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考点训练卷 (原卷+解析卷)+知识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02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考点训练卷 (原卷+解析卷)+知识单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一、选择题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 ,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 ,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 !21教育网
A.刚强 高尚 宽广 谦逊
B.高尚 刚强 谦逊 宽广
C.谦逊 刚强 高尚 宽广
D.宽广 高尚 刚强 谦逊
【答案】B
【详解】
第一空:“品质”与“高尚”搭配恰当,指战士们道德品质崇高。
第二空:“意志”与“刚强”搭配合适,指战士们意志坚强,不怕困难。
第三空:“气质”与“谦逊”搭配恰当,表现战士们谦虚、不浮夸、低调。
第四空:“胸怀”与“宽广”搭配恰当,指战士们心胸宽阔广大,能包容、原谅别人错误和不足。
故选B。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为了还原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真实形象,小编搜集了一些李光耀鲜为人知的小故事。
B.说起土肥原,这是日本侵华史上一名当之无愧的人物。
C.他立下过军事奇功,也遭遇过四面楚歌,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
D.在西方基督教国家里,《圣经》是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书,也是多数人必读的一部书。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B项“当之无愧”意思是完全够条件承当某种荣誉,不用惭愧,用在句中不合适。【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2-1-c-n-j-y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憎水玻璃,为戴眼镜的人解除了苦恼。
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C.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D.目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启动长征九号的关键技术研制。
【答案】D
【详解】
A.偷换主语,后一句的主语应为“憎水玻璃”,在“为”前面加上“这种玻璃”;
B.表意不明,“其他学校领导”是“学校的其他领导”还是 “其他学校的领导”不清楚;
C.关联词错误,“只有…才”或“只要…就”,将“就”改为“才”。
故选D。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 )
A.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B.近日,北京、大连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广大的中西部就业,两地学生已蠢蠢欲动。
C.他酷爱收藏,为了充实自己的“奇石王国”,他常常慷慨解囊,上门求购别人珍藏的奇石。
D.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
【答案】D
【详解】
A.忍俊不禁,意思是指忍不住笑出来。与“笑了起来”重复;
B.蠢蠢欲动,原指爬虫蠕动的样子。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褒贬不当;
C.慷慨解囊,形容毫不吝啬、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不合语境;
D.潜移默化,意思是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正确;
故选D。
【点睛】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走进美丽的大明湖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B.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
C.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D.这是一批有志之士,他们有不畏劳苦的精神,勇敢地向着世界科学高峰。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C项没有语病。其他各项语病如下:A项驻足即停止脚步,与句中“停下”语义重复。B项下降不能用倍数。D项成分残缺,应为“勇敢地向着世界科学高峰攀登”。21cnjy.com
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 ( http: / / www.21cnjy.com )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2·1·c·n·j·y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她在家拖地的时候不小心扭了脚,真是祸不单行。
B.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
C.李平是一位优秀的教练,他经常向学员请教,真可谓不耻下问。
D.考试前夕,妈妈还念念有词地叮嘱我一定要沉着冷静。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C项运用恰当。其他各项的错误之处分别为:A项祸不单行:不幸的事接连发生。此处并没有接连发生不幸的事。B项忍俊不禁:忍俊指忍笑,不禁指控制不了,忍俊不禁意为忍不住要发笑,与句中的“笑起来”重复。D项念念有词:1.旧时迷信的人小声念咒语或说祈祷的话。2.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语,用在此处不妥。www-2-1-cnjy-com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小明的学习成绩是班级中最好的同学。
B.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持续发展的大事。
C.参加家务劳动,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责任心和自信心。
D.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
【答案】C
【详解】
A.搭配不当,去掉“同学”;
B.一面和两面搭配不当,去掉“能否”;
D.词语顺序颠倒,把“都希望自己”与“将来”调换顺序;
故选C。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B.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同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一带一路”的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
D.共享单车管理难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答案】C
【详解】
A.词语重复,去掉“第一趟”或者“首飞”;
B.词语顺序颠倒,“开展”与“策划”调换位置;
D.两面对一面,在“有关部门”后面加上“是否”。
故选C。
