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2022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课文语文园地四(第二课时)一、日积月累1.解题。(1)诗题中的“寻”是什么意思?寻找,寻访。(2)诗人要寻访谁呢?隐者。那么作者寻隐者的结果怎样?没有遇到。(3)把这三个词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诗题的意思。(4)通过诗题,我们知道诗人去寻访隐者却没有遇到,那么诗人为什么没有遇到隐者呢?让我们一起去古诗中寻找答案。2.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读《寻隐者不遇》这首诗,读准字音,注意停顿。2.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读《寻隐者不遇》这首诗,读准字音,注意停顿。3.在老师的指导下朗读古诗。(1)同学们朗读诗歌,听老师正音。(2)正音后再次练读,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4.理解古诗大致意思。(1)自主朗读诗歌,结合课文插图,想一想诗歌的大致意思。(2)同学们交流,然后听老师指导:我在松树下问一位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童子说师傅采药去了。只知道人在这山中,但是山高云多,他也不知道究竟在哪里。(3)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节奏地朗读诗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5.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6.“小勇士”背诵,然后全班配乐齐背古诗。二、和大人一起读1.绕口令就是把声母、韵母或声调相似,容易混淆的字,组成反复、重叠、绕口的句子,要求快速读出。《妞妞赶牛》就是一首绕口令。2.听老师范读,认真倾听后交流听后的感受。3.自主朗读绕口令,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4.展示朗读。5.再次轻声练读绕口令。边读边结合课文插图想象画面,思考绕口令的意思,读懂绕口令的主要内容。6.通过指名读、竞赛读、挑战读、先慢读后快读、拍手掌打节奏等方式进一步强化绕口令的朗读,帮助自己读熟读顺,读出趣味。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唐代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还知道了什么叫绕口令。课下,希望同学们收集更多的古诗和绕口令,和家长一起读一读、背一背。板书设计语文园地四《寻隐者不遇》 寻访不遇——焦急《妞妞赶牛》 绕口令(共18张PPT)2022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课文语文园地四 (第一课时)一、游戏互动,激趣导入1.游戏规则:将食指放在鼻子上,听到对方说“鼻子鼻子下巴”时,立即将手指放在下巴上,以此类推。听老师口令指部位。2.“我说你指”的小游戏很好玩,表示这些身体部位的汉字也很有趣,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表示身体部位的汉字。二、识字加油站1.看词语卡片,听老师范读。眉毛鼻子嘴巴脖子手臂肚子小腿脚尖2.自由朗读,同桌之间相互抽查认读情况。3.开小火车检查认读情况。4.仔细观察,这八个词语有什么特点?这些词语都与人体的部位有关。“脖、肚、腿、脚”是月字旁,“臂”是月字底。眉毛鼻子嘴巴脖子手臂肚子小腿脚尖5.拓展:你还知道哪些跟身体有关的词语?脸肩膀大腿三、字词句运用1.自主朗读“字词句运用”中的三行词语,注意读准字音。2.分行朗读,观察这三行词语在读音上的共同之处。3.交流,小结:这九个词语中的第二个字都读轻声,要读得又轻又短。4.通过对比朗读来感受轻声音节的音韵之美。5.总结:第一行词语都以“子”结尾,“子”读轻声;第二行的词语都是叠词,第二个字读轻声;第三行词语没有什么规律,在朗读时要根据语音感觉来确定是否读轻音。6.拓展:根据每一行词语的特点再说几个类似的词语。第一行:鼻子、肚子、孩子第二行:姐姐、弟弟、妹妹第三行:晚上、早晨、明白四、书写提示1.生字:主 书 门 我2.看老师范写,观察“主”“门”中点的书写顺序与“书”“我”中点的书写顺序的不同。3.笔顺规则:点在正上方或左上方,先写点;点在右上方,后写点。4.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注意:“一看二写三对照”的书写习惯。5.作品展示,交流评议。五、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在“语文园地四”里认识了很多表示身体部位的汉字,还朗读了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学习了点在汉字不同位置时的笔顺规则,真是收获满满呀!希望大家能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平时的学习中,这样你的进步会更大。板书设计语文园地四识字加油站:人的身体部位字词句运用:轻声词语书写提示:点的笔顺规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课时.pptx 古曲引.mp3 第二课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