 L H2中含有氢分子的个数为NA
D.1 mol/L NaCl溶液中含有钠离子的个数为NA
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强电解质的水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强
B.易溶于水的电解质不一定是强电解质
C.难溶于水的电解质一定是弱电解质
D.强电解质的水溶液里强电解质全部电离为自由移动的离子
2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 SO42- =BaSO4↓
B.铝粉与稀硫酸反应:2Al +6H+=2Al3++3H2↑
C.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十OH-+HCO3-= CaCO3↓+H2O
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CO32-+2H+ = H2O+CO2↑
24.下列去除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NaCl中混有少量I2可采用给固体加热的方法
B.CO2气体中混有少量CO气体可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
C.除去食盐溶液中所含的碳酸钠杂质可采用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然后过滤的方法
D.去除淀粉溶液中的NaCl用渗析的方法
25.有硫酸镁溶液500 mL,它的密度是1.20 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是4.8%,则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9.2%
B.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4 mol/L
C.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1∶21.1
D.硫酸根离子的质量是230.4 g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7道题,共45分,所有答案均必须写到答题卷上)
26.(4分)在2FeS+6H2SO4(浓)=Fe2(SO4)3+3SO2↑+2S↓+6H2O的反应中:
(1)被氧化的元素为____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
(2)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7.(5分)处于同一条小河的上、中、下游的甲、乙、丙三座工厂,每厂向小河排放的废液里含有CuCl2、Ca(OH)2、HCl中的一种。环保局对污水监测发现:(1)甲处水域呈浑浊的乳白色(2)乙处水域变成蓝色浑浊(3)丙处水域由浑浊变清。
(1)各厂排放的废液中分别含有:甲_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填化学式)
(2)请写出乙处水域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6分)在某澄清溶液中,可能存在下述几种离子:H+、K+、Ba2+、SO42-、I-、CO32-。取该溶液进行下述实验:(1)用pH试纸检验,该溶液呈强酸性;(2)取部分溶液,滴入几滴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四氯化碳层呈紫色;(3)另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由酸性逐渐呈碱性,然后再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均填化学式)
29.(9分)某溶液中含有CO32—、SO42—、Cl—,若只允许取一次该溶液而把三种离子一一检验出来,则:(各空均填化学式)
(1)先检验_______,加入______________试剂,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检验_______,加入______________试剂,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检验_______,加入____________试剂,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8分)实验室需要480 mL 0.1mol/L的Na2CO3溶液,现进行配制。回答下列问题:
(1)应用托盘天平称取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若在称量样品时,药品放在天平右盘上,砝码放在天平左盘上,天平平衡时,则实际称量的碳酸钠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1g以下用游码)
(3)配制Na2CO3溶液时需用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玻璃棒、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遇下列情况,溶液的浓度会受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A.配制前容量瓶内仍有蒸馏水而未干燥处理__________
B.忘记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C.加水时越过刻度线____________
D.称取的碳酸钠晶体因风化已失去部分结晶水____________
31.(9分)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5~6滴饱和FeCl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方法),即可制得Fe(OH)3胶体。
(1)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较简单的方法判断胶体已制备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该胶体中逐滴加入4 mol/L的盐酸,会出现一系列变化:21世纪教育网
a.先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随后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4分)将一定质量的Na2CO3和NaHCO3混合物加热至恒重,将放出的气体通入足量的Ca(OH)2饱和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沉淀的质量为10.0g;将加热后剩余的固体物质与足量盐酸反应,收集到8.8g气体。则原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NaHCO3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
金山中学高一期中考 化学答题卷
高一( )班 姓名 学号 成绩
26.(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5分)
(1) 甲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28.(6分)
, , 。
29.(9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8分)
(1) ___________。(2) 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31.(9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金山中学高一期中考 化学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选择题答案(共55分,1~20小题每题2分,21~25小题每题3分)
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21世纪教育网
13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B
B
B
C
C
D
D
C
D
D
B
B
D
序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B
B
B
B
B
C
BD
AC
BC
BC
AD
26.(4分)
(1) 铁、硫(各1分)(2)Fe2(SO4)3(或Fe3+)、S,SO2(每空1分)
27.(5分)
(1)Ca(OH)2 ; CuCl2 ; HCl (各1分)
(2)Cu2++Ca(OH)2=Cu(OH)2+Ca2+ (2分)21世纪教育网
28.(6分)
H+、I-、Ba2+,CO32-、SO42-,K+(每空少一个离子扣1分,如重复答,每个扣2分,扣完为止)
29.(9分)21世纪教育网
(1)CO32- HNO3 CO32- + 2H+ = H2O + CO2↑
(2)SO42- Ba(NO3)2 Ba2+ + SO42- = BaSO4↓
(3)Cl- AgNO3 Ag+ + Cl- = AgCl↓(每空1分,气体沉淀符号未写该空分全扣)
30.(8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14.3 g(1分,缺单位不给分,下同)(2)13.7 g(1分)
(3)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各1分,缺规格不给分)
(4)不变、偏低、偏低、偏高(各1分)
31.(9分)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2分)21世纪教育网
(1)FeCl3+3H2OFe(OH)3(胶体)+3HCl(2分,符号有错合扣1分)
(2)用激光笔照射该分散系,若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或出现光的通路),则制备成功。(2分)
(3)a.红褐色沉淀(1分)21世纪教育网
b.沉淀溶解(1分),Fe(OH)3+3H+=Fe3++3H2O(1分)
32.(4分)
10.6 g,16.8 g(各2分,数据1分,单位1分)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学试卷
说明:本试卷由客观题和主观题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考试范围:必修一的第1一2单元。
第I部分 客观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5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70分)
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
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王国维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之际”的政治变革是
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B.从内外服制度到封邦建国
C.从内外服制度到郡国并立 D.从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
3.在当今社会有这么一种现象:把男女结婚,叫做男婚女嫁;孩子继承父亲的“姓氏”;把父亲的母亲称呼为家公、家婆,把母亲的父母称呼为“外公”“外婆”。与这种现象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是21世纪教育网
A.分封制 B.礼乐制度 C.郡县制 D.宗法制
4.“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注:帽前后的玉串),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礼记·礼器》中的这段文字反映的制度不包括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度 D.井田制
5.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夏曾佑说“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秦皇”开创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 权力的高度集中 B.严格的等级制度 C. 注重血缘纽带 D.神权至上
6.“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21世纪教育网
7.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其目的在于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
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 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
8.“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反映了
A.分封制的巩固 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宗法制的消亡 D.君主专制的消弱
9.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地方组织的制度是
A.郡国并行制度 B.中外朝制度 C.刺史制度 D.郡县制
10. 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沉郁悲歌:“世胄(注:世家子弟)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21世纪教育网
1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建立了
A.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郡县制、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内阁制
12.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作用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13.在《旧唐书》中曾记载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这种情况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
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14.有学者认为: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影响到社会开放的程度。从这一观点出发,唐朝社会开放程度较高,主要得益于实行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察举制 D.九品中正制
15.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汉朝的刺史 C.唐朝的节度使 D.宋朝的枢密使
16.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根本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 宰相位尊权霸的传统开始改变
C. 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 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17.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②西汉设置刺史 ③唐朝实行三省制 ④宋朝设立二府三司[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许倬云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造成宋代“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A.重文轻武的政策 B.守内虚外的政策 C.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 D.分化事权
19.朱元璋在总结元亡时说:“主荒臣专,威服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朱元璋认为元亡的主要原因是
A.皇权旁落,丞相专权 B.干弱枝强,地方割据
C.法度不行,人心涣散 D.元行暴政,农民暴动
20.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由于其出身草莽,自小颠沛流离,且又当过和尚,即位后且残杀功臣,其长相如何在民间有多重版本,而大体可分为两类:①宫廷版:方面大脸,慈眉善目 ②民间版:五官不正,相貌丑陋 (见右图),符合朱元璋真相的是
A.图① B.图② C.图①图②都是 D.有待考证
21.明朝“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握的主要是
A.决策 B.监察 C.司法 D.行政
22.下列关于军机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最初设立是为了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 B.军机大臣职权不断扩大,但品级不高
C.受皇帝牢牢控制 D.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23.下列哪个机构或制度的建立和皇帝与丞相的矛盾无关
A、唐朝的三省制度 B、北宋设立枢密院
C、明朝废除丞相 D、清朝设军机处
24.下列有关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时设“中朝”削弱相权 B.唐朝由门下省起草诏令,直接交中书省执行
C.宋朝设枢密院以削弱宰相的权力 D.明太祖废丞相改设大学士
25.汉武帝设刺史,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些举措反映了统治者在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21世纪教育网
A.分割地方权力 B.对地方官的监察
C.发挥文官作用 D.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
26.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
D.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27.古希腊的海洋文明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形成,古代中国的大河文明推动了君主专制的形成。这表明
A.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B.民主政治比君主专制优越
C.自然地理环境对政治文明具有重要影响 D.海洋文明比大河文明先进
28.下列有关古希腊城邦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小国寡民,长期自治 B. 都经历了君主制到贵族制到民主制的演变过程
C.重视海军和海外殖民 D.城邦政治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29.关于雅典民主制的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A. 有利于发挥公民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B. 促成雅典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
C. 创造了一系列民主运作的新形式 D. 在城邦内部每一个人都享有充分的民主
30.雅典在历史上产生了许多思想家、哲学家、演说家,其主要原因是
A.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宗 B.公民大会的推动
C.雅典所具有的公平、文明的社会气氛 D.雅典人天生擅长思考
31. 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雅典国家的主人是
A.全体奴隶主 B.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年的男性
C.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 D.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
32.公元前6世纪末,罗马人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在此“共和国”的性质是
A.资本主义共和国 B.奴隶制贵族共和国
C.封建制度下的贵族共和国 D.封建国家向资本主义国家过渡的形式
