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课件38张PPT+教学设计+学案+课时训练+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课件38张PPT+教学设计+学案+课时训练+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统编版 七年级上
第二节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新知导入
教学目标
1、懂得培养思维能力方法;
2、了解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表现;
3、掌握开发创造潜力的方法;
4、认识思维的批判性,培养批判精神;
5、掌握进行青春创造的方法;
6、培养思维的独立意识,弘扬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对独立的理解;思维判断的培养;
教学难点:思维独立性伴随着思维的批判性,开发创造力。
自学导航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8-13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
时间:5分钟
1、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性。
2、步入青春期我们的思维有什么变化?
3、怎样正确认识思维的独立(思维的独立要求我们如何做)?
4、如何认识思维的批判性?
5、青少年培养批判精神有什么作用(意义)?怎样培养批判精神?
6、批判的技巧有哪些?
7、青少年为什么要开发创造潜力?
8、我们应怎样进行青春的创造?
新知讲解
一、学会独立思考
乌鸦喝水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要像乌鸦那样开动脑筋,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
(2)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即使一时的成绩不是太理想,也会后劲十足,在思考中成长。
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
——爱因斯坦
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小丽:敢于和别人争辩就是独立。
小伟:独立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小刚:独立就是一个人做事必须有信心有勇气、有力量。
小强:独立就是不光提出自己的观点,还要聆听、理解别人的观点。
(1)你同意以上说法吗?为什么?
我不同意上面小丽和小伟的说法,同意下面小强和小刚的说法。
独立不仅仅是提出自己的观点,还要学会接纳他人的合理意见,做人做事要有自信,能够自立、自强。
(2)你认为初中生的“独立”指什么?
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探究分享
(1)生理发育是青春期成长的重要信号,与之相随的还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变化。只有当思想日渐成熟,我们才能真正长大。
(2)步入青春期,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发展,对问题开始有更多的见解。随着思维能力的提升,面对未知而又新奇的事物,我们需要学会独立思考。
学会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最近,妈妈发现小刚穿着有些另类,便 对他说:“你是一个学生,这样穿可不太好。” 小刚不以为然地说:“你知道什么!好些同学都这么穿,这才叫‘酷’。”妈妈又说了几句, 小刚就生气地说:“我已经长大了,穿什么是我自己的事情,不用你管!”
探究分享
(1)小刚所理解的“酷”是什么?你同意他的说法吗?
(2)小刚的说法是否体现了思维的独立性?为什么?
穿着打扮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我不同意小刚的说法。
一个人有良好道德品质,能够自立自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才是真正的“酷”。
没有体现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怎样正确认识思维的独立?
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二、培养批判精神
小学生勇敢质疑教材
(1)能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就已经迈出了独立思考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在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之后,如何去推理、论证。
(2)批判性思维不仅会让我们在学习中受益,还会让我们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判断,不会让自己迷失或者迷茫。
(3)要培养批判性思维,拥有敢于质疑的勇气,最关键还在于从日常的小事做起。
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思维的批判性的表现?
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学贵有疑”,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气。
“爱问同学” 主要特点 共同点
刘星
张宇
王军
宋茵
寻找“爱问同学”
寻找在学习和生活中乐于提出问题的同学,试着分析他们的共同点
爱问稀奇古怪的问题,机灵活泼
学习勤奋,善于动脑筋
好奇心强,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
总是问为什么,做事较真
善于动脑筋,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的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有批判的精神和勇气。
敢于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人类的宝贵品质
探究分享
培养批判精神的意义?
