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4 青藏地区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青藏地区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口以哈萨克族为主 B.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C.农作物主要是水稻、棉花等 D.是母亲河长江、黄河的发源地2.2018年1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作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源地( )A.长江、黄河、澜沧江 B.长江、黄河、乌江C.长江、黄河、黑龙江 D.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农业的共同点( )A.西北地区的农业为河谷农业 B.青藏地区农业为灌溉农业C.两地都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D.两地制约农业的因素都是水源4.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随旅游团去西藏拉萨旅游,回来后小明在日记中描述了青藏高原的海拔,你认为正确的是( )A.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 B.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C.平均海拔在1 000—2 000米 D.平均海拔在500—1 000米5.下列地理现象,与青藏高原“高”和“寒”无关的是( )A.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C.地热资源丰富 D.牦牛为特有畜种2017年6月17—23日,国家电网在青海省首次尝试以太阳能、风能及水能等100%清洁能源供电一周。此次尝试为国家电网首次在省级范围的清洁电力供应尝试,这标志我国在新能源电力供应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据此读图回答以下各题。6.青海省发展水电的优越条件有( )①地域广,土地辽阔 ②冰川积雪广布,为河流补给水源 ③人口增长快,电力需求不断增长 ④河流湍急,水能蕴藏量大 ⑤峡谷发育,多良好坝址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④7.与青海省相比,沿海经济发达省区实现全部清洁能源供电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A.火力发电量大,消费比重高 B.人口众多,人均耗电量大C.开发条件差,清洁能源利用率低 D.电力需求量大,能源资源不足8.如下图所示,拉萨和成都纬度相近,但气温差异很大。这主要是因为A.拉萨和成都的经度差大B.拉萨的植被比成都的稀疏C.拉萨的海拔比成都的高D.拉萨的植被比成都的稀少9.小明在查找有关旅游景点的过程中,被青藏地区独特的环境所吸引,下列有关青藏地区地理环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B.人口以哈萨克族为主C.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棉花 D.是我国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10.阅读中国四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小题。与下图①②③④对应的城市依次为( )A.北京、乌鲁木齐、上海、拉萨 B.上海、乌鲁木齐、北京、拉萨C.上海、拉萨、北京、乌鲁木齐 D.北京、拉萨、乌鲁木齐、上海放蜂路线是蜂群繁殖、生长经过各个放蜂场地的路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上图的中线放蜂路线,先后经过我国的①南方地区②北方地区③西北地区④青藏地区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④12.造成各地放蜂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势起伏 B.水文状况 C.气候特点 D.海陆位置读下图,回答以下各题。13.由图可知,亚洲主要河流呈放射状从中部流向四周,这是因为亚洲地势( )A.西部高,东部低 B.南部高,北部低C.中间高,四周低 D.四周高,中间低14.位于亚洲、为众多河流发源地、被称为“世界屋脊”的是( )A.青藏高原 B.帕米尔高原C.德干高原 D.伊朗高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读下图,完成以下问题。15.我国少数民族个数最多,同时也是白族、景颇族等民族集中居住的省级行政区是图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16.图中各族同胞的下列说法,与实际相符的是A.①——我们住竹楼,过泼水节B.②——我们在高原河谷放牧牦牛C.③——我们在草原赛马、摔跤D.④——我们打着腰鼓唱着信天游17.上图中,唯一一个属于北方地区的省区是A.① B.② C.③ D.④18.造成青藏地区牧草优良的自然条件有①光照强②昼夜温差大③气候高寒④水源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长江和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有人在中国地图上形象地描绘了两条巨龙,用来表示它们的水文概况。读黄河、长江水系抽象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19.《长江之歌》中有“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的歌词。你能从这几句歌词中体会到长江的哪些特点( )①发源地地势高 ②春季水量上涨③向东流入东海 ④具有明显的汛期与枯水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关于黄河流域自然环境的正确叙述是( )A.黄河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B.黄河中游河段在春季容易发生凌汛C.黄河下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 D.降水集中在夏季2018年1月17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明确至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读图,回答以下各题。21.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的美誉。三江指的是图中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关于三江源描述正确的是 ▲A.三江源位于图中的甲省 B.拥有珍稀濒危物种三河马C.该地发展河谷绿洲农业 D.地势高、气压高《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对全国各地独特美食的介绍,让观众从饮食文化方面和理解传统和变化着的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各题。23.第二集《转化的灵感》中的一个镜头:“高原的深秋充满寒意,好客的扎西一家端出青稞酒和糌粑招待来自远方的客人。”该镜头拍摄于(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24.第六集《五味的调和》通过介绍川、鲁、粤、淮扬四大基础菜系,展现了我国丰富多彩的烹饪文化。鲁菜、粤菜的发源地分别是( )A.山东省、福建省 B.山西省、广东省C.山东省、广东省 D.山西省、福建省25.为拍摄《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行走大江南北,途中不仅体验到了各地美食,而且体会到了祖国疆域的辽阔。从海陆位置来看,下列国家与中国具有一样特征的是( )A.日本 B.美国 C.蒙古 D.印度尼西亚26.《转化的灵感》中的一个镜头:“高原的深秋充满寒意,好客的扎西一家端出青稞酒和楷粑招待来自远方的客人。”该镜头拍摄于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27.青藏地区的雅鲁藏布江两岸的农业属于A.平原农业 B.灌溉农业 C.河谷农业 D.原始农业28.世界海拔最高、海拔跨度最大的超高压电网工程——藏中电力联网工程于2018年11月23日竣工投运,结束了西藏中东部地区电网孤网运行的历史,实现了西藏主干电网从220千伏向500千伏的跨越升级。从应对资源问题的举措来看,这属于( )A.开源 B.节流 C.保护 D.调配29.某中学地理小组绘制了一幅思维导图,解释某地形区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与影响。据此回答,图中序号与其填入的内容合适的是A.①海拔低,一马平川 B.②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C.③冬暖夏热,日温差小 D.④湖泊星罗棋布,沟壑纵横二、非选择题30.在辽阔的草原上,可以见到成群结队的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能适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殊的高原环境。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这里地域辽阔,是中国最大的棉花集中产区,也是世界著名的棉花集中产区。这里出产的棉花品质优,产量大。(1)据图1判断该棉花集中产区位于我国哪一省级行政区?(2)棉花集中产区应具备适宜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社会经济条件。依据资料卡和图1分析该地区能成为中国最大棉花集中产区的原因。(3)据图1、图2,指出该地区采收棉花的主要方式并从不同角度说明原因。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D2.A3.C4.A5.C6.C7.D8.C9.D10.B11.A12.C13.C14.A15.B16.C17.D18.B19.A20.D21.D22.A23.A24.C25.B26.A27.C28.D29.B30. 牦牛 藏绵羊;藏山羊 高寒 缺氧 低气压3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①自然生态条件适宜,阳光充足、温度适宜、降水充足;②社会经济条件优越,有充裕的劳动力,交通运输方便,技术、加工、市场条件好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稳定的灌溉水源和光照强烈,适合棉花的生长,且有交通、技术、充裕的劳动力等支持。(3)人工采摘;从产量角度:是要提高单产;从棉花质量角度:是要提高棉花纤维质量;从成本角度:是要有利于机采,降低生产成本。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