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六年级科学下册5.制作塔台模型(一课一练)1、选择题。(1)制作塔台模型时要尽量多地使用( )结构,可以使塔台更稳固。A.四边形 B.三角形 C.圆形 D.正方形(2)搭建塔台模型时,我们应该先搭( )。A.顶端 B.立柱 C.底座 D.都可以(3)为了防止塔台倾斜,我们需要做得不包括( )。A.控制底座足够稳固 B.控制立柱尽量等高C.控制接口固定牢固 D.控制底座尽量小一点(4)以下关于塔台制作过程中的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塔台模型,过程中可以随意修改方案B.塔台的接口处要固定牢固,同时也要考虑节省胶带C.搭建完成后要及时检查接口处是否牢固,是否还有地方需要修补D.搭建结束后给自己的塔台模型取一个名称(5)我们用吸管作为材料,搭起来的塔台是镂空的,这样的好处是能增强它的( )。A.抗震能力 B.抗风能力 C.承重能力 D.观赏度(6)小科学习了塔台的相关知识之后,设计了甲、乙两种电线塔(如图所示),你觉得比较稳定的是( )。A.甲 B.乙 C.一样稳定 D.无法判断2、填空题。(1)在搭建塔台模型时,吸管和吸管之间用_____________固定。(2)小科搭了一个底托很大的塔台(如右图所示),它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增强_____________(填“抗震”或“抗风”)能力。(3)我们制作的塔台模型要与_____________相一致。3.实验探究。某学校科学小组的同学们做了几个塔台的模型(如图所示),请你分析比较这几种模型,并回答下列问题:围栏防护型 脚手架型 底托抗震型 金字塔型(1)通过观察发现,这四种塔台模型中都有大量的三角形结构存在,这是因为三角形具有______________性。(2)同学们在实验中都是按照( )的顺序搭建的。A.先搭底座——再搭立柱——最后搭顶端B.先搭立柱——再搭顶端——最后搭底座C.先搭顶端——再搭立柱——最后搭底座D.先搭底座——再搭顶端——最后用立柱连接(3)通过观察发现,四个塔台模型在形状上的共同点是( )。A.上下等大 B.上小下大 C.上大下小 D.上重下轻4.课外延伸。小科在科学课上学习了如何搭建一座塔台模型之后,回到家他想用牙签和胡萝卜搭一个胡萝卜高塔,并和哥哥比一比谁的塔更高、更稳定。他们找来几根新鲜的胡萝卜,用小刀切成一个个小方块,再用牙签将小块的胡萝卜穿插起来,建成了胡萝卜高塔(如图所示)。小科 哥哥请你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比赛更加公平公正,小科和哥哥的胡萝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要相同。(2)哥哥的胡萝卜塔比小科的高,但是小科的更稳定,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 (1)B (2)C (3)D (4)A (5)B (6)A2. (1)胶带(2)抗震(3)设计方案3. (1)稳定 (2)A (3)B4. (1)大小 数量(2)小明搭的塔上面小下面大,不容易倒,更稳定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8张PPT)5 制作塔台模型教科版 六年级下新知讲解设计图纸是将抽象的设计思想转化为形象的图画、标识等的方案,而模型成品是将设计方案呈现为具体的事物。模型也是改进设计、完成工程任务的重要依据。我们可以依靠对模型的反复测试来查找问题,寻求改进,突破技术难关。由此可见,模型的制作在工程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制作塔台模型吧!新知讲解1.制作模型的注意事项。(1)安全:剪刀、尺子等工具的使用。(2)轻声:小组制作讨论、拿放材料。(3)干净:材料归位、收拾物品。2.动手制作。(1)制作塔台模型的材料。①制作塔台模型的材料:吸管、胶带、剪刀、红笔、滚珠、弹簧、钩码等。②各种材料的作用:吸管是用来制作塔台模型的,胶带是加固用的,剪刀可以剪胶带或吸管,滚珠、弹簧或钩码是用来抵御大风或地震的。新知讲解(2)明确提示与要求。①制作活动的核心: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②成本控制:塔台的接口处要固定牢固,同时也要考虑节省胶带。③塔台模型的稳固性:控制好立柱的高度,尽量等高,可以防止塔台的倾斜。使用三角形结构可以使塔台稳固。④关注细节:检查接口处是否牢固。还有地方需要修补。⑤归纳制作塔台模型的特点:形状和主要功能都是给塔台模型起名字的思路,请为你们建造的塔台模型起个名称吧。新知讲解开始搭建底座搭建过程中基本搭建完成新知讲解自我评估。制作完成后,对照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进行自我评估,记录下塔台的优点、不足和自己新的想法。对制作塔台模型的反思记录表优点 塔高能达到60厘米的高度;顶端承重为所有小组中的最大;能抵御3级(大风量)风吹;能抵御3级(强)震动;结构合理,外形美观不足 材料成本在所有小组中最高新的想法 可以减少底座三角形结构的个数,只连接底座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分成四个三角形即可,这样可以在保证塔台稳固性的基础上减少成本新知讲解2.