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1. 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概况。2. 识记遣唐使、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关系和玄奘西行的史实 及贡献。3. 学习鉴真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矢志不渝六次东渡日本传 播中华文化的品质。4. 学习玄奘西行和译经追求真知的精神,激发学生积极上进、 自强不息。5. 感受开放交流、包容吸收外来文化对于世界各国文明发展 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今天改革开放的伟大 意义。学习目标1.遣唐使(遣唐使就是派遣到唐朝的使节)目的: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大唐是个文明发达、值得珍视的国家,应该常去学习)。规模: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等。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唐朝建立后的630-838年,二百余年间,日本正式的遣唐使来中国的共12次。每次最少250人,最多五六百人。制度币文字服货饰唐代仕女影响:节日建筑影响: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鉴真东渡时间:唐玄宗时期,最终在754年抵达日本经过:六次东渡(前五次没有成功)目的:到日本传播唐朝文化鉴真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但鉴真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唐招提寺是著名古寺院,位于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街,公元759年中国唐朝高僧鉴真所建。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二.唐与新罗的关系1.背景:新罗是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2.表现:新罗派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文化;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新罗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新罗位于朝鲜半岛,唐朝初年,朝鲜半岛,上有三个国家,分别是高丽、百济和新罗。公元503年,取“德业日新,网罗四方”之意,定国号为“新罗”。玄奘是唐朝高僧,又称三藏法师。为了求取佛经,贞观初年西游天竺。玄奘是唐代著名的翻译家、探险家和佛学大师。他架起了中印友谊的桥梁,在世界文化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三.玄奘西行玄奘西行求法1.玄奘前往天竺(天竺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时间:贞观初年(皇帝唐太宗)玄奘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发展作出重大贡献。2.玄奘的贡献那烂陀寺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离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3.《大唐西域记》的影响①唐朝时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各国 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②唐朝统治者鼓励和支持与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③唐朝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 为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 条件。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有哪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导入.mp4 玄奘.mp4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pptx 鉴真.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