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 课时训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 课时训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6.2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事例中,能通过食物链引起生态危机的是( )
A.酸雨 B.汞、镉等有毒物质的积累
C.温室效应 D.臭氧减少,臭氧层出现空洞
2.以下选项中,全部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组是( )
A.土地、纯净水、铁矿石 B.空气、森林、煤炭
C.钢铁、闪电、阳光 D.石油、玻璃、野生动物
3.特别的贡献。经过三代人的努力将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80%。目前,这片人造林每年向北京和天津供应1.37亿立方米的清洁水,同时释放约54.5万吨氧气。他们的贡献在于( )
①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增加资源数量 ③保护生态环境 ④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18年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再延长三年。这表明( ▲ )
①我国人均资源的充足 ②资源和环境互相影响
③节约资源是基本国策 ④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以下行为中能够体现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有( )
①推广使用节能电器 ②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
③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④购物使用环保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水是万物之源”,下列你认为体现了保护水资源的做法有( )
①农田灌溉为滴灌 ②重复循环用水,用洗脸水来冲厕所 ③节约用水
④随手关水龙头 ⑤农田灌溉为漫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7.2013年5月,烟台大学7名保洁员自发捡食学生们馒头、油条、米饭等剩饭剩菜。他们的举动触动了社会各界尤其是烟大师生的内心,学生剩饭情况从此几乎杜绝,真正落实了“光盘行动”。对7名保洁员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
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②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要求
③不利于促进消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④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下列行为有利于资源保护的有( )
①在节假日买贺卡送老师和同学 ②拒绝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③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购物使用环保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④
9.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下图是长江经济带分类水质断面占比统计图。这表明发展长江经济带
A.以经济放缓为代价换取生态保护 B.用生态和环境保护带来经济效益
C.不搞破坏性开发,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D.坚持生态文明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观察下图,回答下面问题。
10.上图形象地说明了( )
①部分人科学利用资源的意识淡薄 ②水体污染十分严重
③生物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④某些生物资源日益枯竭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下列成语能比较恰当地描述上图中所反映的问题的有( )
①竭泽而渔 ②杀鸡取卵 ③鼠目寸光 ④物尽其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下表是浙江省某市人口的数据(2011年)。2015年10月29日发布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宣布“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我国实施“全面二胎政策”说明
户籍人口(万人) 各年龄段人口比重(%) 每十万人中不同教育程度比重(%)
1—14岁 15—59岁 60岁以上 大学及以上 高中 初中 小学
344.52 11.93 73.07 15.00 8.68 16.81 39.71 29.16
A.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B.反映了我国人口问题的实质是控制人口数量
C.说明人口政策的制订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D.说明提高人口出生率是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
13.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 )
A.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自然资源十分匮乏
C.自然资源丰富,品种齐全 D.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14.下列物质和能量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有(  )
A.地震时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
B.汽油和柴油
C.阳光和水
D.水稻和棉花
15.下列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
A.加快对所有矿产资源开采 B.砍伐一切能利用的森林资源
C.以轮牧的方式放牧 D.不分季节地捕捞海洋生物资源
16.2017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时指出,“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重申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这是因为( )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②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
③中美两国都是联合国创始国④中美两国都是发达国家,需加强南北对话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每年夏天,全国许多地方都要面临“电荒”“水荒”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浙江省的这一现象尤其严重。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资源问题与人类息息相关
②缺乏资源,人类社会就无法向前发展
③我们应该合理利用资源
④应该把政府的宏观调控作为配置水、电等资源的唯一手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乡愁是后院沿着泥瓦飘飘的炊烟,是十八弯弯向家门口的山路,是妈妈手里的糯米团,是后院那棵永不结果的龙眼树……“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的理念反映了我国( )
①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
②目前开展的各项工作都不得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③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我们只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③④
19.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类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 B.难利用土地比重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C.耕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D.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光伏是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技术。截至2015年底,浙江省光伏项目规模居全国第一。阅读材料,回答小题。
20.影响光伏发电的因素中,哪一个主要由人为造成?( )
A.雾霾天气 B.小雨 C.雪 D.雨
21.浙江人口多,资源少。浙江在发展光伏产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 )
A.人口多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科学技术 D.位于南方地区光照条件好
22.2018年5月18日至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这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的发展理念是
①绿色发展 ②经济发展 ③开放发展 ④可持续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创造了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有我国的“鱼米之乡”之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
材料三 东北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
(1)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自然条件是。(至少一个)
(2)比较东北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完成下表。
地区 耕地类型 人们主食 传统运输 传统民居
东北地区 A 面食 C D
“长三角” 地区 水田为主 B 水路为主 屋顶坡度较大
(3)国家有计划地将“北大仓”变成“北大荒”,以保护湿地。保护湿地的措施有
A.退林还耕 B.扩大耕地面积
C.大力发展家具制造业 D.建立自然保护区
(4)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与东北地区相比它最大的自然优势是什么。如果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把长江比作“箭”,长江三角洲就位于箭头的位置。试分析作为“箭”的长江,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提供了哪些优越的条件?
24.工业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人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深远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18世纪后半叶开启的工业革命使西方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英国为例,资本从1750年的5亿英镑增长到1865年的60亿英镑,工厂制度逐渐形成;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到1851年,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51%;资产阶级推动了议会改革,选民人数由50万增加到了81.3万。政府先后出台了《济贫法修正案》、《工厂法》、《十小时工作法》、《公共卫生法》等,逐渐成为一个“福利国家”。
在工业革命中,很多工厂沿河而建,大烟囱冒出的浓烟笼罩市区,工厂废弃物对河流构成严重污染。
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西方发明的轮船、火车、有线电报、照相、电影等陆续传入中国,人们的出行速度加快了,通讯方便了,精神生活也丰富了。
材料三: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
材料四:早在1843年,英国议会就讨论通过了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放烟尘的法案;1863年,议会通过了第一个《碱业法》,要求制碱行业抑制95%的排放物,以控制路布兰制碱工艺所产生的毒气。
(1)材料一所指的“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一个国家?它的扩展使人类进入到了什么时代?
(2)根据材料一,从经济、政治、城市、社会等角度中选取一个角度分析西方工业革命的进步性,并指出工业化带来的主要问题。
(3)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科技成果对中国的影响。
(4)分别举一例说明洋务派“师夷长技”在工业和海防建设方面取得的具体成就,并概括洋务运动的进步意义。
(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近代的工业化进程对我国当前工业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D
4.D
5.D
6.A
7.B
8.C
9.C
10.B
11.A
12.C
13.A
14.C
15.C
16.A
17.A
18.C
19.C
20.A
21.C
22.C
23.(1)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旱地为主;米饭;陆路为主;屋顶坡度较小
(3)D
(4)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长江为其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便利的水路交通条件等
24.(1)英国,蒸汽时代。
(2)西方工业革命带动西方经济的发展,为以后殖民扩张提供物质基础。主要问题:工业化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3)西方科技成果加快了人们出行速度,通讯方便,带动了商业的发展,丰富人们精神生活。
(4)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等等。进步意义:引进了近代工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开辟了近代化进程。
(5)大力发展科技,根据国情制定发展政策,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