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滑轮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2.知道滑轮的作用;3. 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二)过程与方法在认识滑轮的过程中,体会对比的探究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关心生产、生活中滑轮的应用,有利用滑轮的意识。学情分析滑轮是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机械,学生学习并不生疏,但是要把它联系到杠杠内容就比较抽象。教学中通过物理建模的方法从理论上将滑轮抽象为杠杆,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滑轮的工作原理,然后再对已经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解释,进一步理解滑轮的工作特点。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去分析动滑轮省一半的力的原因时,“支点位置”的分析是一个难点,教学中不必涉及动滑轮使用时支点随时间变化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以自主、协作的实验探究为主线,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交流、讨论等方式参与到教学中。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难点:使用和组装滑轮组。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引入课题展示“贵州省晴隆县二十四道拐”的图片,二十四道拐实际上是“大斜面”,由此引入本节的课题“滑轮”。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小男孩为什么能轻松地拉起一辆摩托车 播放动画,提出问题:有什么科学道理 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轮轴、斜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后面四种。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展示滑轮组图,请学生观察图片中这种机械的结构。展示教科书中旗杆的图片,提问:下面的滑轮在国旗上升时,会随国旗一起移动吗 活动2【讲授】二、新课教学演示:用定滑轮拉物体的动画讲授给出定滑轮的定义:我们把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学生:聆听结合刚才的图片尝试理解这一概念展示教科书中起重机的图片,提问:下面的滑轮在货物上升时,会随货物一起移动吗 学生:看图,思考并回答:货物上升时,电动机下面的滑轮随物体一起移动。演示:用动滑轮拉物体的动画讲授给出动滑轮的定义:我们把使用时轴可以随被吊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学生:聆听结合刚才的图片尝试理解这一概念以图片的形式展示生活中的滑轮。演示实验: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师先讲这个实验应该注意的事项:(1)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拉物体时,仔细观察实验,注意拉力F的方向及大小;物体移动的距离 h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为了减小误差,应选用重钩码。 (3)两段绳应竖直平行。教师演示定滑轮实验,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做请同学们结合实验,思考以下问题:1.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什么 2.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力吗 3.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吗 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教师演示定滑轮实验,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做学生实验:“研究定滑轮的特点”,将数据填入表中。请同学们结合实验,思考以下问题:1.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什么 2.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力吗 3.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吗 学生:1、观察实验,分析数据。2、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3、不能省力。4、不能省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教师演示动滑轮实验,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做学生实验:“研究动滑轮的特点”,将数据填入表中。请同学们结合实验,思考以下问题:1、使用动滑轮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吗 2、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吗 3、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吗 学生:观察实验,分析数据1、不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2、可以省力。3、费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结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而且费距离。引导,提问: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能否得到这样一种机械,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呢 2、归纳学生的发言、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在一起,应该就可以了。定义:我们把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做滑轮组。提问:它在工作时,有什么特点呢 同学们可以结合前面所学习的知识,猜测一下。组织学生看动画:我们通过看动画验证一下你的猜测是否正确。学生:看动画教师提问: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有哪些绕线的方法 这两种绕线方法有什么不同 请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绳子的起点:2.拉力的方向:3.拉力的大小:4.移动的距离:学生: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 可以从定滑轮开始 绕线,也可以从动滑轮开始绕线。一种方法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另一种不能。力的大小不同移动的距离也不相同。教师:不同的滑轮组有不同的绕线方法,有不同的拉力大小,有不同的移动距离,有不同的拉力方向。但你发现其中的规律了吗 请同学们结合实验和理论分析,寻找一下。介绍[定滑轮和动滑轮可以组成滑轮组] 判断绳子段数的方法:在定、动滑轮间画一条虚线,看吊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即为n。结论:使用滑轮组的规律:用滑轮组提起重物时,动滑轮上有几段绳子承担物重,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教师:提问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有几段绳子承担着物重 在不计摩擦、绳重和滑轮自重的情况下,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n=2教师总结:① 不计滑轮、绳的自重及摩擦,拉力② 不计绳的重力及摩擦,拉力③ 如果重物移动的距离为h,则拉力作用点(或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 nh。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④ 绳子固定端的位置:奇动偶定。活动3【练习】三、课堂练习物体重1000N,如果用定滑轮提起它,① 需要用多大的力 如果用一个动滑轮提起它,② 又要用多大的力 (不计摩擦及滑轮自重 ) 活动4【活动】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机械的知识,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进一步总结出各种滑轮组的力与距离的特点。活动5【活动】五、板书设计第2节 滑轮一、定滑轮:1.定义: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2.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二、动滑轮:1.定义:使用时轴可以随被吊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2.特点: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而且费距离。三、滑轮组:1. 定义:我们把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做滑轮组。2. 特点: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 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① 不计滑轮、绳的自重及摩擦,拉力② 不计绳的重力及摩擦,拉力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