(1)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2)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探究分享
个性化班级名片诞生记
为展示班级特色,学校要求各班制作班级名片,很多班级将集体照挂在班级门口作为班级名片。七年级(2)班的君君说:“其他班级的集体照一点儿个性都没有”。晓晓觉得君君的话有道理,建议用漫画的形式画一幅“集体照”,同学们在自己头像下写出代表自己个性的关键词,然后将这张班级名片挂在班级门口。晓晓的建议被同学们采纳,于是,七年级(2)班的个性化名片诞生了。
(1)你如何评价君君和晓琳的建议
说明她们能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敢于质疑,有勇气表达自己的观点,给出合理化的建议,提升了班级名片的艺术性。
(2)如果你是七年级(2)班的同学,你会给班级名片制作活动提出什么建议
我认为班级名片还应该包括班级口号、班级目标、班主任寄语等,让全班同学都能够参与到班级的个性化名片制作中来。
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攻击他人。批判是为了表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因此,批评一种观点并不等于批评持有此观点的人。就事论事,不攻击他人,这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
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如果批判只是一味否定,就很难解决问题。真正的批判要具有建设性,能有效解决问题。
方法技巧
批判的技巧
“从来如此,便对吗?”批判性思维如何培养?
怎样培养批判精神?
(1)要有质疑的勇气;
(2)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3)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三、开发创造潜力
青少年为什么要开发创造潜力?
(1)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它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成长带来无限可能。
(2)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
(3)青春韶华,我们要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好少年。
探究分享
我爱幻想,能把想象到的都画出来,这种感觉很棒!
我没什么特长,不过有很多“鬼点子”,遇到问题,很多同学都找我帮忙。
在今年学校艺术节上,我们班级的舞蹈节目是我们几个女生自己编排的,花了不少心思呢。
我喜欢用文字记录我的心情、我的生活。过去妈妈把青春写进日记本,如今我把青春写进电脑里。
(1)你认为上述同学的表现是创造吗 为什么
是。因为他们拥有活跃的思维,感情奔放,朝气蓬勃,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敢于突破自己,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2)与同学一起讨论:青春的创造可以是怎样的
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我们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我们也会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3)你希望自己有怎样的创造
我希望自已将来能够做个发明家,发明不用油不用电的汽车,节约能源,减少大气污染。
青春的创造是怎样的?
(1)青春的创造是多姿多彩的。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
(2)我们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3)我们也会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建筑工程家。鲁班的发明创造很多, 包括木工工具、古代兵器、农业机具、仿生机械等。鲁班被视为技艺高超的工 匠的化身,木工师傅用的手工工具,如锯、钻、刨子、曲尺、画线用的墨斗, 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
鲁班出生于工匠世家。他从小就跟随家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 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发明的每一件工具,都是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创造出来的。
作为建筑工匠的祖师,鲁班曾创制云梯,第一个在鲁南山区打出深水 井……人们为了表达对鲁班的热爱和敬仰,把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和发明 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有关他的发明和创造的故事,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 民发明创造的故事。鲁班的名字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阅读感悟
鲁班的创造
鲁班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创造离不开实践
我们应该如何开发创造潜力?
(1)创造离不开实践。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给了我们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我们创造的热情。
(2)青春的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我们应怎样进行青春的创造?
(1)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2)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3)创造离不开实践。青春的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伴随青春期的到来,同学们的独立意识增强,开始喜欢独立思考问题。下列对独立思考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只有当思想日渐成熟,逐步独立,我们才能真正长大
②独立思考意味着一味追求独特
③独立思考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④独立思考意味着无须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C
课堂练习
2、在青春期我们的思维具有独立性,下列同学的表现属于思维独立的有( )
①学习中遇到问题,小琪能提出自已自己的看法
②小明有计划的自己安排寒假生活不让父母操心
③小月做事我行我素,不听同学、老师的建议
④小吴把精力多数放在穿衣打扮上,认为这就是“酷”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C
课堂练习
3、学校要求各班制作班级名片。七年级二班的君君说:“其他班级的集体照一点个性都没有。我建议用漫画的形式画一幅集体照,同学们在自己头像下写出代表自己个性的关键词。”同学们采纳了君君的建议。你怎样评价君君( )
①君君爱出风头,他应该学习谦虚
②他的思维具有独立性和批判性
③他敢于打破常规,具有青春创造性
④他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课堂练习
4、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当第一位同学回答12时,第二位、第三位同学不假思索地回答12,第四位学生本来想出了正确答案18,但因害怕出错,也随大流回答了12。以上同学的做法,启示我们(  )
①顾及同学情面,跟着人云亦云
②提升思维品质,善于独立思考
③追求特立独行,按自己想法做
④敢于批判质疑,表达不同观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C
课堂练习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学会独立思考
培养批判精神
开发创造潜力
学会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独立思考的表现
批判性思维的表现及作用
培养批判精神的要求
开发创造力的原因
青春创造力对我们的要求
青春创造离不开实践
板书设计
材料一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是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名句,也是当时清华大学的校训。他在1929年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中首先提出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
材料二 聂利是一个12岁的小学生。一次,他在学校学习了蜜蜂用翅膀发声的知识。回家后,他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而蜜蜂仍在发出声音。他便认识到教科书上的知识并不都是正确的,蜜蜂不是用翅膀发声的。
材料三 “新时代好少年”赵思颖发现同学们的握笔姿势不正确,设计了“双耳握笔器”;看到妈妈的工作笔记本收纳不方便,设计了“三折收纳笔记本”;发现面积小的课桌不方便同时摊放课本和笔记本,设计了“双层收纳课桌”。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体现了思维的哪一特点?