模型展示。模型名称 围栏防护型 脚手架型 底托抗震型 金字塔型模型说明 上、下面为正方形,顶部带防护栏,底部四角配重用来抗风抗震。 底部方形,顶部三角形,在实现工程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材料。 虽然整体结构没有呈现出上小下大的形状,但是底部设计了四个三角形组合结构,在保证稳定的基础上融入抗震设计。 大量三角形结构保证了塔台的稳定性,底部加重保证抗风抗震能力,各个接口处用大量胶带固定保证塔台坚固。新知讲解制作塔台模型新知讲解1对照评价表 ,我们认为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会在哪些方面表现较好 在哪些方面会出现问题 根据各小组制作的塔台模型的实际情况回答。比如,某小组制作的塔台模型,在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方面表现较好,在材料成本方面出现了问题,因为使用了很多的三角形结构,虽然能够保证塔台稳固,但是使用的吸管过多,固定吸管连接处的胶带也使用过多,导致成本过高。新知讲解2我们对自己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满意吗 通过实际的搭建活动,我们对塔台模型的设计又有了什么新想法 ①我们对自己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比较满意。在制作过程中未使用滚珠、弹簧或钩码,抵御大风或地震的能力较弱,在后续的改进方案中可以将这些材料合理地使用在塔台上。②在实际的搭建活动中,发现可以减少底座三角形的个数,只连接底座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分成四个三角形即可,这样可以在保证塔台稳固性的基础上减少成本。新知讲解加固长方形框架实验目的:感受在长方形框架中加一根斜杆可以加固长方形枢架。实验材料:长方形框架、竹棍、橡皮筋。实验步骤:(1)加固长方形框架,在长方形框架中增加斜杆。(2)观察加固后的长方形框架受力时的现象。(3)思考增加的斜杆起什么作用。实验现象:在长方形框架中增加斜杆,长方形框架不容易变形。新知讲解实验分析: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在长方形框架中加一根斜杆,相当于把一个长方形框架变成了两个三角形框架。当框架再受到外力作用时,那根增加的斜杆就起到了“推”或“拉”的作用,使加固后的长方形框架更结实,不易变形。斜杆的推力阻止了枢架变形 斜杆的拉力阻止了枢架变形实验结论:斜杆的推力和拉力阻止了长方形枢架变形。课堂练习判断题。1.在制作塔台模型中,要控制好立柱的高度,尽量等高,可以防止塔台的倾斜。( )2.使用矩形结构可以使塔台稳固。( )3.搭建塔台过程中要检查接口处是否牢固。( )4.在制作塔台模型中,使用胶带对接口处固定,使用的胶带越多越好。( )5.在制作塔台模型中,发现设计存在问题,不能进行修改,必须按照原设计进行制作。( )6.在制作塔台模型中,若发现吸管数量不足时,可以增加吸管,但会增加材料成本。( )7.制作塔台模型不必与设计方案相一致。( )×√√××√×课堂练习选择题1.制作塔台模型时要尽量多地使用( )结构,可以使塔台更稳固。A.四边形 B.三角形 C.圆形 D.正方形2.搭建塔台模型时,我们应该先搭( )。A.顶端 B.立柱 C.底座 D.都可以3.为了防止塔台倾斜,我们需要做得不包括( )。A.控制底座足够稳固 B.控制立柱尽量等高C.控制接口固定牢固 D.控制底座尽量小一点BCD课堂总结制作塔台模型本课通过动手制作塔台模型来达成目标。首先,模型要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制作。制作过程检验了设计是否合理、科学、全面,是对设计的执行、检验和完善。其次,模型成品为测试与评估提供了可能。设计图纸是将抽象的设计思想转化为形象的图画、标识等的方案,模型成品是将其呈现为具象的实物。板书设计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科版六下第一单元第5课《制作塔台模型》教学设计课题 制作塔台模型 单元 一 学科 科学 年级 六学习目标 1.制作模型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2.能依照设计方案,制作出塔台模型。3.能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引发新思考。4.能根据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反思所制作模型的优劣。5.体验坚持完全按照设计图进行模型制作。6.意识并感受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能通过沟通交流形成集体的观点。7.能认识到科学知识和技能对制作优质模型的重要性,进而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科学技术做支撑。重点 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塔台模型。