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0张PPT)9.4 大气压强教科版 八年级下册制作 高文超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2)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3)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2.过程与方法(1)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估测大气压的大小,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2) 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法。新知导入新知导入新知导入新知导入新知讲解0-10km对流层臭氧层10-50km平流层50-85km中间层热层外层新知讲解0-10km对流层臭氧层10-50km平流层50-85km中间层热层外层新知讲解我们地球被几百千米厚的大气层包围。其中,大部分其他分布在距地球表面几十千米高的范围内。我们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层。新知讲解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也有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atmosphere)。生活中有许多例子能使你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存在。新知讲解什么力量把塑料挂钩压在墙上——大气压新知讲解在刚盛过热水的密闭空塑料瓶上,浇上冷水,塑料瓶怎么会被压扁?——大气压新知讲解为什么墨水会吸进钢笔——大气压新知讲解用开水把杯子烫热,立即扣在气球上,杯子为什么牢牢吸在气球上?新知讲解为什么装满水的玻璃杯盖上纸片倒立后,纸片不会掉下——大气压新知讲解为了证明大气压的存在,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市长格里克(Otto von Guericke,1602--1686)。把两个直径约55.9cm的空心铜半球扣在一起。新知讲解把两个直径约55.9cm的空心铜半球扣在一起,抽出球内的空气,然后分别在两个半球上各栓了8匹马向两边拉,结果还是很难拉开。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存在新知讲解是什么力量把两个半球压得这么紧?是空气。大气的压力有这么大吗?新知讲解用两个塑料挂钩的吸盘可以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用测力计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再测出吸盘的面积,可以估算出大气压强的值。新知讲解如果测出压力F=200N,吸盘的面积S=20cm2。新知讲解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精确的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托里拆利(1608-1647)新知讲解如图所示,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住管口的手指时,管内的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托里拆利实验新知讲解把管子倾斜,或换更长一些的管子,或换其他形状的管子,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仍为760mm。托里拆利实验玻璃管内水银上方是真空,而管外水银面上受到大气压强,正是大气压强支持着玻璃管内760mm高的水银柱。新知讲解设想在玻璃管中与水银槽中的水银面相平处有一液片,液片静止时,受平衡力作用,受到的压强相等。托里拆利实验P大新知讲解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强跟760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p=ρ水银gh=13.6×103kg/m3×9.8N/kg×0.76m=1.01×105Pa。这样大小的大气压强规定为标准大气压(standard atmospheric pressure)。新知讲解感受大气压的大小相当于有10N的压力作用在1cm2的面积上,比大象躺倒时对地面的压强还大。1标准大气压=760mm汞柱=1.01×105Pa。新知讲解相当于有7个人叠罗汉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1标准大气压=760mm汞柱=1.01×105Pa。感受大气压的大小新知讲解估算大气对天花板的压力有多大?为什么没有压塌?教室的天花板的面积约为45m2解:大气对天花板的压力F=pS=105Pa×45m2=4.5×106N。由于天花板上下都有空气,压强相等,压力相等,是平衡力,作用效果抵消。新知讲解大气压强与空气的疏密有关系。1648年,帕斯卡发现,离地面越高的地方,那里的大气压强越小。如图所示表示出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的情况。新知讲解如图所示表示出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的情况。想一想,能否利用这个规律制成高度计?高度计新知讲解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无液气压计——指针式气压计新知讲解由于太阳的照射,地形的差异等因素,地球表面的大气压强不是均匀分布的。大气压强的地区差异引起空气流动,形成风。冷空气下沉,形成高压区,热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区新知讲解饱含水蒸气的热空气上升,在高空中形成云,由此产生一系列的天气现象。所以大气压强是天气预报的重要气象要素之一。冷空气下沉,形成高压区,热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区新知讲解当大气压强降低时,常伴有多云天气。饱含水蒸气的热空气在高空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或凝华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云。冷空气下沉,形成高压区,热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区新知讲解气压高——晴天;气压低——阴天冷空气下沉,形成高压区,热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区新知讲解想一想,利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水柱大约多高?1660年托里拆利用水压计突然下降预报一次大风暴新知讲解想一想,利用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大约760mm高;利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水柱大约为10.3m。