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2022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识字2 姓氏歌(第一课时)一、创设意境,引出话题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老师姓什么吗?真聪明!你是怎么知道的?从我的名字中就找到了。2.下面是几个同学的名字,你知道他们分别姓什么吗?李天张红吴飞古春你们真聪明。这四位同学的姓氏分别是:古张吴李每个人的姓名都由两个部分组成:姓和名。中国人的姓名一般前面是姓,后面是名。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姓氏歌》。3.学习生字“姓”,指导书写。(1)借助拼音读“姓”,然后跟着老师读一遍。(2)加一加认识“姓”:女+生=姓姓,八画,左右结构。左边窄,右边宽。右边“生”字部分的第一横起笔在横中线上,最后一横最长。(3)指导书写。你写的字和书上的例子一样吗?哪个地方不一样,再写一个肯定更好看。(4)比较。4.学习“氏”的读音。提示:“氏”是整体认读音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里写了哪几个姓氏呢?1.借助拼音自主朗读儿歌,注意读准每个字的读音,读好停顿,圈出儿歌中出现的姓氏。2.反馈:注意“什”是前鼻音,“么”读轻声。3.与同桌交流第一小节出现的姓氏。三、学习方法,介绍姓氏这么多姓氏,我们可以用什么好方法向别人介绍呢?1.加一加。比如“李”,这个字是上下结构,上面是“木”,下面是“子”,合起来就是“李”。把认识的两个字合成一个新字的方法叫作“加一加”。你会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下面这几个姓吗?口天吴弓长张古月胡言午许木子李2.组一组。我们班有个同学姓“方”,用什么好办法跟别人介绍呢?可以用组词的方式让别人记住自己的姓氏。如你姓什么?我姓方。什么方?方向的方。同桌间做问答游戏介绍自己的姓氏。3.做游戏回答。4.指导朗读。这首儿歌读起来很有意思。现在就和你的同桌合作,读一读第一小节吧!5.认一认。认读:姓氏张古吴后鼻音李四、指导观察,书写生字1.写字三步骤:一看二写三比较,一个要比一个好!2.观察一下这3个生字,看看它们的结构和位置。双:第二笔捺变点,第四笔是捺。注意第二个横撇要穿插到点的下面。么:第一笔在竖中线上起笔,在横中线上收笔,撇折的角度稍小。什:右面“十”字的横画靠近单人旁的竖画起笔,竖要长。3.观察老师范写生字。4.先描红,再仿写。展示、评价。板书设计姓氏歌加一加女+生 姓木+子 李弓+长 张古+月 胡口+天 吴言+午 许(共33张PPT)2022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识字2 姓氏歌(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巩固生字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姓氏,你们还记得它们吗?2.它们都藏在《姓氏歌》里,快来读一读吧!二、细读课文,认识复姓1.看第二小节,比较一下,说说有什么发现。上面两行姓氏是一个字,下面两行姓氏是由两个字组成。总结:由一个字组成的姓氏叫单姓。像诸葛、东方、上官、欧阳这样由两个以上的字组成的姓叫复姓。2.认识复姓的名人。老师来考考你,下面这些人名你们会读吗?诸葛亮东方朔上官婉儿欧阳修中国古代有很多姓复姓的名人,你都知道谁?司马迁长孙无忌令狐楚夏侯婴西门豹独孤信二、补充阅读1.了解《百家姓》。宋初,有个读书人编了一本《百家姓》,在这本书里收集了四百多个不同的姓氏。《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合称“三百千”2.拓展延伸,探索渊源。你知道复姓是怎么来的吗?(1)以封地或居住地的名称为姓。(2)以方位为姓。(3)以职业或官职为姓。四、识字1.再次自由朗读第二小节。2.读下面生字卡片:赵钱孙周王东方上官强调:“赵、周”是翘舌音,“王、方”是后鼻音,“钱、孙、官”是前鼻音。3.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4.观察“赵”“钱”两个字,说说偏旁是什么,需要注意什么?赵钱五、指导书写1.说说下面三个字的识字方法。国王方2.观察这3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指导书写。国:国字框要写得周正,上下宽度要相等,玉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中间的一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王:第二横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三横之间的距离要均匀,最后一横最长。方:点写在竖中线上,横折钩要注意笔势的变化,起笔在中心点,横要短,稍稍往下斜,钩要钩到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撇要舒展。4.在书上描红。六、分享阅读,总结全文同学们,我国的姓氏博大精深,课后可以阅读《百家姓》及相关的书籍。在这些书中,你们不仅可以找到自己姓氏的起源,认识跟你同姓的名人,还可以知道更多关于姓氏的故事。板书设计姓氏歌单姓 赵 钱 孙 李周 吴 郑 王复姓 诸葛 东方 上官 欧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么.mp4 什.mp4 双.mp4 国.mp4 姓.mp4 方.mp4 王.mp4 第一课时.pptx 第二课时.pptx 课文朗读识字2姓氏歌.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