33.《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A.标志罗马法的成熟 B. 是平民斗争的胜利
C.主要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D.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34. 罗马法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国的法律中,但也有一些原则反映了时代的局限性。下列罗马法的原则属于这一类的是
A.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
C.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D.贵族和平民不得通婚
35.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
A.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第II部分 主观题部分
四、材料解析题(共30分)21世纪教育网
36.(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2分)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具有什么特点?(2分)
(2)材料二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8分)材料二作者对此看法如何?(2分)
(3) 概括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演进趋势。(4分)
37.(12分)“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于罗马!”近代西方人奉希腊罗马文明为西方文明之根。
请回答:
(1)试述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历程。(6分)
(2)罗马法的哪些制度和原则仍为今天各国所采用?(6分)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学号_________分数_________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学科期中考试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30分)
第36题.(18分)
(1)(4分)
(2)(10分)
21世纪教育网
(3) (4分)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第37题.(12分)
(1)(6分)
(2)(6分)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必修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2分)
1.下列各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 者之间关系的是
2.夜空中的点点繁星差不多都是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星云
3.距离地球最近的巨行星是
A.土星 B.木星 C.海王星 D.天王星
4.被称为“小行星带”的太阳系小天体带位于
A.水星和金星之间 B.地球和金星之间
C.木星和土星之间 D.火星和木星之间
5.地球表面有大气层,主要原因是
A.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B.地球本身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C.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D.太阳系中各天体的共同作用
6.地球上具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的主要原因是
A.日地距离恰如其分 B.卫星个数适当
C.地壳运动的缓慢性和稳定性 D.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当
7.我们肉眼看到的太阳是
A.太阳的整体 B.太阳大气的整体
C.太阳的色球层 D.太阳的光球层
8.关于太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太阳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氦 B.太阳的寿命为50亿年
C.太阳的巨大能量来自核裂变反应 D.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
9.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A.海陆分布 B.地形起伏
C.刮风下雨 D.地球形状
10.下列能量来源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风能 B.潮汐能 C.化石能源,例如煤 D.河流的水能
11.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
A.光球层和色球层 B.色球层和日冕层
C.光球层和日冕层 D.日珥和太阳风
12.直接导致地球上极光现象的太阳活动是21世纪教育网
A.磁暴 B.黑子 C.耀斑 D.太阳风
13.关于地球自转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方向自东向西 B.自转360°是一个太阳日
C.一个恒星日是24小时 D.太阳日比恒星日长
14.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任何地点的地球自转角速度都一样 B.赤道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C.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D.两极点只有角速度,无线速度[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5.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有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C.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D.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16.在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
A.季节变化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地方时相同 D.昼夜长短相同
17.某地河流自东向西流的河段南岸河床较陡,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该地可能位于
A.20°N B.20°S C.23.5°N D.23.5°S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
→地球自转方向 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18.此时北京时间是
A.2时? B.14时 C.20时? D.8时
读右图,判断回答19~20题:
19.从A到B再到C,方向是
A.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B.先向正南,再向东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D.一直向正南
20.若D点所处经度是东经116°,一架飞机从图中①点出发,起飞时当地区时是2001年3月8日15时,经过10个小时到达加拿大温哥华(西8区)的时间是
A.3月8日1时 B.3月8日23时
C.3月7日1时 D.3月8日9时
21.当上图中乙地的时间为20时时
A.丙地现处黑夜 B.全球被平均分为两天
C.丁地的地方时为21时20分 D.北京时间为次日4点
读世界地图,回答22~24题:
22.若AB为昏线,则H地的区时为
A.4时 B.18时 C.16时 D.6时
23.若DF为晨线,在东半球内属于同一天的范围可能是
A.20°W向东至160°E之间 B.0°向东至180°之间
C.160°W向东至20°E之间 D.0°向东至160°E之间
24.判断方向,E地在H地,D地在H地的方向分别是
A.西北 西南 B.西北 东南 C.东北 西南 D.东北 东南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28分)
25.读“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晨昏线OP表示__________(晨线或昏线)。
(2)此时,C点地方时是_________点,21世纪教育网
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点(24小时制)。
(3)比较A、B、C三点的昼长: _____>_____>_____。(2分)
(4)该日,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
26.下图中阴影部分是夜间,读图回答问题。(18分)
晨昏线ABC属于晨线的是__________。
D点的地方时是____时,D点的昼长是____小时,日落时间是_____时。21世纪教育网
A、B、D三点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昼夜平分的是______。
假若B点的纬度是70°N,那么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A点在B点的________方向。21世纪教育网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汕头市金山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必修Ⅰ)答案
单选题
题号
121世纪教育网
2
3
4
5
6
7
8
9
10[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B
A
B
D
B[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D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D
C
D
C
B
B
C
D
题号
21
22
23 [21世纪教育网]
24
答案
D
D
D
C
综合题
25.(每空2分,共10分)
(1)昏线
(2)12 20
(3)C > A > B(2分)21世纪教育网
(4)A
26.(每空2分,共18分)
(1)BC
(2)6 18 21 21世纪教育网
(3)B A
(4)20°N 45°W
(5)西南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共40道80分)
1.下列属于商品的是
①自产自销的农产品 ②2012年中国无偿援助朝鲜6亿元物资
③赠送同学的礼物 ④家庭用的自来水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2.伴随着手机的普及,彩铃业务已成为电信运营商的一大收入增长点,并带动了“写手”这个行业。上述材料说明“彩铃”
A.是商品,因为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B.不是商品,因为没有价值
C.是商品,因为是劳动产品,并用于交换 D.不是商品,因为不是劳动产品
3.目前网络上有一种叫“换客”的时尚族:将自己的闲置物品发布到相关网站,注明自己所需求的物品,然后等待网友来交换。这种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已成为一种推崇环保精神的流行生活方式。“换客”这种生活方式蕴涵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①“换客”是一种商品流通 ②“换客”可以使商品的价值最大化 ③“换客”可以使商品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④“换客”有助于人们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4.货币从产生时就具有的两种基本职能是21世纪教育网
A.价值和价格 B.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C.等价物和一般等价物 D.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5.2012年,小张采用银行按揭贷款方式买了售价为30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8万元,然后在15年内付清银行贷款22万元及利息5万元。其中30万元房价、5万元利息、8万元首付金分别体现了货币的职能是
A.贮藏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B.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C.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 D.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小张在商品店里购买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50元,实际支付40元。据此回答6—7题。
6.在这次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 D.贮藏手段
7.货币执行这一职能的原因是
A.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B.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C.需要用现实的货币 D.需要用观念的货币
8. 2012年我国1 000万保障性住房陆续上市,一线城市商品房价格回落,新楼盘开盘减少。下图中Q1为变化前新上市商品房数量,Q2为变化后数量,P为新上市商品房价格。其中可以描述新楼盘开盘减少这一现象的是
9.中国银行业协会2012年5月8日发布了《2011年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1年,我国信用卡交易金额7.56万亿元,同比增长47.95%。信用卡消费的增长
A.表明银行贷款数量的增多 B.是因为其消费行为不受场所的限制
C.是因为我国存贷款利率的降低 D.表明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功能受到消费者青睐
2012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持续走高。3月22日为6.3900,10月8日为6.3426,走高474个基点。据此回答10—11题。
10.这一变化表明
A.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贬值 B.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C.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升值 D.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
11.下列观点与材料中的变化相符合的是
①提高了我国对美国企业投资的吸引力 ②有利于中国居民赴美旅游 ③不利于中国商品对美国出口 ④用同样数量人民币能进口更多的美国商品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2.同一种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它的价格忽高忽低,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 B.商品价值的变化 C.卖方市场的作用 D.买卖双方讨价还价21世纪教育网
13.2012年9月2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9月上旬50个城市主要食品价格数据显示,在监测的27种食品中,48%的主要食品价格出现上涨,涨幅均不大,大部分农产品价格小幅回落,其中蔬菜全面下跌。造成蔬菜价格下跌的根本原因是
A.蔬菜供过于求 B.劳动力成本上升 C.商品本身价值的变化 D.气候的变化
14.假设2011年某国生产一件W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小时,每件W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4元,甲企业生产一件W商品所花费的时间为1.5小时。如果甲企业2012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企业2012年销售一件W商品的价格是
A.7元 B.10元 C.14元 D.21元
15.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互为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商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它条件不变时
①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②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③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④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 农民在看到别人种植了某种作物挣钱时,往往跟着去种植这种作物,导致在下一季收获时丰收却挣不到钱,这种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被称为“种植怪圈”。“种植怪圈”的主要成因在于
①生产率与劳动时间成反比,挣钱者效率高劳动时间少
②价格变动调节生产,上一季作物价格高导致下一季供过于求
③市场具有自发性,市场对农作物生产调节总是失灵的
④农作物需求弹性小,价格降低不会刺激需求大幅增加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随着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教育将成为家庭消费的热点。按照消费目的分类,教育消费属于
A.发展资料消费 B.劳务消费 C.贷款消费 D.享受资料消费
18.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这就是说:
①纸币的面值(如1元,10元,100元)是由国家决定的 ②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 ③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任意决定的 ④每种面值的纸币各代表多大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9. 节俭是传统美德。经济学家凯恩斯则提出了节俭悖伦,认为节俭对个人、家庭来说是美德,而对社会来说则意味着支出减少,导致有效需求不足,阻碍经济发展,造成失业增加,收入减少。这启示我们
A.个人应该坚持节俭,社会应该扩大消费 B.艰苦奋斗已经过时,消费就是爱国
C.既要勤俭节约,又要适度消费 D.个人应积极进行贷款消费
下面是甲乙两位关于买房的对话。甲说:“我终于把买房子的钱攒够了,在前几天住进了梦寐以求的大房子。”乙说:“我年轻时通过贷款买了一套大房子,终于在前几天还清了银行的贷款。”回答20—21题。
20.从甲乙两位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
A.甲乙都属于钱货两清的消费 B.甲是生存资料的消费,乙是享受资料的消费
C.甲是租赁消费,乙是贷款消费 D.甲是钱货两清消费,乙是贷款消费
21.如何看待甲乙两种消费方式
A.甲的消费方式优于乙的消费方式 B.乙的消费方式优于甲的消费方式
C.在买方市场时应适当鼓励甲的消费方式 D.在买方市场时应适当鼓励乙的消费方式
22.广东省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为33.61%、32.92%、32.06%,这一变化趋势表明我省居民
A.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增加? B.家庭食品支出额在减少?
C.消费结构在不断改善,生活水平提高? D.以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为主
23.透视“姚明现象”,体育明星赚钱速度最快,从心理经济学来看,人只为自己喜欢的人买单。2.26米的身高、幽默的谈吐、良好的潜质、中国国际化的形象成为姚明的比较优势。正是抓住了这种心理,NBA把姚明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广告牌。人们为体育明星买单体现了?
