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 汉唐盛世(5)盛世文化班级: 姓名: 小组:主备人: 审核: 授课时间:一、课前导学:(一)认清目标,明确要求: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汉唐时期的史学、诗歌、宗教、书法、绘画和雕塑等文化艺术方面的辉煌灿烂的成就,感受汉唐盛世的风采。2、过程与方法:理解、分析汉唐盛世出现的背景,并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现象。3、情态、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文化成就的过程中,培养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汉唐时期的史学、诗歌、宗教、书法、绘画和雕塑等的成就。难点:理解、分析汉唐盛世文化出现的背景。(二)自主学习,认真准备:看书回答:简述盛世文化主要变现在哪些方面?类别具体表现二、课堂助学: (一)预习交流展示:(二)师生共同探讨:1、看教材P96第一、二段,回答:(1)司马迁生活在什么时期?他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史记》采用了什么体例?记录了大约多少年的史事?2、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诗人贾岛有一天骑驴做诗,偶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他反复琢磨,想把“推”字改为“敲”,犹豫未决,就用手做推、敲的姿势。这时,官员韩愈刚好经过,贾岛想得出神,竟忘了避开韩愈的依仗队。韩愈问明原因,不仅没有责怪贾岛,还和他一起斟酌,认为还是用“敲”字更好。(1)你能想出他们改用“敲”字的理由吗?(2)根据你所学过的诗歌,在横线上写出一首由下面诗人所做诗的名称。李白(“诗仙”) 杜甫(“诗圣”) 白居易 李商隐 王维 孟浩然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郭沫若有诗曰:“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奈良即日本奈良城)(1)诗句赞扬的是历史上哪件事?此事发生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期?(2)诗句中的“传道艺”指的是什么?(3)请你说说他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作出了哪些贡献?(4)玄奘又是怎样一位人物,请分析相同和不同点。三、课后巩固: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司马迁的《史记》 B.班固的《汉书》C.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D.陈寿的《三国志》2、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A.西汉初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末年 D.三国以后3、下列不属于玄奘和鉴真共同点的一项是( )A.都生活于唐朝 B.都是著名的僧人C.都为佛教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 D.都去印度求取佛经4、唐朝的统治者对道教特别推崇,曾亲自为道教经典《道德经》作注的皇帝是(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唐高宗5、下列有关《史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西汉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一部史学巨著B.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C.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景帝约三千年的史实D.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6、被后人尊称为“诗仙”的是( )A.李白 B.李贺 C.李商隐 D.杜甫7、唐代时期有特殊地位的宗教是( )A.佛教 B.道教 C.喇嘛教 D.伊斯兰教8、把左右两边的相关项用线连起来。书圣 李 白 《七月都下帖》杜 甫 《女史箴图》颜体 王羲之 《历代帝王图》顾恺之 《多宝塔碑》诗圣 颜真卿 《蜀道难》诗仙 阎立本 “三吏”“三别”《兰亭序》《洛神赋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