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联考2012学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试题(2012.10)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温岭市联考2012学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试题(2012.10)

资源简介

温岭市联考
九年级第一次学业水平考试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试题(2012.10)
一、选择题(20题,每小题2分)
1.中学生冬雪在上学路上,发现马路上的井盖破碎,成了一个陷阱,行人都在绕行,冬雪停下车找了些砖块在危险处围了个警戒圈,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打电话反映情况。结果她上学迟到了。下列对冬雪的行为评论正确的是( )
A. 关爱他人,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B. 费力不讨好,不值得去做
C.超出了自己的责任范围 D.没有时间观念,不自觉遵守学校纪律
2.2012年5月8日,佳木斯市张丽莉老师为保护学生,自己被车碾轧,双腿高位截肢,被人们称为“最美女教师”。我们从张老师身上感受到了
① 大爱无私的宽广胸怀 ②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③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④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建国初,在钱学森、钱伟长等领导下,航天科技工作者给我们留下了独特的精神财富是
A、爱国主义精神  B、两弹一星精神  C、载人航天精神  D、开拓创新精神
4、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共和国成就”是…………………….( )
A、②①③ B、①③④ C、③①④ D、②①④
5、下列对外开放的举措中,属于21世纪为中国经济走向世界,提供更大舞台的事件是
A.加入世贸组织 B.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C.设立沿海经济开发区 D.设立浦东开发区
6、改革开放以来,被人们以“一夜城”来形容其发展变化快的城市是( )
A.海口 B.北京 C.深圳 D.上海
7、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30年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例证如下:( )
①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
②中国结束了千百年来农民种田“交皇粮”的历史
③“入世”和申奥成功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④我国各族人民的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下列有关 “经济特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开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    B、首先在粤、闽两省设立
C、拥有高度的自治权  D、可以吸收外资,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等
9、“一国两制”基础上回归的香港和澳门,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社会制度 B、主权归属 C、经济制度 D、社会生活
10、解决台湾问题上,我国三代领导集体都主张,既要有坚定的原则性,又有高度的灵活性。这里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分别是指( )
A、一个中国,一国两制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高度自治,两种制度 D、两种制度,和平统一
11、台湾被割占到光复的历史昭示我们,两岸同胞休戚与共,台湾的命运与祖国的兴衰紧密相连。当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 ) 
①坚决反对“台独”,同一切妄图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
②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争取早日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
③积极推进两岸交流,尽最大努力实现和平统一
④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党的基本路线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A. 基本路线是制定基本国情的依据 B.基本国情是基本路线的体现
C.基本路线决定基本国情 D.基本国情是制定基本路线的依据
13、下列选项能体现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
①春运期间交通紧张,外出的民工回家难
②优质教育资源有限,很多学生难以升入优质学校享受受教育的权利
③我国卫生状况总体落后,难以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
④我国粮食市场长期面临国际竞争的压力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预计到2015年,我省老年人口将从目前的760多万增加到880多万,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20%,这给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沉重的压力。当前要缓解这个压力的根本措施是(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D.坚持改革开放
2010年11月1日零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式开始进行。中国的人口问题再次引起国人的关注。据此回答15-16题
年份
0—14岁
15—64岁
65岁以上
1978
38.00%
57.59%
4.41%
……
……
……
……
2000
24.84%
68.47%
6.69%
2001
24.17%
68.96%
6.87%
2002
23.36%
69.58%
7.06%
2003
22.57%
70.18%
7.25%
15、请你给上述图表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 )
A.《我国人口素质变化表》 B.《我国男女性别比例变化表》
C.《我国人口总量变化表》    D.《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表》
16、要应对图表所反映的问题,我们必须( )
①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 必须进一步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降低人口出生率
③ 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④ 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7、朱熹曾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而今,却有人说道:“半亩方塘成垃圾,黑烟灰尘共徘徊。问渠哪得浊如许?为有源头污水来。”今昔对比,有人如此感叹说明了( )
①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②环境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③经济发展,环境污染在所难免 ④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18、历史与社会学习中,我们要善于把握历史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下列要素之间有直接关联的是………………………………….( )
①民族区域自治----香港回归 ②抗美援朝—--祖国统一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④殖民侵略—---南北问题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19、周恩来总理提出的“ ”在今天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公认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
