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课件(4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课件(48张PPT)

资源简介

(共50张PPT)
2
0
2
2
苏教版科学 五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借助工具观察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
借助工具观察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
人们在生产、生活、学习和科研中经常要用到放大镜帮助观察,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
镜片
镜框
镜柄
放大镜镜片特点是透明、中间厚边缘薄(凸起)
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哪些工作经常用到放大镜呢?
观察植物
的花或种子
观察土壤
农业科
技人员
古玩收藏
珠宝首饰
鉴定买卖
放大镜
精密仪器
修理工
牙医
公安人员
物证检验
观察现场找到
的纤维和指纹
玉石
检验
拆除危险物品
观察病虫害
光学仪器的镜头
汇聚光线取火
查看比例尺较大的地图
考古研究文物
正确使用放大镜
正确使用放大镜
镜动
目不动
物不动
目不动
1 观察比较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2 放大镜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有什么不同?请记录下来。
放大镜是常用的观察工具,能帮助我们看清楚微小的物体或物体的细节。
用不同倍数的放大镜观察
使用不同倍数的放大镜进行观察,会有哪些不同?
用不同倍数的放大镜观察
用显微镜能看清肉眼看不见的结构吗?
认识显微镜
我们日常所使用的光 学显微镜是由多块透镜组 合而成的光学仪器。相比 放大镜,显微镜的放大倍 数更高,能帮助人们观察 更细微的结构。
认识显微镜
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学习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
显微镜是精密的光学仪器,在使用时应遵守操作规范。
按照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观察、收镜等顺序,学习使用显微镜。
怎样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是精密的光学仪器,在使用时应遵守操作规范。
按照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观察、收镜等顺序,学习使用显微镜。
怎样使用显微镜
取镜:将显微镜从镜箱取出。
安放:把显微镜平稳放在实验台距边缘约7厘米处。安装目镜和物镜。 对光:调整反光镜,直到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放片: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观察: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至物镜接近玻片标本。用目镜观察,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直 到看清物像;再略微调整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收镜:观察完成后,将显微镜还原收回镜箱。
我们的组合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的哪个部分?
洋葱是我们常见的蔬菜。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会有什么发现?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有什么相同之处?
转动转换器,分别使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玻片标本,并用文字和画图的方式记录你的发现。
观察显微镜下的洋葱内表皮。在显微镜下,我们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听说过细胞吗?关于细胞我们知道些什么?细胞是什么样子的?
这些在显微镜下像积木一样的小格子,就是组成生命体的细胞。动物、植物、细菌等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这些在显微镜下像积木一样的小格子,就是组成生命体的细胞。动物、植物、细菌等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青蛙肌肉细胞 青蛙上皮细胞
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用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上面有许多小孔,看上去像一个个规则的小室。他把这些小孔画下来,并把它们称为细胞。后来,随着显微镜的不断改进和科学家的长期观察研究,证明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胡克的发现
观察人体细胞,说说它们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大多数细胞都非常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但有些细胞却很大,如动物的卵黄。
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年轻时在一家杂货店当学徒,经常磨制镜片玩,后来他用两块镜片制成了世界上最早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列文虎克与微生物的发现
列文虎克与微生物的发现
列文虎克与显微镜
在显微镜发明以前,人类 以“眼见为实”来探知世界。人能发现最小的世界,就是蚂蚁等昆虫的世界。
最早的显微镜实际上就是一个放大镜。镜片是用透明水晶制作
显微镜的发展
显微镜的发展
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块凸透镜组合起来,能明显的提高放大能力,这种装置就是显微镜的前身。
第一架真正的显微镜,是用一片凸透镜和一片凹透镜重叠起来组合而成,又称为复式显微镜,是荷兰眼镜匠詹森父子制成的。
显微镜的发展
最初的显微镜很简单,只能放大50-200倍,以后又不断改进,逐渐发展。
1904年光学显微镜问世,可以把物体放大到1 500倍左右,能够观察到细菌的形状。如果用它观察蚊、蝇的小腿,看到的像比电线杆还要粗。
光学显微镜
显微镜的发展
为了分辨更小的物体,1932年,德国科学家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一下子把放大倍数提高到1万倍。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已经研制出放大率200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人们利用它看到了物质内部的精细结构。看见所有物质都是由一些肉眼看不见的极小极小的微粒组成的,发现了原子世界。
电子显微镜
显微镜的发展
1983年,人们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这种显微镜比电子显微镜更先进。放大倍数为3亿倍 。显微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研究微观世界提供了可靠有力的工具,它是人类最敏锐的眼睛。
扫描遂道显微镜
显微镜的发展
扫描隧道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
最大放大倍数1500倍左右
最大倍数200万倍
可放大3亿倍
显微镜下的微小世界
非典病毒
非典病毒侵入人体细胞
显微镜下的微小世界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的菌毛
显微镜下的微小世界
非典病毒
非典病毒侵入人体细胞
放大200倍的新头发
放大500倍的新头发
放大1000倍的新头发
显微镜下的微小世界
勿忘我花瓣中的花粉颗粒。这些颗粒的直径只有0.006毫米,属于最小的那种。
显微镜下的微小世界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