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②生存资料消费
③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④恩格尔系数高?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4.2012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不少城里人已不再热衷于到大景点旅游。临沂市民李某说,大景点一到黄金周就人满为患,而且到这些地方花费大不说,往往玩不好。放假本来是为了放松,结果却搞得很累,反倒不如找个清静的乡村休闲一下。这表明人们在消费上越来越注重
A.适度消费 B.理性消费 C.绿色消费 D.节俭消费
25.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讲到:“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但人们还是喜欢金银。这表明金银作为货币
A.从起源看,是和商品同时产生的 B.从作用看,是财富的唯一象征
C.从本质看,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从职能看,具有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26.时下“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已成为都市一大时尚,人们越来越舍得“花钱买健康”。对此,错误的认识是
A.这说明我国的消费结构正发生变化 B.这将有助于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
C.享受资料消费已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 D.这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质量
27.我国居民对移动电话的巨大需求,带动了电信行业的蓬勃发展,这说明
A.消费决定生产 B.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C.消费结构决定生产 D.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28.低碳生活倡导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核心是
A.保护消费者健康 B.可持续性消费 C.节约资源、能源 D.保护生态环境
29.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其中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公有制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
30.王某出差到杭州,在一家商店里看中一套西装,当即决定把它买下来。在付款时,他没有支付现金,可能使用了
A. 外汇 B. 股票 C. 信用卡 D. 转账支票
31.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是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发展生产。只有蛋糕做大了,分给每人的才能更多更好,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才能提高。这说明
A.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B.主观愿望决定消费需求
C.消费观念与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 D.只要生产发展,社会就能和谐
32.2012年8月25日召开的安徽省政府常务会议强调,要大力实施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工程,切实缓解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这是为了
①创造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②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③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④巩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3.热播电视剧《蜗居》因一句“不洗手,回头得乙肝,找工作都没人要”的台词引起乙肝携带者反感。“得乙肝,找工作都没人要”的做法损害了劳动者依法享有的 ( )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C.获得劳动安全保护的权利 D.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21世纪教育网
34.目前,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下列关于维护劳动者权益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只有通过法律途径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 ②劳动者上岗必须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③发生劳动纠纷向法院起诉是维权途径 ④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5. 随着我国网购市场日趋成熟,大部分网购消费者已从最初单纯追求低价,逐渐过渡为对商品质量及服务的高要求,时下出现了团购网站专业化、细分化、地域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这说明
A.消费模式变化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根本性改变
B.新的消费需求可以引导生产经营的调整和升级
C.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了人们的消费方式的改变
D.消费方式的变化促进了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
36.几年前,王先生投资10万元开了一家服装店,以经营新奇服装为主,受到了很多年轻消费者的欢迎。经过几年的发展后,现在的王先生又同另外两人分别以资金(50万元)、土地(40万元)、设备(30万元)共同成立了一家服装公司,他们各自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这家服装公司属于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股份有限公司 B.个人独资企业 C.合伙企业 D.有限责任公司
某地一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原来的国有资本2亿元全部入股,又吸引了社会公众、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外商股份2亿元。在增资的基础上,对原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从而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回答37——38题。
37.改组改革后的企业之所以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是因为:
①盘活了企业资产 ②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③摆脱了政府对企业的管理 ④充分发挥了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38.改组后的企业从所有制性质上看属于:( )
A.混合所有制经济 B.单纯的国有经济 C.集体经济 D.合作经济
39.加入世贸组织十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不断增加。《浙商》杂志提供的一份2011年中国企业境外并购的十大案例榜单显示,海航集团以超过3亿欧元收购西班牙NH连锁酒店部分股份,富丽达集团对加拿大纽西尔的收购、美的电器并购开利拉美空调业务,都在国际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这是我国企业勇于走出去,不断提高竞争力的表现 ②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必然结果 ③一定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④我国所有企业都应到海外并购以增强其竞争力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40.某集团通过技术创新,成功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视频处理芯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平板电视第一品牌。这表明,商品生产者如果率先改进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
A.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增大
B.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不变,交换中获利增大
C.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增大21世纪教育网
D.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增大
二、非选择题(共2道20分)21世纪教育网
4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深刻阐述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必须把握好的重大问题,明确提出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由去年的“防通胀,调结构,保增长”变为今年的“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稳增长”被提到首位。同时强调“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要合理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拓宽和开发消费领域,促进居民文化、旅游、健身、养老、家政等服务消费”等。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谈谈应如何促进人们的消费需求。(10分)
42.宝钢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年产钢能力为3 000万吨左右,营利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宝钢主要实施“三战略、一注重”原则:实施钢铁精品战略,建成中国钢铁工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基地;实施适度相关多元化战略,除钢铁主业外,还涉足贸易、金融、工程技术、信息、煤化工、钢材深加工、综合利用等多元产业;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已形成了近20个境外和国内贸易公司组成的全球营销网络;注重环境保护,推行清洁生产,着力打造绿色宝钢。同时,宝钢热心回报社会,资助社会公益事业。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宝钢的发展对企业经营有何启示?(10分)
高一政治期中考参考答案:
1—— 5 CCDBD 6——10 BADDB 11——15 DACCD 16——20 CAACD
21——25 DCABC 26——30 CBBAC 31——35 ABABB 36——40 DCAAC
21世纪教育网
41. 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2分)②未来收入预期和社会收入的差距的大小也会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因此要缩小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提升社会总体消费水平。(4分)③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因此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水平。(2分)④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到消费心理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引导人们自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2分)
21世纪教育网
42.①企业必须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做好战略定位,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3分)②企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分)③企业必须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3分)④企业必须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既要提高竞争能力,又要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1分)
21世纪教育网
金山中学2012级高一政治期中考答案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二、非选择题(共2题)
41.(10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2.(10分)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四个命题:①“所有很小的正数”能构成一个集合;②方程(x-1)2=0的解的集合是{1,1};③{1,3,5,7}与{3,7,5,1}表示同一个集合;④集合{(x,y)|y=x2-1}与{y|y=x2-1}表示同一个集合.其中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仅有①、④ B.仅有②、③ C.仅有③ D.仅有③、④
2、函数y=的定义域为
A. B. C.(1,+∞) D.
3、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单调递增的函数是
A.y=x3 B.y=|x|+1 C.y=-x2+1 D.y=2-|x|
4、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为,且过点,则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A、 B、 C、 D、5、下列从A到B的对应法则是映射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取绝对值 B、开平方
C、取对数 D、乘2
6、如果幂函数的图象不过原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或 C、或 D、
7、设,且时,有,则
A、 B、 C、 D、
8、函数与的图像如下图:则函数的图像可能是
9、已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那么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0,1) B.(0,) C.[,) D.[,1)
10、已知f(x)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f(1)=10,且对于任意x∈R都有f(x+20)≥f(x)+20, f(x+1)≤f(x)+1,若g(x)=f(x)+1-x,则g(10)=
A.20 B.10 C.1 D.0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21世纪教育网
11、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12、函数的对称中心是
13、给出下列四个函数:
①y=2x;②y=log2x;③y=x2;④y=. 21世纪教育网
当0 恒成立的函数的序号是________.
14、若,,将从小到大排列为
15、设当时,
16、已知不等式的解集为,则
不等式的解集是
三、解答题(共70分)
17、设,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8、(1)解关于的方程:
(2)关于的方程有负根,求的取值范围。
19、有一个湖泊受污染,其湖水的容量为V立方米,每天流入湖的水量等于流出湖的水量. 现假设下雨和蒸发平衡,且污染物和湖水均匀混合.
用表示某一时刻一立方米湖水中所含污染物的克数(我们称其湖水污染质量分数),表示湖水污染初始质量分数.
(1)当湖水污染质量分数为常数时,求湖水污染初始质量分数;
(2)分析时,湖水的污染程度变化趋势如何?.
20、已知函数,其中,且为常数。
(1)求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21世纪教育网
(2)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能否同时为实数集?证明你的结论。
(3)函数的图象有无平行于轴的对称轴?证明你的结论。
21、已知函数和函数.
(1)若,求函数的单调区间;21世纪教育网
(2)若方程在恒有惟一解,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若对任意,均存在,使得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注:不等式解集为)
汕头市金山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数学答题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选择题答案栏(每小题5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21世纪教育网
9
10
答案
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1、 12、 13、
14、 15、 16、
解答题(共70分)
17、解:
18、解:
21世纪教育网
19、解: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班级 姓名 座号
20、解:
21世纪教育网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解:
21世纪教育网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012年金山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数学参考答案
选择题答案栏(每小题5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D
C
D
D
A
C
B
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1、 12、 13、②④
14、 15、 16、
解答题(共70分)
17、解:由于,故:
① 当时,即时,,满足题意;
②当时,由于,且方程的根不可能为,所以方程两根都是负根,从而有
解得
综上,。21世纪教育网
18、解:(1)原方程化为 ,从而
解得 或
经检验,不合题意,故方程的解为
(2)设方程的负根为,则有
解得
19、解:(1)任取,因为为常数,故有
,即,
由的任意性,所以 ;
(2)设,则
=
,,
所以. 即污染越来越严重.
20、解:(1)由,且
当,即时,或
当,即时,
当,即时,
综上,当时,定义域为,当时,定义域为,
当时,定义域为
(2)由(1)知,要使函数的定义域为,须21世纪教育网
要使函数的值域为,须
,即
两者同时成立须 ,无解,即不可能的定义域与值域能否同时为实数集。
(3)设存在直线,满足
化简得21世纪教育网
所以函数的图象有平行于轴的对称轴
21、解:解:(1)时,,
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单调减区间为.
(2)由在恒有唯一解,得在
恒有唯一解.
当时,得;21世纪教育网
当时,得,则有
或,即.
综上,的取值范围是.
(3),则的值域应是的值域的子集.
① 当时,在上单调减,上单调增,故.
在上单调增,故
由,解得 .21世纪教育网
②当时,在上单调减,故,
在上单调减,上单调增,故,[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所以,解得.
③ 当时,在上单调减,故21世纪教育网
而在单调增,上单调减,上单调递增
由 ,解得.所以
综上,的取值范围是.21世纪教育网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选项正确。
1.A、B、C三球大小相同,A为实心木球,B为实心铁球,C是质量与A一样的空心球,三球
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落下,若不计阻力,则
A.A球下落的加速度最大 B.C球落地时速度最大
C.A、C球下落加速度同样大 D.B球最先落地
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了t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加速度越大,通过的位移一定越长
B.它的初速度越大,通过的位移一定越长
C.它的末速度越大,通过的位移一定越长
D.它的平均速度越大,通过的位移一定越长
3. 在100m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末瞬时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
为10.2m/s.则他在此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A. 10m/s B. 10.2m/s C. 10.3m/s D. 10.4m/s
4.将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后,能正确表示其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的图线是下图中的
A B C D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B. 物体重心的位置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C. 物体从南极运送到赤道,物体所受的重力将变小
D. 物体在自由下落时所受的重力等于物体在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
6. 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至零,则在
此过程中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21世纪教育网
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
个选项正确。
7.某质点作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关系式为v =(2t + 4)m/s,则对这个质点运
动描述,正确的是
A.初速度为4 m/s B.加速度为4 m/s2
C.在3s末,瞬时速度为10 m/s D.前3s内,位移为30 m
8.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正确的有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D.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9. A、B两运动质点的X—t图如图所示,从图可以看出
A.B的运动速度一直比A的运动速度大
B.t=0时,A在B前面
C.B在t2追上A,然后跑到A的前面
D.B的运动速度原比A小,t2秒后速度才超过A
10. 如图是A、B两物体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
v-t图象,从图象上可知
A. B做匀速运动,A静止
B. 20s末A、B相遇
C. 40s末A、B相遇
D. A做匀速运动,B做匀加速运动
11. 在空中从某一高度相隔t0s先后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它们运动过
程中
A.甲、乙两球距离始终保持不变 B.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
C.甲、乙两球速度之差越来越大 D.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12. 物体以20m/s速度竖直上抛, 当速度大小变为10m/s时经历时间可以是(空气阻力不
计,g=10m/s2)
A.1s B.2s C.3s D.4s21世纪教育网
三.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一共21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13.以v0=10m/s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在第2s末开始刹车做匀减速运动,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9m/s,则汽车的加速度为a = ,刹车后10s内的位移是 。
14.一物体从A点自由下落,经B点到C点,已知B点的速度是C点3/4,[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C间的距离7m,则AC= m
15.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时
(1)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 ;
(2)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实验时纸带的 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甲”或“乙”)
(3)纸带上1至9各点为计时点,由纸带
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的加速度
为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由纸带可算出重物经过计数点3时的速度为 m/s。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三.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一共21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16.(10分)气球以1m/s2 的加速度由地面从静止开始竖直上升,10s末从气球上脱落一物体,
此物最高可升到离地多高处?从物体脱落起经多少时间物体落回地面?(g=10m/s2)
21世纪教育网
17.(12分)一物体以4m/s的速度滑上光滑的斜面,途经A、B两点,已知物体在A点时速度是在B点时速度的2倍,由B再经0.5s物体滑至斜面顶点C时速度恰为零,如图所示。
若已知AB=0.75m,求斜面长及物体由底端D点滑至B点所需的时间。
21世纪教育网
18.(14分)摩托车先由静止开始以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追赶前方以15m/s的速
度同向匀速行驶的卡车,已知摩托车开始运动时与卡车的距离1000m, 最大行驶速
度25m/s求:
(1)追上卡车前二者相隔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摩托车经过多少时间才能追上卡车?
