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3摩擦力教学目标1、知道摩擦有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2、用测力计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自行设计表格,记录测量数据、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3、了解生活、生产中利用和防止摩擦的实例以及增大和减少摩擦的途径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2、知道生活、生产中利用和防止摩擦的实例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途径二、难点:用测力计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自行设计表格,记录测量数据,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当行驶中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将慢慢停下来,为什么? 二、新课教学(一)探究点:摩擦力的产生及方向生活体验(1)用橡皮在纸上涂擦 (2)用铅笔在纸上写字(3)用手握住较重的水杯将其拿起 (4)用力推桌子1、推木块感受摩擦力如何产生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他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2、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物体要相互接触且有挤压;(2)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向3、摩擦力的作用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向(注:阻碍相对运动不等于阻碍运动)4、摩擦力的种类:(1)静摩擦 (2)滑动摩擦 (3)滚动摩擦(二)实验: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1、提出问题: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接触面粗糙度;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接触面的大小3、 设计实验:(提供器材:木块、长木板、棉布、毛巾、砝码、弹簧测力计)(1)研究压力与摩擦力的关系:(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引导) 思考:①应在什么条件下比较这两者的关系(粗糙度相同,压力不同) ②摩擦力怎么样才测得出进行实验: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再比较两次的摩擦。实验次数 接触面 压力(N) 摩擦力(N)1 木块和木板 5 2 7 3 9 (2)研究接触面的粗糙度与摩擦力的关系: 思考:应在什么条件下比较这两者的关系(压力相同,粗糙程度不同) 进行实验: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同一木块在木板、毛巾、棉布表面上滑动,记下三种情况测力计的示数。实验次数 压力(N) 接触面 摩擦力(N)1 5 木块与木板 2 5 木块与毛巾 3 5 木块与棉布 4、实验结论:(1)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2)在压力相同下,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三)摩擦力的利用和防止阅读“科学世界”后讨论归纳改变摩擦力的方法。1、增大摩擦的方法:(1)增大压力:如自行车刹车(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如鞋底的花纹2、减小摩擦的方法:(1)减小压力(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加润滑油)(3)用滚动代替滑动(4)分离接触面【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