同样粗细的管子,哪个刻度区分度大?精确度哪个高?1660年托里拆利用水压计突然下降预报一次大风暴新知讲解利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刻度区分度大,精确度高。所以用水柱的变化预测天气变化更精确。1660年托里拆利用水压计突然下降预报一次大风暴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马德堡半球实验才能证明大气压存在B.空气吸盘挂钩证明大气压的存在C.用嘴吸饮料不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D.装满水的杯子用纸盖住后倒立水不会流出是因为水有吸引力B课堂练习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B.托里拆利实验能测量大气压的值C.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不可以测量大气压的值D.做托里拆利实验管中水银面上方为真空C课堂练习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B.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C.在珠穆朗玛峰的气温低,气压高D.当气压升高时,常伴有阴雨天气B课堂练习4.下列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CA.塑料吸盘 B.吸管吸饮料 C.茶壶 D.钢笔吸墨水课堂练习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标准大气压为760mm水银柱B.1标准大气压为1.01×105PaC.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高约为10.3m水柱D.1标准大气压相当于1N的压力作用在1cm2的面积上D课堂总结一、 大气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也有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塑料吸盘、吸饮料、马德堡半球实验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二、 大气压强有多大。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的值。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上方为真空。1标准大气压=760mm水银柱=1.01×105Pa≈105Pa;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水柱高约10.3m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大气压与天气有关,晴天高,阴天低。板书设计一、 大气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也有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塑料吸盘、吸饮料、马德堡半球实验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二、 大气压强有多大。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的值。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上方为真空。1标准大气压=760mm水银柱=1.01×105Pa≈105Pa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水柱高约10.3m。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大气压与天气有关,晴天高,阴天低。作业布置1.P52T32.家庭作业:P52T1、T2。家庭实验室 用水做的“托里拆利实验”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题:9.4大气压强导学目标(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2)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3)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重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难点: 大气压强的测定。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课 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也有 ,叫做 ,简称 。塑料吸盘、吸饮料、马德堡半球实验能证明大气压的 。2.1654年, 国马德堡市市长 把两个直径约55.9cm的空心铜半球扣在一起,抽出球内的 ,然后分别在两个半球上各栓了8匹马向两边拉,结果还是很难 。3.用两个塑料挂钩的吸盘可以模拟_____ _ _实验。用______ _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再测出吸盘的面积,可以估算出大气压强的______ _。如果测出拉力为50N,吸盘面积为5cm2,则大气压强值为______ __Pa。4._______________实验可以直接测量大气压的值为_____ _____水银柱。5.大气压强与空气 有关系。1648年,____ ____发现,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强越____ ____。课堂导学一、大气压强1.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也有 ,叫做 ,简称 。塑料吸盘、吸饮料、马德堡半球实验能证明大气压的 。2.1654年, 国马德堡市市长 把两个直径约55.9cm的空心铜半球扣在一起,抽出球内的 ,然后分别在两个半球上各栓了8匹马向两边拉,结果还是很难 。二、大气压强有多大3.用两个塑料挂钩的吸盘可以模拟_____ _ _实验。用______ _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再测出吸盘的面积,可以估算出大气压强的______ _。如果测出拉力为50N,吸盘面积为5cm2,则大气压强值为______ __Pa。4._______________实验可以直接测量大气压的值为_____ _____水银柱。5.大气压强与空气 有关系。1648年,____ ____发现,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强越____ ____。6.由于太阳的照射,地形的差异等因素,地球表面的大气压强不是___ ____分布的。大气压强的地区___ ____引起空气流动,形成风。