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 坚持党的领导
2021-2022学年
统编版必修3《政治与法治》
课题 坚持党的领导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政治 年级 高一
课标要求 理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意义,阐述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的道理、方式和表现。
学习 目标 必备知识:知道党的各种领导方式的内涵、要求;掌握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内涵和意义。 关键能力:能够结合具体事例,阐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的内涵及要求和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内涵和意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核心 素养 政治认同:明确新时代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认同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科学精神:理解并区分党的三个领导方式,明确党的领导方式是一套有密切联系的科学系统;通过身边事例,理解新时代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法治意识:深入理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宪法规定的。 公共参与: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学习党的理论,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
重点 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相关论断和区分
难点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性
议题 主议题:如何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子议题:1、结合视频,谈谈为什么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2、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方式及其关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应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视频: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观看视频 思考议题 初步感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不过逆转的历史进程。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穿越百年历史烽烟,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持初心使命,前赴后继,不懈奋斗。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满怀信心向世人宣告:“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的宣示愈发坚定而豪迈:“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探究1:结合视频,谈谈为什么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探究成果: 一、为什么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地位 (2)性质 (3)宪法规定 (4)两个保证 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学习党的理论,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深入理解理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宪法规定的。
结合视频,了解党的领导方式把握各自的含义、主要体现和新时代要求,以及其内在联系,能够区分三大领导方式。 探究2: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方式及其关系? 探究成果: 一、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1、政治领导 2、思想领导 3、组织领导 4、三大领导方式的关系 理解并区分党的三个领导方式,明确党的领导方式是一套有密切联系的科学系统,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结合党中央每年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五大班子”的工作汇报和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已成为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制度安排,并学习书本知识,同时结合党指挥枪的历史脉络,理解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要求。 探究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应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探究成果: 二、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要求 (1)核心要求 (2)具体要求 2、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意义 掌握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内涵和意义。 同时历史把握当下,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增强制度自信,认同并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课堂小结 本课以“坚持党的领导”为中心展开分析。通过教学,让学生从党的领导方式、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及新时代为什么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三个维度,理解并认同坚持党的领导。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
3.1 坚持党的领导
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课标要求
理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意义,阐述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的道理、方式和表现。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明确新时代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认同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科学精神:理解并区分党的三个领导方式,明确党的领导方式是一套有密切联系的科学系统;通过身边事例,理解新时代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法治意识:深入理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宪法规定的。
公共参与: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学习党的理论,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
主议题:如何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子议题1:结合视频,谈谈为什么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子议题2: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方式及其关系?
子议题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应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视频: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穿越百年历史烽烟,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持初心使命,前赴后继,不懈奋斗。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满怀信心向世人宣告:“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的宣示愈发坚定而豪迈:“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纪念德国统一20周年时曾说,“统一尚未完成”,这句话在今天仍然不过时。不少“东德人”表现出明显的“怀旧情结”,觉得原东德在许多方面做得比今日的联邦德国更好。例如,78%的人觉得原东德的学校体制更好。75%的人认为原东德的社会保障更好。超过五分之三的人认为原东德在男女平等、医疗保障方面做得更好。甚至还有近五分之一的“东德人”觉得原东德的政治体制更加优越。而在1995年,持这一看法的受访者比例仅为6%。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东德人”怀念原东德?当年无情抛弃这个“专制国家”的不正是他们自己吗?
