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道德与法治第3课《弘扬优秀家风》第一课时 课件(42张PPT)+素材+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下道德与法治第3课《弘扬优秀家风》第一课时 课件(42张PPT)+素材+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3课《弘扬优秀家风》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探寻优秀家风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五年级
学习目标 1.认识家风及其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能够在行动上践行优秀家风。2.了解不同时期我国的家风及影响,从思想上树立学习和传承家风的自觉意识。3.理解优秀家风与传统美德的关系,懂得优秀家风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
重点 懂得优秀的家风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力量,从思想上树立起学习和传承家风的自觉意识。
难点 实践中引导学生如何真正做到学习并践行家风,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家风吗?
(2)说说你们所知道的家风有哪些?
(3)家风对一个人的成长有什么意义?2.播放视频素材:家风是什么3.小结并板书新课:探寻优秀家风 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指名回答观看视频齐读课题 开门见山提出问题,能够引起学生对本节课探究学习的兴趣。通过视频感知家风就是家有家规。
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一):什么是家风1.文本出示: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是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家庭文化。它主要表现为家族代代恪守的家训家规,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故事、一段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2.图片+文本出示:曾国藩的家风曾国藩的治家“八诀”,是指书、蔬、鱼、猪、早、扫、考、宝。“书蔬鱼猪扫”就是读书、种菜、养鱼、喂猪、扫地,为居家之事。“早”是清早起床,“考”是祭祖孝顺,“宝”是亲邻睦友。曾国藩要求兄弟子侄遵循“八诀”家规,就像吃饭一样每日必做必行,并强调“我家世世守之,永为家训”。3.播放视频素材:曾国藩的家书教教学环节(二):荟萃故事,分享家风1.文本出示(活动园):五(2)班同学以“荟萃家风”为主题,开展了学习成果交流活动。三个小组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学习体会。2.文本出示:第1组:涵养德行 我们小组印象最深刻的是《朱子家训》《朱子家训》将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其中很多内容已成为今天家庭教育的座右铭,有些内容对我们小学生的生活也有一定的规范和指导作用。(1)文本出示:《朱子家训》又称《朱子治家格言》,仅524个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它的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为历代儒客所尊崇,今天仍有现实意义。(2)图片+文本出示:朱子家训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3)文本出示:摘抄《朱子家训》中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并与同学分享感悟。3.文本出示第2组:修身立志 在教学大厅或教室里经常看到这些内容。 我们小组为大家展示的作品是我们通过读家训,从中摘选的名言警句。文本出示(2)出示问题:请查阅资料,了解以上修身立志的警句出自哪哪篇家训,其中蕴含的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3)文本出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于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指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诸葛亮因为为蜀国效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教育自己的儿子诸葛瞻,写下《诫子书》给八岁的儿子,教育他要正直做人,今后要为国效力,做一个有用的人。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4)播放视频:视频:诫子书(5)文本出示:我国古代有极为丰富的家训家规,其中很多广为传播,对后人的思想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6)图片+文本出示:我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有120多种,包括《朱子家训》、《章氏家训》、《颜氏家训》、《钱氏家训》等流传至今,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4.文本出示第3组:百年革命,家国情怀 我们小组精选了三封让我们感动的家书(1)图片文本出示:第一封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于1911年4月24日写给妻子的家书。他在《与妻书》中写道:“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2)播放视频:见字如面《与妻书》(3)图片+文本出示:第二封是聂荣臻于1922年6月3日写给父母的家书。其中写道:“决非一衣一食之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有食也。亦非自安自乐以自足,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4)播放视频:聂荣臻给父母的一封信(5)图片+文本出示:第三封是解放军战士查茂德于1947年4月2日写给妻子的家书。他写道:“战斗是比不得唱戏,不是开玩笑,是有牺牲的精神才能打垮和消灭敌人。”“就是我牺牲了也是很光荣的,是为革命而牺牲,是有价值。5.图片+文本出示:三封家书中感动话语(1)“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2)“决非一衣一食之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3)“就是我牺牲了也是很光荣的,是为革命而牺牲,是有价值的。”6.出示问题:从这三封家书中,你体会到哪些优秀的家风?( 三封家书中,都体现着舍生取义,舍小家、为大家,忧国忧民,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7.文本出示: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先辈们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不同的时代为国家,为民族,不计得失的精神,牺牲个人,献身革命的家国情怀,铸就了我们伟大的民族之魂。