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教案

资源简介

统编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
2.科学精神: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何可以救中国,懂得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培养科学精神
3.公共参与:参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础梳理
【学习目标】
1.了解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历史任务;掌握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2.通过比较和鉴别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结论
3.理解共产党诞生之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根本性弱点,无产阶级的优点
4.寻找到“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这一根本问题的初步答案
【讲授新课】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是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
综合上述论断,谈谈把握近代中国基本国情的重要性?
一、近代中国的国情和主要矛盾
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
①内因:清王朝对内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对外采取闭关锁国政策,政治腐败、军备废弛
②外因:西方一些国家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③直接原因:1840年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及历史任务及三者关系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
的基本依据。
(2)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
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4)三者之间的关系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名词点击】
半殖民地: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实际上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
半封建: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不断发展
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
第一种方案 第二种方案 第三种方案
代表 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 以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为代表 中国共产党
道路 极力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结果 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其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 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一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 最终赢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额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时间:1921年7月
(2)初心和使命:
(3)意义: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4)前景:
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中国工人阶级
中国在由封建社会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其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随着官办和外国人开办的工业企业的创建,中国出现了最早的近代产业工人。
2、为什么说工人阶级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特点)
①中国工人阶级人数不多但集中分布在大城市,有利于组织成为阶级力量,具有团结性。
②他们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压迫之下,富有斗争精神,具有革命性。
③他们同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先进性。所以说,工人阶级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3.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各阶级斗争存在的根本性弱点:
没有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
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未能形成有组织的、持久的群众运动
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担当
理论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外部因素)阶级基础: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力量。
最高理想最高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革命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担当
中国共产党的成就
【课堂小结】: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2、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心和使命、阶级基础、指导思想、最高理想和目标、历史使命、革命任务、成就)
【课堂练习】
一、单选题
1.随着官办和外国人开办的工业企业的创建,中国出现了最早的近代产业工人。中国工人阶级的显著特征是( )
①中国工人阶级人数多,集中分布在大城市,有利于组织成为阶级力量
②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压迫之下,富有斗争精神,具有革命性
③得到民族资产阶级的拥护
④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先进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B
2.“百年前,山河动荡,人民流离失所;如今,和平已至,百姓安康”“百年前,国弱家贫,艰难追寻世界的脚步;如今,国富民强,走向世界前列”“百年前,你们在乱世中扛起一面旗帜;如今,这旗帜犹在,初心不改”。近日,一组“1921年与2021年的中国”对比图被大量转发,引发无数网友感动、感慨。由此可见( )
①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
③中国共产党牢记初心使命,不负时代要求和历史的期待
④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3.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内忧外患,帝国主义在中国瓜分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封建地主阶级残酷压榨农民,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相互勾结,同时又与封建地主阶级盘根错节,共同压榨劳苦大众,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这表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②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③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对中国控制权的矛盾 
④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4.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存在的主要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只有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②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主张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③中共的建国方案之所以成功主要得益于中国工人阶级力量强大
④中共坚持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