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 北方地区一、单项选择题1.回家后,小雨凭着记忆,给伊春所在的小兴安岭做了一张名片,下列名片有错的是( )A.从地理分区看,这里属于我国北方地区B.从纬度位置看,这里地处北寒带C.从相对位置看,这里是黑龙江省的中北部D.从生产特色看,这里是我国著名的林区2.黄河流经的地形单元,按从上游至下游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青藏高原②华北平原③黄土高原④内蒙古高原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②③④①为增强地理空间意识,画图法在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显得异常重要。读图,回答下题。3.针对此图,以下关于地形的解读正确的有( )A.当甲为秦岭山脉时,乙为内蒙古高原,丙为黄土高原B.当甲为横断山脉时,乙为云贵高原,丙为长江中下游平原C.当甲为太行山时,乙为黄土高原,丙为华北平原D.当甲为天山山脉时,乙为塔里木盆地,丙为长江中下游平原4.通过查阅笔记,发现该摘记上标注甲为大兴安岭,以下关于该区域解读正确的有( )A.乙地人们以青稞、糌粑为主要特色饮食 B.丙地是我国南方的鱼米之乡C.乙地是内蒙古高原 D.丙地是热带季风气候5.下列地区与其特色民居、风俗习惯不相符的是( )A.黄土高原——窑洞——吃面食 B.内蒙古高原——蒙古包——赛马C.青藏高原——帐篷——骑牦牛 D.华北平原——陡屋顶——赛龙舟6.同样是高原地形,自然景观却不尽相同。下列自然景观描述与其对应的地形区组合正确的是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黄土高原B.“地势平坦、草原辽阔”——内蒙古高原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D.“石芽、峰林、溶洞广布”——青藏高原为增强地理空间意识,画图法在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显得异常重要。读图,回答以下问题。7.针对此图,以下关于地形的解读正确的是( )A.当山脉为大兴安岭时,甲为内蒙古高原,乙为华北平原B.当山脉为太行山时,甲为华北平原,乙为黄土高原C.当山脉为横断山脉时,甲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乙为云贵高原D.当山脉为雪峰山时,甲为东南丘陵,乙为四川盆地8.若该山脉为大兴安岭,以下关于该区域的解读正确的是( )A.乙地人们以牛肉、奶茶为主要特色饮食 B.乙地是有宗教色彩浓郁的建筑C.甲地是我国的红松之乡 D.甲地是我国的鱼米之乡9.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安塞腰鼓、西府秦腔、陕北民歌等是黄土文化风情B.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土地荒漠化C.煤炭资源尤为丰富D.窑洞是当地居民的传统民居10.北京有著名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上百所高等院校,有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各类科学研究机构,有全国藏书最多的国家图书馆,有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有许多著名的博物馆、展览馆、体育场馆等,这表明北京是我国的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 D.交通中心11.下列对我国北方地区地理位置叙述错误的是A.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 B.内蒙古高原以南C.秦岭—淮河以北 D.东临黄海和东海12.读下图,对黄河干流各河段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黄河流域无结冰期 B.①河段水流平缓C.②河段有凌汛现象 D.③河段为“地上河”13.以下关于黄土高原地区说法错误的是( )A.窑洞是当地的传统民居B.地表沟壑纵横,形成了独特的黄土塬、梁、峁等地貌C.为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应该把坡地改成耕地D.腰鼓、剪纸、秦腔等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文化1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塬、梁、茆、川等不同的地貌景观。读“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图”,思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另一方面采取修梯田、挡土坝等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B.图中的缓坡地种植优质山杏、牧草、修梯田C.图中的陡坡应该发展种植业,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D.图中的坡脚应修挡土坝、护坡坝15.东北地区周围山地环绕,著名的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因地制宜考虑这一地区的自然条件,可相应发展( )A.耕作农业 B.畜牧业 C.林业和特产区 D.种植茶树、竹子等经济作物16.为保护小兴安岭地区珍贵的森林资源,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①木材产品的身份认证 ②建立国家自然保护区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禁止林区砍伐林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7.读下边区域示意图,下列对陕西省描述正确的是A.主要位于黄河下游 B.秦岭山脉横贯其南部C.大部分地处我国南方地区 D.年降水量大多在400mm以下18.下列有关小兴安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里有亚洲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B.由于长期的过量开采,森林资源急剧减少C.为了保护该地的森林资源,国家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砍伐森林D.小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省中北部19.图中C所示的地形区是( )A.东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秦岭下图为作为北京冬奥会重要交通保障设施之一的京哈高铁,2021年1月该高铁已经全线贯通。据此,回答下题。20.读右图,判断京哈高铁的走向是A.东西走向 B.东北一西南走向C.南北走向 D.西北一东南走向21.该高铁两端自然环境的共同特征是A.黑土广布 B.河湖众多 C.地势平坦 D.气候干旱22.京哈高铁的贯通①便利了沿线人民群众的出行②加强了东西部铁路货运能力③密切了环渤海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联系④促进了沿线矿产资源的开发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3.北京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大量拆除旧城古建筑和特色街区,扩建新城区B.不断扩大城市绿地和城市水网建设C.加强高速公路建设和机场扩建,不断改善交通条件D.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24.下列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北角 B.属温带季风气候C.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D.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二、非选择题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1)北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阅读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请写出北京市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材料二:今年是建国70周年,某历史兴趣小组欲制作了一个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标志性历史事件的时序示意图。本题此处缺少图片,我在网络上无法收到此题的图片,请拆解审核老师或解析老师补充此题图片,报请丁老师了,谢谢。(2)周恩来曾回忆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这两个“天安门”指代的历史事件的序号是 和 。之间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出代表其成立时间的序号(3)写出序号⑤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屡次谈到要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4)请写出2017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的一次影响深远的会议,及这次大会确定的党的新指导思想。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19年两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参加了河南代表团的审议,并指出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全国举足轻重,希望河南能够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1)结合河南省简图,简述在地形因素的影响下,河南省的城市和铁路分布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河南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自然、人文条件有哪些?(3)河南省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还能从哪些方面入手?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B2.C3.C4.C5.D6.B7.B8.A9.B10.B11.D12.D13.C14.C15.C16.A17.B18.C19.C20.B21.C22.C23.A24.B25.(1)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①、④、③(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6.(1)在山地丘陵处,城市数量少,密度小,铁路网稀疏;平原地区城市密集,铁路分布密集。(2)①自然条件:河南省地形平坦,位于华北平原,耕地面积广阔;黄河、淮河等河流流过,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以温带季风为主,雨热同期,适合农业发展。②人文条件:河南省人口集中,劳动力资源丰富;国家政策的支持;交通便利;农业基础好,农垦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大粮仓。(3)①稳定耕地面积;②依靠科技兴农,发展节水农业;③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粮食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