教学环节(三):新时代最美家风1.文本出示(阅读角):用行动诠释最美家风从事出租车行业18年的倪冬梅,热心公益,乐于帮助别人。她连续多年和车队队员参加“爱心送考”活动,免费接送生病的老人,慰问生活困难的居民等。她觉得,自己能够一直坚持做公益离不开家人的鼓励与支持。她说:“我们这一大家子都非常齐心,一家人相互扶持、相互理解....在我看来,‘家和’就是最美的家风。...我做对的事、好的事,我相信是对我女儿最好的引导。”出示思考题(1).倪阿姨做了哪些好事?她认为最美的家风是什么?蕴藏着哪些传统美德?(2).想一想倪阿姨的家人在她的影响下会有哪些行为?3.文本出示: “天下之本在家。”已铭记在我们的心灵中,融入我们的血脉里,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4.文本出示(活动园):对长辈做一次访谈,了解我们的家风,分析蕴含于其中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5.文本出示:从访谈中,我发现优秀家风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教学环节(四):优秀家风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1.文本出示:家庭是我们梦想启航的地方,每个小家的家风汇聚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家风。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优秀家风都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点。2.图片+文本出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习近平(2017年6月23日)文本出示(阅读角):“爸爸,让我做您的大树!”4.提出问题:从高荣与父亲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家风?(1)“爸爸,还记得为了给我买新书包,您好几天都不舍得吃早点吗” (2)“爸爸,那次您以为我们姐弟俩睡着了,哭着说一定会好好把我养大,我就觉得爸爸您真伟大”!(3)“爸爸,有一次我不小心丢了50块钱,我知道您有多心疼,可您都没说我一句”(4)“以前您是我的大树,现在我要成为爸爸的一棵大树,为您挡风遮雨!如果您选择了放弃,我余下的每一天都不会快乐”5.文本出示:一个19岁的女孩,毅然照顾一个植物人的父亲,要做父亲的大树。其孝心、其坚定的毅力、其不服输的勇气,以及她对家的责任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6.文本出示:日常生活中家风的体现(1)邻里团结 (2)知书达理(3)勤俭持家 (4)尊老爱幼(5)见义勇为 (6)遵纪守法(7)热爱祖国 (8)乐于助人7.播放视频:视频:家风 阅读文本思考文本感悟文本体会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思考文本体会文本感悟文本观看视频阅读文本理解要求阅读文本理解文本体会文本感悟文本阅读文本理解文本体会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理解文本体会文本感悟文本独立完成抄写汇报交流阅读文本理解文本体会文本感悟文本阅读文本理解文本体会文本感悟文本回答汇报指名汇报阅读文本理解文本体会文本感悟文本观看视频阅读文本理解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理解文本阅读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视频阅读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视频阅读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思考回答指名回答阅读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阅读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阅读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思考回答指名回答阅读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阅读文本理解文本阅读文本理解文本独立完成阅读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阅读文本思考问题准备回答阅读文本思考问题准备回答阅读文本思考问题准备回答阅读文本反思文本感悟文本阅读文本反思文本感悟文本指名读观看视频 总体说明家风的内涵,以及在生活中家规家训等都是家风的载体,为学生理解家风提供指引。通过运用曾国藩的家风案例,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丰富的家训家规。以“荟萃家风”为题呈现了我国不同时期的家风。第一组《朱子家训》中节选了学生熟悉的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一些古代家规家训在今天依然有规范和指导作用。《朱子家训》将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其中很多内容已成为今天家庭教育的座右铭,有些内容对我们小学生的生活也有一定的规范和指导作用。第二组的“荟萃家风”成果,展示了在学校或教室中经常能看到的名言,这些名言出自《诫子书》。《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
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表达了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这部分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理解名言的内涵,体会我国古代丰富的家规家训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包括《朱子家训》、《章氏家训》、《颜氏家训》、《钱氏家训》等流传至今,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第三组“荟萃家风”
交流成果,引导学生认识三封家书虽跨越百年,但不同时代的家书中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即牺牲个人,献身革命,为国家、为民族无私奉献,这反映了一种家国情怀。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一代代人的前赴后继、奋勇斗争,铸就了民族之魂,铸就了中华文明。家风
中蕴含着民族精神,先辈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树立了榜样。阅读角的故事,旨在引导学生认识这些榜样的力量对我们传承优秀家风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家风不能光说不做,要用行动践行,更要一代代传承。良好的家风不单单是一句话,更要付诸行动,倪冬梅不但自己坚持做好事,还要把做好事的家风传承给自己的女儿。点明优秀家风的内涵及价值。通过家庭访谈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自家的家风,从内容上体会优秀家风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从时间上体会优秀家风的经久不衰,认识到优秀家风是社会
