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科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教案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第2课时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教案学情分析昆虫世界种类繁多,有着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因此有许多丰富的可供观察的内容。但许多昆虫个体较小,仅用肉眼人们无法看清它们的身体构造,也不便于观察它们的活动和生活习性,本课将引领学生用放大镜探索奇妙的昆虫世界。学生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观察昆虫对许多学生来说本来就是一个乐此不疲的活动。虽然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有过观察昆虫的经历,但远远不能满足探索他们的好奇心。用放大镜进一步观察昆虫世界,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使用观察工具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学习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身体结构;2.认识到工具对观察活动的重要性。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借助放大镜从不同角度观察不同的昆虫。【教学难点】懂得借助工具展开观察活动,并及时通过图画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观察结果。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师:小小的蚂蚁在地上爬来爬去,辛勤工作,我们该怎样更好地观察它们?生:可以用放大镜来观察。2.师:昆虫有许多奇特的本领,科学家们通过观察昆虫,发明出各种具有高强本领的设备。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用放大镜来观察昆虫。设计意图:本堂课以问答互动的形式展开,引出本节课观察昆虫的主要工具——放大镜,从科学的角度解释观察昆虫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二、新知扬帆活动一: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身体构造1.师:苍蝇为什么能在竖直的玻璃上爬行而不掉落?昆虫的复眼有什么作用?蟋蟀的耳朵在哪里?昆虫的“嗅觉”和它们的触角有什么关系?美丽的蝴蝶翅膀又有哪些秘密?在观察昆虫的身体构造的活动中,我们将会对这些问题一一解答。2.教师展示苍蝇在玻璃上爬行的动图:师:苍蝇为什么能在竖直的玻璃上爬行而不掉落?请大家用放大镜观察苍蝇的脚。学生进行观察。师:苍蝇的6只脚上各有一个“爪”,在爪的基部还有一个被一排茸毛遮住的爪垫盘。当苍蝇在玻璃片上走动,脚部茸毛尖处便分泌出一种液体,具有一定的粘附力。3.教师展示苍蝇躲避青蛙的动图:师:苍蝇为什么这么灵敏?请大家用放大镜观察苍蝇的复眼,看看会有什么发现。学生进行观察。师:苍蝇的复眼由4000多个六角形的小眼组成,能看清几乎360°范围内的物体,大家认为苍蝇的这么多小眼睛有什么作用呢?生:能够及时帮助苍蝇躲避危险。师:自然界中有许多昆虫都有复眼,你们还知道哪些?(学生自由回答)师:蜻蜓是拥有眼睛数量最多的昆虫,它的复眼由10000-28000只小眼构成。师:受到昆虫复眼的启发,科学家们研制出了复眼照相机、相控阵雷达等设备。复眼照相机:这款相机半球状排列着180个显微透镜,使其具有160°的视野,能够同时聚焦物体的不同深度,复眼能提供与众不同的优势,它可以产生全景视角,呈现显著的深度感官。相控阵雷达:利用大量个别控制的小型天线单元排列而成。一个相控阵雷达可同时形成多个独立波束,分别实现搜索、识别、跟踪、制导、无源探测等多种功能;可在空域内同时监视、跟踪数百个目标。4.师:请大家用放大镜观察蟋蟀的前足,其前足内侧的膜状结构是什么?学生进行观察。师:蟋蟀的听觉感受器位于前足内侧,呈膜状结构,叫做鼓膜听器,外形为椭圆形或缝隙状。5.师:请大家用放大镜观察蝴蝶、蝗虫、蚕蛾和天牛的触角,它们各有什么不同?把它们的触角画下来。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师:大家观察到的各种昆虫的触角各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回答)师:蝴蝶的触角是棒状的。师:蝗虫的触角是丝状的。师:蚕蛾的触角是羽毛状的。师:天牛的触角是鞭状的。师:大家认为昆虫的触角有什么作用呢?(学生自由回答)师:触角是昆虫重要的感觉器官,主要起嗅觉和触觉作用,有的还有听觉作用,可以帮助昆虫进行通讯联络、寻找食物和选择产卵场所等活动。6.师:请大家用放大镜观察蝴蝶的翅膀,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进行观察。师:蝴蝶的翅膀上有什么?生:有密密麻麻的小鳞片。师:蝴蝶的翅膀上覆盖着密密的彩色鳞片,每片鳞片都有自己独特的颜色,各色的鳞片们像瓦片一样彼此重叠,拼凑出美丽的花纹。但是鳞片的色素是不稳定的,在蝴蝶死亡后,色素会分解消失。所以蝴蝶标本的颜色就会慢慢地没有那么艳丽了。设计意图:该板块以学生观察和分享交流为主,通过借助放大镜观察不同昆虫的身体结构,使学生直接体会到用放大镜观察微小事物的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能力。放大镜的参与为学生的观察活动打开了一扇大门,课堂不是终点,因此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坚持对昆虫的观察。三、实践拓展活动二:用放大镜观察蚜虫和草蛉。1.观看视频:了解蚜虫。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蚜虫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其中大约有250种对于农林业和园艺业危害严重。