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8张PPT)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备课无忧东魏北齐北周宋齐梁陈南朝北朝十六国东晋北魏西魏(前秦)东汉魏蜀吴西晋581隋589视频导入观看视频: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说一说隋朝为什么要开通大运河?“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盐运”通道到现在的“北煤南运”干线以及防洪灌溉干流,这条古老的运河至今仍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运河是中国两千多年历史的现实见证,是保存中国古代灿烂文化最丰富的文化长廊、博物馆和百科全书。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灭亡的史实,隋末暴政和隋朝灭亡的关系。2.掌握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概况、地位及其作用,能够辩证评价大运河的开通。3.了解隋朝开创科举取士制度的伟大创举,分析科举取士的重要意义。学习目标课标要求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隋朝的统一,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及隋朝灭亡的原因等基本史实。自学识记隋的统一 —— 顺应趋势大一统,建立政权01开通大运河 —— 千里运河通南北,巩固统治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打破门第选人才,制度创新03隋朝的灭亡 —— 流星王朝二世亡,秦隋同命0402目 录壹顺应趋势大一统,建立政权——隋的统一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陈北 周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改元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目标导学一、隋的统一新知讲解1.隋的建立隋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公元589年,隋军南下,进攻南陈。陈后主陈叔宝奢侈腐化,当他听说建康城已陷落时,慌忙带着两个嫔妃,躲入宫廷内一口枯井里。隋军呼喊他们不出来,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嫔出来投降。这口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2.隋的统一589年,隋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沿长江兵分八路全线出兵”,“仅用四个月”灭陈,完成统一。合作探究观看视频:隋朝的统一,思考:隋朝为什么能够完成统一大业?客观上1.北方____________,南方____________;主观上1.隋朝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2.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隋统一的条件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统一的条件)民族大融合经济发展2.长期的__________,人民渴望________;3.南方陈政权统治的________;分裂割据统一腐败合作探究北朝西晋东晋宋齐陈北魏东魏梁北齐西魏隋唐北周南朝蜀魏东汉吴三国建立581年统一589年灭亡618年灭亡220年短暂统一政权并立时期西汉秦朝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顺应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隋的统一,加强了南北经济、政治、文化联系,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为隋唐的强盛奠定基础。3、 隋统一的意义隋朝统一后,采取哪些措施巩固统治?合作探究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隋初 隋 盛 时 结论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含嘉仓遗址——天下第一粮仓含嘉仓建于605年,历经隋、唐、北宋3个王朝,沿用500余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马端临:《文献通考》4、 隋的改革(巩固统一措施)合作探究5.隋的疆域隋朝的统一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继秦汉以后第二次大一统的局面,再次将孕育了华夏文明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凝结在一个政权之下。图说历史隋文帝主要的功绩,在于统一全国后,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使连续三百年的战事得以停止,全国安宁,南北民众获得休息,社会呈现空前的繁荣。秦始皇创秦制,为汉以后各朝所沿袭,隋文帝创隋制,为唐以后各朝所遵循,秦、隋两朝都有巨大的贡献,不能因为历年短促,忽视它们在历史上的作用。隋文帝在力求巩固国家统一的方针下,行政、定制度,对待敌国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就,西晋以来将近三百年的动乱,到隋文帝时,确实稳定下来了。他是较好的政治家,因为他多少能够留意到劳动民众的愿望。——范文澜在历史学家眼中,隋文帝是怎样的人?隋文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历史上称他的统治为“开皇之治”。隋朝经济繁荣,储藏的粮食在唐朝建立20多年后还没有用完。合作探究贰千里运河通南北,巩固统治——开通大运河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观看视频:隋朝的大运河,思考:隋朝大运河有何作用?杭州拱宸桥(大运河第一桥)隋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1.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2.大运河的开凿及概况3.大运河通航的影响目标导学二、开通大运河新知讲解4.评价大运河材料一:自古以来,中国的政治中心长时间在北方,如何对南方实行有效的管理,是历代统治者都绞尽脑汁去考虑的问题,隋朝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就可以缩短南北方的距离,更有效地加强了统治者对南方的控制。材料二: 在经济上,从六朝开始,南方经济持续迅速发展,经济重心虽在北方,但北方的人口众多,长安,洛阳等地区集中了大量的官员和军队,为了保证能有充足的物资供应,隋朝必须转运江南地区富庶的物产到北方。思考:结合材料,你认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原因是什么?开通大运河需要哪些条件?材料研读1).自古以来,南北交通多有不便。2).隋统一后,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需要加强。(经济发展)3).为了巩固统一的成果,必须加强对东南地区的控制。(政治上)4).隋朝的富庶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条件)1.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二长:二千多千米三点:三个城市四段:分为四 段五河:贯穿五大水系钱塘江六省:跨越六个省份(从北至南)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洛阳涿郡(北京)余杭(杭州)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长安2.大运河的开凿及概况2014年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中国大运河”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2处世界文化遗产和第46处世界遗产。3.大运河通航的影响图说历史运河名称 通航时间 全长苏伊士运河 1869年 190.25公里巴拿马运河 1914年 81.3公里隋朝大运河3200公里610年隋朝大运河与世界著名运河的比较直到今天,大运河仍是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图说历史1.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2.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3.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沟通海、陆交通;4.促进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5.充分利用天然河道、胡泊,运河两岸大规模植树造林,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3.