9.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各类政府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将“各类政府官员”改为“政府各类官员”)【来源:21cnj*y.co*m】
B.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将“交往”改为“交流”)【出处:21教育名师】
C.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青睐。(在“审美”后加上“价值”)【版权所有:21教育】
D.我们寻访散落在南粤大地上的古老书院,探访广东文脉昌盛与书院繁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将“探访”改为“探究”)21*cnjy*com
【答案】B
【详解】
B.搭配不当。把“模式”去掉。故选B。
10.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的祖先也曾得到过科学的秘密,率先发明了火药和指南针
②我们发明指南针,并不曾向海上获取霸权
③而是用它来制造奇巧美丽的烟火,使人们在节日里享受欢乐
④同西方人不同,我们发明火药,不是用它来侵占别国领土
⑤而是让风水先生勘定我们庙堂、居宅及坟墓的方位与走向,使我们的生活中顶重要的“住”,能够选择优美适宜的自然环境。www.21-cn-jy.com
⑥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A.①④③②⑤⑥ B.⑥①④⑤②③ C.①④⑤②③⑥ D.⑥①④③②⑤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句⑥提出了一个观点,引起了下文,是第一句;句①举出两个例子作证明,是第二句;结合关联词“不是,而是”及上句的描述顺序辨析,句④③为三四句,句②⑤为五六句。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⑥①④③②⑤,故选D。
11.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联贯的一段话,是恰当的一项是( )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角度
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③人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
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
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
A.①②③⑥④⑤ B.①③⑥④⑤② C.③①④②⑤⑥ D.③⑥⑤①④②
【答案】D
【详解】
③句引起语段的议论,应为首句。⑥句中的“这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意义的世界”紧承③句中的“一个有意义的世界”,应为次句。⑤句中的与⑥句中的“表面上”在语义上构成了转折关系,应为第三句。①句中的“每个人”紧承⑤句中的“每个人”,应为第四句。④句中的“多样性”与①句中的“不同”相照应,应为第五句。②为末句。故正确语序应为:③⑥⑤①④②。故选D。21·世纪*教育网
1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史铁生先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曾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杰出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
B.读着《秋天的怀念》,我们无不被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感动。
C.史铁生的作品《合欢树》大约有200字左右,被收录在高二语文教材中。
D.这部学术著作的作者是由北京大学的两位年轻教授写成的。
【答案】B
【详解】
A.把“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改为“之一”;
B.正确;
C. 语义重复,删掉“大约”或“左右”;
D.把“写成的”去掉。
故选B。
【点睛】
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21*cnjy*com
1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经过一天的颠沛流离,我们来到了位于哈密市前进东路的乌鲁木齐铁路局哈密供电段。
B.他处理问题时,常常自作聪明,事情办砸了又推给别人,真是令人忍俊不禁。
C.学校附近的十几个农民擅自到教学楼下开凿煤窑,导致教学楼墙壁出现裂缝,地基下陷,全校两千多名师生整日屏息凝神,担惊受怕。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D.当他拿起指挥棒,沉浸在音乐中时,一种文化上的脉动令他感到与现场观众心有灵犀。
【答案】D
【详解】
A.颠沛流离: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 ( http: / / www.21cnjy.com )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句中指的是一天的颠簸,使用有误;
B.忍俊不禁:指忍不住要发笑。句中的意思是他处理问题的做法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不合语境;
C.屏息凝神:形容要干一件要紧的事情前专心致志,惟恐不能完成的神态。句中的意思要表达师生的担心、害怕,使用有误;
D.心有灵犀: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使用正确;
故选D。21·cn·jy·com
14.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②每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③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④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⑤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A.④②③①⑤ B.①⑤④②③
C.④⑤②③① D.①③②⑤④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的排序。解答此题,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对文段意思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排序,首先确定首尾句,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中心句,通过读这五个句子,可知本语段介绍的是“紫藤罗花的开放”,按照空间的层次关系来写,所以确定④是首句,紧接着介绍花穗②③,最后运用比喻介绍花舱①⑤。所以顺序为④②③①⑤,故选A。
1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_____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2)我只是伫立_____,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3)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_____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
A.只是 观望 毕竟 B.只是 凝望 毕竟
