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紫藤萝瀑布》酷问酷答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8课《紫藤萝瀑布》酷问酷答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酷问酷答之《紫藤萝瀑布》
【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的?写出紫藤萝树的什么特点?
明确:从三个方面写:
①色:“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②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③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作者从这三个方面写出了紫藤萝树繁茂、亮丽、气势非凡、充满生机的特点。
2.作者又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紫藤萝花的?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的?
明确:作者从花色、花形、花香三个方面,先写花瀑,次写花穗,再写花朵,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了紫藤萝花,使紫藤萝花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先写花的色彩:“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
然后写花的形状:“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最后写花的香味:“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3.第2段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的?其特点是什么?本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本段主要是从花形来描写紫藤萝的,其特点是“像一条瀑布”。其中有总写:“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也有细写:“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在语言上,本段主要使用了比喻和拟人,尤其是最后“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贬词褒用。更是写出了紫藤萝花的可爱、顽皮,和阳光相映成趣。
4.在第3—7段中,作者又写了紫藤萝的哪个方面?如何理解作者在本段中由花的热闹写到自己精神的写作思路?
明确:主要是描绘了紫藤萝的花色,其特点是热闹、却又沉静。作者在本段中由花色的热闹的描绘转人到花色的沉淀,沉淀的花在眼前,更在心上流动,流动的花荡涤了自己的焦虑与悲痛,留给自己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在此作者已经由花写到自己的心,并引人了“生死谜,手中情”的思考。表现出作者对死去的弟弟的怀念。自己的情感还沉浸在思念中。其中作者把花色写得越热闹越繁盛,就越体现出生命的可爱,就如“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这样就把生命的沉淀变成了对人生生与死的思考,更写出自己内心对深层次的姐弟情的思考,显得越发感人。
5.课文第8、9段描写了紫藤萝的哪方面特征?其特征是什么?其中作者为何要提到紫藤萝的被毁与重生,其目的是什么?
明确:主要是描绘了花香,其特征是朦胧与长久。在此作者写到紫藤萝的被毁与重生,其目的是承接上段的生死谜而来的。花树的生死、荣衰暗示着人生的哲理。这就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都会面对生与死的痛苦,但同样也显示出生命的无止境。
6.作者在第10、11段中表达了什么内容?
明确:这两段是由观花而生情,由情而生志,阐明作者从花中领悟到的人生意义,就是无论是人生的热烈,还是人生的生死,生命对于万物来说都有着顽强与美好,它是永恒的!作者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里不仅在和文章开头相呼应,更写出了作者思想的一个变化过程,写出了她对人生的思索过程,即从迷惘、惆怅、痛苦到领悟、宁静、喜悦。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一种对生命的新的认识已进入作者内心深处,她将为这新的生命观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7.通读全文,思考:面对着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明确:因为家庭遭遇迫害、小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面对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作者深受启发和鼓舞,产生了精神的宁静和生命的喜悦、振作,进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8.紫藤萝有过样的变?作者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
明确:“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株大紫藤萝,后来被拆掉毁坏了。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花又盛开了。作者通过紫藤萝的变迁,联想到类似的家庭境况和人生际遇,触景生情,思想感情自然随之起伏涌动。
9.请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联系背景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本文是一篇睹物释怀、借景抒情的散文,抒发的是与紫藤萝花盛开的意象形成强烈反差的处于特定时期的悲痛郁闷之情。“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是在写赏花时,将“眼前花、心中事”自然融合在一起,所谓紫藤萝瀑布在心上流过,实为作者在心灵中感受花瀑的精神内涵。
10.从哪个句子能够捕捉到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赞美?它带给我们怎样的启迪?
明确:“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的一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常会遇到坎坷,就像花一样。紫藤萝启示作者由个体感情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理性思索,从而感悟到生命的路途是曲折的,但生命的在却是美好和永恒的。行文至此,紫藤萝已不再是纯自然生物,而是一种隐喻、一个象征,象征生命的再生,象征心灵之花的重放,象征时代的更迭,象征美的不灭。作者的礼赞,是对生命的呼唤,表达出作者振奋精神、阔步前行的昂扬状态。
11.本文以“紫藤萝瀑布”为题,采用了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抒写了一个深刻的哲理。请问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所言之“志”又是什么?
明确:文章所托之物是紫藤萝花,所言之志是忘记忧愁、融入时代、拥抱新生活的人生感悟。
【课文细节探究】
1.本文第1段独句成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说明作者是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不由”在这里点明作者从沉思到惊醒再到被吸引的过程。那么她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所吸引了?这里的独句成段,既是作者内心的反应,又为全文埋下悬念伏笔。
2.第7段“我只是伫立凝望……”一句中“凝望”可否换成“观望”?为什么?作者伫立凝望紫藤萝瀑布时涌起了怎样的感觉?