A、求同存异方针 B、一国两制方针 C、集体主义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今年是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40周年,2012年2月13日至17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习副主席与奥巴马会见时说:做朋友做伙伴是中美唯一正确选择。中美两国做朋友做伙伴有利于( )
①彻底消除两国分歧,共建和谐世界 ②推进南南合作,促进双边关系改善
③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60分)
21.(10分)
根据所学知识把上图补充完整,每空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2.我国农村60年发展见证了共和国风雨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特别是“一五”时期,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达10%。1978年后,农民人均收入更是大幅度提高,年均增长率达到12.7%。
(1)材料一中我国农民收入在这两个时期快速增长分别得益于哪些农业政策?(4分)
材料二:下面两幅图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出现的失误与挫折。

(2)材料二中的图一和图二各反映了哪两大历史事件?(4分)
材料三: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下发9个关于“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使我国粮食生产“八连增”、农民收入“八连快”。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强调“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3)试从科技角度分析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的理由。(2分)
23.(10分)
材料一:从最新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速度来看,地球气候已经开始朝着6-7℃严酷升温,大大超出了2℃的地球生命警戒线,几乎宣告了生态系统的死刑,世界地球处在毁灭性的气候混乱状态边缘。
材料二:生活中时时处处都留下了“碳足迹”:一辆每行程2万公里的汽车释放吨;电脑使用一年间接排放公斤;洗衣机间接排放量年均7.75公斤……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
(2)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2分)
(3)世界只有一个地球,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给地球带来的危害,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哪几者之间的关系?(2分)你是如何看待这几者之间的关系?(2分)面对现状我们应当选择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2分)
24.(10分)
在西部大开发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多项举措,把西部大开发提高到新水平。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有关资料,让我们一起思考、一起感悟。
材料一:最近十年是西部经济发展最快,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时期。蓝天、白云、雪山等美景生机盎然。各族兄弟姐妹辛勤耕作、相互扶持,充满活力地浇灌民族关系之花,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材料二:西部大开发十年是新疆历史上发展最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最大、各族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一是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到2010年生产总值末达5000亿元。二是基础设施突飞猛进,到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达12000亿元。三是民生投入大。2010年民生支出突破1000亿元,达1198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71%。
材料三:在少数民族中,藏族信仰喇嘛教(藏传佛教),傣族信仰小乘佛教,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信仰伊斯兰教,还有不少民族信仰原始宗教……
(1)联系材料一,你认为西部地区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什么?(1分)划线部分表明我国各民族形成了怎么样的新型关系?(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材料二思考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至少两点)?(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材料三谈谈为维护民族团结,我们应怎样自觉履行责任和义务?(3分)
25.(10分)
为了更好地学习领会“十二五”规划纲要,某校九(2)班分为两个小组,围绕“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
【回眸“十一五”】
A组同学收集到以下信息:
信息一:2011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2%.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超过德国、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围绕信息一,甲同学说:“哇,真爽快!我们终于超过了日本,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行列啦!”;而乙同学说:“你不要太激动啦。知道吗?日本的人均GDP仍是中国的10倍,我国人均GDP在世界排名百位之后,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1)信息一中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说明了什么?(2分)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甲和乙的话进行评析。(4分)
信息二:“十一五”期间,雨雪冰冻灾害、金融危机、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西南干旱等特大灾难不期而至。但是我国人民万众一心,不仅经受住了这一系列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同时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
(3)我国能够取得信息二中这些胜利和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展望“十二五”】
B组同学收集到以下信息:
信息三:“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今后五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
(4)制定“十二五”规划的依据是什么?(1分)要实现信息三中的目标,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1分)
26.(10分)
材料一:8月21日美国海军陆战队与日本自卫队举行了关于夺取钓鱼岛的军事演习。为期37天的岛屿作战演习,在中日钓鱼岛紧张加剧之际,这样的演习被视为“火上浇油”。但我们中国人民是不会畏惧包围与遏制的,全国多地民众发起游行示威,抗议日美的行为,中国渔船自发投入保钓行动。
材料二:今年是中日邦交40周年,但在这之际,日本政府于9月11日11时许与钓鱼岛所谓“岛主”栗原家族正式签署岛屿“买卖合同”,购买金额为20.5亿日元(约合1.7亿元人民币)。日本当局对钓鱼岛实施“国有化”方针宣告成立。针对日本政府与钓鱼岛所谓“岛主”签署“购岛”协议,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答记者会上表示,日本政府的所谓“购岛”完全是非法、