C.因为 观望 可是 D.因为 凝望 可是
【答案】D
【详解】
(1) 空白处前后句在语义上构成了因果关系,所以应用“因为”;
(2) 观望:置身事外静观事态发展。凝望:指目光凝聚在某个物体上。根据语境,应用“凝望”;
(3)空白处前后句在语义上构成了转折关系,所以应用“可是”;
故选D。
1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伞开得好等于安全有保障,至少保证生命无虞。(身体恢复健康)
B.在距离地面300多公里的高度上,俯瞰时有着很广阔的视野。(指俯视,即从高处往下看)
C.估计在我之前遨游太空的国外航天员会有类似体验,但他们从未对我说起过。(漫游)
D.这时舷窗已经烧得黑乎乎的,我坐在里面,怀抱着操作盒,屏息凝神地等待着配合程序。(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A
【详解】
A.“无虞”的意思是没有忧患,太平无事。故选A。
17.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B.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C.他在大会上的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D.一些人盲目追捧明星,却忽视了那些近在咫尺为自己默默付出的人。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使用。
A.毛骨悚然: 毛发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恐惧惊骇的样子;
B. 耀武扬威: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C. 语无伦次:指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层次;不合语境;
D.近在咫尺: 形容距离很近;
故选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一、选择题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 ,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 ,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 !www.21-cn-jy.com
A.刚强 高尚 宽广 谦逊
B.高尚 刚强 谦逊 宽广
C.谦逊 刚强 高尚 宽广
D.宽广 高尚 刚强 谦逊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为了还原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真实形象,小编搜集了一些李光耀鲜为人知的小故事。
B.说起土肥原,这是日本侵华史上一名当之无愧的人物。
C.他立下过军事奇功,也遭遇过四面楚歌,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
D.在西方基督教国家里,《圣经》是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书,也是多数人必读的一部书。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憎水玻璃,为戴眼镜的人解除了苦恼。
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C.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D.目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启动长征九号的关键技术研制。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 )
A.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B.近日,北京、大连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广大的中西部就业,两地学生已蠢蠢欲动。
C.他酷爱收藏,为了充实自己的“奇石王国”,他常常慷慨解囊,上门求购别人珍藏的奇石。
D.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走进美丽的大明湖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B.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
C.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D.这是一批有志之士,他们有不畏劳苦的精神,勇敢地向着世界科学高峰。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她在家拖地的时候不小心扭了脚,真是祸不单行。
B.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
C.李平是一位优秀的教练,他经常向学员请教,真可谓不耻下问。
D.考试前夕,妈妈还念念有词地叮嘱我一定要沉着冷静。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小明的学习成绩是班级中最好的同学。
B.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持续发展的大事。
C.参加家务劳动,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责任心和自信心。
D.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B.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同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一带一路”的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
D.共享单车管理难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9.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各类政府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将“各类政府官员”改为“政府各类官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将“交往”改为“交流”)21教育网
C.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青睐。(在“审美”后加上“价值”)2·1·c·n·j·y
D.我们寻访散落在南粤大地上的古老书院,探访广东文脉昌盛与书院繁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将“探访”改为“探究”)【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0.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的祖先也曾得到过科学的秘密,率先发明了火药和指南针
②我们发明指南针,并不曾向海上获取霸权
③而是用它来制造奇巧美丽的烟火,使人们在节日里享受欢乐
④同西方人不同,我们发明火药,不是用它来侵占别国领土
⑤而是让风水先生勘定我们庙堂、居宅及坟墓的方位与走向,使我们的生活中顶重要的“住”,能够选择优美适宜的自然环境。21cnjy.com
⑥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A.①④③②⑤⑥ B.⑥①④⑤②③ C.①④⑤②③⑥ D.⑥①④③②⑤