冷空气下沉,形成___ ____区,热空气上升,形成___ ____区。饱含__ ___的热空气上升,在高空中形成__ ___,由此产生一系列的天气现象。所以大气压强是__ ___预报的重要气象要素之一。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马德堡半球实验才能证明大气压存在B.空气吸盘挂钩证明大气压的存在C.用嘴吸饮料不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D.装满水的杯子用纸盖住后倒立水不会流出是因为水有吸引力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B.托里拆利实验能测量大气压的值C.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不可以测量大气压的值D.做托里拆利实验管中水银面上方为真空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B.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C.在珠穆朗玛峰的气温低,气压高D.当气压升高时,常伴有阴雨天气4. 下列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5. A.1标准大气压为760mm水银柱B.1标准大气压为1.01×105PaC.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高约为10.3m水柱D.1标准大气压相当于1N的压力作用在1cm2的面积上课后练习课后反思参考答案:课前导学1.压强、大气压强、大气压、存在。2.德、格里克、空气、拉开。3.马德堡半球、测力计、值、105、4.托里拆利、760mm。5.疏密、帕斯卡、小。课堂导学1.压强、大气压强、大气压、存在。2.德、格里克、空气、拉开。3.马德堡半球、测力计、值、105、4.托里拆利、760mm。5.疏密、帕斯卡、小。6.均匀、差异、高压、低压、水蒸气、云、预报。课堂练习1.B;2.C;3.B;4.C;5.D。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题:9.4大气压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2)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3)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2.过程与方法(1)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估测大气压的大小,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2) 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具有将物理知识用于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的测定。教学器材塑料瓶、水杯、硬纸片、杯子、气球、塑料挂钩的吸盘、长度不同的几个试管、空可乐瓶教学过程教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做纸杯托水实验,让学生体验从生活走向物理理念。做图9-4-3生活中由大气压引起的现象。导入课题。二、实验探究、师生互动(一)大气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教师演示实验,由实验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实验 ① :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提出问题:放手后,会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纸片会掉下来。实验 ② :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问:放手后,会看到什么现象?教师放开手,硬纸片没有掉下来。有的学生认为纸片会掉下来,有的认为不会,有的思考、犹豫,不知会有什么情况。学生观察,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实验 ③ :在刚盛过热水的密闭空塑料瓶上,浇上冷水,瓶子被压扁。实验 ④ :用开水把杯子烫热,立即扣在气球上,杯子被气球吸住。提出问题:硬纸片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呢?塑料瓶怎么会被压扁?杯子为什么会牢牢地吸在气球上呢? 学生讨论、回答:① 硬纸片受到一个向上的力;② 空气对塑料瓶有压力;③ 杯子被气球粘住了。教师用投影仪投影大气层的结构,对比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分析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层空气又叫大气层。空气由于受重力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学生观看图片,听教师分析大气压产生的原因。教师:谁能解释一下我们刚做的三个实验的现象呢? 学生回答:① 这些现象都是由大气压引起的;② 硬纸片受到向上的大气压;③ 瓶子被压扁,说明大气压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教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学生思考,可能的回答:① 塑料挂钩被大气压压在墙上:② 用吸管吸汽水;③ 墨水被吸到钢笔里④教师投影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图片,讲解马德堡半球实验。提出问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大气压强究竟有多大?学生回答: ① 说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② 大气压强很大,把两个半球紧紧压在一起。学生纷纷猜测大气压强的大小,但是都不知道大气压究竟有多大。二、大气压强有多大教师指导学生用塑料挂钩的吸盘来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感受大气的压力,估测大气压的值。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实验,把两个吸盘对着挤压,尽量把里边的空气挤出来。然后两手用力往外拉,不容易拉开(用较大的力才能拉开)。用测力计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测出吸盘的面积,可以估算出大气压的值。教师:用这个方法,我们可以估算大气压的值。但是我们怎样才可以确切地测定大气压的值呢?同学们先想一想,实验 ② 中硬纸片的受力情况如何? 学生回答:受到水杯内水的压强和大气压强,大气压强大于水的压强,因为杯底对水也有压强,这个压强无法测出教师:如果能使水不与水杯底接触,而且水面上方的气体压强为零,那么纸片的受力情况是怎么样的?