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暨阳初中教育共同体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1.(2021八上·浙江期中)中国疆域辽阔,海陆兼备。下列大洋中,与中国大陆相邻的是(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2021八上·浙江期中)阅读下列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回答问 题。2.《绿水青山看中国》 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套大型文化节目,其中在“猜猜我在哪里”环节中,嘉宾对 以上四个省级行政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B.乙地雪山连绵,草场广布,有我国海拔最高的牧区C.丙地少数民族种类分布最多,是我国民族自治区之一D.丁地降水丰沛,是红松之乡,有“天府之国”的美誉3.新中国成立以来 70 年,生活在丙地的独龙族同胞在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帮助下,实现了整族脱贫的“千 年一跃”。 这说明在我国( )A.汉族多与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B.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C.各族人民共同建设着美好家园D.民族文化是祖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八上·浙江期中)读长江水系示意图,回答问 题。4.下列描述符合图中河段特征的是( )A.①河段峡谷众多,水力资源十分丰富B.②河段河床抬高,有“地上河”景观C.③河段河道弯曲,容易引发洪涝灾害D.③河段江阔水深,治理的根本是保持水土5.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地带,下列关于长江流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长江横贯东西,连接我国东西部地区②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受夏季风影响较大③长江流经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等地形区 ④长江流经我国三级阶梯,沿线分布众多港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2021八上·浙江期中)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重要地理分界线,关于这一分界线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与我国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比较接近③我国 1 月 0℃等温线大致经过该界线④和我国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基本重合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2020七下·浙江期中)一位同学在假期旅游后写了一首记游诗:“自古农耕水土流,到处万壑与千沟。窑洞之中忆革命,听唱一曲信天游。”据此判断,他旅游的地方属于( )A.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C.内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2021八上·浙江期中)阅读中国四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问题8.与上图①②③④对应的城市依次为( )A.北京、乌鲁木齐、上海、拉萨 B.上海、乌鲁木齐、北京、拉萨C.上海、拉萨、北京、乌鲁木齐 D.北京、拉萨、乌鲁木齐、上海9.造成①③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夏季风的影响 B.地形的影响C.纬度的差异 D.距离海洋远近的不同10.(2021八上·浙江期中)为了解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情况,某校学生上街收集广告牌宣传画中出现的错别字。他们采用的调查 方法是( )A.问卷调查法 B.实地调查法 C.座谈调查法 D.文献调查法二、非选择题11.(2021八上·浙江期中)读“沿我国北纬 30°地形剖面图”, 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具体地理事物名称。①处是 (高原) ②处是 (山脉)③处是 (平原) ④处是 (海域)(2)李煜诗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描述了大江大河大多向东流,其原因应该是 (3)下列描述符合③地点特征的表述是( )A.天无三日晴了,地无三里平B.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C.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2.(2021八上·浙江期中)阅读珠江三角洲图及相关链接,回答问题。【相关链接】 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集,气候适宜,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现代化农业基地,也是 我国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地区之一,港澳地区以出口加工业为主导,金融业、高新技术产业发达,资金实 力雄厚。 目前,我国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港珠澳大桥已建成通车。(1) 请根据上图,描述珠江三角洲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2) 结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所在。(3) 珠江三角洲发挥区域优势,和港澳地区充分合作,形成了独特的“前店后厂”模式。在该合作中,港 澳地区的主要角色是( )A.提供土地、劳动力和产品,扮演“店”的角色B.进行产品加工、制造,扮演“厂”的角色C.对产品进行市场推广和外销,扮演“店”的角色D.从事样品制造和开发,扮演“厂”的角色13.(2021八上·浙江期中)人们因地制宜,创造着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阅读图表,回答问题。(1)据图 1、图 2,判断甲、乙两区域分别所属的地形区,并说出其共同的地形特点。(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两地形成不同农业生产特色的自然原因。(3)甲区域人们在发展绿洲农业过程中,创造了何种灌溉设施 请你为该区域农业发展再提两条合理建议。