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四季循环》课件(19张PPT)+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2《四季循环》课件(19张PPT)+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四季循环》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四季循环》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地球的运动》的第四课时。通过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太阳、地球的运动特征,因此学生已经知道与它们有关的一些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本课侧重于了解地球公转引起的四季循环现象。从一年四季中气温、降水、昼夜长短、太阳高度有一定变化规律入手,引导分析产生的原因,通过探究活动寻找答案,与公转和地轴倾斜有关,再进行模拟自转和公转实验,科学阅读极昼和极夜现象,从而了解季节变化对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
本课教学内容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读图,从生活经验出发,体会一年四季中气温、降水、昼夜长短、太阳高度等变化都是有规律的,讨论导致地球上周而复始出现现象的因素是什么,进而初步与地球公转相关联。第二部分是探究实验,先探究地球倾斜与直射、斜射的关系,通过实验发现斜射时会出现影子长短的变化。再探究直射、斜射对温度的影响,发现斜射时才会出现温度变化。第三部分是讨论,通过讨论引出地轴倾斜,公转时太阳斜射引起了地球温度变化,是四季的成因。第四部分是对全单元进行总结,通过读图了解地球的两种运动形式,化无形为有形,理解起来更形象,并通过模拟实验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加深理解。第五部分是拓展阅读,通过阅读了解地球运动引起的极昼和极夜现象。
2、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五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由于学生在中年级已经在教师引导下,能够基于已有的经验和所学的知识进行科学实验探究,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方法。
通过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地球、太阳,通过观察天体的运动以及一些相关自然现象的变化,总结出规律,认识了“世界是物质的,组成世界的物质是变化的”这一科学思想。通过本单元第1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变化现象。本课重点通过模拟实验和建构模型等活动,帮助学生探究地球公转引起了四季循环,以及四季循环带来的影响。本课与单元第1课是并列关系,学生经过第1课的模拟实验教学后,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明确关键点后让学生自己设计模拟实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等实验习惯,并着重引导学生提炼现象的成因,总结规律,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及时分析并解决问题。
3、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地球每年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形成四季等有规律的自然现象。
2.知道四季的形成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有关。
科学探究:
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模拟实验和建构模型等方法,了解四季的成因以及地球上与之有关的自然现象的成因。
科学态度:
1.表现出对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于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接受别人的建议。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技发展对人类探索宇宙带来的便利。
4、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和建构模型等方法,了解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产生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和规律。
教学难点:模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运动状态,并将影子变化与地球运动联系起来。
5、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
学生材料:地球仪、牙签、橡皮泥、灯泡、两支温度计、两个信封。
6、教学时间
1课时
7、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分享课前整理的知识
学生汇报。
2.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完成活动手册内容。
3.教师提问:这些现象总是在西安周而复始地出现,其他地区是否也会出现这些规律?出示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图、云南省昆明市月平均气温和降水图。
学生发现:在不同地区也存在相似的规律。
4.教师小结:这些现象总是在每一年周而复始地出现,你们还能说出哪些现象吗?学生举例、填表:动物迁移现象、植物生长变化、影子长短变化、人类着装变化等。
5. 揭示课题:这些现象在每一年的四季中周而复始地出现,规律的变化是如何产生的、而四季又是怎么来的呢?
[设计意图:学生课前知识整理分享,阅读书本图,从生活经验出发,体会一年四季中气温、降水、昼夜长短、太阳高度等变化都是有规律的。]
(二)猜想四季的成因
1.提出问题: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四季循环的成因。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科学的联系?请小组内猜一猜、讨论并说出理由,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2.教师巡视指导,收集学生猜想。
3.教师展示学生回答,学生汇报猜想。(注意,教师对于学生的猜测不武断否定和肯定)
4.教师提问:是不是像我们同学猜的这样呢,要如何证明你们的猜想?
学生回答:通过实验取得证据。通过本单元第1课学会了利用光源和地球仪来模拟太阳和地球,可以设计模拟实验进行证明。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活动,引发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与科学相联系,思考地球上周而复始出现现象的因素是什么,进而初步与地球公转相关联。]
(三)探究地球倾斜与直射、斜射的关系,以及直射、斜射对温度的影响
地球的倾斜与直射、斜射的关系
1.教师出示实验器材:我们依然可以选用光源和地球仪来模拟太阳和地球。它们之间的位置应当如何摆放呢?
2.那么又要用哪些器材来模拟某地区周而复始地变化的现象呢?
学生回答:影子长短比较容易模拟,可以通过在地球仪的不同位置上粘贴牙签来测量影子长度。要在公转轨道上取四个点进行测量,以区别四季的不同。
3.教师提供实验器材,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老师将牙签、橡皮泥及直立摆放的地球仪分发给学生,指导学生将牙签分别粘贴在赤道和北半球上,并按照椭圆形的公转轨道绕着灯泡旋转一周,进行实验并记录现象。。
4.教师鼓励学生更改模拟实验设计,将地球倾斜一定角度,而其他条件不变,进行对比实验。
学生汇报:当地球是倾斜着围绕太阳进行公转时,一年会出现四个季节,影子的长短发生了周而复始的循环。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对比的模拟实验说明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地轴是倾斜的,引起了太阳的直射、斜射。]
直射、斜射对温度的影响。
1.教师提问:为什么你们认为影子的长短就能代表四个不同的季节?季节的标志还有什么?