和谐、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重要
条件。家庭是我们梦想启航的地方,每个小家的家风汇聚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家风。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优秀家风都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点。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是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家庭文化,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每个小家的家风汇聚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家风,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优秀家风都是国家发展,民主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础。
课堂小结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是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家庭文化,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每个小家的家风汇聚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家风,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优秀家风都是国家发展,民主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础。 汇报本节课的收获归纳总结 认识不同时期我国的家风及影响,从思想上树立学习和传承家风的自觉意识。
板书 第3课 弘扬优秀家风 什么是家风 荟萃故事,分享家风探寻优秀家风 新时代最美家风 优秀家风已成为中华民族的 重要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2张PPT)
第一课时
新知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家风吗?
2.说说你们所知道的家风有哪些?
3.家风对一个人的成长有什么意义?
素材:家风是什么
新知讲解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是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家庭文化。它主要表现为家族代代恪守的家训家规,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故事、一段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
曾国藩的治家“八诀”,是指书、蔬、鱼、猪、早、扫、考、宝。“书蔬鱼猪扫”就是读书、种菜、养鱼、喂猪、扫地,为居家之事。“早”是清早起床,“考”是祭祖孝顺,“宝”是亲邻睦友。曾国藩要求兄弟子侄遵循“八诀”家规,就像吃饭一样每日必做必行,并强调“我家世世守之,永为家训”。
曾国藩的家风
素材:曾国藩的家书
五(2)班同学以“荟萃家风”为主题,开展了学习成果交流活动。三个小组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学习体会。
第1组:涵养德行
《朱子家训》将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其中很多内容已成为今天家庭教育的座右铭,有些内容对我们小学生的生活也有一定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我们小组印象最深刻的是《朱子家训》
《朱子家训》又称《朱子治家格言》,仅524个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它的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为历代儒客所尊崇,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摘抄《朱子家训》中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并与同学分享感悟。
第2组:修身立志
我们小组为大家展示的作品是我们通过读家训,从中摘选的名言警句。
在教学大厅或教室里经常看到这些内容。
第2组:修身立志
请查阅资料,了解以上修身立志的警句出自哪哪篇家训,其中蕴含的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
远。”出于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指恬静以
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诸葛亮因为为蜀国效力,鞠躬
尽瘁,死而后已,所以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教育自己的儿子诸
葛瞻,写下《诫子书》给八岁的儿子,教育他要正直做人,
今后要为国效力,做一个有用的人。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
视频:诫子书
我国古代有极为丰富的家训家规,其中很多广为传播,对后人的思想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2组:修身立志
我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有120多种,包括《朱子家训》、《章氏家训》、《颜氏家训》、《钱氏家训》等流传至今,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2组:修身立志
第3组:百年革命,家国情怀
我们小组精选了三封让我们感动的家书
第一封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于1911年4月24日写给妻子的家书。他在《与妻书》中写道:“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
第三组:百年革命,家国情怀
视频:见字如面《与妻书》
第二封是聂荣臻于1922年6月3日写给父母的家书。其中写道:“决非一衣一食之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有食也。亦非自安自乐以自足,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
第三组:百年革命,家国情怀
视频:聂荣臻给父母的一封信
第三封是解放军战士查茂德于1947年4月2日写给妻子的家书。他写道:“战斗是比不得唱戏,不是开玩笑,是有牺牲的精神才能打垮和消灭敌人。”“就是我牺牲了也是很光荣的,是为革命而牺牲,是有价值。
第三组:百年革命,家国情怀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
“决非一衣一食之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
“就是我牺牲了也是很光荣的,是为革命而牺牲,是有价值的。”
第三组:百年革命,家国情怀
第三组:百年革命,家国情怀
从这三封家书中,你体会到哪些优秀的家风?
