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选择性必修二第二单元第4课《耕织图》部分123农业工具的变化手工业工具的进步劳作方式的发展CONTENT目录学习聚焦:农业生产工具中,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格外重要。不同文明地区的农业生产工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学习聚焦:古代手工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推动手工业的发展。学习聚焦:农业家庭式劳作、农业庄园式劳作、手工业家庭式劳作与作坊式劳作是古代重要的劳作方式。课程标准:了解历史上劳动工具的变化和主要劳作方式壹第一部分农业工具的变化思考:阅读教材概括改善农耕的工具包括哪些领域的工具?双尖木耒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石锄石犁壹农用工具的变化——耕作工具之变(试从工具的材质、种类及耕作的形式等方面入手)镰锄犁铧商·青铜铲乌尔王陵铜斧头工具的材质:石、木、骨、蚌等→金属工具工具种类:产品种类不断丰富石器时代原始社会青铜时代奴隶社会铁器时代封建社会按生产力分按生产关系分(青铜制品→铁制品)壹农用工具的变化——耕种工具之铁农具思考1:结合材料与教材分析同为金属农具,为何铁器取代青铜器成为主要工具?材料:“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 ——《盐铁论 水旱》材料:青铜是铜和锡、铅的合金,都是稀有金属。铜在地壳中的相对丰度仅为十万分之七,锡和铅就更少了。中国的铜矿,贫矿多而富矿少,多处于崇山峻岭之地,找矿、探矿、开矿、运输都十分困难。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青铜器不可能大范围、大面积应用。——周昕《中国农具通史》铁器有其性能上的优势,更加锋利轻便;铁农具的使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发展;铜矿较之铁矿更为稀少,在炼制上铜需加入其他金属合炼,铁更易锻制打磨;农业生产的发展,对于金属农具的需求增加南北朝时期·灌钢法思考2:世界上最早的冶铁技术诞生于何时?何地?中国古代的冶铁技术产生于何时?之后有何发展?贰农用工具的变化——耕作形式之变三人两牛一人两牛一人一牛唐·曲辕犁(耕犁基本定型)刀耕火种 石器锄犁 铁犁牛耕思考:结合图片分析铁犁牛耕技术的发展演变呈现出怎样的趋势?叁农用工具的变化——灌溉工具+豢养驯化设施史料阅读: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 ——陈廷章《水轮赋》利用杠杆原理汲水灌溉曹魏·马钧改良的翻车唐朝·筒车猜猜看:史料描绘的是哪一灌溉工具?你的依据是?灌溉工具进步有何作用?图中所示的豢养驯化设施时期 耕作工具 灌溉工具 畜牧中国 原始社会 ①旧石器 ②新石器 ③新石器晚期 ——小件青铜器 陶器马槽圈厩先秦 ①有限青铜农具 ②战国铁农具推广 杠杆原理 秦汉 —— 明清 南北朝——灌钢法 唐朝——曲辕犁 (标志牛耕基本定型) ①东汉末—翻车 ②唐朝——筒车 世界 ①青铜农具最早出现在西亚、北非 ②小亚细亚率先冶铁 古埃及 ——杠杆古 代 农 用 工 具 小 结工具种类丰富;农业精耕细作;历史传承久远;没有质的突破贰第二部分手工业工具的进步壹手工业工具的变化——纺织业山顶洞人使用骨针缝制兽皮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画像砖中纺车纺纱场景;提花机(四川)纺织机成为农家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约3万年前新时器时代晚期汉朝元朝老官山汉墓出土的提花机模型汉·画像砖陶纺轮古代纺纱机贰手工业工具的变化——陶瓷业龙山文化代表性器物蛋壳黑陶杯思考1:陶与瓷哪个产生更早?你知道它们的差别吗?陶:产生于新石器时代,采用黏土制陶,用800℃—1000℃烧制,成品质地疏松吸水性高瓷:商至东汉晚期,原始青瓷就已产生,采用高岭土制瓷,用1200℃以上高温烧制,成品质地细密吸水性低思考2:你了解以下陶瓷制作工具的主要功能?新石器时代晚期·坯车制坯南朝·匣钵烧制过程防污损唐宋时期·支钉防器物粘连东汉越窑绳索纹青瓷罐乾隆年间·各种釉彩大瓶叁手工业工具的变化——冶金业土炉:熔化金属原料锤:打击金属原料锉:磨平金属坩埚:熔化金属原料范:使液态金属成型锻打小型器皿铸造大型器皿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利风箱水排历史纵横 水排南阳自战国时就以冶铁业著称,汉武帝曾在此设铁官。考古资料表明,汉朝时南阳郡内有多处冶铁和铸造作坊,冶铁工匠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东汉时,南阳大守杜诗发明了水力风箱水排。水排以水力为动力,装置皮囊鼓风,将空气送入冶铁炉,“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叁第三部分劳作方式的发展壹劳作方式的发展——农业家庭式劳作史料阅读: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史记 · 商君列传》学思之窗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在中国封建时代,“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思考1:农业家庭式劳作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积极:农业家庭式劳作是封建社会重要劳作方式,不仅提供了小农家庭需要的农产品和手工产品,保障了小农家庭的自给自足,既有利于社会稳定,还为国家提供了税源。消极:农业家庭式劳作阻碍商品经济发展,难以产生技术突破,在近代以后产生阻碍社会进步的不良影响。思考2:小农经济的特点?分散性(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稳定性(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封闭性(个体之间很少有交往和合作);脆弱性(极易受自然灾害和政策的影响)(刁逵)兄弟子侄并不拘名行,以货殖为务,有田万顷,奴婢数千人。——《晋书》生民之本,要当稼稽而食,桑麻以衣……复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壹劳作方式的发展——农业庄园式劳作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中古时期西欧的庄园思考:根据材料分析魏晋时期田庄经济的特点?经济生产市场化程度低,劳动者人身依附于庄园主;田庄经济自给自足,是以宗法关系为纽带的封建经济组织;庄园自带一定的武装力量,独立发展,割据一方。罗马共和国晚期大型奴隶制庄园经营 形态 生产经营 模式 产品及 流向 流通 方式 特点官营 手工业民营 手工业家庭 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集中的大作坊生产。民间私人经营作坊集中生产家庭副业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民间消费的产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不在市场流通主要在市场流通剩余部分出售世代传承,以父子相继为主,产品供家庭使用是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也有世代传承的特点,大多是师徒相授,产品会投放市场,明朝中叶后占主导地位官营为主,以统治者登记在册,大多也是师徒相授,产品不流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叁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及概况(了解古代手工业的经营类型及产品流向与地位的大体概况)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耕作工具(石器、青铜器、铁器)农业工具的变化手工业工具的进步灌溉工具(陶器、杠杆、翻车、筒车)畜牧工具农业家庭式、农业庄园式劳作方式的发展纺织工具、制陶瓷工具冶铁工具手工业家庭与作坊式本课小结谢谢欣赏Thank you for attention《耕织图》部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