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练习卷(word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练习卷(word 含答案)

资源简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1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练习卷
一、选择题
1.面对民间艺术的衰落,我们青少年应该( )。
A.不用理会 B.成为继承人,将艺术传承下去
C.嫌弃民间艺术,让它更快地衰落 D.努力学习,民间艺术和自己没有关系
2.下列方法不能使我们了解到家乡发展变化的是( )。
A.询问家中长辈 B.收集家乡建设的信息
C.登录政府公众信息网 D.靠自己想象
3.天津著名的民间艺术是( )。
A.杨柳青年画 B.秧歌 C.二人转
4.广为流传的凤阳花鼓戏濒临失传的原因不包括( )。
A.经济效益低 B.学习时间长 C.没人肯学唱 D.会唱的人不愿意教
5.在古代(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A.张衡 B.祖冲之 C.蔡伦
6.属于万里长城经过的省份的是( )
A.河南省 天津市
B.辽宁省 甘肃省
C.宁夏 新疆
D.湖南省 四川省
7.《红楼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的社会生活。
A.白族 B.蒙古族 C.满族 D.傣族
8.家乡早些时候的居住环境是( )
A. B. C.
9.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不包括( )。
A.城市文化的冲击 B.很容易学习 C.社会的发展
10.中国拥有的世界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是( )。
A.北京故宫 B.万里长城 C.颐和园 D.兵马俑
11.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    )。
A.吃汤圆,猜灯谜 B.吃月饼,赏月
C.登高,插茱萸 D.贴春联,吃饺子
二、填空题
12.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 ),这一天,人们都会( )、( )。我还知道少数民族的的节日,如( )族的( )节、( )族的( )节。
13.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冲击,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正面临着衰落的困境。
14.民间艺术由________创造,用来满足生活和审美的需求,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
15.写一句有关“重阳”的诗句____________。
16.在我国____________有许多著名的民间艺术。
17.对民间艺术的保护,我们少年儿童也能( )。
三、判断题
18.一些民间艺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我们不用继承和发展他们。( )
19.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生活的地方有不少令人骄傲的民间艺术。 ( )
20.祖冲之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21.对于民间艺术的保护,我是小学生不关我什么事情。( )
22.过春节时,我们可以大吃大喝,大量燃放鞭炮,还能收到更多压岁钱。( )
23.在我国各地有许多著名的民间艺术。( )
24.求新是人格修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25.唢呐技艺也是民间艺术的一种。( )
26.《阿诗玛》是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的民间叙事长诗。( )
27.对民间艺术的保护跟小学生无关,都是大人们的事。( )
四、连线题
28.中国有很多传统民间艺术,请将这些民间艺术和它的发源地连起来。
北京 景德镇瓷器
天津杨柳青年画
江西苏州刺绣
江苏变脸
四川京韵大鼓
五、简答题
29.请写出你知道的中国传统节日的名称哪些?(至少写三个)
30.什么是“非遗”?
六、辨析题
31.有的风俗习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比如春节放鞭炮的习俗,要淘汰,你觉得应该淘汰吗?为什么?
七、综合题
32.请在下图中标注出北京、天津、广东、江西、陕西、江苏、四川、山西、甘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间艺术名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2.D
【解析】

3.A
【解析】
【详解】
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民间艺术。秧歌是流行与东北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杨柳青年画是天津市杨柳青镇的传统美术,二人转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
故选:A
4.D
【解析】

5.B
【解析】

6.BC
【解析】
【详解】
长城经过内蒙古,辽宁,河北,北京,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宁夏,甘肃,新疆。
7.C
【解析】
【详解】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作者为清朝时期的曹雪芹,故其所描写的民族应为清朝满族,故本题选择C项。
8.C
【解析】

9.B
【解析】
【详解】
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美术等都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各地有许多著名的民间艺术。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包括城市文化的冲击、社会的发展、不容易学等等。
故选:B
10.B
【解析】
【详解】
万里长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
故选:B
11.B
【解析】

12. 重阳节 登高 赏菊 傣族 泼水节 藏族 望果节
【解析】
【详解】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重阳节,这一天,人们都会登高、赏菊。我还知道少数民族的的节日,如傣族的泼水节节、藏族的望果节、苗族的赶秋节等。
13. 外来文化 城市文化
【解析】

14.劳动者
【解析】

15.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答案不唯一)
【解析】
【详解】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日。唐朝诗人王维写过一首有关“重阳”的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6.各地
【解析】

17.贡献一份力量
【解析】

18.×
【解析】
【详解】
民间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故表述错误。
19.√
【解析】
【详解】
民间艺术由劳动者创造,用来满足生活和审美的需求,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只要用心去观察,你就会发现在你生活的地方也有许多令人骄傲的民间艺术。故题干正确。
20.×
【解析】
【详解】
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所以,题干错误。
21.×
【解析】
【详解】
对于民间艺术的保护,我们少年儿童也能贡献一份力量,故表述错误。
22.×
【解析】
【详解】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合理、健康地过春节,不能大吃大喝、要适量地燃放边炮。故表述错误。
23.√
【解析】
【详解】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全国各地有许多不同的民间艺术。故表述正确。
24.√
【解析】

25.√
【解析】

26.√
【解析】

27.×
【解析】
【详解】
民间艺术的保护是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责任,与年龄大小无关。题干表述错误。
28.
【解析】
【详解】
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美术等都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各地有许多著名的民间艺术。比如北京的京韵大鼓、四川变脸、江西的景德镇瓷器、天津的杨柳青年画、江苏的苏州刺绣。
29.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解析】
【详解】
春节、无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是中国传统节日。学生可结合所学从中列举三个即可。
30.非遗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非遗概念,结合所学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1.放鞭炮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春节的习俗。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习俗应该淘汰。因为放炮不安全,存在着安全隐患;另外,放鞭炮还会污染环境。
【解析】
【详解】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春节放鞭炮的习俗应该淘汰。原因可以从存在安全隐患和污染环境两方面阐述。
32.北京——京韵大鼓 天津——杨柳青年画
广东——舞狮 江西——景德镇瓷器
陕西——华县皮影 江苏——苏州刺绣
四川——变脸 山西——得胜鼓
甘肃——香包制作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解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