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1.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教学设计【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学习,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科学精神: 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的。公共参与:了解我国近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立足实践,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并积极投入实践,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习目标】1.通过对新中国建立前后的变化的对比,感受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的2.通过课本的学习,总结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促进作用3.理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进入新时代,踏上新的征程【讲授新课】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了一段令人永远难忘的话:“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参加会议的孙起孟老人回忆:“当场掌声经久不息。”探究与分享:谈谈你对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理解?一、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一)新中国成立的政治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第一阶段:恢复时期(1949——1952)在着重完成包括土地革命、镇压反革命等在内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集中力量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2、第二阶段: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2——1956)(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2、第二阶段: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2——1956)(2)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新成就: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这是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新成就。(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2、第二阶段: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2——1956)(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意义到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从而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三)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1、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在中国怎样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如同革命一样, 也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艰苦的探索。(三)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和初步实践2、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取得的重要成就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中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3、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此后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改革开放的标志: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2.作用: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3. 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阐述中国改革开放的目的: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振兴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4.简述改革开放的意义: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辨一辨] 有人认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提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共产党发动、自己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自觉行为。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一系列环节和方面。三、新时代 新征程1. 历史方位: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重要标志和特征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对中国来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对世界来说:①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②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4、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不平凡历程,充满着苦难与辉煌、曲折与胜利、付出与收获。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踏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课堂练习】一、单选题1.某校高三同学在暑假进行以“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主题的征文比赛,他们选好了一些作文的论据。其中,符合主题且表述正确的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的伟大飞跃②对外开放的顺利推进使中华民族迎来了富起来的伟大飞跃③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华民族迎来了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强起来的伟大飞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2.改革开放40多年时间里,我国从一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200多美元的农业国变成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00美元的工业大国。我国从一个主要由农民、稻田和老旧小型工厂构成的国家,变成了摩天大楼林立、跨国公司和顶尖科技企业云集的国家。由此可以看出,改革开放( )①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 ②增加了人们的收入,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③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这一论述旨在强调(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优势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③中国道路源自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④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历史使命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B4.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它们是( )①解放土地,让农民有田可种 ②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③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④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