学生分组讨论,进行受力分析: 硬纸片受到水柱的压力和大气给的压力。学生分析得出:此时,大气压强就等于水柱产生的压强。教师:究竟大气压能支持多高的水柱呢?大家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发现大气压能支持很高的水柱。换用比杯子长的各种不同长度的试管(或容器)进行“覆杯”实验(例如可以用矿泉水瓶、一端封住的日光灯管等)。教师提出问题:① 这个实验测大气压的原理是什么?② 怎样能使液柱高度降低?教师利用图片向学生讲解,大气压可以支持的水柱高达 10m 以上。学生讨论:① 大气压强等于水柱产生的压强。即 p0 = ρ 水 gh ;② 因为 p0 = ρ 水 gh ,所以在大气压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换用密度较大的液体,液体的高度将会低一些。教师:什么液体的密度比较大呢?学生:水银。用多媒体播放托里拆利实验录像(课件),教师进行讲解。学生观看录像,了解实验的过程步骤,理解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的原理和结论。教师:根据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计算大气压强的大小。学生利用 p0 = ρ 水银 gh 进行计算,推出标准大气压的大小。引导学生讨论:① 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与否、上提、下压是否有关?② 如果玻璃管上端敲破一个洞,管内的水银将会向上喷出还是向下落回水银槽?学生讨论得出:① 因为 p =ρgh ,液体压强与水银柱的高度有关,而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与否、上提、下压无关。② 破洞后的玻璃管与水银槽成了连通器,管内的水银将向下落回水银槽。教师利用水银气压计的实物,向学生解释其工作原理。p =ρ水银gh=13.6×103kg/m3×9.8N/kg×0.76m=1.01×105Pa≈105Pa。1标准大气压=760mm水银柱产生压强=1.01×105Pa。相当于10N的压力作用在1cm2上面积上。大气压强与空气的疏密有关系。1648年,帕斯卡发现,离地面越高的地方,那里的大气压强越小。如图所示表示出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的情况。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如图所示表示出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的情况。想一想,能否利用这个规律制成高度计?讨论交流 大气压强与天气由于太阳的照射,地形的差异等因素,地球表面的大气压强不是均匀分布的。大气压强的地区差异引起空气流动,形成风。饱含水蒸气的热空气上升,在高空中形成云,由此产生一系列的天气现象。所以大气压强是天气预报的重要气象要素之一。冷空气下沉,形成高压区,热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区。当大气压强降低时,常伴有多云天气。饱含水蒸气的热空气在高空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或凝华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云。气压高——晴天;气压低——阴天。三、板书设计四、达标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马德堡半球实验才能证明大气压存在B.空气吸盘挂钩证明大气压的存在C.用嘴吸饮料不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D.装满水的杯子用纸盖住后倒立水不会流出是因为水有吸引力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B.托里拆利实验能测量大气压的值C.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不可以测量大气压的值D.做托里拆利实验管中水银面上方为真空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B.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C.在珠穆朗玛峰的气温低,气压高D.当气压升高时,常伴有阴雨天气4. 下列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5. A.1标准大气压为760mm水银柱B.1标准大气压为1.01×105PaC.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高约为10.3m水柱D.1标准大气压相当于1N的压力作用在1cm2的面积上参考答案:1.B;2.C;3.B;4.C;5.D 。五、作业P52“自我评价”T3。家庭作业P52“自我评价”T1、T2。家庭实验室 用水做的“托里拆利实验”“自我评价”T1:大气压;不能。“自我评价”T2:当容器内的水被鸡喝掉,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内,瓶内的水流出,到水面封住瓶口时,瓶内的水就不再流出。因此可以使水盘中总保持有一定量的水供鸡饮用。参考答案:4.5×106N。因为房屋内充满空气,也给房顶施加了压力,内外两个压力平衡。教学反思本节的重点是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的测定,难点是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生活中存在很多大气压的现象,教学时,应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多做实验,加强学生对大气压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在讲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设计改进实验装置,得出与托里拆利实验相似的实验,引导学生理解测大气压的原理,再引入托里拆利实验的录像,对学生进行讲解,易于学生理解接受。本节课通过演示实验,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大气压强大气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实验:马德保半球实验、纸杯托水。1标准大气压==1.01×105Pa≈105Pa测量: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值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大气压强与天气有关,晴天气压高,阴天气压低。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9.4 大气 压强 学案.doc 9.4 大气 压强 教案.doc 9.4 大气压强.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