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我国的疆域【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中国东临太平洋。故答案:A【点评】本题识记考查中国海陆位置的基础知识,属于容易题。【答案】2.B3.C【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轮廓及不同省区的人文环境,难度适中,综合性强。(2)考查我国的民族关系及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属于容易题。2.根据中国行政区划的有关知识可知,甲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乙是西藏自治区,丙是云南省,丁是四川省。甲地主要种植小麦,故A错误;乙地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是海拔最高的牧区,故B符合;丙地不是我国的民族自治区,故C错误;红松之乡是在我国的东北地区,故D说法错误。故答案为:B3.根据题意可知,独龙族在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帮助下实现脱贫,说明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建设美好家园,故C说法正确。ABD与题意不符合。故答案为:C【答案】4.A5.B【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点评】本题考查识记长江的有关内容,难度适中。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上游段峡谷多,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故A正确;B是黄河下游段的水文特征,故排除;长江中游段河道弯曲,湖泊众多,容易引发洪涝灾害,故C排除;长江下游段江阔水深,治理的根本是防洪,故D排除。故答案为:A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流经四川盆地,没有流经内蒙古高原,故③说法错误。①②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 B6.【答案】C【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秦岭—淮河分南北,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的分界线,故②说法错误,①③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南北方分界线的有关内容,难度不大。7.【答案】A【知识点】黄土高原【解析】【分析】 根据诗中“万壑、千沟、窑洞、信天游”等信息可知该处应该是黄土高原,故选A。【点评】知道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答案】8.B9.C【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和应用我国气候,难度适中。8.根据所学和图示信息可知,①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②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③是温带季风气候,④ 是高原山地气候。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乌鲁木齐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上海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拉萨是高原山地气候。故答案为: B9.由上题可知,①和③对应的城市为:上海和北京;影响北京和上海气候类型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差异。故答案为: C10.【答案】B【知识点】如何开展社会调查【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上街收集广告牌宣传画出现的错别字”可知,他们采用了实地调查法。故B符合题意,ACD说法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社会调查方法的判定,属于容易题。11.【答案】青藏高原,横断山脉,长江中下游平原,东海 ⑵李煜诗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描述了大江大河大多向东流,其原因应该是 【答案】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⑶下列描述符合③地点特征的表述是( ) A.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 B.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 C.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答案】C(1)青藏;横断;长江中下游;东海(2)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3)C【知识点】地势和地形【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信息“北纬30°”可知,北纬30°东经90°附近的高原是青藏高原,北纬30°东经97°附近是横断山脉,北纬30°东经107°附近的平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北纬30°东经116°附近的海域是东海。(2)根据诗句“向东流”可知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向东流,这取决于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3)③地是长江中下游平原。A描述的是贵州中部天气易变多雨,山路崎岖不平;B描述的我国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差大;C中巴山可知,地处长江流域;D描述的是沙漠地区。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 青藏高原 、 横断山脉 、 长江中下游平原 、 东海(2)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3)C【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和理解我国的地形、局部地区地理特征,难度适中,尤其是(3)问,通过诗句考查各地区的自然特征,难度略大。12.【答案】(1)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南临南海。