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3 大气压强教学目标1)确认大气压强的存在。2)引导学生寻找测定大气压的方法,了解托里拆利实验。3)通过日常现象确认大气压的存在。教学重难点重点:大气压的存在和测量。难点:大气压强知识的应用。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演示实验】(覆杯实验)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的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立过来。(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提问:放手后,会看到什么现象?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的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立过来,暂不放手提问:如果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 (请同学们先猜一猜)放手后,会看到什么现象?让学生相互讨论与交流,很自然地提出问题,为什么没有水时硬纸片就掉下来,而装满水后硬纸片和水都掉不下来呢?让学生尝试解释原因,并带着原因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探究点一:大气压的产生原因引导学生复习固体、液体压强产生原因,让学生了解大气压产生原因:(1)空气有重力,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压强,(2)空气具有流动性,也像液体一样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所以,把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探究点二:大气压的存在1、教师解释硬纸片不掉下来的原因,解除学生心中的疑问,并结合教材图9.3- 1中的现象,简要概括,大气压强确实是存的,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2、教师做“瓶吞蛋”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去解析鸡蛋进人瓶中的原因。3、教材图9.3- 1中的哪些现象说明大气压存在,简要说明其原理。设计或说出两个小实验,小组展示。4、实验演示:找学生上台做马德堡半球模拟实验,让学生能更生动、直观地认识大气压的存在,初步感知大气压强很大。结论: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存在。探究点三:大气压的测量教师演示教材图9.3- 2 中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大气压强究竟有多大?用什么方法可以测出大气压?观看“托里拆利实验”教学录像提示同学: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带着下列问题看视频:①历史上是哪位科学家通过实验精确测出大气压?②为什么管子倒转时,管内水银面会下降?为什么降到一定程度后又不继续下降?③玻璃管中的水银柱最后的高度是多少?④大气压的数值是多少?结论:一标准大气压:P0=1.013×105 Pa (760mm汞柱)3、托里拆利实验的注意事项:①托里拆利管中要充满水银,这是因为:②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③测量高度是指水槽的水银面到玻璃管中液面的高度。④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只随外界大气压强的变化而变化,与管的粗细,倾斜角度、管的长度及将玻璃管提起还是压下无关(但要保证玻璃上方有真空部分)4、为什么不用水来做实验?如果用水来做,一标准大气压能支持多高的水柱呢?大家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实验。(视频)5、一标准大气压那么大为什么没有把屋顶压垮呢?探究点四:大气压的变化1、大气压跟高度有关:不同的海拔,大气压的值不同。在海拔3 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 ,大气压减小100 Pa2、气压计:用来测量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分两类:水银气压计和 无液压强计 (金属盒气压计)。3、液体的沸点在气压减小时降低 ,在气压增大时升高 。探究点五:大气压的应用提问学生:你知道哪些地方利用到大气压强?①塑料挂衣钩。②用吸管吸饮料。③注射器药水。④钢笔笔胆吸墨水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