无效的。
材料三: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9月21日在第九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暨2012中国—东盟自贸区论坛中表示,中国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致力于通过友好谈判,和平解决同邻国的领土、领海、海洋权益争端。
结合材料回答:
(1)请用相关史实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中国人民是不会畏惧包围与遏制的。(2分)
(2)一、二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问题?(1分)民众的保钓行为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精神。(2分)
(3)针对日本政府的“购岛”事件,你的态度是什么?并说明理由(3分)
(4)材料三习近平副主席的讲话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外交政策?(2分)
温岭市联考
九年级第一次学业水平考试社会思品答题卷 (2012.1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材料题(21-26题,共60分)
21.(10分)
根据所学知识把上图补充完整,每空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2.(10分)
(1)材料一中我国农民收入在这两个时期快速增长分别得益于哪些农业政策?(4分)
(2)材料二中的图一和图二各反映了哪两大历史事件?(4分)
(3)试从科技角度分析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的理由。(2分)
23.(10分)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
(2)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2分)
(3)、世界只有一个地球,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给地球带来的危害,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哪几者之间的关系?(2分)你是如何看待这几者之间的关系?(2分)面对现状我们应当选择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2分)
24.(10分)
(1)联系材料一,你认为西部地区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什么?(1分)划线部分表明我国各民族形成了怎么样的新型关系?(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材料二思考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至少两点)?(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材料三谈谈为维护民族团结,我们应怎样自觉履行责任和义务?(3分)
25.(10分)
(1)信息一中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说明了什么?(2分)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甲和乙的话进行评析。(4分)
(3)我国能够取得信息二中这些胜利和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4)制定“十二五”规划的依据是什么?(1分)要实现信息三中的目标,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1分)
26.(10分)
(1)请用相关史实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中国人民是不会畏惧包围与遏制的。(2分)
(2)一、二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问题?(1分)民众的保钓行为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精神。(2分)
(3)针对日本政府的“购岛”事件,你的态度是什么?并说明理由(3分)
(4)材料三习近平副主席的讲话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外交政策?(2分)
九年级第一次模拟社会思品答案(2012.1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B
C
A
C
B
C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B
C
D
B
B
A
D
D
二.非选择题(60分)
21.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改革开放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E社会主义制度 (各2分,共10分)
22. (1)新中国成立初期特别是“一五”期间,我国先后完成了土地改革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答出任意一项得2分)1978年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2)图一反映了大跃进运动,图二反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4分)。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或科技发展能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2分)
23. (1)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使全球气候变暖,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2分)
(2)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剧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2分)
(3)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2分)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其中人口是关键因素,实质都是发展问题。(2分)可持续发展道路。(2分)
24. (1)改革开放;(1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2分)
(2)坚持和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了党的领导;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写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3)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每点1分,共3分)
25. (1)说明了“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等。(2分)
(2)甲同学的话不正确,乙同学的话是正确的(1分)。虽然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但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所以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属于发展中国家(3分)。
(3)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分)
(4)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分)。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分)
26. 20、(1)抗美援朝战争(2分)(2)和平问题(1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2分)(3)态度:抗议,反对等;理由:钓鱼岛及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维护领土和主权完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3分)
(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