(2)①气候适宜,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流较多,水源充足,灌溉便利。②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充足;位于沿海,毗邻港澳,便于引进资金、技术和提供市场;政策支持,交通便利,利于区域合作,促进传统农业转型。(3)C【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珠江三角洲【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珠江三角洲位于珠江下游,从海陆位置看,南临南海,毗邻港澳。(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气温高,雨热同期;河流众多,水源充足;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密集,说明劳动力资源充足;位于沿海地区,紧邻港澳,便于引进资金、技术,且有广阔的市场;最早实行改革开放,说明有政策支持;有诸多铁路和港珠澳大桥,说明交通便利。(3)珠江三角洲凭借充足的劳动力、廉价的土地,从事加工制造业,扮演“厂”的角色;港澳地区提供广阔的市场,扮演“店”的角色。故答案为:(1) 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南临南海。(2)①气候适宜,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流较多,水源充足,灌溉便利。②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充足;位于沿海,毗邻港澳,便于引进资金、技术和提供市场;政策支持,交通便利,利于区域合作,促进传统农业转型。(3)C【点评】本题考查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和材料分析的能力,难度适中,综合性强。13.【答案】(1)甲是塔里木盆地,乙是四川盆地。地形特点四周高、中间低。(2)甲区域温差大,降水稀少;沙漠广布,河流少且流量季节变化大。乙区域气候温和,降水丰沛;盆地内的成都平原地势平坦,河流多,灌溉水源充足。(3)坎儿井,采用节水灌液技术,发展节水农业;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农业种植结构,开发耐旱、附加值高的农作物。【知识点】新疆(丝路明珠);四川盆地【解析】【分析】(1)根据图1和2的经纬度可知,甲区域为塔里木盆地,乙是四川盆地。盆地的地形特征是四周高中间低。(2)根据题意“绿洲农业”、“水稻产区”可知,塔里木盆地发展绿洲农业,因为该地区沙漠广布,温差大,降水少,河流少,水源主要来自夏季天山雪水融化,季节变化大;四川盆地种植水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雨热同期;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3)根据所学可知,在新疆地区人们发明了坎儿井这一灌溉设施。考虑到当地水资源短缺,因此需要保护水资源,种植节水作物等。故答案为: (1) 甲是塔里木盆地,乙是四川盆地。地形特点四周高、中间低。(2) 甲区域温差大,降水稀少;沙漠广布,河流少且流量季节变化大。乙区域气候温和,降水丰沛;盆地内的成都平原地势平坦,河流多,灌溉水源充足。(3) 坎儿井,采用节水灌液技术,发展节水农业;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农业种植结构,开发耐旱、附加值高的农作物。【点评】本题考查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暨阳初中教育共同体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1.(2021八上·浙江期中)中国疆域辽阔,海陆兼备。下列大洋中,与中国大陆相邻的是(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答案】A【知识点】我国的疆域【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中国东临太平洋。故答案:A【点评】本题识记考查中国海陆位置的基础知识,属于容易题。(2021八上·浙江期中)阅读下列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回答问 题。2.《绿水青山看中国》 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套大型文化节目,其中在“猜猜我在哪里”环节中,嘉宾对 以上四个省级行政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B.乙地雪山连绵,草场广布,有我国海拔最高的牧区C.丙地少数民族种类分布最多,是我国民族自治区之一D.丁地降水丰沛,是红松之乡,有“天府之国”的美誉3.新中国成立以来 70 年,生活在丙地的独龙族同胞在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帮助下,实现了整族脱贫的“千 年一跃”。 这说明在我国( )A.汉族多与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B.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C.各族人民共同建设着美好家园D.民族文化是祖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2.B3.C【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轮廓及不同省区的人文环境,难度适中,综合性强。(2)考查我国的民族关系及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属于容易题。2.根据中国行政区划的有关知识可知,甲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乙是西藏自治区,丙是云南省,丁是四川省。甲地主要种植小麦,故A错误;乙地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是海拔最高的牧区,故B符合;丙地不是我国的民族自治区,故C错误;红松之乡是在我国的东北地区,故D说法错误。故答案为:B3.根据题意可知,独龙族在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帮助下实现脱贫,说明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建设美好家园,故C说法正确。ABD与题意不符合。故答案为:C(2021八上·浙江期中)读长江水系示意图,回答问 题。4.下列描述符合图中河段特征的是( )A.①河段峡谷众多,水力资源十分丰富B.②河段河床抬高,有“地上河”景观C.③河段河道弯曲,容易引发洪涝灾害D.③河段江阔水深,治理的根本是保持水土5.