金山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答题卷
高一物理
单项选择
1
2
3
4
5
6
答案
双项选择
7
821世纪教育网
9
10
1121世纪教育网
12
答案
13. a = , 。 14. AC= m
15.(1) ; (2)
(3)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6.(10分)
21世纪教育网
17.(12分)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18.(14分)
高一物理期中考试答案
单项选择
1
2
3
4
5
6
答案
C
D21世纪教育网
A
D
B
B
双项选择
7
8
9
10
11
12
答案
AC
AD
BC
CD21世纪教育网
BD
AC
13. -2 m/s2 25 m 14. 16 15. (1) 220V (2) 乙 (3) 9.40 (4) 2.05
16.解:设物体脱落时向上速度为v,离地高h
由v=at得v=0.1×10=10m/s。
由 得 。21世纪教育网
物离气球后作竖直上抛运动, 。21世纪教育网
物体最高离地H=h+hm=55m
物体上到最高点时间 从最高点落到地时间
共花时间
17. 设斜面长为L,物体从D至B所用时间为tB,物体沿斜面上滑至顶点C与物体由C从
静止下滑的运动具有对称性,即两过程中加速度a的大小,经过同一点的速度大小及经
相同一段距离上的时间都相等。所以:
可求
所以:21世纪教育网
18.解析:(1)由题意得摩托车匀加速运动最长时间,
位移,21世纪教育网
所以摩托车在达最大速度之前没有追上卡车。21世纪教育网
则追上卡车前二者速度相等是间距最大,设从开始经过t2时间速度相等,最大间距为Sm ,于是有,∴
最大间距 21世纪教育网
(2)设从开始经过t时间摩托车追上卡车,则有
解得 t=120s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生物试题(2012、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D.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2.富含乳酸亚铁的口服液可以有效地治疗人类缺铁性贫血症,这是因为其中的Fe2+进入人体后能
A.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 B.调节血液的渗透压
C.构成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D.促进更多红细胞的产生
3.下列结构中不属于细胞器的是
A.液泡?????????B.核糖体???????C.内质网 D.染色体
4.用32P标记磷脂中的磷,在下列细胞结构中能检测到32P存在的是
①细胞膜 ②线粒体 ③核糖体 ④中心体 ⑤高尔基体
⑥内质网 ⑦液泡 ⑧叶绿体 ⑨溶酶体
A.①②⑤⑥⑨ B.①②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⑨ D.①②⑤⑥⑦⑨
5.生活中会遇到一些营养问题。下列所列的观点,错误的是
A.脂质会使人发胖,但也是体内不可缺少的成分,需要适量摄入
B.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应该及时补充
C.无糖八宝粥不添加蔗糖,添加木糖醇,所以不含糖类
D.人体每天需要量最多的是糖类,因此主食应该是粮食制品
6.如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O、C
B.蛋白质、糖类、脂质、水;C、O、N、H
C.水、蛋白质、脂质、糖类;H、O、C、N
D.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
7.成年人身体约有1014个细胞。这些细胞根据形态、结构分为200多种不同的类型,但是都有基本相同的结构。这说明
A.人体细胞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B.人体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基本相同
C.细胞是人体的结构单位,但不是功能单位
D.200多种不同的类型就是200多种不同的组织
8.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绿体时,可见叶绿体
A.具有双层膜 B.呈绿色带状 C.内部有许多基粒 D.呈绿色椭球形
9.植物的根细胞中含有DNA的结构一定是
A.细胞膜和细胞壁 B.液泡和核糖体
C.线粒体和细胞核 D.染色体和叶绿体[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0.下列关于相同质量的脂质与糖类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叙述错误的是:
A、C、H、O3种元素的比例不同 B、有些脂质含有N、P等元素
C、脂质中O元素比例高 D、脂质中H元素比例高
11.从组成成分上看,生物界的一致性表现在
①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化学元素基本一致 ②各种生物的核酸都相同 ③构成核酸的碱基都相同 ④各种生物的蛋白质都相同 ⑤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相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③⑤
12.将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以得到
A.四种含氮碱基??????B.两种五碳糖?????C.四种核苷酸 D.八种核苷酸
13.下列关于细胞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的生物膜使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区域化
B.蛙的红细胞是提取细胞膜的理想材料 C.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D.细胞内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
14.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核膜上有核孔,D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B.原核细胞的核膜也具有两层膜,利于控制物质的进出
C.核仁中的RNA控制着细胞代谢
D.染色质上的DNA贮存着大量遗传信息21世纪教育网
15.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上高倍物镜
C.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但放大了物像的倍数
16.如图所示的四个方框代表乳酸菌、衣藻、蘑菇和蓝藻,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下列物质或结构不可能出现在阴影部分中的是
A.RNA B.染色体
C.DNA D.核糖体
17.某单细胞生物,体内不具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它最可能是
A.真核生物 B.异养生物
C.无核膜的生物 D.有线粒体的生物
18.有种细菌会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传递,使人患脑膜炎。其原因是该菌的一种名为InIC的蛋白可通过抑制人类细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该菌能进入人体细胞,说明人体细胞的细胞膜不具选择透过性
B.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内质网的加工
D.该菌与人体一样不具细胞壁
19.右图为某蛋白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S—S—”为由两个“一SH”构成的二硫键,其作用是连接两相邻肽链。若该蛋白质分子共由m个氨基酸组成,则形成一个该蛋白质分子时生成的水分子数和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约为
A.m,18m
B.(m-2),18(m-2)
C.(m-3),18(m-3)+4
D.(m-2),18(m-2)+4
20.有一条环状肽,分子式为CxHyOpNq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
A. p-1 B. p C.q D. q+1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者得4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得0分。
21.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有
A.水浴加热条件,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B.常温条件下,脂肪与苏丹Ⅲ发生作用呈现橘黄色
C.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
D.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
22.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液泡中的色素在细胞液中,而叶绿体中的色素在类囊体薄膜上
B.动植物细胞都有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
C.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D.所有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23.下列有关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分子不一定都是蛋白质
B.构成细胞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能在无机自然界找到
C.干种子因自由水含量少而不能萌发
D.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24.以病毒作为研究对象,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以DNA或RNA为遗传物质 B.是生命系统的最小层次
C.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D.能繁殖后代
25.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者都含DNA和RNA B.三者的化学成分相同,功能也相同
C.三者都进行着一些化学反应 D.三者都不含色素21世纪教育网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40分。
26.(10分)如下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________,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________。若物质A在动物、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并且作为细胞内最理想的储能物质,不仅含能量多而且体积较小,则A是________。
(2)物质b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c在人体细胞中共有________种,分子中________的不同决定了c的种类不同;物质C主要存在于 中。
(4)物质d是 ,d与 、 都属于固醇类物质。
27.(10分)下图是关于细胞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依图回答:21世纪教育网
A B
(1)图A中a、b、i、j所示结构名称依次是 。21世纪教育网
(2)细胞内各种膜结构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图A中表示可以间接转化的两种细胞器膜是 (填字母)。
(3)在细胞合成并分泌蛋白质的过程中,有些膜结构的面积会发生变化,如图B所示,则图B的Ⅰ、Ⅱ、Ⅲ分别对应于图A的 (填字母)。
(4)从进化角度看,首先是由于 (填图A字母)的出现,才诞生了相对独立的生命系统。[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研究表明,不同的生物膜,其功能会有差异。从生物膜的成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0分)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在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作用,揭开了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请回答:
(1)生物体内存在着两类蛋白质降解(水解)过程,一种是不需要能量的,比如发生在消化道中的初步降解,这一过程只需要蛋白酶、肽酶参与;另一种则需要能量,它是一种高效率、针对性很强的降解过程,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填物质)。
(2)细胞内的蛋白质处于不断地降解与更新的过程中。泛素在其蛋白质降解过程中,起到“死亡标签”的作用,即被泛素标记的蛋白质将被特异性地识别并迅速降解,发生降解过程的细胞质内酶是________内的酶。由此可见,细胞内的蛋白质降解与消化道内的蛋白质降解的主要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泛素是一个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只在细胞内起作用,可见泛素是在细胞质内的____________中合成的。
(4)蛋白质降解时被破坏的是________键(写结构式)21世纪教育网
29.(10分)科学家用动物的受精卵做如下的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受精卵的核单独培养,不久退化消失,说明 ,其原因可能是 。
(2)把去掉核的细胞质单独培养,不久也退化消失,说明 。
(3)给去掉核的受精卵的细胞质移上新核,进行培养.不仅能正常生活.而且能进行细胞分裂.说明 。
(4)请给本实验起一个名称: 。21世纪教育网
高一生物期中考非选择题答题卷(2012、11)
高一( ) 号 姓名 成绩
三、非选择题(共40分)
26.(10分)(1)
(2)
(3)
(4)
27.(10分)(1)
(2) (3) (4)
21世纪教育网
(5)
28.(10分)(1) 21世纪教育网
(2)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 (5)
29.(10分)(1)
(2)
(3)
(4)
高一期中考生物参考答案
1A 2C 3D 4B 5C 6D 7A 8D 9C 10C 11D 12A 13A 14D 15D 16B 17C 18B 19D 20B 21AD 22AC 23BD 24AD 25AB
26. (1)葡萄糖 糖原 脂肪 (2)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3)4 含氮碱基 细胞核
(4)雄性激素 胆固醇 维生素D21世纪教育网
27.(1)核膜、细胞器膜、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线粒体的内膜 (2) f和 h
(3)f 、c、h (4)c (5)决定生物膜功能的重要物质是蛋白质,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其功能就有差异。
28.(1)葡萄糖(或糖类) (2)溶酶体 细胞内降解的蛋白质必须先与泛素结合
(3)游离核糖体 (4)略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9. (1)细胞核离开细胞质不能生存 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能为细胞核提供物质和能量,是其生存的基础(合理即可)
(2)细胞质离开细胞核不能生存 (3)细胞只有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4)研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关系(合理即可)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英语科试题
第一卷
I. 听力理解 (5段共15小题,满分15分)
每段播放两遍。各段后有几个小题,各段播放前每小题有5秒钟的阅读时间。请根据各段播放内容及其相关小题,在5秒钟内从题中所给的A、B、C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听第一段对话,回答第1?3题。
1.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the store B. In an office C. In the cinema
2. What kind of films does the woman like?
A. Love stories. B. Horror films. C. Western films.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the woman is true?
A. She paid $ 25 for the videos. B. She isn’t going to borrow any video now.
C. She hasn’t got her card yet.
听第二段对话,回答第4 ~ 6题。
4.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Relatives. B. Neighbors. C. Strangers.
)5. Where has the woman moved from?
A. New York B. Indiana. C. California.
)6. Why did the woman move here?
