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下册8.1《日本》(第1课时)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8.1《日本》(第1课时)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日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日本第一课时——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年11 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即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等形式去完成学习任务,即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的发展。问题化教学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善导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而不是一味被动接受,死记硬背。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运用,问题化教学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 理论依据: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时代的迅猛发展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被广泛应用开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转变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改革传统教学中不适应时代朝流的部分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从而使学生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
教学背景分析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对课标的理解: 课程标准中的“在地图上指出”更侧重于对照地图描述。地理位置一般包括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而经度位置侧重于判断东西半球位置,纬度位置侧重于高、中、低纬度位置和温度带。对于国家的领土构成及首都,“标准”侧重于对照地图知道。在学习某一区域自然地理概况时,一般的方法是使用地图和资料。某一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的分布和基本事实都属于自然地理概况,认识一个区域,一般从认识它的自然地理概况人手。 上述概况的大部分内容属于地理分布的内容,可以在地图上读出。有些内容无法用地图表现,如某些气候资料,则需要使用资料学习。如果学生能够比较有效地使用地图和资料,他们就有可能独立去认识一个区域的地理概况。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的内容上是在学习了认识大洲、了解地区后的第一个国家,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与运用,学好它也为今后学习其他国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内容“东亚岛国”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教材正文文字不多,简单地叙述了日本的海陆位置、领土组成、面积大小、轮廓特征,内容简洁。正文之前是日本地图和“活动”。通过读图活动得出正文部分的“结论”。这样编排的主要目的是有效贯彻“标准”的要求,突出能力培养,发挥教科书的学习引导功能。教材把“面积大小”和“轮廓特征”放在此“目”中,这是为了突出“东亚岛国”的地理特征。 内容“多山的地形”和“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教材首先通过“图8-1日本地形分布”展现出日本多山的地形,根据图中关东平原的位置归纳出平原大多分布在沿海或较大河流的下游地区。然后,利用“图8-2富土山”及相关阅读,展现出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地理环境特点。教材正文简洁地说明了日本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一地处环 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教材从“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气候差异”三方面简洁地介绍日本的气候。日本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强调日本气候的海洋性特征;从南北、东西两方面叙述了日本各地气候差异。通过“活动”和“图8-3日本群岛某年櫻花开花时空分布示意”强调日本气候的南北差异及原因。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认识大洲,了解地区之后走近的第一个国家,因此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区域的方法。但是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掌握知识只停留在点或面上,缺少系统性。为了让学生学会比较全面地分析一个国家的特征,本节教材中“目”的数量是本章中最多的,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日本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课堂上侧重于地图和材料的使用,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去认识一个区域的基本概况。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法、启发式讲述法、探究法、归纳法 教学手段: 问题化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并描述其地理位置。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特点。 3、运用图文资料,说明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了解抗震自救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并描述其地理位置。 2、运用图文资料,说明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了解抗震自救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特点。
教学流程示意 (
新课导入
) (
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 (
地形特征
) (
气候特点
) (
课堂小结
) (
巩固提升练习
)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 播放《猜猜这是哪个国家?》视频,引出主题 【教师提问】同学们,大家好,你们猜出这是哪个国家呢? 学生观看视频,边看边思考 【学生回答】这个国家是日本 从视频中的一些事物,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猜出这个国家,引发兴趣。
主题 探究 探究一:日本的位置 同学们,我们要了解一个国家,首先要知道它在哪儿,请大家看这两幅图,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说出他们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教师总结:日本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东亚岛国。 (活动思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说出日本领土主要有哪四个大岛组成?其中哪个岛的面积最大? ②日本的海岸线有何特点?这种海岸线特点对经济发展有何作用? 过渡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日本的地理位置,以及领土组成,接下来我们学习日本的地形。 探究二:日本的地形 找出富士山、关东平原,观测日本地形图中的颜色,归纳日本地形的特点。 过渡 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富士山是日本最高的山脉,它是一座活火山。其实除了富士山,日本还有很多的火山,也经常发生地震。 (教师提问) 你知道为什么日本多火山地震吗? (教师追问) 当地震发生时,我们该怎么办呢?看这则视频,拿起我们的小本子,记一记。 日本的气候又是怎么样的呢?读图,说一说日本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其分布有何特点? 探究三:日本的气候 读图,说一说日本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 其分布有何特点? 展示日本气候图,让学生归纳气候特点。 (提问过渡) 我国的东部也分布这两种气候类型,那与日本的这两种气候特点是一样的吗? 思考活动题: ① 从降水量、气温变化幅度两方面比较东京和北京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② 分析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得出日本的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活动思考) 读图,说一说日本樱花开花的时空变化规律。北海道樱花开花的时间,比九州要迟1个多月,你了解其中的原因吗? 学生读图并描述日本地理位置 【学生回答】 半球位置: 东半球和北半球 纬度位置: 北温带和中纬度地区 海陆位置:四面临海,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与俄罗 斯、中国、朝鲜、韩国隔海相望。 看图思考 学生回答: ①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其中本州岛最大。 ②海岸线曲折漫长,使沿岸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上运输,也有利于发展渔业,所以日本的海上运输发达,渔业资源丰富。 学生读图回答: 日本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狭小。 学生看图回答: 由于日本地处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比较活跃,因此多火山、地震。 学生看图片 学生言之有理,教师引导点拨 学生观看视频,记下有用的安全知识 学生看图回答: 北部: 温带季风气候 南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 学生通过活动题思考回答: ①与北京相比,东京降水量大,气温变化小。 ②日本为岛国,受海洋影响显著,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 学生思考回答: 日本樱花开花时空分布是由南向北推迟。 原因:日本领土狭长,南北纬度跨度较大,南部到达开花所需气温早,北部晚。 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描述出日本的地理位置,知道如何来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学生观察日本地形图,了解日本的组成和海岸线特点及其对经济的有利影响。 通过学生的观察,教师适时的点拨可以帮助学生说出和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 此知识点之前学过,让学生回顾知识来解决现有问题。 通过了解日本的防震措施,引导学生讨论地震发生时,如何应对,普及抗震知识,减少次生灾害。 通过读图讨论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比表格里的数据,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归纳小结 学生一起回顾今天所学知识,加深重点知识的掌握。 通过对本课总结回顾,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宽学生的思路形成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整体构建
当堂达标 1.对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 D ) A 地狭人稠 B 多火山地震 C 多优良港湾,海岸线曲折 D 河流长,水量小,流速急 2. 日本的气候具有什么特点( B ) A 大陆性 B 海洋性,季风性 C 复杂多样 D 高温多雨 3. 日本是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每年春天是日本人赏花的季节,当第一朵樱花在九州岛南部绽放后,媒体就开始向人们播报樱花开放的时间,据此回答,影响樱花开放时间自南向北逐渐推迟的原因是( C ) A 水分 B 地形 C 纬度 D 树种
拓展提升 对照新潟( xì )与东京的气候统计图,结合两地的海陆和地形位置,分析日本东西两侧的主要气候差异及原因。
结束语 今天的课程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观看
课后探究 课后任务:你还知道日本哪些有趣的自然现象?请大家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下次课堂上与大家分享。
板书设计 地理位置——东亚岛国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日本 气候——温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特征)
学习效果自我评价设计
自我评价
评价习题
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