蚜虫的天敌有瓢虫、食蚜蝇、草蛉等。2.师:说一说蚜虫的身体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回答)3.教师展示蚜虫吸食植物汁液的照片。师:仔细观察,蚜虫是怎样吃东西的?(学生自由回答)师:蚜虫用刺针般的口器扎进植物表皮,吸食植物的汁液。4.观看视频:草蛉幼虫捕食蚜虫。师:草蛉幼虫是怎样捕食蚜虫的?(学生自由回答)师:草蛉幼虫用嘴前的“镰刀”抓住蚜虫,然后用上下颚刺入蚜虫体内吸食它的体液。5.教师展示“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观察记录表:设计意图:该板块以视频为辅助,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总结蚜虫的特点,及其与草蛉的关系,所观察到的结论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四、视野开阔1.观看视频:蛐蛐儿为什么能一直唱歌。蟋蟀(蛐蛐儿)利用翅膀发声。雄蟋蟀翅膀粗糙,左右两翅一张一合,相互摩擦,就可以发出悦耳的声响。2.教师展示蚂蚁和蚜虫的图片:师:如果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自然界有许多奇特有趣的现象,比如蚂蚁与蚜虫是合作的关系。蚜虫的粪便含有丰富的糖,我们称之为“蜜露”,蚂蚁非常爱吃蜜露,便承担了蚜虫的“放牧”工作。一只工蚁来回穿梭,靠近蚜虫,舔食蜜露,就像奶牛场的挤奶作业。蚂蚁为蚜虫提供保护,赶走天敌;蚜虫也给蚂蚁提供蜜露,这是一个合作两利的交易。设计意图:该板块以视频和图片的形式介绍了蛐蛐儿的歌唱之谜以及蚂蚁和蚜虫的关系,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观察昆虫的兴趣。五、新知巩固1.判断题。(1)在放大镜下观察苍蝇的眼睛,我们发现苍蝇的眼睛是由许多小眼组成的复眼。 ( )(2)大部分昆虫的嗅觉器官在前腿内侧。( )设计意图:该板块结合课堂重要知识点,检查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有助于巩固本课新学的知识,强化认识。【答案】1.√×第 12 页科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学案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第2课时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学案班级: 课时: 课型:一、学习目标1.学习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身体结构;2.认识到工具对观察活动的重要性。二、学习重点难点学习重点借助放大镜从不同角度观察不同的昆虫。学习难点懂得借助工具展开观察活动,并及时通过图画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观察结果。三、知识构建【自主学习】1.你认为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有什么好处?【合作探究】活动一: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身体构造。1.苍蝇的眼睛是由无数个小眼组成的 。2.苍蝇的复眼有什么作用?3.昆虫的复眼带给科学家许多灵感,发挥你的想象,昆虫复眼还可能带来哪些发明创造?4.蟋蟀前足内侧的膜状结构是它的 。5.用放大镜观察蝴蝶、蝗虫、蚕蛾和天牛的触角,并把它们的触角画下来。6.蝴蝶的触角是 的,蝗虫的触角是 的,蚕蛾的触角是 的,天牛的触角是 的。7.通过放大镜观察蝴蝶翅膀,我们可以发现蝴蝶的翅膀上覆盖着密密的 。活动二:用放大镜观察蚜虫和草蛉。1.通过放大镜观察蚜虫的身体,你发现蚜虫的身体有哪些特点?请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你的观察结果。2.通过放大镜观察蚜虫进食,并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你的观察结果。3.仔细观察,并用图画和文字记录草蛉幼虫是如何捕食蚜虫的。三、层级练习【随堂练习 新知巩固】(一)判断题。1.在放大镜下观察苍蝇的眼睛,我们发现苍蝇的眼睛是由许多小眼组成的复眼。 ( )2.大部分昆虫的嗅觉器官在前腿内侧。 ( )3.蝴蝶的翅膀上覆盖着密密的鳞片。 ( )4.蝴蝶、天牛、蚕蛾的触角形状都不相同。( )5.蚜虫对农作物有严重危害,用10倍放大镜可以观察到蚜虫在植物嫩枝上吸食汁液。 ( )(二)选择题。1.苍蝇的眼睛是( )。A.单眼 B.复眼 C.双眼2.昆虫头上的( )是它们的“鼻子”。A.单眼 B.复眼 C.触角3.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蟋蟀的“耳朵”在其( )。A.头部外侧 B.后足内侧 C.前足内侧4.下列关于蚂蚁触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蚂蚁的触角只能帮助它保持身体平衡B.蚂蚁的触角具有灵敏的嗅觉功能C.蚂蚁的触角能帮助它寻找食物、认路、和同伴传递信息(三)连线题。把下面昆虫的触角和对应的类型名称连接起来。四、参考答案【自主学习】1.略【合作探究】(一)1.复眼 2.苍蝇的复眼能看清几乎360°范围内的物体,及时帮助苍蝇躲避危险。 3.略4.听觉感受器 5.略6.棒状;丝状;羽毛状;鞭状 7.鳞片(二)1.略 2.图略;蚜虫用刺针般的口器扎进植物表皮,吸食植物的汁液。 3.图略;草蛉用嘴前的“镰刀”抓住蚜虫,然后用上下颚刺入蚜虫体内吸食它的体液。【层级练习】【随堂练习 新知巩固】(一)√×√√√(二)BCCA(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1.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学案.doc.doc 6.1.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教案.doc.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