A. Because of the hot weather. B. Because of the cold weather. C. Because of the dry weather.
听第三段对话,回答第7?9题。
7.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discussing?
A. The school Internet website. B. A job opportunity. C. A summer holiday plan.
8. How did the man get this information?
A. By fax. B. By E-mail. C. Through an Internet website.
9. Why does the woman think she might not be suitable for the work?
A. She doesn’t know anything about computer. B. She has little interest in the Internet.
C. She can’t operate the computer.
听第四段对话,回答第10?12题。
10. Why did the man want to talk to the woman?
A. He was interested in foreigners. B. He planned to write about the evening school.
C. He tried to help new comers in her country.21世纪教育网
11. When did the dialogue take place?
A. In the morning. B. In the afternoon. C. In the evening.
12. What was the woman going to do after the dialogue?
A. To meet his brother . B. To work in the shop. C. To have class.
听第五段独白,回答第13?15题。
13. Where does the speaker meet his friends every day?
A. On the Internet. B. On the farm. C. In his own house.
14. What are the speaker’s friends?
A. Books B. Farmers. C. Friends from Los Angeles.
15. What does the speaker think we should do when we feel lonely?
A. Buy a computer. B. Go out to meet friends . C. Read books.
II. 单项填空(共15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6. The engine of the ship broke down and the bad weather _______ the helplessness of the crew at sea.
A. added to B. resulted from C. turned out D. made up
17. The research he devoted himself to ____ some important findings.
A. produce B. produced C. producing D. was produced
18. The little girl _________ go out alone at night.
A. dares not to B. dares not C. dare not to D. dare not
19. Is this school _____the members of our English club are going to visit next Sunday?
A.the one B.that C.where D.which
20. What surprised me was not what he said but _______ he said it.
A. the way B. in the way that C. in the way D. the way which
21. The reason ___ he gave for not being present was ___ the heavy snow prevented his coming.
A. /; because B. why; because C. why; that D. which; that
22. In order to be noticed at the party, the girl got herself ___ in her best suit.
A. dressed B. dressing C. to dress D. dress
23. The quickest ___ of travel ____ by air.
A. mean; is B. means; are C. mean; are D. means; is
24. Every minute must be made full use ____ our English.
A. of improving B. to improve C. of to improve D. improves
25. Many students paid for their college _____ by taking a part-time job.
A. fares B. fees C. prices D. money
26. He is not such a man ____ would leave his work half done.
A. that B. which C. who D. as
27. ___ from what he said, he was extremely satisfied.
A. Judge B. Judging C. Judged D. Having judged
28. I had ___ him not to stay up late, but he still didn’t go to bed until midnight.
A. persuaded B. advised C. promised D. suggested
29. Is it on the website ___ he encourages people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 which B. where C. that D. who
30. Jim was disappointed to see the computer he had had _______ went wrong again.
A. it repair B. it repaired C. repaired D. to be repaired
III. 完形填空(共15小题; 每小题2分,满分30分)21世纪教育网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能填入相应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There are about fifteen hundred languages in the world.
But only a few of them are very __31__. English is one of these. Many, many people use it, not only in England and the U. S. A, but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About 200, 000, 000 speak it as their own language. It is difficult to say how many people are learning it as a __32__language. Many millions are trying to do so.
Is it easy or difficult to learn English? Different people may have different __33 . Have you ever __34__ ads of this kind in the newspapers or magazines?21世纪教育网
“Learn English in six month, or your __35__ back ...” “Easy and funny? Our records and tapes __36__ you master your English in a month. From the first day your __37__ will be excellent. Just send...” Of course, it never __38__ quite like this.
The only language that seems easy to learn is the mother tongue. We should remember that we all learned our own language well when we were __39__. If we could learn English in the same way, it would not seem so difficult. __40__ what a small child does. He listens to what people say. He tries what he hears. When he is using the language, talking in it, and __41__ in it all the time, just imagine how much __42__ that gets! 21世纪教育网
So it is hard to say that learning English is easy, because a good command of English __43__ upon a lot of practice. And practice needs great effort and __44__ much time. Good teachers, records, tapes, books, and dictionaries will __45__. But they cannot do the student’s work for him.
31. A. difficult B. important C. necessary D. easy
32. A. native B. foreign C. useful D. mother
33. A. questions B. problems C. ideas D. answers
34. A. found B. watched C. noticed D. known
35. A. knowledge B. time C. money D. English
36. A. make B. help C. let D. allow
37. A. spelling B. grammar C. English D. pronunciation
38. A. happened B. looked C. seemed D. felt
39. A. students B. children C. babies D. grown-ups
40. A. Think over B. Think through C. Think out D. Think of
41. A. using B. thinking C. trying D. practicing
42 A. time B. money C. language D. practice
43 A. depends B. tries C. has D. takes
44 A. uses B. takes C. gets D. costs
45A. do B. work C. help D. master
IV、阅读(共两节,满分50分)
第一节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Obviously television has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the first place, television is not only a convenient source of entertainment, but also a comparatively cheap one. With a TV set in the family people don’t have to pay for expensive seats at the theatre, the cinema, or the opera. All they have to do is to push a button or turn a knob, and they can see plays, films, operas and shows of every kind. Some people, however, think that this is where the danger lies. The television viewers need do nothing. He does not even have to use his legs if he has a remote control. He makes no choice, does no exercises, and makes no judgment. He is completely passive (被动的)and has everything presented to him without any effort in his part.
Television, it is often said, keeps one informed about current events and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science and politics. The most distant countries and the strangest customs are brought right into one’s sitting room. It could be argued that the radio performs this service as well; but on television everything is much more living, much more real. Yet here again there is a danger. The television screen itself has a terrible, almost physical charm for us. We get so used to looking at the movements on it, so dependent on its pictures, that it begins to control our lives. People are often heard to say that their television sets have broken down and that they have suddenly found that they have far more time to do things and that they actually begin to talk to each other again. It makes one think, doesn’t it?
There are many other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 television. We must realize that television itself is neither good nor bad. It is the uses that determine its value to society.
46. The main fun_ction of paragraph 1 is to __________.
A. introduce the theme of the whole passage
B. summarize the whole passage
C. arouse the reader’s interest
D. state the primary uses of TV
47. Television, as a source of entertainment, is 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A. not very convenient B. very expensive
C. quite dangerous D. relatively cheap
48. Some people are against TV because ___________.
A. TV programs are not interesting.21世纪教育网
B. TV viewers are totally passive.
C. TV has more disadvantages.
D. TV prices are very high.
49. One of the most obvious advantages of TV is that _______.
A. it is very cheap B. it controls our lives
C. it keeps us informed D. it enables us to have a rest
50.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ether TV is good or not depends on ___________.
A. where we buy it B. how we think about it
C. how we use it D. where we use it
B
Last year more than 13 Korean TV series were introduced in China. Turn on the TV, and Korean beauties are appearing during peak viewing times(黄金时段). Some of the dramas are being repeated, but audiences continue to watch them. Why are the South Korean TV series loved by so many Chinese people? Cheng Yiting, a student from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ives us her reasons. She thinks that the good-looking actors with cool clothes and the beautiful sight in the dramas are the selling points for South Korean TV dramas. But what attracted the young audiences most is the pure and moving love stories.
And it seems that South Korean TV series have also won the hearts of middle-aged people. They are touched by the morals in the shows. These include the importance of respecting elders and social order. Though some people think South Korean TV series are too slow and too long, most of the Chinese audiences like them. Maybe we are really tired of Western TV series. Compared with that, South Korean TV series are not bad.
51.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morals" mean?
A.志向 B.情节 C.道德 D.垃圾21世纪教育网
5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about South Korean TV?
A.Love B.Morals C.Social order D.Self-respect
53.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why South Korean TV series are popular with the young audiences?21世纪教育网
A.The series are slow and long. B.The actors wear cool clothes.
C.The stories are pure and moving. D.The actors are good-looking.
54.What do you know about South Korean TV series from the passage?
A.Thirteen more South Korean TV series will be introduced to China.
B.Young audiences like South Korean TV series better than middle aged people.
C.All the South Korean TV series will be repeated this year.
D.Some Chinese think part of South Korean TV series are worth watching twice.
55.What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tell us?
A.We are tired of South Korean TV series.
B.South Korean TV series are a great success and popular in China.
C.South Korean TV series are better than Chinese TV series.
D.We can learn a lot from Korean TV series so we need to watch them again and again.21世纪教育网
C
In England three foreign gentlemen came to a bus stop. They studied the information on the post sign and decided which bus to take. About five minutes later the bus they wanted came along. They prepared to get on. Suddenly people rushed onto the bus and tried to push them out of the way. Someone shouted insulting remarks about the foreigners. The bus conductor came rushing down the stairs to see what all the trouble was about. The three foreign gentlemen looked puzzled and ashamed. No one had told them about the British custom of lining up for a bus so that the first person who arrived at a bus-stop is the first person to get on the bus.
Learning the language of a country isn’t enough. If you want to ensure a pleasant visit, find out as much as possible about the manners and customs of your hosts. You will probably be surprised just how different they can be from your own. A visitor to India would do well to remember that people there consider it impolite to use the left hand for passing food at table. The left hand is supposed to be used for washing yourself. Also in India, You might see a man apparently shaking his head at another and assume (认为) that he is disagreeing. But in many parts of India a rotating (旋转) movement of the head is a gesture that express agreement or acceptance. Nodding your head when offered a drink in Bulgaria is likely to leave you thirsty. In that country you shake your head to express “yes” — a nod means “no”.
In Europe it is quite usual to cross your legs when sitting, talking to someone, even at an important meeting. Doing this when meeting an important person in Thailand, however, could cause offence (冒犯). It is considered too informal an attitude for such an occasion. Also when in Thailand avoid touching the head of an adult — it’s just not done. Attitudes to women vary considerably around the world. In Japan, for example, it is quite usual for men to plan evening entertainments for themselves and leave their wives at home.
Knowing about customs and attitudes is useful when you are travelling, but you also need to know the language used to express different degrees of formality (礼节).
56. The three foreign gentlemen looked puzzled and ashamed because ________.
A. they didn’t know the English language
B. the bus conductor told them to jump the queue
C. they didn’t know the custom of lining up for a bus
D. they thought they were looked down upon
57. 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underlined word “insulting” in Para. 1?
A. Modest. B. Entertaining. C. Misunderstanding. D. Rude.
5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ccording to this passage?
A. In Europe, using the left hand is considered less respected.
B. In India, the left hand is not used as a sign of respect to others.
C. In Thailand, you’d better cross your legs when sitting or talking.
D. In Japan, it is considered bad manners to touch the head of an adult.
59.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Nodding your head when offered a drink in Bulgaria is likely to leave you thirsty” means in Bulgaria _______.
A. you are probably thirsty if you nod your head
B. you’re possibly eager to have a drink if you nod your head
C. you probably refuse to drink when you nod your head
D. you’d like to have a cup of tea because you nod your head
60. 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___.