(2)我们为什么要培养材料二中聂利的精神?
(3)你认为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如何向材料三中的赵思颖学习?
作业布置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课时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羿踵过九十九条大河”中的“踵”字用法不当,“宣和通宝”不是北魏孝文帝时期的货币……近年来,不少学生敢于质疑,边读边思考,纠正了不少错误。这说明学习过程中要( )
A.善于合作交流 B.敢于质疑批判 C.敢于否定一切 D.善于理解他人
2.“新时代好少年”段岚玉,从小喜欢看父亲维修电机,逐渐对发明创造产生了兴趣。上初中后,她开始琢磨和记录平时想到的一些小创意。目前,她已获得一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段岚玉的发明创造主要源于( )
A.她的自尊与自爱 B.学校老师和同学的指导
C.父亲的支持和协助 D.她的好奇心和独立思考
3.最近,亮亮喜欢穿着“另类”服装。妈妈说:“你是一个中学生,这样穿可不太好。”亮亮不以为然地说:“你知道什么,好多同学都这么穿,这叫‘酷’,这是思维独立的表现。”亮亮没有意识到思维的独立( )
A.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 B.是要敢于和别人争辩
C.要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D.不需要听别人的意见
4.新时代为青年创新创业铺就了大好舞台。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我们应这样开发我们的创造潜力( )
①在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要敢于打破常规,追求创新与生活的丰富多彩 ②埋头书山题海,一心只读圣贤书 ③关注他人和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 ④用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未知事物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伴随青春期的到来,同学们的独立意识增强,开始喜欢独立思考问题。下列对独立思考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只有当思想日渐成熟,逐步独立,我们才能真正长大 ②独立思考意味着一味追求独特 ③独立思考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④独立思考意味着无须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6.在青春期我们的思维具有独立性,下列同学的表现属于思维独立的有( )
①学习中遇到问题,小琪能提出自已自己的看法 ②小明有计划的自己安排寒假生活不让父母操心 ③小月做事我行我素,不听同学.老师的建议 ④小吴把精力多数放在穿衣打扮上,认为这就是“酷”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7.同学们讨论自救方法,不论哪个同学提出自己的方法,小亮都说:“我要批判,你的方法跟你的头脑一样笨,根本就不是自救,等别人救吧!”小亮的言行( )
A.正确,青少年就要敢于批判一切与自己意见相左的观点
B.错误,批判应该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是对他人的攻击
C.错误,批判要有质疑的勇气,也用不着考虑他人的感受
D.正确,任何时候都应该用自己的见解来证明自己的个性鲜明
8.全面实行垃圾分类后,“新时代好少年”施源观察到湿垃级在用手破袋时有异味、易脏手。经过反复实验,他发明了一款“白菜拉拉袋”新型湿垃圾分类袋,并申请了专利。这启示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 )
①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②用智慧和双手努力探索、实践 ③立足个人兴趣,另辟蹊径 ④谦虚谨慎,善于接纳他人意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学校要求各班制作班级名片。七年级二班的君君说:“其他班级的集体照一点个性都没有。我建议用漫画的形式画一幅集体照,同学们在自己头像下写出代表自己个性的关键词。”同学们采纳了君君的建议。你怎样评价君君( )
①君君爱出风头,他应该学习谦虚 ②他的思维具有独立性和批判性 ③他敢于打破常规,具有青春创造性 ④他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进入中学阶段,我们的思维逐渐具有批判性,对“思维的批判性”理解正确的是( )
