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公民基本权利课件+同步试卷+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公民基本权利课件+同步试卷+素材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课堂导入
宪法伴你的一生
观看视频并思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你的一生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第三课 公民权利
3.1 公民基本权利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1.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P35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政治自由
③监督权
课堂笔记
小岩的爸爸参加了新一届区人大代表的选举。小岩好奇地问爸爸投了谁的票。爸爸认真的说:“参加选举使我们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我赞成的候选人都是能够为我们着想、替我们说话、真心为我们服务的人。”小岩听了之后很兴奋,说:“等下次再投票选举人大代表的时候,我也参加投票可以吗?”
观看材料并思考:
材料中小岩的爸爸行使了自己作为公民的什么权利?
小岩有权参加区人大代表选举吗?为什么?
选举权
人大代表
课堂探究与分享
① 条件
①国籍:必须是拥有中国国籍的中国公民;
②年龄:必须年满18周岁;
③政治权利: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2、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是什么?
课堂笔记
12岁初中生
外国人
少数民族
被剥夺政治权利
思考: 下面漫画中的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课堂笔记)
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意义
言论自由
出版一本新书
出版自由
各地群众举行建党100周年庆典活动
集会自由
网友小美和朋友组成协会并备案注册
游行、示威自由
结社自由
他们在行使什么权利?
在微博留言区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参与游行示威,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分裂。
政治自由
内容
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意义
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3.政治自由的内容、意义?P35
课堂笔记
拓展
自由有边界
宪法第五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第五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政治自由
绝对自由
自由的界限:
道德
法律
罗先生通过媒体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刘某违法犯罪问题。经调查,刘某及其亲属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违规为其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经审理,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刘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课堂探究与分享
思考: 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
监督权
课堂笔记
监督权
①主体(谁监督)?
②对象(监督谁)?
③干什么(内容)?
④注意事项?
⑤重要性或意义?
——我国公民
——国家机关及其国家工作人员
——提出批评和建议;对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
——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有助于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途径1: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途径2: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
途径3: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舆论监督。
途径4:参加听证会、论证会。
拓展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
(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2)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二、人生自由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规定: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式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结合所学思考:以下行为属于侵犯人身自由吗?
公安机关持逮捕令抓捕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商场保安搜身
课堂笔记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原因: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
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内容: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课堂笔记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1. 公然辱骂他人、捏造事实在背后中伤、诋毁他人。
2. 照相馆未经李某同意将其照片在橱窗展出。
3. 某同学偷阅他人信件。
4. 小李假冒小强的姓名参加各种大型活动。
5. 小敏被评为优秀学生奖,小明私自领取了小敏的荣誉证书和奖金并占为己有。
名誉权
肖像权
隐私权
姓名权
荣誉权
说说下列现象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当堂检测
一家人在家打麻将遭防疫人员打砸
热点回顾:
一家人在家打麻将遭防疫人员打砸 2020年2月13日,湖北孝感一家三口在家打麻将被邻居举报,防疫人员进屋二话不说直接打砸,视频中小伙起身反抗却遭拖出屋外连扇耳光。望着被彻底砸毁的电子麻将桌,小伙最后愤怒质疑:难道一家人也不可以一起吃饭吗?
观看材料并思考:这件事,到底是谁错了?说说你的法律依据。
意义: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
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住宅。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这是一句古老的法谚,出自18世纪英国首相老威廉.皮特1763年在国会的一次演讲——《论英国人个人居家安全的权利》。他说:“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能够对抗国王的权威。屋子可能很破旧,屋顶可能摇摇欲坠;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淋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这句话的意思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课堂笔记
3.住宅不受侵犯
#女子求刺激偷快递只拆不用# 2021年11月20日,上海长宁,每月收入不菲的女子郑某,觉得偷快递很刺激,于是频频偷窃他人快递且只拆不用。东窗事发后,民警在郑某住处发现十多个被盗的快递,都是被拆了快递盒,却没有使用的痕迹,总价值近一万元。民警灵魂发问:既然喜欢拆快递的感觉,为什么不去买盲盒?
