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出师表【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2.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论、叙事,以情动人的写法。3.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4.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体会诸葛亮的耿耿忠心及本文情词恳切的特点。【学习重难点】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学习过程】一、新课导入。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二、自学指导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陛( )下 臧( )否( ) 恢弘( ) 菲( )薄 庶( ) 弩钝( )( )2.解释下列词语。开张圣听: 光:恢弘: 引喻失义:陟罚臧否: 作奸犯科:斟酌损益: 咨诹善道: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词义。(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 今义:(2)臣本布衣。 古义: 今义:(3)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 今义:(4)由是感激。 古义: 今义:(5)开张圣听 古义: 今义:(6)临表涕零 古义: 今义:(7)遂许先帝以驱驰 古义: 今义:4.一词多义。①遗?深追先帝遗诏 是与先帝简拔以遗陛下②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每与臣论此事③效?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④以?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5.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1)恢弘志士之气(2)亲贤臣,远小人(3)此皆良实(4)以光先帝遗德(5)深入不毛(6)优劣得所(7)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6.翻译课文。以小组为单位翻译课文,注意直译,做到:字字落实。7.理清文章结构,指导划分层次。三、研读课文1.分析第1自然段。(1)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2)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3)本段提出什么建议?(4)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5)对国君进行了怎样的规劝?(6)这一段中先后两次提出刘备,其用意何在?2.分析第2自然段。(1)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2)如何具体执行?(3)提出怎样的劝诫?(4)“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3.分析第3、4自然段。(1)诸葛亮举荐了哪些人?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2)提出亲贤的具体作法是什么?(3)亲贤的好处是什么?(4)亮认为举用向宠将军的好处是什么?4.分析第5自然段。(1)本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2)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什么?(3)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什么?(4)“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什么?(5)“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5.学习第6段:(1)表明作者出身的句子(词语)有哪些?(2)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3)“感激”的原因是什么?(4)文中的“卑鄙”是什么意思?具体指什么?(5)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6.学习第7段:(1)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2)“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3)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4)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7.学习第8段:(1)第一句照应上段哪一句?(2)第二句前半句照应上段哪一句?(3)第二句后半句照应第一段哪一句?8.学习第9段:表达依依惜别之情。四、写作特色拓展延伸如何看待文中诸葛亮对刘氏父子的“忠”?请谈谈你的看法。4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