东德曾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经济发展水平最好的国家,被原苏联国家领导人赫鲁晓夫称作是“社会主义的橱窗”。统一之后,东德民众受到规模浩大的社会转轨的冲击。在政治上,原东德的国家机器被改组,党政机关被解散,近百万公务人员被解聘,包括高校里的马列主义研究人员。与此同时,大量西部官员在东部掌权。在经济上,国营企业被私有化,大量工厂被西部企业收购或者关闭。在社会文化方面,以往的意识形态遭到否定,西部的价值观成为正统。“东德人”的生活可以说遭遇到全面的冲击,社会问题也接踵而至:失业率上升,生育率下降,人口流失,社会治安恶化,等等。转型初期的阵痛,让不少“东德人”感到自己成了德国统一的输家。这种历史记忆深深地刻在了人们的脑海之中。
如今,东德人逐渐认识到,想要完全追上西德已不现实。他们同时也认识到,西德的制度并非样样都比原东德好。这让不少“东德人”感到失落。当初对原东德政府的不满已经淡去,人们更多的是怀念原东德时期那种稳定而简单的生活、有保障的工作和住房、免费的教育和医疗。
怀旧的东德人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施行“颜色革命”、“和平演变”战略。它们利用各种传媒,宣扬西方价值观;利用贷款、贸易和技术援助,诱惑东欧国家向西方靠拢。这对东欧各国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起了潜移默化的侵蚀作用。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东欧各国在内部危机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先后宣布放弃社会主义制度,选择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为改变苏联主流意识形态僵化现状,戈尔巴乔夫打着填补“历史真空”的幌子大搞历史虚无主义,全盘否定斯大林,全盘否定了苏共历史和社会主义实践,推行资产阶级自由化意识形态方针政策。彻底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1991年8月,宣布苏共中央“自行解散”。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最初希望俄罗斯能融入西方家庭。然而,北约东扩向叶利钦表明,西方人并不把俄罗斯视为自己的一员,甚至不是朋友或伙伴,而是一个潜在的预防和镇压对象。
一、为什么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1、地位
2、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3、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由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
4、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议题2: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方式及其关系?
二、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1、政治领导
(1)含义:就是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原则方面的领导。
政治立场: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政治方向:共产主义方向。
政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政治原则:四项基本原则。
(2)主要体现: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
(3)新时代要求:(四个意识、一个自觉、三个始终)
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最重要的是,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政治意识:就是要把好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
大局意识:就是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心中有全局,在大局下行动。
核心意识: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听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决维护党总书记的威信。
看齐意识:就是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
2、思想领导
(1)含义:就是党在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上的领导。
(2)主要体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
(3)新时代要求:要统一思想、集中智慧、凝聚力量,最重要的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者,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组织领导
(1)含义:就是党在组织体系和组织工作方面的领导。
(2)主要体现:党的各级组织、党的干部、广大党员组织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主张而奋斗。
(3)新时代要求:
①贯彻执行:就是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得到贯彻执行。
②集聚人才: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4、三大领导方式的关系
(1)区别:
政治领导:侧重于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
思想领导:侧重于用先进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组织领导:侧重于对党员干部进行培训、选拔、管理、任用。
(2)联系: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政治领导是根本,思想领导是灵魂,组织领导是保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从而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议题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应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近年来,党中央每年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五大班子”的工作汇报和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已成为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制度安排。
党的领导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问题。“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2012年11月17日,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就对坚持党的领导提出明确要求。
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要求
(1)核心要求:确保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
车马炮各展其长,
一盘棋大局分明”
党政军民学,
东西南北中,
党是领导一切的!
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①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
②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
③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
④健全为民执政、靠民执政的制度;
⑤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
⑥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
(2)具体要求
①从党领导的运行机构来看:
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政协、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十四五”规划出台程序
党中央提出相关建议
民主党派协商、建议
国务院调查研究,制定草案
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上升为国家意志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这个“十分重大而庄严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指挥枪、建设自己的人民军队,是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1年7月30日下午就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奋力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举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讲话指出,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坚持党指挥枪、建设自己的人民军队,是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重大结论。
②从党领导的落实来看: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具体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五位一体)。
在党的发展壮大历程中,无论是“支部建在连上”的提出,还是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再到祖国如今各项事业的繁荣发展,都印证了党的全面领导的科学性和重要性。要达到党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效果,就要让党的力量覆盖到一切地方,领导一切工作。各级各方面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有序协同,坚决拥护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不背离、不偏向,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描绘出最大“同心圆”。
2、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性
(1)发展思想、五位一体:有利于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正确认识和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
(2)四个全面:有利于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可靠保障。
课堂总结
是什么
为什么
坚持党的领导
政治领导
思想领导
组织领导
怎么办
总要求
具体要求
必要性
重要性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