①有助于发现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②批判就是一味否定,无需顾及他人感受 ③激发新的学习动机,多角度思考问题 ④批判只针对他人,不包括自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四川泸州,乡村教师彭龙,因学校偏远找不到像样的程序员,便自学代码为学校开发了43款软件应用,解决了留守学生寝室管理等老大难问题。彭龙的经历说明( )
①只要学习了理论知识就能创造成果 ②创造是多姿多彩的,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 ③创造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和实践 ④创造让一切成为可能,我们要把精力放在创造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小华对语文老师课上解释的一个成语有不同看法,放学后他上网查找,并在图书馆借阅词典进行了确认,第二天向老师说出自己的想法,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小华的做法体现他( )
①具有批判的勇气,但是没有考虑他人的感受 ②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并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③思维具有独立性,但不能接纳他人意见 ④敢于提出质疑,并能实事求是调查取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3.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当第一位同学回答12时,第二位、第三位同学不假思索地回答12,第四位学生本来想出了正确答案18,但因害怕出错,也随大流回答了12。以上同学的做法,启示我们(  )
①顾及同学情面,跟着人云亦云 ②提升思维品质,善于独立思考 ③追求特立独行,按自己想法做④敢于批判质疑,表达不同观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4.因为看到儿童坠楼和家长监管不当使孩子被开水烫伤的新闻,小荷同学就想设计一种不需要家长参与,直接让孩子不触碰到危险物的装置。经过多次实验,她终于成功研发出一种“便携式危险区域儿童入侵报警及保护装置”。这启示我们(  )
①学会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与价值 ②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青春的创造需要实践
③创造就是打破常规,追求创新与生活的丰富多彩 ④青春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创造是青春的专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5.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还在婴儿时就送到专业早教机构进行“潜能开发”,家长之所以关注孩子的潜能开发,是因为( )
①人的潜能蕴藏丰富 ②要在实践中激发潜能 ③发掘潜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④只要发掘潜能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分析说明题
16.在今年学校艺术节上,我们班的舞蹈节目惊艳全场。我们没有请专业的老师来编排指导,而是由苗苗等几个女生自己思考、独立编排的,节目新倾,很有活力,得到全校同学的点赞。
苗苗等几个女同学表现出什么样的思维特点,我们应向她们学习什么?
17.科学思维不盲从
最近,一位来自福州的8岁男孩发现,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关于《羿射九日》的描述中,有这样一段话:“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接下来却是:“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小学生纳闷了:既然“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那么后羿又怎么“蹚”过九十九条大河 小学生的妈妈答不上来,发到朋友圈求解,众人也是一头雾水。后来,人民教育出版社通过官方微博回应:这个孩子敢于质疑,能够边读边思考,提出了很好的问题。联系上下文,“蹚”字的确用得不恰当,编写组将认真研究,适度修改。
(1)小男孩不畏权威,敢于质疑,这体现了怎样的思维方式?该思维方式有哪些表现?
(2)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向这名小男孩学习,不断培养这种思维方式?