大运河通航的影响结合上述材料,分析隋朝大运河开通的作用?材料二: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材料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材料四:“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河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材料研读4.评价大运河材料一:今天的大运河现今扬州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的一部分)《汴河直进船》唐·李敬芳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汴河怀古》唐·皮日休尽道隋亡是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两首诗中对隋朝大运河的评价有何不同?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唐诗描写中的大运河材料研读积极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消极作用:开凿大运河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必须“一分为二、全面客观”。)合作探究4.评价大运河弊在当时功在千秋叁打破门第选人才,制度创新——开创科举取士制度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考: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依据是什么?材料:魏文帝初定九品中正之法,郡邑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由小中正品第人才,以上大中正,大中正核实,以上司徒,司徒再核,然后付尚书选用。此陈群所建白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八“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目标导学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文帝即位后,开始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创立了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魏晋南北朝时期:只 注 重 门 第隋朝:凭 才 学 做 官新知讲解观看视频:科举制的产生,思考:科举制产生什么影响?你会选考哪一科?为什么?常设科目 考查内容 特点明经 记诵 的能力 题目较 ,较难授官进士 (考察 的能力)、加试 、杂文(后来专考 ) 挑选能解决社会的人,较易授官,社会地位高科举考试都有哪些科目?儒家经典易实际问题策问治理政事经史诗赋进士与明经难点突破1、科举制诞生后选拔人才的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你觉得这样好吗?(建议:从皇帝、国家、个人等角度思考)魏晋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隋朝以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议一议选拔标准从门第出身变为才学难点突破结合材料分析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材料一:“这一伟大帝国的各项设施中,没有哪一项能像开科举、从最有才华的青年中选拔政府官员那样,给予其创立者这么大的荣耀……在中国,学而优则仕,人人机会均等。” ——郭施拉《开放的中国》材料二:材料研读科举制作用基础活力和办事效率革新1、扩大政权的社会 。2、增加了国家机构的 。3、统治集团人才更新,带来 气象。科举取士的影响:影响: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肆流星王朝二世亡,秦隋同命——隋朝的灭亡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徭役繁重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惨败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目标导学四、隋朝的灭亡材料一:自隋季政乱,徵役繁多,人不聊生,又自折生体,称为福手福足,以避征戍。——《唐会要》材料二:九区之内,鸾和岁动,从行宫掖,常十万人,所有供须,皆仰州县。——《隋书.食货志》卷十九材料三:又三驾东征辽泽,皆兴百余万众,馈运者(负责运送粮草装备的人)倍之。”——《通典》卷七巡游无度三征辽东新知讲解隋王朝为什么会是一个短暂的王朝 1. 隋炀帝的暴政:营建洛阳;乘龙舟出游;发动对高丽的战争.2. 暴政结果:农民背井离乡,大量田地荒芜,人民忍无可忍,爆发隋末农民起义和贵族叛变,导致隋朝灭亡.大业十四年(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大业,这个昭示着杨广满腔抱负的年号,最终只过了14四个年头,一个新的王朝继往开来,中国历史即将走向又一个鼎盛的时代——关于“炀”的解释是“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图说历史历史的思索炀帝陵唐·罗隐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得民心者得天下。统治者应该发展生产,爱惜民力,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统治者不应该奢侈浪费,滥用民力,否则会招致灭亡。隋朝强盛一时和迅速灭亡的历史,带给我们什么教训?素养提升隋朝是一个短暂而辉煌的朝代,一统中华。开凿大运河,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维护和加强国家政治的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大运河是隋代劳动人民对中国历史的伟大贡献。本课还学了科举制这一专题,它从隋朝创立,唐朝完善,明清衰落,到1905年废除,共1300多年的历史。隋唐的科举制是今天考试制度的起源,它的创立目的是为了选官。今天的考试,有的仍是为了选官,比如“公务员考试”;有的是为了选拔人才,如“高考”、“中考”;更主要的是演化成为一种评价我们知识能力态度的手段,时时刻刻在发挥作用。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统一与灭亡581年建立隋朝589年统一618年灭亡大运河为了巩固隋王朝的统治洛阳为中心加强了南北地区交流科举制隋炀帝时正式确立隋文帝建立考试选拔人才制度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板书设计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隋朝有何印象?2、有人说,历史上的隋朝和秦朝最相似,你认同吗?都完成了统一都留下了伟大工程都因暴政短暂而亡都开创了新制度课堂延伸短暂、繁荣、创新1.(2021年福建中考真题)下图所示为某同学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内容。据此可知,其研究的主题是A.南方经济发展原因B.孝文帝的汉化政策C.隋统一全国的背景D.科举制的深远影响2.(2021年广东中考真题)隋初有官员进表,称:“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这说明当时A.分封制度盛行 B.全国户口众多C.土地兼并严重 D.郡县数量过多CD3.(2021年安徽中考真题)唐高宗时,宰相薛元超曾感叹自己虽然高贵,但却非进士出身,这是人生最大的遗憾;唐宣宗也羡慕进士,曾在宫中题“乡贡进士李道龙”。这说明A.殿试制度成为定制 B.科举制是唐朝唯一的选官制度C.进士身份受到尊崇 D.下层民众成为进士主要来源4.(2021年湖南常德中考真题)有学者评论说:“如果从中外文化对比的角度看,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同时代任何国家相比,都更具有平民性……。”此观点评价的“政治文化”最恰当的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CC5.(2021年河南中考真题)隋炀帝时,南方和北方的经济形势,使得加强它们之间的水路交通运输成为--件迫切的事情。于是,隋炀帝A.南下灭陈 B.营建东都C.开通大运河 D.创立科举制6.(2021年黑龙江龙东农垦森工中考真题)为了巩固统治,隋炀帝命人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的中心是A.长安 B.洛阳 C.涿郡 D.余杭C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下1----1隋唐演义片尾曲.wmv 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wmv 科举制的产生.mp4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精品课件与视频).pptx 隋朝大运河.mp4 隋的统一.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