A. in Asian countries, women are equal to men in every field
B. learning a language well is a necessity before going abroad
C. attitudes to women vary from country to country
D. in Japan, men are still the centre of the family
D
The huge explosion at Krakatau was the result of two different factors. One was that the volcano(火山) had not broken out for some time and so at the very center of the volcano there was a huge plug of lava(熔岩), which acted like a cork(塞子) in a bottle, stopping the pressure below from being released(释放). The second factor was that ocean water entered the very centre of the volcano as the explosions became more violent. This caused superheated steam to build up enormous pressure and this was finally released in the largest explosion of all on August 27, 1883. The sudden release of the pressure sent huge amounts of ash, rock and dust into the sky. Some of the ash rose 80km into the air and traveled around the Earth causing brightly coloured sunsets for several years.
Krakatau almost disappeared; for many years after this explosion, it remained very quiet. However, there was still activity going on under the sea and on 25 January, 1925, a small volcanic cone(园锥形物) appeared above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This new volcano was named Anak Kmkatau, or Child of Krakatau. Over the following years, the size of the island grew larger, by 1959, the island was 300 metres above the surface of the sea. The volcanic activity has continued and the latest eruptions were in 1995.
There is no doubt Krakatau will continue to grow and there is also strong evidence that at some point in the future there will be another violent explosion. Krakatau is in a part of the world where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is unstable and is always moving and cracking. If, in the future, another “cork” becomes fixed in the centre of the volcano, the pressure will build up. A series of a smaller explosions will allow sea-water into the centre of the volcano and once again the result will be a terribly destructive explosion.
61. The latest eruptions were in_______.
A.1925 B. 1959 C. 1995 D. 1983
62. The pressure under the volcano can not be released because _______.
A. the plug looks like a cork in a bottle B. the volcano hasn’t broken out for some time
C. the center of the volcano is blocked by lava D.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team is not high enough.
63. We can infer from the article that Krakatau volcano________.
A. has broken out three times B. never dies but continues to be active
C. will kill many people again in the future D. is always moving and growing above sea.
64. All of the following results are caused by the explosion at Krakatau EXCEPT that_____.
A. ash, rock and dust was thrown high into the air B. other small volcanoes were soon produced.
C. the island of Krakatau was destroyed D. people saw beautiful sunsets for some years
65. The article is mainly about________.
A. the cause of the Krakatau volcano B. the danger of the Krakatau volcano
C. the history of the Krakatau volcano D. the future of the Krakatau volcano
第二节 信息匹配(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下面是一篇应用文及其应用场合的信息,请阅读下列应用文和相关信息,并按照要求匹配信息。请在答题卡将对应题号的相应选项字母涂黑。阅读选项A到F六则广告和第66至第70题中的个人情况说明,选出符合个人意向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一项是多余选项。
A
B
C
D
21世纪教育网
E
F
请阅读以下申请者的信息,然后匹配申请者和他/她拟要的申请意向:
66. Annie is a both lively and creative German girl who is good at the language arts, and in her spare time she likes to write short stories. Drawing is also one of her favorites. Annie, a graduate from a famous university, is thinking of looking for a job which can further develop her skills.
67.David studies in a senior high school. Not wanting to spend much time on the way to school every day, he is now looking forward to renting a room near his school. He also hopes to have a roommate to share the cost together.
68.Susan is a caring old English woman and English is the only language she can speak. As an experienced grandmother who has brought up some grandchildren, it’s her best choice to look after children now. But Susan doesn’t want to work full-time, she can only spare several hours every day.
69.John studied hotel management when he was at school. After graduation, he once worked in a 4-star hotel as a telephonist for 2 years. Now he feels the need to improve himself by having a better job.
70.May is a good-natured girl. Hard-working, patient and warm-hearted --- that is what she is like in our eyes. Because of all her efforts, she was once the best waitress for her best service in her restaurant. Now she is seeking the chance to work for a better restaurant.
申请者?????????????????????????? 选择意向
66.Annie?????????????????????? ??????????????????????????
67.David?????????????????????? ??????????????????????????
68.Susan?????????????????????? ??????????????????????????
69.John??????????????????????? ?????????????????????????
70.May??????????????????????????????????????????????????
第二卷
V单词拼写(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根据首字母或汉语提示,写出完整的单词,注意形式变化。将此部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空格上。(共10小题; 每小题1分, 满分10分)
1. He seems to be kind-hearted and r____________, but as a matter of fact, the only thing he cares about is money.
2. Although it is 30 years since I met her last, I still r__________ her at the first sight.
3. She is so d______________ a girl that once she has made up her mind, she will not give in to any difficulty.
4. The girl got lost in the forest, and her family was very c_________ about her safety.
5. There were f__________ noises outside our tent so we pulled out our guns to protect ourselves.
6. That earthquake was one of the worst natural ___________ for decades. (灾难)
7. He has a car and a motorbike, and even though the former is more comfortable to drive, the ________ is more convenient. (后者)
8. The build was __________ designed to be used as a library. (专门)
9. My grandpa was ___________ in battle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伤)
10. You can watch TV for an hour tonight as a/an ___________for doing so well in the test. (奖)
VI.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阅读下面短文,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在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使用括号中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21世纪教育网
Good mor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 I’m very pleased 11 (see) all of you here because you are my special guests. Welcome to our company’s museum. My name is Brown, George Brown. I’m the general manager of the company. As you all know, we 12 (main) make computers in our company, as well as some other electronic products. But we are also quite interested in 13 (educate). That’s why we have founded this museum, 14 children can learn how computers have been developed, how they are made 15 how they are used in industry, agricultur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many other areas. Children can operate the computers, they can push the buttons and listen to stories 16 computers, and they can enjoy video shows. I know you are all teachers and you know 17 schoolchildren really need. So I hope you can give me suggestions after you 18 (show) around. I want my museum to be the best of its kind 19 it opens to all schoolchildren. This is Mr Tom Silver, my assistant. He will be your guide now. I’ll be with you in an hour and a half. Enjoy 20 . See you.
VII. 基础写作(共1小题,满分15分)
假设你是校报记者,以下是你对一位地震专家采访之后所得到的信息。
采访对象: 李教授
采访时间: 上周末
采访主题: 地震时的逃生方法
李教授观点:
(1)在地震发生时一定要保持冷静。
(2)如果在楼房上,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时到洗手间等空间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躲避。
(3)震后要迅速撤离危险区,以防强余震。
(4)如被废墟埋压,先设法自救; 如果无法自救时,要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余震:aftershock *采访: interview *教授: professor * survive sth:在...中幸免于难
[写作内容]
根据以上信息写一篇采访报导, 内容包括采访对象,采访时间,采访主题以及李教授的观点.
[写作要求]
句子结构准确,信息内容完整,篇章连贯
2012-2013学年度金山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英语科答题卷 2012年11月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分数(第二卷)_______________
V单词拼写(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VI.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VII. 基础写作(共1小题,满分1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英语科试题 参考答案
I. 听力理解 (5段共15小题,满分15分)
1-5 BACCB 6-10 BBBCB 11-15 CCCAC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II. 单项填空(共15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6-20 A B D A A 21-25 D A D C B 26-30 D B B C C21世纪教育网
III. 完形填空(共15小题; 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31-35 BBDCC 36-40 BDABD 41-45 BDABC
IV、阅读(共两节,满分50分)21世纪教育网
46-50 ADBCC 51-55 CDCDB 56-60 CDBCD 61-65: CCBBA 66-70 BDEAF
V 单词拼写(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1. reliable 2. recognized 3. determined 4. concerned 5. frightening 6. disasters 7. latter