明确:“凝望”是目不转睛地看,含有沉思的成分;而“观望”是怀着犹豫的心情看,与原文意旨不符。作者涌起的感觉是:忘却心上的焦虑和悲痛,感受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3.在第8段中,作者为什么把花香说成“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明确:这里作者要写的是花香,是嗅觉,却用视觉的浅紫色来形容,这就使作者所描写的紫藤萝花更加具体可感,使读者对紫藤萝花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使其语言更加清晰灵动。这种手法称之为通感。
4.第8段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
明确:本文写作时间是1982年,十多年前正是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时期那时“四人帮”横行逆施,颠倒黑白,连花也难逃厄运。当粉碎了“四人帮”,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神州大地重又勃发生机,欣欣向荣。紫藤萝又开花了,繁花似锦。这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作者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形成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机盎然;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5.怎样理解特定历史时期有关紫藤萝的故事?
明确:肃杀的政治气候禁锢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花也有情,竟叔琴得“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可花儿并没有枯死,那顽强的根,纵然饱经摧折也孕育着希望的种子,随时准备破土而出。看,“藤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它汇成了奔腾的瀑布。立在瀑布边,掬一捧人口,便是滋润着干涸心田;抚摸鼓胀的花朵,便是起锚生命的航船。
这一段故事,是作者极尽铺陈点染之能事,描写了紫藤萝开放的盛景后,笔锋陡然一转而写的。理解这一段故事,可略为交代背景,设“凋零了的紫藤萝后来怎么样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理解,紫藤萝的一荣一枯,正昭示了生命的价值和希望的可贵。
6.怎样理解“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这句话?
明确:这句话现在听起来的确不可思议,但是在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里,人们的观念就是这样。当时,人们狭隘地理解劳动人民的感情,认为赏花超出了劳动都的本分,是低级情调,甚至认为赏花就会腐化堕落。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认识过去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7.作者是怎样由紫藤萝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义的?
明确:面对眼前盛开的紫藤萝瀑布,作者触景生情:尽管家庭、人生以至国家民族等都像紫藤萝一样,有着不幸的过去,但毕竟事过境迁。重要的是现在,一切都像紫藤萝一样好起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之得以升华,对人生的意义有了全新的深刻的理性认识。
8.第10段中,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稀落,遭遇不幸,过了这么多年,又开花,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这样生机勃勃,想到自然界生命的顽强和美好。而人类也是如此,小弟虽然身患绝症而死,但人类的生命长河并不因某个人的逝去而停止流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因此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人的一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常会遇到坎坷,就像这花一样,但是生命是永恒的;在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美好和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在厄运过后,要面对新的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9.第10段中说:“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这些花也正如人,人类社会也正如花一样由每一个一朵组成,虽然某些花或某个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这句话表面描写万花灿烂组成流动的瀑布,实际上象征了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亿万中国人民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
去。只有每一个中国人都奋发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才能灿烂辉煌。
10.第10段在全文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揭示全文主旨。
11.课文的最后一段有什么深刻含义?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前面是“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这里是“加快了脚步”,说明作者从花中得到感悟,心中失弟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人类生命的永恒,并且获得了一种以新的姿态创造新生活的力量,决心振作起来,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大业中去。
12.文章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各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停住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繁茂旺盛所吸引;“加快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生命活力所感染、所催促。前者的作用是引起悬念,后者的作用是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并深化了主题。
13.文章写景抒情多处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突出花的勃勃生机,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揣摩下列语句,分析它们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1)“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明确:运用比喻修辞,从整体上描绘紫藤萝,把静态的树比作动态的瀑布,显得气势非凡,生机勃勃,形象地写出紫藤萝花的繁茂,隐喻了生命的绵延长远之义。
(2)“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明确:运用拟人修辞,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美好可爱的神态,赋予紫藤萝花的动态美,把花写活了。
(3)“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明确:运用比喻修辞,既写出了花的形状,也让人感受到了它的质感,是像水一样晶莹剔透的。同时,“迸溅”两字,也赋予了花的动感,让人感觉到它是在跳动的,而不是静止的,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色彩上亮丽辉煌的动态美。
(4)“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明确: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色的耀眼与生机。
(5)“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明确:运用拟人修辞,以动态写静态,把一朵一朵、一串一串的花拟化为人,甚至是一群小孩子在相互推挤、玩闹,生动地写出花开得多,花开得茂盛,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花的喜爱之情。
(6)“‘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明确: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勃勃生机。
(7)“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明确:前半句以帆和船舱作喻,重在写花的形态;后半句以人的笑容作喻,重在写花的情态。二者结合,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使紫藤萝花显得更加美丽诱人、生机勃,也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8)“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明确:运用通感修辞,把本来是嗅觉感受的花香通过视觉感受“浅紫色的”和幻觉感受“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表达出来,把无形的香味化为有形的颜色,不仅使文章语言更加清新、活泼、灵动,而且形象、具体地表现出花香带给作者的那种缥缈轻柔的感受和愉悦的心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