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地带,下列关于长江流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长江横贯东西,连接我国东西部地区②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受夏季风影响较大③长江流经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等地形区 ④长江流经我国三级阶梯,沿线分布众多港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4.A5.B【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点评】本题考查识记长江的有关内容,难度适中。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上游段峡谷多,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故A正确;B是黄河下游段的水文特征,故排除;长江中游段河道弯曲,湖泊众多,容易引发洪涝灾害,故C排除;长江下游段江阔水深,治理的根本是防洪,故D排除。故答案为:A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流经四川盆地,没有流经内蒙古高原,故③说法错误。①②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 B6.(2021八上·浙江期中)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重要地理分界线,关于这一分界线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与我国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比较接近③我国 1 月 0℃等温线大致经过该界线④和我国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基本重合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秦岭—淮河分南北,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的分界线,故②说法错误,①③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南北方分界线的有关内容,难度不大。7.(2020七下·浙江期中)一位同学在假期旅游后写了一首记游诗:“自古农耕水土流,到处万壑与千沟。窑洞之中忆革命,听唱一曲信天游。”据此判断,他旅游的地方属于( )A.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C.内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答案】A【知识点】黄土高原【解析】【分析】 根据诗中“万壑、千沟、窑洞、信天游”等信息可知该处应该是黄土高原,故选A。【点评】知道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2021八上·浙江期中)阅读中国四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问题8.与上图①②③④对应的城市依次为( )A.北京、乌鲁木齐、上海、拉萨 B.上海、乌鲁木齐、北京、拉萨C.上海、拉萨、北京、乌鲁木齐 D.北京、拉萨、乌鲁木齐、上海9.造成①③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夏季风的影响 B.地形的影响C.纬度的差异 D.距离海洋远近的不同【答案】8.B9.C【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和应用我国气候,难度适中。8.根据所学和图示信息可知,①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②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③是温带季风气候,④ 是高原山地气候。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乌鲁木齐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上海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拉萨是高原山地气候。故答案为: B9.由上题可知,①和③对应的城市为:上海和北京;影响北京和上海气候类型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差异。故答案为: C10.(2021八上·浙江期中)为了解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情况,某校学生上街收集广告牌宣传画中出现的错别字。他们采用的调查 方法是( )A.问卷调查法 B.实地调查法 C.座谈调查法 D.文献调查法【答案】B【知识点】如何开展社会调查【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上街收集广告牌宣传画出现的错别字”可知,他们采用了实地调查法。故B符合题意,ACD说法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社会调查方法的判定,属于容易题。二、非选择题11.(2021八上·浙江期中)读“沿我国北纬 30°地形剖面图”, 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具体地理事物名称。①处是 (高原) ②处是 (山脉)③处是 (平原) ④处是 (海域)(2)李煜诗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描述了大江大河大多向东流,其原因应该是 (3)下列描述符合③地点特征的表述是( )A.天无三日晴了,地无三里平B.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C.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答案】青藏高原,横断山脉,长江中下游平原,东海 ⑵李煜诗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描述了大江大河大多向东流,其原因应该是 【答案】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⑶下列描述符合③地点特征的表述是( ) A.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 B.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 C.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答案】C(1)青藏;横断;长江中下游;东海(2)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3)C【知识点】地势和地形【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信息“北纬30°”可知,北纬30°东经90°附近的高原是青藏高原,北纬30°东经97°附近是横断山脉,北纬30°东经107°附近的平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北纬30°东经116°附近的海域是东海。