参考答案
1.B 2.D 3.A 4.D 5.C 6.C 7.B 8.A 9.D 10.B
11.C 12.B 13.C 14.A 15.A
16.①苗苗她们具有独立思考和创造潜力的思维特点。②我们要向她们学习善于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③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善于开发创造潜力。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好少年。
17.(1)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表现为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2)①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②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学案
课型:新授 设计者: 日期: 授课人: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教研组:
一、学案导学
(一)学习目标:
1、懂得培养思维能力方法;
2、了解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表现;
3、掌握开发创造潜力的方法;
4、认识思维的批判性,培养批判精神;
5、掌握进行青春创造的方法。
(二)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独立的理解;思维判断的培养;
教学难点:思维独立性伴随着思维的批判性,开发创造力。
二、先学后教---学生自主学习:
(一)阅读课本,补全知识:
1.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性。
生理发育是_____________的重要信号,与之相随的还有_______和_____方面的变化。人是能思想的高等动物,思想使我们强大。只有当思想日渐成熟,我们才能真正长大。
2.步入青春期我们的思维有什么变化?
步入青春期,我们的__________不断发展,对问题开始有更多的见解。我们的思维逐渐具有__________,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
3.怎样正确认识思维的独立(思维的独立要求我们如何做)?
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__________,而是意味着不__________,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见。
4.如何认识思维的批判性?
在我们的成长中,与思维的独立性相伴随的是思维的___________。思维的_________,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_________挑战。“学贵有疑”,在学习中需要____________的精神和勇气。
5.青少年培养批判精神有什么作用(意义)?怎样培养批判精神?
(1)作用(意义):
有助于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探索____________;
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______________,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2)做法:
要有___________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____________建议的能力;要考虑他人的___________,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6.批判的技巧有哪些?
批判既包括对_____________的质疑、批评,又包括对自己的____________。
技巧:
批判只针对____________,而不攻击他人。批判要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
7.青少年为什么要开发创造潜力?
(1)青春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___________,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
(2)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美好__________,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_____________。
(3)青春韶华,我们要争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好少年,这是时代的要求。。
8.我们应怎样进行青春的创造?
(1)敢于______________,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2)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_____________。
(3)创造离不开____________。青春的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___________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二)阅读课本,找到下列问题并标注出来:
1、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性。
2、步入青春期我们的思维有什么变化?
3、怎样正确认识思维的独立(思维的独立要求我们如何做)?
4、如何认识思维的批判性?
5、青少年培养批判精神有什么作用(意义)?怎样培养批判精神?
6、批判的技巧有哪些?
7、青少年为什么要开发创造潜力?
8、我们应怎样进行青春的创造?
三、合作探究
1.科学思维不盲从
最近,一位来自福州的8岁男孩发现,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关于《羿射九日》的描述中,有这样一段话:“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接下来却是:“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小学生纳闷了:既然“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那么后羿又怎么“蹚”过九十九条大河 小学生的妈妈答不上来,发到朋友圈求解,众人也是一头雾水。后来,人民教育出版社通过官方微博回应:这个孩子敢于质疑,能够边读边思考,提出了很好的问题。联系上下文,“蹚”字的确用得不恰当,编写组将认真研究,适度修改。
(1)小男孩不畏权威,敢于质疑,这体现了怎样的思维方式?该思维方式有哪些表现?
(2)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向这名小男孩学习,不断培养这种思维方式?
2.“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老一生怀揣“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专注田畴,致力创新,在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后,虽然已经功成名就,但他没有就此止步,以不断创新的精神,致力于“两系法”杂交水稻的研究,最终他带领团队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袁老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却将粮食的种子、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我们,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3.最近,妈妈发现小刚特别爱穿一些奇怪的衣服,便对他说:“你是一个学生,这样穿可不太好。”小刚不以为然地说:“你知道什么,这才叫‘酷’。”妈妈又说了几句,小刚生气地说:“我已经长大了,穿什么是我自己的事情,不用你管!”
(1)小刚所理解的“酷”是什么?你同意他的说法吗?
(2)小刚的说法是否体现了思维的独立性?为什么?
4.材料一 时常发现身边有一些偏执而又矛盾的年轻人:看到好人好事,会阴阳怪气地说“没准是为了追名逐利”;看见街头执法,会先入为主地断定“城管没一个是好人”;见到有人走红,就要揣测一番“背后的金主是谁”……他们总在怀疑,怀疑每个事件背后的动机。
材料二 有人说,怀疑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方式,但批判精神绝不是一句简单的“我不信”,更不是网上一些“喷子”的见谁“怼”谁,而是在丰富的知识与实践经验积累之上作出的理性判断。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怀疑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方式”?