8. specially 9. wounded 10. reward21世纪教育网
VI.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21世纪教育网
11. to see 12. mainly 13. education 14. where 15. and 16. about 17. what
18. have been shown/showed 19. when/before 20. yourselves
VII. 基础写作(共1小题,满分15分)21世纪教育网
Last weekend, I interviewed Professor Li about how to survive in an earthquake. According to Professor Li,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ay calm when an earthquake happens. If we are in a building, we must try to cut off electricity and gas, and then stay in a place with little space, such as staying in the toilet, under a desk or a bed. After the earthquake, we should leave the dangerous area immediately in case of strong aftershocks. If a person is unfortunately enough and is trapped/buried under the ruins, he should try saving himself first, and if without success, he should try to save strength and wait for rescue.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语文试卷 2012.11
注: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青荇(xìng) 鲰生(zōu) 淬火(cù) 数见不鲜(shuò)
B.颓圮(pǐ) 参乘(shèng) 桀骜(ào) 长歌当哭(dàng)
C.弄堂(lòng) 卮酒(zhī) 叱骂(chì) 目眦尽裂(cì)
D.浸渍(zì) 长篙(hāo) 游说(shuì) 殒身不恤(yǔn)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对于劳动竞赛中优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 他们适当的奖励。
②店庆期间,凡购物满100元者,本店将______价值30元的礼品券一张。
③尽管各地的“豆腐渣”工程情况各异,但其共性都是有关责任人的腐败使然, 人们又叫“豆腐渣”工程为“腐败”工程,根治“豆腐渣”工程, 要严抓质量管理, 要在反腐败上下功夫。
A.给以 赠送 所以 既/又
B.给 惠赠 因此 既/又
C.给以 惠赠 所以 不仅/还
D.给 赠送 因此 不仅/还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作家莫言在与世界其他优秀作家的角逐中当仁不让,夺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B.图穷匕见,这个一向以友好邻邦来标榜的霸权主义者,终于撕去了“友谊”的面纱,赤裸裸地进行军事交涉了。
C. 联合国安理会有明确的职权范围,不应越俎代庖,介入其他机构处理的事情,特别应尊重联合国大会的权威。
D. 近年来,网络书店的迅猛发展和电子阅读的日渐普及,令很多经常做客书店的人们感慨万千:难道实体书店终有一天会成为明日黄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B.北京警方启动代号为“平安春运”的春运安全保卫,对铁道、公路、民航的客流进行动态监测,一旦发生旅客、车辆滞留,将增派警力进行疏导。
C.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高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音?正因为这样,难怪骗子们也要浑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
D.强强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①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 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
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④它们看似陈旧
⑤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种重要窗口
A.②⑤⑥③④① B.②⑤⑥①④③ 21世纪教育网
C.③⑤②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②⑤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课内文段阅读: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6—9题。(13分)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节选自课文《鸿门宴》)
6. 下列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21世纪教育网
例句:常以身翼蔽沛公[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范增数目项王 B.若入前为寿
C.头发上指 D.刑人如恐不胜
7.下列加点词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21世纪教育网
A.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因招樊哙出 B.若属皆且为所虏 臣死且不避
C.请以剑舞 以待大王来 D.项王按剑而跽曰 立而饮之 21世纪教育网
8.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由于自矜功伐,项羽不把刘邦视为主要对手,不想在席间杀死他。刘邦注意维护他的尊严,又使他动了“不忍”之心,所以项羽对范增的多次暗示“默然不应”,对项庄、项伯筵间舞剑也不表态。
B.本文善用细节描写展现人物丰富的个性。樊哙在危急关头冲破阻拦闯入军帐,表现了大勇。入帐后,项羽赐酒,他先拜谢再站着喝,随后连生彘肩也吃了,种种行为有礼有节,可见粗中有细。他借机力斥项王,又替刘邦求赏,暗寓尊崇项羽之意,这又体现他的机智。
C.作者在传记文学著作上,具有独创精神和叛逆情感,能自觉地靠拢人民向民间语言学习,如本文段中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秋毫无犯”、“劳苦功高”,都是当时流行的熟语。
D.本文说明,凡事和衷共济才更易成功。刘邦能化险为夷,在于他知人善任,上下齐心互相支援,形成强大的集体力量;而项羽方面,本来事情成功易如反掌,但项羽刚愎自用不纳善言,以致错失良机,种下失败的种子。
9.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 分)21世纪教育网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译文:
(二)课外文段阅读: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6分)
晏平仲婴者,莱①之夷维②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③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惧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④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⑤,及《晏子春秋》⑥,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节)
【注】①莱:古国名。②夷维:莱国城邑。③越石父:春秋时晋国人,有贤名。时因冻饿为人奴。④诎:同“屈”。⑤《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皆《管子》篇名。《管子》为战国时齐稷下学者托名管仲所作。⑥《晏子春秋》:记载晏子言行的一部书,作者不详。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食不重肉 重:分量大
B.摄衣冠谢曰 摄:整理
C.而信于知己者 信:通“伸”,伸展
D.身相齐国 相:担任相职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
B.遭之涂 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C.知己而无礼 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D.其后夫自抑损 欲观其行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言晏子节俭力行,严于律己;“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言其以道为准绳,谨慎行事。
B.晏子以左骖赎回越石父,越石父不予道谢,晏子却依然虚怀若谷,礼贤下士,可见他不仅识才,而且发自内心地爱才。
C.本文写晏子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窥见晏子和自己丈夫的情况,通过晏子和车夫的行动与态度的对比,更好地衬托出晏子的谦恭性格。
D.“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一句以自卑口气,饱含对晏子的仰慕之情,亦含有体会世事辛酸、渴望识人之贤人而不可得的无限悲痛。
13. 请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7分)
⑴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3分)21世纪教育网
译文:
⑵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4分)
译文:
(三)默写。(6分)
14.请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任选其中3道作答,多选按前3题计分)
⑴颜渊问仁。子曰:“ 。一日克己复礼,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
⑵子曰:“夫仁者, ,已欲达而达人。 ,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
⑶江畔何人初见月, ? ,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⑷明月松间照, 。 ,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一)请阅读下面的论述文,完成15—17题。(15分) 21世纪教育网
微博时代,专业批评如何作为
张涛甫
习练文学的人都知道,文学批评是一个专业门槛很高的技艺,它不是普罗大众都能够随便操演的手艺,具有一定的排外性。平时,操弄文学批评的人掌握一套专业性的批评话语,这套批评话语属于专业性的话语系统,与日常语言存在很大的差异。大家在圈子里自娱自乐,外人很难说三道四。专业性垫高了文学批评的技术壁垒,圈外人很难插上一脚。长期以往,文学批评就形成了一个自闭的圈子。
微博这一媒介学生态,可能会给当前的文学批评带来新的契机。主要表现在:微博打破了文学批评的专业壁垒,让批评为普通大众敞开大门,启动了文学批评的大众化时代。微博突破了文学批评自闭的大门,使得文学批评社会化、媒介化了。微博大大降低了文学批评的专业门槛,使得普罗大众可以对文学评头论足、说三道四。在微博空间里,文学批评不再是专业人士“拥兵自重”的专利,不再是小众“围城”中的专业游戏,而是可让普通读者参与、分享彼此文学感受、观点的公共空间。 21世纪教育网
在微博世界里,专业话语不再是文学批评的交流语言,也不再是精英圈子研习文学的身份符号,而是被另外一套新的话语体系置换了。我们知道,专业语言以深刻、严肃、严谨、系统、专业著称,只有少数专业精英才能胜任。但是,专业语言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它注定是小众化的,不能与公众对话。专业文学批评的载体通常是专业性刊物,而微博文学批评的载体则是微博。微博,这一新兴载体在技术上不允许长篇大论。在微博里交流,你不能阳春白雪,故作高深。在140字的表达空间里,长篇大论或故作高深是没有市场的。它要求作者放下身段,与阅览者平等交流。在微博世界,个人化的批评成为恒河之沙。一个人的言论要想获得“围观”,必须看他的言论是不是足够的新锐、震撼,能三言两语搔到公众的痒处,吸引多数人的眼球。
微博文学批评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准确地说,它是一种话题批评。批评的对象是文学或文学现象,但评论的语言是一种大众语言。评论者也不局限于专业文学批评者,可以是普通的文学批评者。甚至一些跟文学没什么关系的围观者,都可以凑上去说上几句。比如,著名演员姚晨,一不小心成为微博明星。在她的微博上,她甚至也开始评论诗歌。聊起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她这样说,“同志们都在憧憬着这一美好画面,我摇头:其实海边的房子最容易受潮了,长期住在里面是很难受的,会得严重关节炎的。”文学在微博上变成了一个话题。评论者参与评论,并不一定要求真懂文学,可以无知无畏地表达。当然,微博上也藏龙卧虎,经常会有高人显山露水,引领批评的方向。 21世纪教育网
微博文学批评的繁荣,会对当下的文学批评构成一定的刺激,给文学批评领域带来一股鲜活的生气。微博是一个“麻烦”制造者,它搅动了满池春水,打破了专业精英文学批评的壁垒。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虽然说微博文学批评的繁荣,拓展了文学批评的基本面,使得普罗大众都可对文学进行批评,但是,微博文学批评的过度喧嚣,也会对专业文学批评构成一些负面影响。在微博空间中,微博毕竟多是零星、碎片化、浅表性的思想与感兴,批评的纯度被稀释了,厚度被摊薄了,高度被削平了。微博空间下的文学批评是一种碎片化、表象化的批评,是一种“繁星体”的批评。如果一个时代只有普通民众的话语繁荣,而没有专业精英的有力表达,那么宽广的民众声音可能也会行之不远。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期待专业精英文学批评能够与微博文学批评互为补充,能够开创一个双重勃兴的局面。
(选自2011-03-16《文汇报》,有删节) ?
15.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5分)(对两项5分,对一项2分,多选不得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文学批评话语属于专业性的话语系统,与日常语言完全不同。
B.微博给当前处于困境中的文学批评带来的都是积极正面的影响。
C.在微博世界里,文学批评的交流语言由专业话语置换为一套新的话语体系。
D.微博文学批评虽有鲜活的生气,但没有批评的纯度、厚度与高度。
E.如果缺少了专业精英的参与,普通民众的话语繁荣也可能行之不远。
16.文章中引述姚晨微博评海子诗句的例子,其用意是想说明什么?(4分)
?
??
17.综观全文,在微博时代,专业的文学批评该如何作为?请分点概括。(6分)
(二)请阅读下面传记,完成18—20题。(13分)
梁 启 超
1873年,茶坑村又添新丁,梁启超诞生于风声雨声涛声中。
“这孩子必有大出息!”人们都这样说。
“中国极南之一岛民也。”梁启超自谓。
“汝自视乃如常儿乎?”父亲梁宝瑛在梁启超两岁时,便这样常常训导梁启超。那时,在母亲的膝下,梁启超已开始认字了。
祖父梁维清视乃孙梁启超为天下奇才,四岁的梁启超便在祖父的教导下读《诗经》,到了晚上,祖父给他讲故事,困了就与祖父同榻而卧。
梁维清教梁启超写字,所临的字帖全是柳公权的,并对梁启超说:汝日后书法应如柳公权的刚健婀娜,进士及第,皇上朱批,先见字而后见文,汝当记取。
梁启超记住了,不仅写得一手好文章,且有一笔好字。21世纪教育网
6岁之后,梁启超进了他父亲开办的私塾读书,念《中国略史》、《五经》等,并开始写作八股文。梁启超的天赋,加上祖父、父亲的悉心教诲,神童之名一时传遍茶坑及新会县城。其实,梁氏家人把振兴家业的希望全寄托在确实天赋极高的梁启超身上,施以教诲,令其读书,再加上没有贫寒人家的衣食之忧,凡此种种使孩童时期的梁启超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8岁时,作八股文,下笔便洋洋千言,至于吟诗作对已是寻常事了。
一日,有梁启超父亲的朋友到访。此公亦是教书先生,见梁启超在侧,冷不防道:“听着,对我一联。”便脱口而出上联:“东篱客赏陶潜菊。”
梁启超当时只有8岁,孺子也,竟也兴起道:“听我下联。”脱口而出:“南国人思召伯棠【注】。”
教书先生击掌叫好:“小子可造!”21世纪教育网
梁宝瑛却笑眯眯地嗔怪道:“还不谢先生!以后不得无礼。”
每逢这样的场合,梁启超便会恳求父亲:“我可以去玩一会吗?”
自然是恩准,因为对子对得好,梁宝瑛的脸上好大的光彩。
梁启超便去爬山,望着凌云塔,好高的塔,好大的风!
这村后的小山上的塔,是梁启超的倾心之地。或许那山的绿色更能使人有生命蓬勃的感觉吧?或许在一个孩子的眼里,凌云塔的岿然是茶坑村的高度吧?
幼小的心灵总是被山野的绿色和凌云塔的高大所吸引,那是充满童稚与幻想、渴望成长的心灵。不同的只是,梁启超的聪慧以及家庭的影响,使梁启超以为自己不是一个寻常儿童。并只要有机会便力图证明这一切。
凌云塔下,有时候孩童们相聚嬉戏,有时候梁启超独自漫步遐想。他仰望高塔,觉得这塔还少了点什么,缺什么呢?对了,倘若有一副对子与凌云塔共存,岂不是留芳青史吗?关于这副对子,梁启超已经想了好几天,终不理想。曹植作七步诗,这是祖父讲的,“我何不绕塔七圈呢?”果然,七圈之后,梁启超得一联:
凌云塔下凌云想,海阔天空,迢迢路长;
天竺国里天竺望,云蒸霞蔚,须臾妙相。
梁启超兴冲冲地下山,回到祖父的书房里研墨挥毫,写完联后落款为:新会梁启超。
祖父和父亲已经在门口窥视片刻了。看见喜滋滋的梁启超还在自我欣赏,便走进书房对着那联语各自摇头晃脑品味一番后,不约而同地赞道:“好!”
梁维清喜形于色。他从孙子的联语感觉到不同凡响,凌云想,天竺望,着实非同寻常,便对梁宝瑛说:“有赏,拿一吊钱来!”
新会梁氏以勤俭持家为门风,也不过十几亩地维持生计。赏一吊钱,这是从未有过的。即使逢年过节的压岁钱,也不过三五铜钱而已。
梁启超却对祖父说:“我不要赏钱。”
“为何?”
“我要那一套《古文观止》。”
这可是祖传的梁维清的心爱之物,不过,给这个孙子倒是理所当然的。梁维清从书柜中取出《古文观止》,用衣袖一拂,对梁启超说:“好好念!”
