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导学案8.1 压力的作用效果(Word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导学案8.1 压力的作用效果(Word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8.1 压力的作用效果
科目 物理 八 年级 下 册
班级:———————— 组名:———————— 姓名:———————— 年 月 日
一、自主学习
1.压力: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上的力.压力的作用效果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
2.同一个人直接站在雪面上和脚穿上滑雪板站在雪面上,在这两种情况下,人对雪面的压力_____,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________.(均选填“相同” 或“不同”,忽略滑雪板的重力)
3. 如课本图8-2所示,将三角板加在两手指之间,观察现象:(1)食指比大拇指凹陷深,说明压力相同时,_______________,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夹住三角板的两手指越用力,两手指的凹陷就越深,从而得出,受力面积相同时,___________,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压强(1)意义:表示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2)定义:物体所受的_______与______的比(3)公式:_______________(4)单位:________,简称为____,符号是______.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认识压力:在甲、乙两图中分别作出
木块的重力和木块对桌面和斜面的压力.
分析甲、乙两图并阅读课本143业交流与讨论
思考:1.压力与重力有什么不同?
2.压力与重力是否一定相等,在什么情况下相等,在什么情况下不等?
探究二: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准备大小、形状、材料相同的两块砖,以及海绵状泡沫塑料;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如图甲、乙,分别在海绵状泡沫塑料上平放一块砖、
两块砖,观察砖对泡沫塑料的作用效果
(2)如图丙,将另一块砖竖放在海绵状泡沫塑料上,观察
砖对泡沫塑料的作用效果.
分析与论证(1)分析甲、乙知,当受力面积相同时,______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分析甲、丙知,当压力相同时,______________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交流与讨论(1)实验中利用了哪两种物理研究方法
(2)实验中能否用木板代替海绵状泡沫塑料 为什么
(3)能不能用乙、丙两图进行分析比较 为什么
(4)怎样比较乙、丙两图压力作用效果?物理上引入压强的概念。
探究三:知识压强
(1)意义:表示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2)定义:物体所受的_______与______的比
(3)1Pa=1N/m2, 1Pa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延伸:
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右端与桌边相齐,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直线向右匀速离开桌边,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压力不变 B.M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压力不变.
C.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不变 D.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小
2.小明在地面上站立与行走时,比较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的情况是( )
A.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力较大,压强较小 B.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较大,压强也较大
C.与行走时相比较,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不变,压强较小
D.不论站立还是行走,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都不变
3.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支持面的压强一定越大 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 D。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成正比
3.家用小轿车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1m2,车重1.2×104N。驾驶员及乘客共重3×103N。在水平地面上小轿车对地面的压强是
A.3.00×105Pa B.3.75×105Pa C.1.20×106Pa D.1.50×106Pa
提炼总结:
五、作 业:本节同步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