(2)批判精神绝不是一句简单的“我不信”,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
5.材料一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是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名句,也是当时清华大学的校训。他在1929年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中首先提出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
材料二 聂利是一个12岁的小学生。一次,他在学校学习了蜜蜂用翅膀发声的知识。回家后,他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而蜜蜂仍在发出声音。他便认识到教科书上的知识并不都是正确的,蜜蜂不是用翅膀发声的。
材料三 “新时代好少年”赵思颖发现同学们的握笔姿势不正确,设计了“双耳握笔器”;看到妈妈的工作笔记本收纳不方便,设计了“三折收纳笔记本”;发现面积小的课桌不方便同时摊放课本和笔记本,设计了“双层收纳课桌”。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体现了思维的哪一特点?
(2)我们为什么要培养材料二中聂利的精神?
(3)你认为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如何向材料三中的赵思颖学习?
四、当堂达标
见课时练习
五、自学反思 查漏补缺
附:合作探究参考答案
1.(1)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表现为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2)①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②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2.在遵守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要敢于打破常规,追求创新与生活的丰富多彩,开创前人未走之路;要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若学生从其它方面作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3.(1)小刚理解的“酷”是追求独特;不赞同小刚的说法。
(2)小刚的说法不能体现思维的独立性。因为独立思维,并不等同于一味的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的、正确的意见。
4.(1)学贵有疑,学习中,我们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气。思维的批判性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批判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2)①批判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②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③要掌握批判的技巧,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质疑、批评和对自己的反思;就事论事,不攻击他人;有一定建设性,不是一味否定。
5.(1)材料一:思维的独立性。材料二:思维的批判性。材料三:思维的创造性。
(2)①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②批判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3)①我们要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好少年。②我们在遵守道德和法律的前提下,要敢于打破常规,追求创新与生活的丰富多彩,开创前人未走之路;也要关注他人和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③创造离不开实践。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给了我们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我们创造的热情。④青春的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我们要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学设计
课题 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下
学习目标 1、懂得培养思维能力方法;2、了解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表现;3、掌握开发创造潜力的方法;4、认识思维的批判性,培养批判精神;5、掌握进行青春创造的方法;6、培养思维的独立意识,弘扬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教学重点:对独立的理解;思维判断的培养;教学难点:思维独立性伴随着思维的批判性,开发创造力。
重点 对独立的理解;思维判断的培养;
难点 思维独立性伴随着思维的批判性,开发创造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当一轮红日连滚带爬越过了树梢,六、七点钟了,处于人生发展过程中的我们,恰恰也在这个时期,越过童年,蜕变着,发生着质的变化。  青春,我们的身高和体重在迅速增长,我们的思维特别活跃,我们的感觉特别敏锐,我们的兴趣无比广泛……青春期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青春是可贵的,请你我好好把握青春,珍惜青春。 第一课 青春的邀约第二节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教师讲述,思考问题 导入本节内容,使学生易于进入本节内容
讲授新课 一、幻灯片出示课题、教学目标二、幻灯片出示自学导航,教师巡视指导:自学指导:要求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 P8-13内容,结合导学案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1、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性。2、步入青春期我们的思维有什么变化?3、怎样正确认识思维的独立(思维的独立要求我们如何做)?4、如何认识思维的批判性?5、青少年培养批判精神有什么作用(意义)?怎样培养批判精神?6、批判的技巧有哪些?7、青少年为什么要开发创造潜力?8、我们应怎样进行青春的创造? 三、师生合作探究(一) 学会独立思考探究一:播放视频《乌鸦喝水》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点拨:(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要像乌鸦那样开动脑筋,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2)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即使一时的成绩不是太理想,也会后劲十足,在思考中成长。探究探究二:P9探究与分享(1)你同意以上说法吗 为什么 (2)你认为初中生的“独立”是指什么 点拨:(1)我不同意上面小丽和小伟的说法,同意下面小强和小刚的说法。独立不仅仅是提出自己的观点,还要学会接纳他人的合理意见,做人做事要有自信,能够自立、自强。(2)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探究三:问题探究学会独立思考的必要性?点拨:(1)生理发育是青春期成长的重要信号,与之相随的还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变化。只有当思想日渐成熟,我们才能真正长大。