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2022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识字8 人之初(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初读课文1.你们听过《三字经》吗?它是古代小朋友的启蒙读本。今天我们来学习《三字经》的部分内容。《人之初》2.打开课本,边读边圈画出不认识的字,再借助拼音多读两遍。二、再读课文,读准生字1.认一认。你认识这些生字宝宝吗?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之、初、善、专是翘舌音;善、迁、专是前鼻音,性是后鼻音。2.读一读。把这些字宝宝放进课文里,你还认识吗?自读课文。齐声朗读课文。三、交流识字方法1.熟字联想识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介绍一下。(1)熟字换偏旁:“姓”的女字旁换成竖心旁,就是“性”。(2)熟字加一加:“刀”加衣字旁,就是“初”;“千”加上走之,变成“迁”。2.字形识字。“善”的甲骨文字形:羊的下面像是一只眼睛,表示看来十分美好。“教”的甲骨文字形像一个老师拿着教鞭督促学生学习。3.组词识字初:初始、初夏性:天性、性格专:专门、专心善:善良、友善4.分享自己觉得更好记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听。四、书写指导1.观察要求会写的生字的结构。之 习 玉 义这几个字的共同特点都是独体字。2.指导书写。“之”,像一位正在跳舞的少女,点是她的头,横撇是她的身体,捺是她舞动的裙摆。“习”,第一笔是横折钩,要写得舒展。横折钩的竖部分略往左斜。“玉”,“王”字加一点,注意三横的长短变化,间距匀称,最后一点写在长横上面,不要写在外面。“义”,撇高捺低,撇、捺的交叉点在笔画中部,呈对称式。3.描红、临写。4.互动点评。五、作业布置2.收集《三字经》中自己感兴趣的其他内容。1.把课文读一读,背一背。板书设计人之初之习玉义(共22张PPT)2022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识字8 人之初(案例一)(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宝宝,你还记得它们吗?1.“之、习、玉、义”。2.朗读课文,边拍手边读。二、了解课文内容1.学习第一个片段。你从第一个片段中读懂了什么?(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只是成长的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不使人变坏,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3)再读课文,结合实际,说出第一个片段的大意和自己的理解体会。2.理解第二个片段。(1)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你读懂了吗?句子的意思是: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玉石玉器玉不经过打磨雕琢,是不会成为精美的玉器的。人也和玉一样,要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3.读本课带“不”的词组。苟不教 子不学 幼不学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不”的变调规律:后面的字是四声时读第二声;后面的字是其他声调时,都读第四声。4.再读课文,练习背诵。三、学写生字1.“相”: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的“目”起笔在“木”的一横偏上一些的位置,四横间距要均匀。书写生字,互相评价。2.观察“远”与“近”。你有什么发现?都是半包围结构,都有“辶”。带“辶”的字:先写里面的字,写在田字格的中心偏右上,走之最后的捺要舒展,把里面的字托住。书空,描写,临写。你还知道哪些带走之的字?3.书写展评,掌握“辶”的写法。四、拓展阅读1.《三字经》其他部分的内容。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2.交流阅读收获。板书设计人之初相近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义.mp4 之.mp4 习.mp4 玉.mp4 相.mp4 第一课时.pptx 第二课时.pptx 课文朗读识字8人之初.mp4 近.mp4 远.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