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试题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温州市2021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上)学业水平期末检测历史与社会部分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2022.1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A D C A D D A C二、非选择题(本题有2小题,共30分)11.(10分)西北(2分);700—800之间均可(2分)路线名称不得分;路线特色与路线匹配;路线简介需要阐明起点与终点,以及路线主要活动;注意事项与路线特色保持一致,言之成理即可(6分)答案示例:路线B——路线特色:涉水溯溪,观赏瀑布;路线简介:起终点分别是甲村与陡崖,主要的活动是登山、溯溪;注意事项:应该注意携带防水用品,以防瀑布地点淋湿路线C——路线特色:人文景观众多;路线简介:从甲村出发,终点是民俗村,主要体验民俗村与名人故居的人文特色;注意事项:应该事先对名人和村落的历史进行了解,以更深刻感受文化。12.(10分)(1)秦国重视水利工程建设,促进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秦国的经济发展,为统一事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4分)(2)工程数量多,规模大。(2分)(3)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历经文景之治、休养生息,国力强盛;关中地区为汉朝都城之所在,统治者高度重视。(任意一点得2分,共4分)13.(10分)(1)北朝时期,民族交融不断加强(2分)原因:魏晋以来北方游牧族内迁,促进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和生活习惯方面交流;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积极推行汉化举措,比如孝文帝改革。(4分)(2)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多民族的文化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中华文化多元格局。(4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限定区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温州市2021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上)学业水平期末检测‖②(6分历史与社会部分答题纸题号路线特色1-11121总分考生禁填1路线简介注意事项:1》)(4分笔书可,要字停工整,笔贴条形码区切匆出虚线方试。否登大个示选择题(历史与社会部分非选择题(历史与社会部分考生请勿在此区域作答请在各目的答題区衄内作答,赳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目的答剧区域内作答,超出乐色矩形边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粗限器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试题温州市2021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上)学业水平期末检测历史与社会部分温馨提示:所有试題的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纸(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卷I、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据图1-2,回答1-2题图1的宗教建筑在某地随处可见。据此推断,当地人们主要信仰A.佛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其他宗教2.图2中的民被称为“高脚楼其}鑫悬离地面建设主要是因为当地图1某地宗教建筑图2某地特色民居A.地势平坦,起伏较小B.高温多雨,气候潮湿C.夏热冬暖,雨热同期D.土壤肥沃,地广人稀3.史实即历史事实,在史前时期主要是指被考古资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下列属于史实的是A.北京人用火仓颉造字C.神农尝草D.大禹治水4.文明通常有两套标准:一套是技术发明的标准,如金属、城市、文字等;另一套是社会组织的标准,如私有制、社会分层、贫富分化等。以下考古发现能证明中华早期文明出现的有①北京人遗址的兽骨②半坡遗址的彩陶③二里头遗址的铜鼎④良渚遗址的王城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后来,周平王东迁洛邑。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A.公元前7世纪前期B.公元前7世纪后期C.公元前8世纪前期D.公元前8世纪后期6.钱穆评价商鞅变法使秦国“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秦国实行A.奖励军功鼓励耕织C.废井田制D.改革户籍7.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开创了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材料显示秦始皇采取的举措是A.修筑驰道,贯通全国交通称皇帝,统揽军政大权C.统一文字,便利文化交流D.设郡县,中央直接管辖8.1987年,河南洛阳一座汉墓出土了一件古罗马时期的玻璃瓶。这一考古发现可以证明A.张骞出使西域B.匈奴败于西汉开始西迁C.佛教传入中国D.“丝绸之路”沟通中外文明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试题第1页(共3页)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试题9.汉朝规定,凡产铁的郡里均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里也要在县一级设置小铁官。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这说明汉朝A.实行冶铁官营专卖B.铁官代行地方政务C.推行休养生息政策D.铁器成为官方专用10.小明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右表中的论文。匚作者论文标据此推测,他研究的主题应为柳君君东晋时期北民南移与江南民族关系L陈天成气候变化与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关系A.贸易的发展B.政权的更替葛剑雄历史地理学格局中的江南文化C.江南的开发D.农业的进步卷II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30分)11.(10分)为顺利开展春游活动,八年级地理社的同学们绘制了景区地形图,设计了三条登山路线并制作了路线介绍卡片。根据图3-4,解决问题路线名称:路线A路线特色:登高望远,增强体路线简介:从甲村出发,沿着A步道向▲方向进行登山,最酒名人故居终在海拔约_▲m的山峰俯瞰风录注意事项:选择该路线的同学要穿上登山鞋,精简装备,便图∞等高线桥梁河流▲山峰丶公路例陡崖亏水潭■村落國房屋规划路线1:10图3目的地的环境及设计路线图4路线A的介绍卡(1)根据图3的相关信息,将路线A的介绍卡片补充完整。(4分)(2)参照图4,为路线B或路线C制作一张介绍卡片。(6分)路线名称路线特色:路线简介注意事项12.(10分)水利工程,国之命脉。材料一:目前所知“水利词汇的最早使用,见于秦国吕不韦编纂的《吕氏春秋》一书中学者总结战囯时期水利成就,列举当时“空前宏伟的水利工程”,即有“史起的邺渠、郑国的郑国渠李冰的都江堰等”。《史记》中《河渠书》特别指出“秦以富强,卒并诸侯摘编自王子今《秦统一原因的技术层面考察》(1)根据材料一,说明水利建设对秦国统一大业的影响。(4分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试题第2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答卷.pdf 答案.doc 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