(2)步入青春期,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发展,对问题开始有更多的见解。随着思维能力的提升,面对未知而又新奇的事物,我们需要学会独立思考。探究四:P4探究与分享(1)小刚理解的“酷”是什么 你同意他的说法吗 (2)小刚的说法是否体现了思维的独立性 为什么 点拨:(1)穿着打扮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我不同意小刚的说法。一个人有良好道德品质,能够自立自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才是真正的“酷”。(2)没有体现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探究五:问题探究怎样正确认识思维的独立?点拨: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二) 培养批判精神探究一:播放视频《小学生勇敢质疑教材》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点拨:(1)能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就已经迈出了独立思考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在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之后,如何去推理、论证。(2)批判性思维不仅会让我们在学习中受益,还会让我们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判断,不会让自己迷失或者迷茫。(3)要培养批判性思维,拥有敢于质疑的勇气,最关键还在于从日常的小事做起。探究二:问题探究思维的批判性的表现?点拨: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探究三:P10探究与分享 (1)寻找在学习和生活中乐于提出问题的同学,试着分析他们的共同点.(2)给我们什么启示?点拨:(1)共同点:善于动脑筋,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的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有批判的精神和勇气。(2)敢于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人类的宝贵品质探究四:问题探究培养批判精神的意义?点拨:(1)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2)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探究五:P10探究与分享(1)你如何评价君君和晓琳的建议 (2)如果你是七年级(2)班的同学,你会给班级名片制作活动提出什么建议 点拨:(1)说明她们能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敢于质疑,有勇气表达自己的观点,给出合理化的建议,提升了班级名片的艺术性。(2)我认为班级名片还应该包括班级口号、班级目标、班主任寄语等,让全班同学都能够参与到班级的个性化名片制作中来。探究六:P11相关链接批判的技巧点拨:(1)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攻击他人。批判是为了表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因此,批评一种观点并不等于批评持有此观点的人。就事论事,不攻击他人,这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2)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如果批判只是一味否定,就很难解决问题。真正的批判要具有建设性,能有效解决问题。探究七:播放视频《“从来如此,便对吗?”批判性思维如何培养?》怎样培养批判精神? 点拨:(1)要有质疑的勇气;(2)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3)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三) 开发创造潜力探究一:问题探究青少年为什么要开发创造潜力?点拨:(1)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它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成长带来无限可能。(2)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3)青春韶华,我们要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好少年。探究二:P12探究与分享(1)你认为上述同学的表现是创造吗 为什么 (2)与同学一起讨论:青春的创造可以是怎样的 (3)你希望自己有怎样的创造 点拨:(1)是。因为他们拥有活跃的思维,感情奔放,朝气蓬勃,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敢于突破自己,改变自己,改变世界。(2)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我们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我们也会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3)我希望自已将来能够做个发明家,发明不用油不用电的汽车,节约能源,减少大气污染。探究三:问题探究 青春的创造是怎样的?点拨:(1)青春的创造是多姿多彩的。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2)我们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3)我们也会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探究四:P13阅读感悟鲁班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点拨:创造离不开实践探究五:问题探究 我们应该如何开发创造潜力?点拨:①创造离不开实践。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给了我们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我们创造的热情。②青春的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探究六:问题探究我们应怎样进行青春的创造?点拨:(1)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2)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3)创造离不开实践。青春的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学生读出教学目标学生自学观看视频,思考问题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观看视频,思考问题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观看视频,思考问题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巡视,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
当堂达标 见课时训练 认真做题,同桌互改 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懂得培养思维能力方法;了解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表现;我们要掌握开发创造潜力的方法;认识思维的批判性,培养批判精神;掌握进行青春创造的方法。 说出本节课自己学会什么 归纳知识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