课堂笔记
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中国女足获4000万奖金# 2022年2月6日晚,中国女足3比2战胜韩国队,第9次捧起亚洲杯冠军奖杯。女足姑娘也获得了4000万奖励,其中亚洲女足联给100万美元,折合640万人民币;中国足协给1000万;中国足协官方合作伙伴蒙牛和支付宝2家企业分别奖励中国女足1000万和1300万。
夺冠!!中国女足获高额奖金
热点聚焦
观看材料并思考:中国女足姑娘们享受了哪些公民基本权利?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依据我国宪法,公民享有广泛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包括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等。
课堂笔记
1.财产权
我们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
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占有权: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的实际控制权。例如:拥有自己的房产;拥有自己的专利等。
使用权:财产所有人根据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以满足自己需要的权利。如:把房屋用作居住、出租等。
收益权:财产所有人在其经营、使用的财产上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如:租金、利息等。
处分权:财产所有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其财产的权利。如用掉、丢弃、赠与、卖与等。
含义: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
意义: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2022年新年贺词# “从年头到年尾,农田、企业、社区、学校、医院、军营、科研院所……大家忙了一整年,付出了,奉献了,也收获了。在飞逝的时光里,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国,是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这里有可亲可敬的人民,有日新月异的发展,有赓续传承的事业。”
课堂笔记
2.劳动权
课堂笔记
新冠肺炎患者治疗费用医保报销,财政兜底
3.物质帮助权
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形式: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课堂笔记
4.受教育权
国家资助贫困学生
内涵: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意义: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政策: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制定资助政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爱心书屋
春晚节目《只此青绿》
课堂笔记
5.文化权利
规定: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政策: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此外,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新疆以汉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等4种文字出版《古兰经》《布哈里圣训实录精华》等宗教经典书籍,不断拓宽信教群众获得宗教知识的途径。
截至2021年,中国建立了包括100多部法律法规在内的全面保障妇女权益法律体系,基本消除义务教育性别差距,全社会就业人员女性占比超四成,互联网创业中女性超一半。
“十三五”期间,我国实现1亿农转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目标顺利实现,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超过2100万套。有力地维护了公民的平等权利。
四、其他权利
课堂小结
知道宪法赋予的基本权利
公民基本权利
政治权力
和自由
人身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政治权利)
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监督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等)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经济方面)
受教育权、文化权(文化教育方面)
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特定人群权利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其他权利
课堂练习
【2021·大庆】14岁的初中生小红一家人的生活能够体现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是(  )
①在校学生会主席的竞选活动中,小红把票投给了小兰
②妈妈在市政府的网站上留言,给政府提出了环保建议
③爸爸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了“百姓接种疫苗有利于疫情防控”的观点
④爷爷从超市出来后,拒绝了超市保安要搜身的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B
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①错误,学生会选举不属于真正意义的选举权,只是班级内部的民主管理方式,并不是法定的
④是依法维护人身自由权的表现,
课堂练习
【2021·郑州】某学校附近有一家游戏厅,不少中学生放学后直接进入。八年级学生小李想向有关部门反映,以下方式可取的有(  )
①给市政府打电话反映
②向本区人大代表反映
③在网吧门口贴“大字报”
④向新闻媒体反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③属于非法途径,错误。
课堂练习
【2021·太原】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下列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是(  )
A.甲因涉及国家安全问题被公安机关依法检查通信
B.乙在学校操场上拾到别人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
C.丙因抗税被税务局稽查核定依法予以处罚
D.丁因被怀疑偷书而遭图书馆保安强行搜身
D
AC属于合法行为;
B属于侵犯公民合法财产权的行为,与题意不符。
课堂练习
【2021·盐城】“低利息、无需抵押,快速放款”等网贷广告极具隐蔽性,受害人开始被骗时只付出微小的代价一一将手机通讯录向网贷平台开放,随之而来的是巨额利息,受害人的亲友也会受到无尽的骚扰。依法打击这种“套路贷”,有利于维护公民的(  )
A.知识产权和人格尊严权
B.人身自由权和姓名权
C.合法财产所有权和隐私
D.劳动权和生命健康权
C
说明“套路贷”侵犯了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和隐私权。
本题未涉及知识产权,A与题干无关;本题未涉及人身自由权、姓名权、劳动权、生命健康权,BD不符合题意。
课堂练习
【2021·珠海】国家对家境困难的学生进行必要的物质帮助,这(  )
A.保障学生享有了受教育权
B.帮助学生行使了物质帮助权
C.让学生依法享有了文化权
D.杜绝了学生因困难失学现象
A