(2)根据诗句“向东流”可知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向东流,这取决于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3)③地是长江中下游平原。A描述的是贵州中部天气易变多雨,山路崎岖不平;B描述的我国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差大;C中巴山可知,地处长江流域;D描述的是沙漠地区。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 青藏高原 、 横断山脉 、 长江中下游平原 、 东海(2)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3)C【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和理解我国的地形、局部地区地理特征,难度适中,尤其是(3)问,通过诗句考查各地区的自然特征,难度略大。12.(2021八上·浙江期中)阅读珠江三角洲图及相关链接,回答问题。【相关链接】 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集,气候适宜,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现代化农业基地,也是 我国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地区之一,港澳地区以出口加工业为主导,金融业、高新技术产业发达,资金实 力雄厚。 目前,我国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港珠澳大桥已建成通车。(1) 请根据上图,描述珠江三角洲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2) 结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所在。(3) 珠江三角洲发挥区域优势,和港澳地区充分合作,形成了独特的“前店后厂”模式。在该合作中,港 澳地区的主要角色是( )A.提供土地、劳动力和产品,扮演“店”的角色B.进行产品加工、制造,扮演“厂”的角色C.对产品进行市场推广和外销,扮演“店”的角色D.从事样品制造和开发,扮演“厂”的角色【答案】(1)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南临南海。(2)①气候适宜,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流较多,水源充足,灌溉便利。②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充足;位于沿海,毗邻港澳,便于引进资金、技术和提供市场;政策支持,交通便利,利于区域合作,促进传统农业转型。(3)C【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珠江三角洲【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珠江三角洲位于珠江下游,从海陆位置看,南临南海,毗邻港澳。(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气温高,雨热同期;河流众多,水源充足;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密集,说明劳动力资源充足;位于沿海地区,紧邻港澳,便于引进资金、技术,且有广阔的市场;最早实行改革开放,说明有政策支持;有诸多铁路和港珠澳大桥,说明交通便利。(3)珠江三角洲凭借充足的劳动力、廉价的土地,从事加工制造业,扮演“厂”的角色;港澳地区提供广阔的市场,扮演“店”的角色。故答案为:(1) 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南临南海。(2)①气候适宜,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流较多,水源充足,灌溉便利。②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充足;位于沿海,毗邻港澳,便于引进资金、技术和提供市场;政策支持,交通便利,利于区域合作,促进传统农业转型。(3)C【点评】本题考查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和材料分析的能力,难度适中,综合性强。13.(2021八上·浙江期中)人们因地制宜,创造着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阅读图表,回答问题。(1)据图 1、图 2,判断甲、乙两区域分别所属的地形区,并说出其共同的地形特点。(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两地形成不同农业生产特色的自然原因。(3)甲区域人们在发展绿洲农业过程中,创造了何种灌溉设施 请你为该区域农业发展再提两条合理建议。【答案】(1)甲是塔里木盆地,乙是四川盆地。地形特点四周高、中间低。(2)甲区域温差大,降水稀少;沙漠广布,河流少且流量季节变化大。乙区域气候温和,降水丰沛;盆地内的成都平原地势平坦,河流多,灌溉水源充足。(3)坎儿井,采用节水灌液技术,发展节水农业;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农业种植结构,开发耐旱、附加值高的农作物。【知识点】新疆(丝路明珠);四川盆地【解析】【分析】(1)根据图1和2的经纬度可知,甲区域为塔里木盆地,乙是四川盆地。盆地的地形特征是四周高中间低。(2)根据题意“绿洲农业”、“水稻产区”可知,塔里木盆地发展绿洲农业,因为该地区沙漠广布,温差大,降水少,河流少,水源主要来自夏季天山雪水融化,季节变化大;四川盆地种植水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雨热同期;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3)根据所学可知,在新疆地区人们发明了坎儿井这一灌溉设施。考虑到当地水资源短缺,因此需要保护水资源,种植节水作物等。故答案为: (1) 甲是塔里木盆地,乙是四川盆地。地形特点四周高、中间低。(2) 甲区域温差大,降水稀少;沙漠广布,河流少且流量季节变化大。乙区域气候温和,降水丰沛;盆地内的成都平原地势平坦,河流多,灌溉水源充足。(3) 坎儿井,采用节水灌液技术,发展节水农业;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农业种植结构,开发耐旱、附加值高的农作物。【点评】本题考查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暨阳初中教育共同体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暨阳初中教育共同体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