11.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联贯的一段话,是恰当的一项是( )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角度
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③人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
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
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
A.①②③⑥④⑤ B.①③⑥④⑤② C.③①④②⑤⑥ D.③⑥⑤①④②
1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史铁生先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曾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杰出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
B.读着《秋天的怀念》,我们无不被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感动。
C.史铁生的作品《合欢树》大约有200字左右,被收录在高二语文教材中。
D.这部学术著作的作者是由北京大学的两位年轻教授写成的。
1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经过一天的颠沛流离,我们来到了位于哈密市前进东路的乌鲁木齐铁路局哈密供电段。
B.他处理问题时,常常自作聪明,事情办砸了又推给别人,真是令人忍俊不禁。
C.学校附近的十几个农民擅自到教学楼下开凿煤窑,导致教学楼墙壁出现裂缝,地基下陷,全校两千多名师生整日屏息凝神,担惊受怕。21·世纪*教育网
D.当他拿起指挥棒,沉浸在音乐中时,一种文化上的脉动令他感到与现场观众心有灵犀。
14.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②每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③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④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www-2-1-cnjy-com
⑤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A.④②③①⑤ B.①⑤④②③
C.④⑤②③① D.①③②⑤④
1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_____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2)我只是伫立_____,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3)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_____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
A.只是 观望 毕竟 B.只是 凝望 毕竟
C.因为 观望 可是 D.因为 凝望 可是
1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伞开得好等于安全有保障,至少保证生命无虞。(身体恢复健康)
B.在距离地面300多公里的高度上,俯瞰时有着很广阔的视野。(指俯视,即从高处往下看)
C.估计在我之前遨游太空的国外航天员会有类似体验,但他们从未对我说起过。(漫游)
D.这时舷窗已经烧得黑乎乎的,我坐在里面,怀抱着操作盒,屏息凝神地等待着配合程序。(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21·cn·jy·com
17.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B.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C.他在大会上的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D.一些人盲目追捧明星,却忽视了那些近在咫尺为自己默默付出的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考点分析】
一、词语
词语是组句成段的基本材料,正确使用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能否恰当地使用词语,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在中考语文中,对词语的考查涉及实词、虚词和熟语(包括成语)等考查点。综观近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中考对词语的考查有如下特点:21·世纪*教育网
1.以同音词、近义词的辨析为主。
2.所选实词多是生活中常见的但容易被忽视以及容易被混淆的词语。
3.干扰点为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不一致的词语。
针对上述考情,考生应该注重对词语运用综合性考查的复习与训练,同时,应打好基本功,抓住常见常用的实词、虚词、成语进行记忆,分类巩固。2-1-c-n-j-y
二、病句
《考试说明》规定的病句类型为以下六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来源:21cnj*y.co*m】
学生应对六种类型的病句,加以分析和归 ( http: / / www.21cnjy.com )纳,可分为以下三种:语意性病句、语法性病句和逻辑性病句;其中语意性病句主要指“表意不明”,有时“语序不当”也会表意不明;语法性语病包括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逻辑性病句指“不合逻辑”。语法性病句类型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学生在复习时应有所侧重。【版权所有:21教育】
【答题技巧】
一、词语
(1)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
(2)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选其符合语境义者。
遇到词义相近的词,先确定词义相同的部分,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对相异的部分进行比较辨析,判断其“异”在何处,最后再考察语境,看一看应当选用哪个词。如“反映”与“反应”的区别在于“映”和“应”,把握这两个字的区别就能很好地辨析了。注意辨析同义词的一般规律,如根据词语搭配的对象不同来辨析。如“侵犯”可以和“主权”“利益”“领海”等搭配,“侵占”则与“土地”“财产”等搭配。又如根据词性和语法的功能不同来辨析。如“阻挡”和“障碍”都是阻挡、妨碍事物发展进行的意思。但“阻挡”是动词,在句中一般作谓语;“障碍”是名词,在句中一般作主语或宾语。还可根据感彩(褒义、贬义、中性)、使用范围等方面来辨析。
(3)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意义及用法,再判断该句选何词。比如“门庭若市”中“市”本身有“市场”之意,如果用来形容“集市”就错了。如“集市上人很多,熙来攘往,门庭若市”这个句子明显存在错误。
二、病句
1.注意关联词语的前后搭配。
2.注意“禁止”“防止”“避免”类的词语。
3.注意句中出现的多个否定句。
4.注意句中介词。
5.注意并列词语的搭配、语序情况。
6.注意有关数量增减的词语。
7.注意出现“能否”“是否”等词的句子的前后搭配情况。
8.注意句子中词语的感彩。
【知识汇编】
词类与熟语知识要点
词类与熟语
(一)词类
分类 解说 示例
