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人教版历史 七年级下册最新课件+视频第6课 北宋的政治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五代(907—960)(中原地区)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十国(891—979)前蜀 后蜀 吴 南唐 吴越 闽 楚 南汉 南平 北汉唐907亡北宋960兴唐玄宗统治后期,腐败安史之乱藩镇割据黄巢起义由藩镇割据演变而来,武力夺权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安定一、北宋的建立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北宋建立后周宋(1)事件:(2)建立:陈桥兵变①时间:960年②建立者:赵匡胤③都城:开封2、统一策略“先南后北,先易后难"识图辨析:北宋是不是统一全国的王朝?多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状态黄袍加身石碑陈桥兵变遗址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赵匡胤与赵普议事图君臣密谈、谋划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赵普分析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 地方权力大,中央势弱据此,赵普建议怎么做?设法收回地方政府的权力,集权于中央。即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强化中央集权措施(1)军事上:①解除禁军将领兵权;杯酒释兵权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③调换将领,军队定期换防。(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军队驻防地军队驻防地军队驻防地将帝曰:“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一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诗句中所描述的古代帝王是( )A.宋太祖 B.汉高祖 C.唐太宗 D.秦始皇A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2)在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二府三司制度支盐铁户部同平章事枢密院(三衙)(财政 机构)(行政 机构)(军事 机构)三司使中书门下参知政事皇 帝六部三省(虚职)(3)在地方:①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②三年一换,频繁调动;③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④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 ——宋太祖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 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 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 《宋史·职官志》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了。地方:行政权、财权、兵权中央:以 宰相 为首的百官皇 帝中央集权削弱相权总体方法:分化事权具体措施2、由 政事堂、枢密院 和三司使 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政权和财政权。1、设 参知政事 若干人,位同副相,与宰相共执行政权。强化君权宋太祖说:“五代时期藩镇强横,百姓受苦。我现在选派100多名干练的儒臣分别去治理各个藩镇,即使他们全部贪污舞弊,也比不上一个武臣危害大。”想一想:宋太祖的话表明了他怎样的治国思想?宋太祖结合课文,说一说:假如你是北宋时期的一名官员,你选择做文官还是武将?为什么?北宋重用文官,压制武将; 文官地位和待遇都高于武将;武将受文官监督和管束。重文臣、轻武将三、重文轻武的政策三、重文轻武的政策1、目的: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的弊端重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VS唐朝武将宋代文臣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宋)曹翰《退将诗》做人莫做军,做铁莫 做针。——(宋)谚语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措施①重用文官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天圣八年进士,修《新唐书》。宋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兵权)、参知政事(行政权)。文臣统兵的代表:欧阳修《劝学诗》宋真宗(北宋第3位皇帝)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措施①重用文官②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宋初太祖时,取士较严,进士人数最多也没超过31人,宋太宗即位后,开始突破100大关,有时一科竞达300多人… …宋代平均每年取士的人数约为唐代的5倍,约为元代的30倍,约为明代的4倍,约为清朝的3.4倍。——《宋代扩大科举取士与冗官问题》表现“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太祖誓碑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重文轻武”发展科举制的影响: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先生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到宋朝,已呈现巅峰状态。”——英国学者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宋代134位宰相,123人出身科举,他们中多为学者型官员,如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洵、欧阳修、柳永、张载、沈括等。这表明当时( )A.官场门阀恩荫的现象彻底杜绝B.科举制度提升了学术研究的水平C.人才选拔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D.科举制度造就了高素质的文官群体D北宋四大书院为湖南衡阳石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书院。隋文帝 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 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 创立殿试制度唐玄宗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宋朝 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回顾科举制度三、重文轻武的政策2、表现:(1)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祖赵匡胤(2)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形成文臣统兵的格局宋太宗赵光义(3)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三、重文轻武的政策3、影响: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积极影响)消极影响:积贫积弱、冗官冗兵冗费四、王安石变法王安石(1021-1086)读材料,说说王安石为什么要变法?材料三 北宋与辽和西夏屡次发生战争,后分别同二者签订协议,每年交其“岁币”“岁赐”。材料一:“景德、祥符中,文武官总计9785员,今内外官属总17300余员,……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逾一倍多矣。” ——(宋)包拯奏报材料二 北宋中期有人说:“天下之所以困,本于兵”,“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北宋中期,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发。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强干弱枝,屡战屡败,扩充军队。官俸、军费和战争赔款,财政危机。宋神宗(1048-1085)宋神宗1067年即位,次年改元熙宁。1069年任用王安石变法,故此次变法又称为“熙宁变法”。通过变法,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涉及经济、军事和教育领域。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变法目的变法范围领域 措施 内容 目的经济 募役法方田 均税法农田 水利法军事 保甲法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征税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把农村人口编制起来,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的人户,出一丁为保丁;保丁平时种田,农闲练兵限制官僚等的特权,增加政府收入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赋税收入促进农业发展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稳定统治秩序,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原则:加强国家在各个领域的管控变法措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变法结果变法收到一些成效,但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据变法内容,说说哪些条款触犯了官僚地主的利益?募役法,方田均税法政治上对立生活中仰慕保守派司马光改革派王安石君子之争王安石变法给我们的启示:(1)改革要讲究策略,协调好与守旧势力之间的关系(2)改革过程是充满阻力,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3)改革要善于用人,选拔德才兼备之人来推行改革(4)改革政策制定和实施要切实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5)改革要有强大的力量支持……本课小结北宋的政治北宋的建立与局部统一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兵权(“兵”)加强行政权(“权”)加强财政权(“财”)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重文抑武,文臣统兵改革和发展科举制重文轻武王安石变法中 央地方地方地方行政权兵 权财权如果以树干指中央或皇帝,以树枝指地方。那么根据北宋的统治措施,我们可以把北宋政治的特点概括为:强干弱枝加强树干,削弱枝叶。比喻削减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守内虚外合作探究一: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措施军事(兵)行政(权)财政(钱)文化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定期换防在中央:削弱相权在地方:任用文官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牵制知州取消了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钱穆: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合作探究:我们该如何认识北宋的政治制度? 1.朱熹的评价公正么?启示:求变“保”天下稳定、统一符合宋初社会需要2.如何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上述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①唐朝前期疆域图②五代十国形势图③北宋时期形势图问题一:对比图②和图③,有何发现?问题二:对比图①和图③,有何发现?问题三:图①图②图③的变化,可以说明什么?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北宋疆域远小于唐朝,周边民族政权并立,未实现全国统一,是局部统一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北宋的建立背景_12772.mp4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_8364.mp4 第6课 北宋的政治【2022春人教版七下历史最新课件+视频】.pptx 陈桥兵变_16847.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