公民只有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才会获得物质帮助,故B排除;文化权是指公民可以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等活动,故C排除;D说法绝对,只能缓解,不能杜绝。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公民的基本权利》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或最佳答案)
1.【2021·大庆】14岁的初中生小红一家人的生活能够体现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是(  )
①在校学生会主席的竞选活动中,小红把票投给了小兰
②妈妈在市政府的网站上留言,给政府提出了环保建议
③爸爸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了“百姓接种疫苗有利于疫情防控”的观点
④爷爷从超市出来后,拒绝了超市保安要搜身的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2.【2021·郑州】某学校附近有一家游戏厅,不少中学生放学后直接进入。八年级学生小李想向有关部门反映,以下方式可取的有(  )
①给市政府打电话反映
②向本区人大代表反映
③在网吧门口贴“大字报”
④向新闻媒体反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1·太原】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下列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是(  )
A.甲因涉及国家安全问题被公安机关依法检查通信
B.乙在学校操场上拾到别人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
C.丙因抗税被税务局稽查核定依法予以处罚
D.丁因被怀疑偷书而遭图书馆保安强行搜身
4.【2021·盐城】“低利息、无需抵押,快速放款”等网贷广告极具隐蔽性,受害人开始被骗时只付出微小的代价一一将手机通讯录向网贷平台开放,随之而来的是巨额利息,受害人的亲友也会受到无尽的骚扰。依法打击这种“套路贷”,有利于维护公民的(  )
A.知识产权和人格尊严权
B.人身自由权和姓名权
C.合法财产所有权和隐私
D.劳动权和生命健康权
5.【2021·珠海】国家对家境困难的学生进行必要的物质帮助,这(  )
A.保障学生享有了受教育权
B.帮助学生行使了物质帮助权
C.让学生依法享有了文化权
D.杜绝了学生因困难失学现象
6.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以下人员中符合区人大代表候选条件的是(  )
A.甲某,美籍,定居中国5年,因偷窃被处治安罚款200元
B.乙某,初三学生,因擅自离校被通报批评,记入学校档案
C.丁某,因犯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
D.丙某,已婚,高中文凭,因开车误闯红灯被依法处罚50元
7.“十一”假期驾车出行,路遇堵车时往往会有车辆占用应急车道,别人规规矩矩排队,他们却自顾自溜边前行,将公德与法规抛诸脑后。但这个假期,“河南一位返乡的李先生途中拍361张车辆违章照”、“女子在高速上拍270辆违章车”两件事冲上热搜。警方成功将违法信息输入系统,违法者得到惩罚,网友纷纷点赞。材料中的事例主要表明公民(  )
A.正确行使了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政治自由权
B.具有参与民主决策的责任和意识
C.参与民主生活,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D.参与民主监督,避免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
8.49万,这是2020年前10个月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各级领导干部答复网民留言的数量;200万,这是该平台自2006年上线以来累计促成解决民生问题的件数。解决就业、幼儿教育等问题,对城市规划、改进干部作风提出建议……小小留言板架起了党和群众的连心桥、开启了社情民意的直通车。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的设立(  )
A.说明我国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非管理
B.说明我国公民能理性参与民主生活
C.有效扩大了我国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D.有利于加强民主监督,促进国家机关改进工作
9.个别企业为了加强管理,在工人下班时要搜身,这是(  )
A.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违法行为
B.是工厂提高效率的方法
C.工厂内部的事,别人管不着
D.法律、法规允许的行为
10.《民法通则》第75条明确规定:“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公民依法对自己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下列行为中体现公民正确行使财产所有权的是(  )
①张彬将自己的压岁钱捐给了患白血病的同学
②李大爷将校门口的房子租给学生,收取租金度日
③老王在建房时将挖出的文物卖给了文物贩子
④张三买彩票中奖,将所得的全部资金买成了住房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2016~2020年,中央财政共安排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6085亿元。全国约1.5亿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杂费并获得免费教科书,约2500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生活补助,约1400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现相关资金可携带。这一做法(  )
①让更多的中小学学生享受物质帮助权
②更好地维护贫困家庭孩子的财产权
③有利于保障中小学学生的受教育权
④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下列选项中属于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文化权利的是(  )
①出版自由
②科学研究
③文学艺术创作
④从事其他文化活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就扶贫开发发表了重要讲话,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策,确保所有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享有人生同样出彩的机会。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让贫困学子接受良好教育,这有利于保障他们享有哪项权利?
(2)让贫困学子接受良好教育,能做些什么?(至少两点)
参考答案
-5 BBDCA 6--12 DCDAADC
13.【分析】本题以典型材料为背景,涉及到受教育权、教育的重要性等知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材料分析题形式呈现,依据所学和题意解答。
(1)本题考查公民的受教育权。分析可知,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这有利于保障他们能够公平地享有受教育权。
(2)本题考查让贫困学子接受良好教育的举措。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捐资助学、宣传、倡议捐款捐物等。
故答案为:
(1)受教育权。
(2)①积极参加爱心助学活动;②积极向公众宣传贫困地孩子们的生活状况,倡议捐款捐物;③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关心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等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