梁启超大喜过望,乐得直拍手。
(摘自徐刚《梁启超传》第二章)
【注】召伯棠:召伯是周文王庶子,辅成王时常到民间乡邑巡行,在棠树之下裁决狱讼、处理政事,结果常使诸爵信服、庶民满意。为纪念其勤政爱民、清廉听政,人们不愿砍伐他曾坐于其下办公和休憩的甘棠树,且歌之咏之,以表对他的爱戴和怀念。
18.概括童年梁启超的两个主要个性特点,并各举一例简要说明。(4分)21世纪教育网
19.写传记,要善于抓住细节。请选取本传记中的两处细节描写进行赏析。(4分)
20.一个大家的成长,离不开童年的经历。关于“成才”,你从梁启超的童年经历中得到一些什么启迪?请联系本文,分点作简要的阐述。(5分)
四、语言应用。(12分)
21.概括以下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6分)
北京时间6月29日10时许,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成功降落在位于内蒙古中部的主着陆场预定区域。按照地面指令,当飞船进行最后一圈绕地飞行时进入返回姿态,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制动发动机点火,飞船在穿越大气层以后,借助降落伞和反推发动机逐步减速,在穿越稠密的大气层后,返回舱以每秒3至4米的下降速度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担负搜救回收任务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所属着陆场站及时发现目标,空中搜救分队第一时间到达返回舱着陆现场。返回舱舱门开启后,医监医保人员进入舱内初步检查航天员身体状况。经过短时间地面重力再适应,三位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先后健康出舱。他们面带微笑,向前来迎接的人们不断挥手致意。
答: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2.下面的例句是一位作家利用拆字谈人生。请你模仿这种思维方式,从“赶、您、达、恩”中任选两个汉字联系人生写两个句子。(6分)
例句:铁:连“金”子“失”去都不觉得可惜,铁面无私人人知。
路:“各”人都有“足”,路靠自己去走。
⑴
⑵
五、作文。(60分)
生活是多面的,生活又是多变的。在成长的岁月里,我们经历过一些难以一目了然的事情,也经历过许多不断发展变化的事情。
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原来……”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⑴写出事件的波澜。⑵立意自定。⑶不少于800字。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汕头金中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012.11
选择题(共38分。1-12题每题3分,15题对两项5分,对一项2分)
1
2
3
4
5
6
7
8
10
1121世纪教育网
12
15
B
D
A
C
C
C
D
C
A
A
B
CE
一、语言基础。(15分,每题3分)
1.B (A项中的“淬”读cuì,C项中的“眦”读zì,D项中的“篙”读gāo)
2.D (①“给以”后面只说所给的事物,并且多为抽象事物,不说接受的人;要是说出接受的人,“给以”就要改成“给”。②赠送:无代价地把东西送给别人;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用于称对方对自己的赠送;③“因此”是因为这个,表解说原因,“所以”是直接表结果,且最好与“因为”呼应。故选“因此”。“不仅……还”表递进,“既……又”表并列,本句表意重心在后半句,故用“不仅/还”)
3.A?(A项“当仁不让”:当:面对。仁:正义的事。指面对合乎道义的事就主动承担起来,绝不推让。B项“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C项“越俎代庖”:比喻处理超过自己职权范围的事情。D项 “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4. C (A项缺主语,删去“由于”即可;B项成分残缺,应在“春运安全保卫”后加“工作”,在“一旦发生旅客、车辆滞留”后加“等问题”;D项不合逻辑。应把两个分句的顺序调换一下,改为“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21世纪教育网
5.C (注意隐藏信息。考生应当首先注意②⑤⑥句,因为⑥句很明显是一个带有总结性的句子,而②⑤句又明显被镶嵌在⑥句之中,先说文化,后说历史,也就是⑤必在②前面)
二、古诗文阅读。(29分)
(一)课内阅读。(13分)21世纪教育网
6.(3分)C 【解析】例句“翼”解为“像鸟张开翅膀那样”,名词活用作状语。A项“目”解为“用眼睛示意”,名词活用作动词。B项“前”解为“走上前”,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C项“上”解为“向上”,名词活用作状语。D项“刑”解为“用刑惩罚”,名词活用作动词。
7.(3分)D 【解析】A项分别为“于是,就”,副词;“趁着”,介词。B项分别为“将要”,副词;“尚且”,连词。C项分别为“用”,介词;“来”,表目的的连词。D项均为在状语和谓语之间表示修饰关系的连词,不译。
8.(3分)C 【解析】“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秋毫无犯”、“劳苦功高”在后世才成为流行的熟语。后文中的“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竖子”才是当时的民间语言。
9.(4分)译文:像这样劳苦并且功高,没有给予封侯的赏赐,却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只是灭亡了的秦朝的后继者罢了。(赋分:细说,小人的谗言,1分;续,动词活用作名词,解释为“后继者”,1分;此亡秦之续耳,要翻译出判断句式“是”字句,1分;整句大意1分。)
(二)课外阅读。(16分)21世纪教育网
10.(3分)A 【解析】A项“重”应解为“重叠,重复”,引申为“多重”。21世纪教育网
11.(3分) A 【解析】A项均为介词“在”。B项前者是代词“他”,后者是结构助词“的”。C项前者是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为“却”;后者是连词,在状语和谓语之间,表修饰关系,不译。D项前者是指示代词,“那”,后者是代词“他们的”。
12.(3分)B 【解析】晏子赎回越石父后,没有向越石父告辞,就走进内室,过了好久没出来。越石父就请求与晏子绝交。晏子以谦恭的态度接受了越石父的批评,知错就改,礼贤下士。B项错把应解释为“告辞”的“谢”理解为“道谢”了。
13.⑴(3分)他在朝廷上时,国君有话问到他(或“国君说话涉及到他”),他就正直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国君不向他问话(或“国君说话没涉及他”),他就正直秉公地去办事。(赋分:“之”解为“他”, 1分;“危”解为“正,端正”, 引申为“正直”,1分;整句大意1分。)
⑵(4分)我虽然说不上仁德,(但)从困境中解救您出来,为什么您这么快就要求绝交呢?(赋分:虽,虽然,1分;免子于厄,介宾结构后置,应调整语序解释为“从困境中解救您出来”, 或“帮助您从困境中解脱”,意思对即可, 1分;之,这,这么,1分;整句大意1分。)
参考译文:
晏平仲,名婴,是齐国莱地夷维人。他辅佐了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国君,由于节约俭仆又努力工作,被齐国人敬重。他做了齐国宰相,食不兼味,妻妾不穿丝绸衣服。在朝廷上,国君说话涉及到他,就正直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国君的话不涉及他,就正直地去办事。国君能行正道,就顺着他的命令去做;不能行正道时,就对命令斟酌着去办。因此,他在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名声显扬于各国诸候。
越石父是个贤才,正在囚禁之中。晏子外出,在路上遇到他,就解开左侧驾马,把他赎出来,用车载回家。晏子没有向越石父告辞,就走进内室,过了好久没出来,越石父就请求与晏子绝交。晏子大吃一惊,整理好衣帽道歉说:“我虽然说不上仁德,但帮助您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您为什么这么快就要求绝交呢?”越石父说:“不是这样的。我听说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委屈,而在了解自己的人面前意志就会得到伸张。当我在囚禁之中,那些人不了解我。您既然已经了解我并把我赎买出来,这就是了解我;了解我却不能以礼相待,还不如在囚禁之中。”于是晏子就请他进屋待为上宾。
晏子做齐国宰相时,一次坐车外出,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偷地看她的丈夫。他丈夫替国相驾车,头上遮着大伞,赶着四匹马,神气十足,洋洋得意。不久车夫回到家里,妻子就请求离去。车夫问她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却做了齐国的相,名声在各国显扬。如今我看他外出,志向思想都非常深沉,常有甘居人下的态度。现在你身高八尺,却做人家的车夫,然而看你的神态,却自以为满足,因此我请求离去。”那以后,车夫就谦虚恭谨起来。晏子感到很奇怪,就问他,车夫如实相告,晏子就推荐他做了大夫。
太史公说:我读了管仲的《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以及《晏子春秋》,那些言论非常详细。读了他们的著作,还想让人们了解他们的事迹,所以就编写了他们的合传。至于他们的著作,世上已有很多,因此不再论述,只记载他们的佚事。
(此处删去关于管仲的一段评价)
当初晏子枕伏在庄公尸体上痛哭,完成了礼节后离去,难道是人们所说的“遇到正义的事情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的表现吗?至于晏子进言规劝,触犯国君的威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进就想到竭尽忠心,退就想到弥补过失”的人啊!假使晏子还在人世,我即使为他执鞭赶车,也是我非常高兴和向往的啊!
(三)默写。(6分,每空1分,多选按前三题计分)21世纪教育网
14⑴克己复礼为仁 天下归仁焉
⑵已欲立而立人 能近取譬
⑶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⑷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一)论述文阅读。(15分)
15.(5分)答案CE 【A项“完全不同”有误,表述过于绝对,原文是“与日常语言存在很大的差异”。B项“都是积极正面的影响”有误,和文意不合,后面文段谈到“微博文学批评的过度喧嚣,也会对专业文学批评构成一些负面影响”。D项“但没有批评的纯度、厚度与高度”有误,原文是“微博毕竟多是零星、碎片化、浅表性的思想与感兴,批评的纯度被稀释了,厚度被摊薄了,高度被削平了”,应是“批评的纯度、厚度、高度降低了”,限定范围有大小之别。】?
16.(4分)⑴微博文学批评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批评。(2分)
⑵文学在微博上只是一个一般意义的话题。(2分)
⑶对批评者的身份及评论语言并无专业要求。(2分)(答对任两点给满分)
17.(6分)⑴打破专业壁垒,启动文学批评的大众化时代。(2分)
⑵突破自闭的大门,让文学批评社会化、媒介化。(2分)
⑶与微博文学批评互为补充,引领批评的方向。(2分)
(二)传记阅读。(13分)
18.(4分)①天赋极高。举例:8岁作八股文,下笔便洋洋千言;脱口应对教书先生的上联。②勤奋好学。举例:为给凌云塔赋联,苦思数日;不要赏钱,而要《古文观止》。③志向高远。举例:在对联中表达 “凌云想”“天竺望”的志向。(每点概括1分,举例1分,任答两点即满分4分。)(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与整合)
19.(4分)①“听我下联”:口吻挺大,似乎有失礼貌,却写出了一个自信的孩童的形象。②教书先生的“击掌叫好”,梁父的“笑眯眯嗔怪”,不仅绘形绘色地写出了两位长辈此时的心态,更从侧面映衬了梁启超的天赋聪慧。③从写完联语后落款为“新会梁启超”,可看出此举并非儿戏,从而反映了梁启超的高远志向。④得到《古文观止》后的“乐得直拍手”,表现了梁启超的高兴劲,进而写出了他勤奋好学的个性。(每找出一处细节1分,赏析1分,两处共4分。)(考查对表现手法的赏析)
20.(5分)造就梁启超成才的诸因素:有天赋,勤奋好学,自信,志向高远,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启迪:扣紧以上的任两点,作简要阐述。(每点联系文本1分,启迪1分,两点4分,表达有理有序1分。)(考查对人生的有益感悟)
四、语言运用。(12分)21世纪教育网
21. (6分)参考答案:神九成功着陆,三位宇航员平安回家。(整段新闻前两句讲的是神九成功着陆,后三句讲的是三位宇航员健康出舱。答案每小句3分。)
22. (6分)答案示例:
赶:说“干”就干,必然“走”在别人前头。
您:大家都把“你”往“心”上放,证明你是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达:迈开“大”步“走”,向目标快速挺进。 21世纪教育网
恩:“因”为别人为你付出过,所以你应时时牢记在“心”。
(每小句3分,拆字正确1分,联系人生、有一定哲理2分。)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