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电功率教学目标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的物理意义,了解定律中各量的单位;2.能较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3.知道什么叫伏安法;4.培养运用物理公式解答物理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学情分析任教班级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电功率知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动手实验,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重点难点电功率知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所以正确建立电功率概念,并会用电功率公式进行简单的分析与计算;正确理解“额定功率”,会区分“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因此这两个知识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也是这节课的重点,这是素质教育对现代教学的要求。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一、创设情景:教室电能表的转盘,有时慢悠悠,有时急匆匆,这是为什么呢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在只开三盏电棒时电能表指示灯1分钟闪动的次数和教室所有电棒都开时电能表指示灯1分钟闪动的次数。教师提出问题:两次的“次数 ”是否相同 这说明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可以回答出:不同,这说明电流做功快慢不同。依次引入新课。这里渗透了比较的科学方法并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活动2【讲授】二、出示提纲,学生结合提纲独立自学课本72---73页内容。(一)电功率基础知识: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理意义: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_____________ 的物理量。3、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4、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换算:1kW = ________W ; 1w = _______= _________。(二)电功率计算:家用普通手电筒的电压是3V,电流是50mA,它的电功率是多少 (三)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额定电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额定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电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灯泡上标有“PZ220----60”字样,其中220表示_____;60表示_______。学生展示自学成果,师生共同评价:1、学生在黑板上展示;2、学生用红色粉笔圈出展示的错误并改正;3、教师点评。在这里我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展示空间”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归纳能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看似平淡,实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将起到积极作用。活动3【活动】三、质疑释难1、教师提出问题: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发光的亮度是一样的吗 其电功率是不变的吗 2、学生观看视频材料。3、请同学们利用自己桌上的实验器材做实验,体会小灯泡发光亮度与功率的关系。4、用电器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关系(在学生观看视频材料和进行实验的基础上,自己完成):U实= U额 P额___P实 灯泡发光_____U实> U额 P额___P实 灯泡发光_____U实< U额 P额___P实 灯泡发光_____这是本节课的高潮所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先让同学们观看一段灯泡亮度与灯泡电功率关系的“视频”,初步体会灯泡亮度与功率的关系。然后再让同学们动手“分组实验”再次感性体会灯泡亮度与功率的关系,既激发了同学们的求知欲又培养了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活动4【活动】四、拓展延伸学生通过观察和分组实验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用电器正常工作的条件应是什么 .用电器的工作情况是什么决定的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解决,对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能正确使用用电器做出了科学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组实验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用电器正常工作的条件应是什么 .用电器的工作情况是什么决定的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解决,对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能正确使用用电器做出了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