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思想政治考试说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3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思想政治考试说明

资源简介

201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
思想政治考试说明
考点变化总览:
2013年
2012年
新增
考点
就业是民生之本(B)


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A)
能力提高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及其影响(B)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及其影响(A)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B)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A)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B)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A)
能力降低
我国的国家性质及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A)
我国的国家性质及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B)
公民正确行使监督权的要求(B)
公民正确行使监督权的要求(C)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A)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C)
删除
考点
纸币的含义及其发行规律(A)
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A)
一、命题指导思想
思想政治(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以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和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为依据,体现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体现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和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重点考查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内容及其意义的了解,并在其中渗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与引导。
二、测试内容和要求
(一)测试范围:必修模块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高中全一册)或民族理论常识(高中全一册)和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半年内重大时事政治。
(二)测试要求的表述:
A(了解层次)——再认或再现所学的经济、政治、哲学及时政等方面的知识,大体包含课程标准中的“了解、说出、知道、辨认、识别、列举、描绘、复述”等学习要求。
B(理解层次)——懂得经济、政治、哲学等方面知识的含义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大体包含课程标准中的“理解、懂得、领会、解释、阐释、说明、归纳、推理、整理、辨析、赏析、感悟”等学习要求。
C(运用层次)——应用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释有关社会现象,判断和评析有关观点;收集和处理相关信息,提出并分析问题,合理并有创意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大体包括课程标准中的“运用、分析、评述、评价、比较、综合、探寻、设计、策划、坚持、树立、实践”等学习要求。
(三)测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1.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
?
一、生活与消费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A
货币的概念、本质
A
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B
信用卡的功能
A
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A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C
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B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B
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B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B
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B
消费的类型
A
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反映消费结构的变化
B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C
二、生产、劳动与经营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B
我国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A
实行公有制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B
影响公司经营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B
公司的含义及形式
A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C
就业是民生之本(新增)
B
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
A
我国的商业银行及主要业务
A
比较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等投资理财方式的异同
C
三、收入与分配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A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A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B
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意义及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B
我国财政的作用
B
财政收入的来源
A
财政收支关系的三种情况
A
税收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A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B
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其基础性作用
B
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
B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A
我国宏观调控的含义和主要目标
A
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
B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B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
C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及其影响(要求提高,原为A级要求)
B
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基本原则
A
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B
2.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
?
一、公民的政治生活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国家的根本属性
A
我国的国家性质及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要求降低,原为B级要求)
A
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B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要求提高,原为A级要求)
B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B
公民应依法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B
民主选举的几种方式
A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A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性质
A
发展基层民主、参与民主管理的意义
B
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合法渠道
A
公民正确行使监督权的要求(要求降低,原为C级要求)
B
二、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
B
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B
我国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途径
A
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A
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新增)
A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
A
人大代表的职权
A
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含义
A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
A
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A
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A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B
珍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C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实基础和优越性
B
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
A
四、当代国际社会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基本权利和义务
A
联合国的宗旨
A
我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A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B
在国际关系中,我国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C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
A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B
3.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
?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A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A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
A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A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B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A
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B
世界的物质性
A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A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
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与普遍性
B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B
意识的本质和作用
B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
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A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
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B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B
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
C
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A
联系的含义
A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及其指导意义
B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B
发展的实质
B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A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C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A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B
矛盾的普遍性
A
矛盾的特殊性
A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B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B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B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C
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C
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
B
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C
四、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B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提高,原为A级要求)
B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求降低,表述变化,原为C级要求)
A
人的价值的内涵及其评价
B
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B
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B
实现人生价值
C
4.民族团结教育(高中全一册)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
A
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特点及其原因
A
认识中国共产党和我国民族政策的优越性
B
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C
?
4.重大时事政治
了解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
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三、试卷结构
(一)题型比例:
试题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判断题。主观题题型包括简答题、探究题。客观题和主观题分值比例为7:3。
?(二)试题难度比例:
? 试卷由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组成,其占分比例约为7:2:1。
(三)内容比例
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约30% 。
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约25% 。
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约30% 。
民族团结教育与时事政治:约15%。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