三封家书中,都体现着舍生取义,舍小家、为大家,忧国忧民,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
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先辈们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不同的时代为国家,为民族,不计得失的精神,牺牲个人,献身革命的家国情怀,铸就了我们伟大的民族之魂。
用行动诠释最美家风
从事出租车行业18年的倪冬梅,热心公益,乐于帮助别人。她连续多年和车队队员参加“爱心送考”活动,免费接送生病的老人,慰问生活困难的居民等。她觉得,自己能够一直坚持做公益离不开家人的鼓励与支持。她说:“我们这一大家子都非常齐心,一家人相互扶持、相互理解....在我看来,‘家和’就是最美的家风。...我做对的事、好的事,我相信是对我女儿最好的引导。”
1.倪阿姨做了哪些好事?她认为最美的家风是什么?蕴藏着哪些传统美德?
2.想一想倪阿姨的家人在她的影响下会有哪些行为?
“天下之本在家。”优秀家风中蕴含的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邻里团结、遵纪守法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已铭记在我们的心灵中,融入我们的血脉里,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
访谈人 访谈对象 家风
王勇 爷爷 做人要老老实实,干事要认认真真
对长辈做一次访谈,了解我们的家风,分析蕴含于其中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
从访谈中,我发现优秀家风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
家庭是我们梦想启航的地方,每个小家的家风汇聚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家风。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优秀家风都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点。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习近平(2017年6月23日)
“爸爸,让我做您的大树!”
一个90后的坚强女孩高荣,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苦难的家。2011年, 父亲遭遇车祸,几乎成了植物人。19岁的高荣没有气馁,毅然承担起照顾父亲的重任。在父亲怕连累她而放弃治疗时,她坚定地告诉父亲:“以前您是我的大树,现在我要成为您的一棵大树,为您遮风挡雨!”她用无怨无悔、日日夜夜的守护表达了对父亲的爱,她用无微不至、全心全意的照料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百善孝为先”的内涵。
“爸爸,还记得为了给我买新书包,您好几天都不舍得吃早点吗”
“爸爸,那次您以为我们姐弟俩睡着了,哭着说一定会好好把我养大,我就觉得爸爸您真伟大”!
“爸爸,有一次我不小心丢了50块钱,我知道您有多心疼,可您都没说我一句”
“以前您是我的大树,现在我要成为爸爸的一棵大树,为您挡风遮雨!如果您选择了放弃,我余下的每一天都不会快乐”
从高荣与父亲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家风?
一个19岁的女孩,毅然照顾一个植物人的父亲,要做父亲的大树。其孝心、其坚定的毅力、其不服输的勇气,以及她对家的责任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
尊老爱幼
热爱祖国
勤俭持家
见义勇为
遵纪守法
邻里团结
知书达理
乐于助人
日常生活中家风的体现
视频:家风
课堂总结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是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家庭文化,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每个小家的家风汇聚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家风,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优秀家风都是国家发展,民主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