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1力教学目标(1)知道力的作用效果。(2)知道力的单位、符号。(3)知道力的三要素、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重难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相互作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通常谈到力,我们怎样感受它的存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新知识:(重点环节)(一)、探究点一:力的作用效果小组讨论:1、学生用教材图7-1所示的器材做实验,然后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1)静止的小钢珠被磁铁吸引,向磁铁方向运动(2)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的小钢珠被正对运动方向位置的磁铁吸引,速度变化?(3)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的小钢珠被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的磁铁吸引,运动方向变化?2、学生看教材7-2乙、丙,交流图中在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1)棒球运动员用力将球投出,由静止变为运动 。(2)足球运动员接住射进球门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无论物体从静止到运动、运动到静止,还是运动速度或者方向发生变化,都可以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3、用力拉和压缩弹簧,在拉力作用下,弹簧的长度变长,在压力作用下,弹簧的长度变短看课本7-2甲图,交流图中射箭运动员力的作用发生的现象。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探究点二:力的三要素以及示意图小组讨论:1、探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1)拉弹簧时,所用的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也就是力越大,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2)我们要把螺母拧紧,一般来说应该向顺时针方向用力,如果沿着逆时针方向用力,只能将螺母拧松,该现象表明力作用的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3)开门时,手作用在远离门轴的地方推比作用在靠近门轴处推更容易打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 作用点有关。开门和关门时,手所用的力的方向不同,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还跟方向 有关。综上实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大小 、 方向 、 作用点 有关,习惯上我们把三者称为力的三要素。2、阅读教材内容以及图12。4-3认识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化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始端 或末端 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三)、探究点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小组讨论:1、用一个气球去压另一个相同的气球,两个气球都会变扁了2、教材P7.1-5甲,在两个靠得较近的小车上分别放一块磁铁,松手后发现两小车向相反方向运动.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