学生回答:气温、降水……
2.教师追问:影子的长度会影响气温或降水情况吗?要如何进行模拟?
学生讨论、汇报:气温比较方便模拟和测量。可以把温度计放在地球仪上,让光源从不同角度进行照射,相同时间之后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情况。
3.教师引导进一步优化实验设计:把温度计放在信封里,分别直立及斜立于同一个热光源的等距离处。光线照到平放的信封上影子短,是直射;照到竖放的信封上影子长,是斜射。照射相同时长后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
学生实践操作、记录并汇报:发现光源直射的信封温度高于光源斜射的信封。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对比的模拟实验说明太阳的直射、斜射导致了各个地区热量吸收不同,引导学生迁移实际分析四季变化的成因。]
(四)讨论四季的成因
1. 教师提问:请将模拟实验二的现象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光源以及信封分别在模拟什么呢?
学生讨论、分析:光源模拟的是阳光,光线照到平放的信封上模拟的是阳光的直射,照到竖放的信封上模拟的是阳光的斜射。通过实验可以发现,阳光直射的地区接收到的热量多于阳光斜射的地区。
2. 教师提问:结合模拟实验一,是什么因素造成了阳光的直射和斜射?
学生讨论、分析:地球是倾斜着围绕太阳进行公转的,导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时,太阳直射和斜射的情况不同,太阳直射时温度高,太阳斜射时温度低。
3. 阅读书本文字,你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总结:地球是倾斜着进行公转的,这造成了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里阳光的角度不同(即太阳高度角的不同),太阳直射时的气温高于太阳斜射时的气温,一年中温度不同引起了四季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引出地轴倾斜,公转时太阳斜射引起了地球的温度变化,分析了四季的成因。]
五、读生活中的现象图,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相联系
1.教师出示生活中的现象图、视频:大家看看这些现象类似于公转还是自转?
学生回答:溜冰绕一圈类似于公转,花样滑冰选手类似于自转。
2. 教师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类似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
学生回答,教师借机检验学生对于公转和自转概念的理解情况。
[设计意图:将生活中的现象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相联系,通过读图形象理解地球的公转和自转。]
六、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教师提问:地球同时进行自转和公转,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小组之间来模拟太阳和地球的运动关系。学生小组内部模拟,一人扮演太阳、一人扮演地球。太阳不动,地球围绕着太阳进行公转,同时也在进行自转。
2. 学生小组间展示,学生互评。学生可能注意到,地球应当是倾斜着进行自转的,以及地球公转一周的同时要自转365周等细节。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实验,进一步理解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亲身参与,化无形为有形。]
七、科学阅读:极昼和极夜现象
指导学生阅读书本文字,并小结:南极和北极地区情况相反,其中一个地区极昼时,另外一个地区处于极夜。地轴倾斜着围绕太阳进行公转,不仅造成了地球上四季的变化,还会造成两极地区的极昼和极夜现象。
[设计意图:学生在前面实验中也意识到南北极地区的不同,通过阅读了解其中的奥秘。]
8、板书设计
12.四季循环
气温、降水
昼夜长短
现象 正午太阳高度角
影子长短
四季循环 极昼与极夜
地球倾斜着进行公转
成因 太阳直射点温度高于太阳斜射点
地球每年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一周
9、教学反思(共21张PPT)
苏教版 五年级下
第三单元 地球的运动
3.12 四季循环
分享自己的成果
0
请将你的发现填写在
活动手册P12表格中
观察图表,寻找规律
0
请将你的发现填写在
活动手册P12表格中
0
请将你的发现填写在
活动手册P12表格中
观察图表,寻找规律
0
台湾省嘉义县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图
请将你的发现填写在
活动手册P12表格中
请将你的发现填写在
活动手册P12表格中
请尝试表达:
我发现_______的情况总是_______。
思考:还有哪些现象总是在一年当中周而复始地出现?
候鸟迁徙
人们的着装变化
植物的生长变化
猜一猜:四季循环的成因?
地球绕着太阳转
太阳绕着地球转
地球的自转
模拟实验1
请尝试表达:
我用_____模拟_____。
模拟实验1:四季的形成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测量点1 测量点2 测量点3 测量点4
赤道地区影长
北半球地区影长
在公转轨道上取4个点进行测量。
你发现了什么?
改进模拟实验1:四季的形成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测量点1 测量点2 测量点3 测量点4
赤道地区影长
北半球地区影长
在公转轨道上取4个点进行测量。
你发现了什么?
模拟实验2
请尝试表达:
我用_____模拟_____。
模拟实验2:直射、斜射对温度的影响
0分钟 温度 1分钟 温度 2分钟 温度 ……
信封1
信封2
你发现了什么?
四季如何形成的
请按照运动方式的不同(自转或公转),将下列运动分成两类。
课堂练习
陀螺的转动
芭蕾舞
链球运动
驴拉磨
1.地球如何自转?
2.地球如何公转?
3.地球如何同时进行自转+公转?
趣味扮演
拓展学习
极昼和极夜
极昼和极夜是地球两极地区奇特的自然现象。在一年中的某段时间,白天越来越长,直至太阳全天不落下,即全天24小时都是白天,这种现象叫作极昼;而在一年中的另一段时间,夜晚变得越来越长,直至太阳不再升起,即全天24小时都是夜晚,这种现象叫作极夜。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极昼和极夜情况是相反的,当北极地区出现极昼时,南极地区出现极夜;反之也一样。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