难点 能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引发新思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设计图纸是将抽象的设计思想转化为形象的图画、标识等的方案,而模型成品是将设计方案呈现为具体的事物。模型也是改进设计、完成工程任务的重要依据。我们可以依靠对模型的反复测试来查找问题,寻求改进,突破技术难关。由此可见,模型的制作在工程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制作塔台模型吧! 学生汇报交流。 聚焦本课教学重点。讲授新课 制作:1.制作模型的注意事项。(1)安全:剪刀、尺子等工具的使用。(2)轻声:小组制作讨论、拿放材料。(3)干净:材料归位、收拾物品。2.动手制作。(1)制作塔台模型的材料。①制作塔台模型的材料:吸管、胶带、剪刀、红笔、滚珠、弹簧、钩码等。②各种材料的作用:吸管是用来制作塔台模型的,胶带是加固用的,剪刀可以剪胶带或吸管,滚珠、弹簧或钩码是用来抵御大风或地震的。(2)明确提示与要求。①制作活动的核心: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②成本控制:塔台的接口处要固定牢固,同时也要考虑节省胶带。③塔台模型的稳固性:控制好立柱的高度,尽量等高,可以防止塔台的倾斜。使用三角形结构可以使塔台稳固。④关注细节:检查接口处是否牢固。还有地方需要修补。⑤归纳制作塔台模型的特点:形状和主要功能都是给塔台模型起名字的思路,请为你们建造的塔台模型起个名称吧。开始搭建底座 搭建过程中 基本搭建完成自我评估。制作完成后,对照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进行自我评估,记录下塔台的优点、不足和自己新的想法。对制作塔台模型的反思记录表优点塔高能达到60厘米的高度;顶端承重为所有小组中的最大;能抵御3级(大风量)风吹;能抵御3级(强)震动;结构合理,外形美观不足材料成本在所有小组中最高新的想法可以减少底座三角形结构的个数,只连接底座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分成四个三角形即可,这样可以在保证塔台稳固性的基础上减少成本2.模型展示。研讨:对照评价表 ,我们认为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会在哪些方面表现较好 在哪些方面会出现问题 根据各小组制作的塔台模型的实际情况回答。比如,某小组制作的塔台模型,在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方面表现较好,在材料成本方面出现了问题,因为使用了很多的三角形结构,虽然能够保证塔台稳固,但是使用的吸管过多,固定吸管连接处的胶带也使用过多,导致成本过高。我们对自己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满意吗 通过实际的搭建活动,我们对塔台模型的设计又有了什么新想法 ①我们对自己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比较满意。在制作过程中未使用滚珠、弹簧或钩码,抵御大风或地震的能力较弱,在后续的改进方案中可以将这些材料合理地使用在塔台上。②在实际的搭建活动中,发现可以减少底座三角形的个数,只连接底座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分成四个三角形即可,这样可以在保证塔台稳固性的基础上减少成本。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教科书对学生的启示。学生观察提示,小组研讨交流。学生汇报交流。思考交流。学生汇报交流。学生领取材料,开始制作。学生完成记录,整理好制作材料。学生展示塔台模型,进行自评。小组互评。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良好学习习惯,为顺利开展制作活动奠定基础。体现出小组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更凸显出设计环节的重要性,加深了学生对工程科学性与复杂性的理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注重证据的科学态度。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边思考边制作,能更好地监控自己的行为,提高制作效果。课堂小结 本课通过动手制作塔台模型来达成目标。首先,模型要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制作。制作过程检验了设计是否合理、科学、全面,是对设计的执行、检验和完善。其次,模型成品为测试与评估提供了可能。设计图纸是将抽象的设计思想转化为形象的图画、标识等的方案,模型成品是将其呈现为具象的实物。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制作塔台模型》教材解读.mp4 制作塔台模型.mp4 教科版六下第一单元第5课《制作塔台模型》教案.doc 教科版六下第一单元第5课《制作塔台模型》课件.pptx 教科版六下第一单元第5课《制作塔台模型》(一课一练)教科版 含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