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信息窗4)》教学建议
信息窗4——游览长城
该图呈现的是学生从长城入口开始攀登的情境。情境图中的对话“我已经登了110级台阶”、“我已经登了90级”和文字叙述“从入口到北三楼长约500米,从北三楼到北四楼长约300米”呈现了丰富的数学信息,便于学生提出问题,展开对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和几千几百加减整百数口算方法的学习。
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掌握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及几千几百加减几百的口算方法。
教学时,可以延续游览北京的线索,让学生续编活动故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情境图中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有选择地解决问题,从而展开对新知识的探索。
“你问我说”中有两个红点问题和1个绿点问题。第一个红点问题是学习整百数加整百数的口算加法;第二个红点问题是几百几十减几十数的口算减法;绿点部分是学习几千几百加整百数(进位)的口算。
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是:“从人口到北四楼有多长?”教材提供了学生可能出现的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是用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二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与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相类比,渗透类比推理思想的学习。
教学时,可以先复习一下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增加迁移的效果,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口算方法,然后全班交流。对于用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进行口算的方法要给予特别关注,如果学生想不到,老师可以进行引导:500是5个百,300是3个百,5个百和3个百合起来是8个百,8个百是800,为学习整千数加减整百数的口算作铺垫。
第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是:“小力比小宇多登多少级台阶?”教学方法同第一个红点问题。
教学时,由于学生在学习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时已经有了整百数相加减的知识和思维基础,所以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然后集体交流。当学生出现11个十减9个十的方法时,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把110看成11个十,可以借助计数器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绿点标示的问题是:“你会口算1400+600吗?”教材没有呈现探索过程,意在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得出答案。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口算的方法,只要方法合理即可。教师仍要关注用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减的口算方法。
“自主练习”第1题是口算练习。教师可以适当补充练习,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逐步达到口算正确、迅速的要求。
第2题是一道游戏性练习。练习时,教师可以安排多个学生拿着得数相同的算式卡片,一次找到几个朋友;也可以只安排部分学生拿卡片参与,其他学生当裁判。
第3、4、5题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让学生读明白问题的要求,找准数据再计算。
第6题是一道综合练习题。练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读懂统计表,然后分析统计表中的数据并解决表下面的问题,最后鼓励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聪明小屋”可引导学生借助画图和学具操作帮助理解:竹竿被分成了3部分,两端浸湿部分是相等的,中间没有湿的部分是60厘米。答案是220厘米。
1/4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