按构词方式 语素 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是构词的成分,分为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山、水、玻璃、奥林匹克
词 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可以由一个语素组成,也可以由多个语素组成。词的构成上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听、早晨、班干部
单纯词 单纯词指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它的特点是:不管有多少音节,每个音节都没有各自的意义,合起来才表示意义。单纯词又分单音词、双音词和多音词。 仿佛、阿斯匹林
合成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组成的语素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 开幕、促进、民主、美好、壮观、老师
按语法功能 实词 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可分为一般名词、专有名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 祖国、国务院、早晨、上下
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 坐、研究、有、发展、管束
形容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形态性质或者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状态的词。 优秀、干净
数词 表示数目多少和次序先后的词,分基数、分数、倍数和概数。 二分之一、第三、八九个、九层
量词 用来计算事物和动作的单位的,包括名量词和动量词。 只、张、次
代词 用来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动作行为、性质状态或数量的词。分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 我、咱们、这些、哪里、如何
虚词 副词 表示动作或形状的时间、范围、程度、肯定、否定、语气、情态等的词。 曾经、全部、一定、千万、悄悄
介词 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合起来表示处所、方向、时间、方式、目的、对象等的词。 在、从、对于、为了、同
连词 用来连接词和短语,表示一定逻辑关系的词。 和、并且、如果…那么…
助词 附在词和短语或句子后面起辅助作用,表示附加意义的词。 得、着、了、所
叹词 表示感叹、呼唤或应答的词。 唉、啊、哦
拟声词 模拟人或事物发出的声音。 唰、哗、轰、啦啦、汪汪、咚咚
按感彩 褒义词 含有赞许或好意思的词语,多用于正面。 伟大、光荣、正确
贬义词 含有不赞成或坏意思的词语,多用于反面。 阴谋、奸诈
中性词 不含褒贬的词语 学习、武装、品行
(二)熟语
分类 解说 示例
熟语 熟语是指有固定格式的词组或句子,是汉语词汇的组成部分,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格言等。 略
成语 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或词组。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 守株待兔自相矛盾
谚语 指多年流传下来的表达民俗的简练而又形象的语句,不少谚语是社会斗争经验或生产知识的总结。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惯用语 是口头上常用的习惯用语,大多是三个音节的动宾短语,一般能拆开,在动词与宾语之间可以插进其他成分。 吹牛皮、泼冷水、敲竹杠、走过场
歇后语 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由前后两部分构成,有时只说前半部分,后半部分省略,所以叫歇后语。 瞎子点灯——白费蜡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格言 简练而含义深刻并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知识就是力量。事实胜于雄辩。
细致辨析词语
所要辨析的词语,一般都是容易混淆的近义词。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求考生明确判断词语的范围大小,词义的轻重程度,以及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搭配。还要掌握多义词的不同义项。词语一般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三种。本义一般指词的原始意义或较早的意义;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如“焦躁”可引申为“气恼”“发怒”;比喻义是词语本义的比喻用法逐步固定下来的意义,如“手足”比喻“兄弟”,“虎口”比喻危险的境地。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一、词义的分类。
1.单义词:一般为科学术语,专有名词,常见事物的名称,近年中考不考此类。
2.多义词:一般分为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3.同义词:分等义词(即意义相同)、近义词(即意义相近)两类。
4.反义词:分意义相反或意义相对两种。
二、同义词的辨析方法。
同义词的辨析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词义的轻重程度。例如:“希望”“期望”“渴望”三个同义词,一个比一个程度重。
2.词义范围的大小。例如“事件”与“事故”,“事件”范围大,“事故”范围小。
3.词的感彩。例如:“教诲”和“教训”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诲”是褒义词,“教训”是中性词。“人”和“家伙”,“人”没有明显的感彩,“家伙”含有轻蔑的感彩。21教育网
4.词的语体色彩。例如:“吓唬”与“恐吓”,前者是口语,后者是书面语。“黎明”与“拂晓”,前者是一般用语,后者是特殊用语。21cnjy.com
5.词的适用对象。例如:“爱戴”适合对上级、长辈,“爱护”适合对下级、小辈。
6.词的搭配关系。例如:“模糊”与“含糊”,不能互换使用,可以说“说话含糊”“字迹模糊”,但不能说成“说话模糊”“字迹含糊”。21·cn·jy·com
7.词的词性功能。例如:“营利”是动词,意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谋求利润”;“盈利”一般作名词,指“利润”。再如,“阻碍”为动词,在句中一般作谓语;“障碍”为名词。在句中一般作主语或宾语。www.21-cn-jy.com
三、词义的辨析方法。
1.从词的构成上分析如“周密——严密——精密”,其辨析重点在“周、严、精”三字上,“周”意在全,“严”意在紧,“精”意在细。2·1·c·n·j·y
2.从词语意义上辨析。辨析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中,可根据语意的轻重来判断,如“优良——优秀”,语意前轻后重;也可根据范围的大小来判断,如“战役——战争”,范围前者小而后者大。又如“教学——教育”,范围前者小而后者大。www-2-1-cnjy-com
3.从词语感彩上辨析。如“鼓励——鼓动”两词,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又如“机智——狡猾”,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21*cnjy*com
4.从语体色彩上辨析。一般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口语表达比较亲切、和谐,书面语表达则严肃、庄重。如“妈妈——母亲”,前者是口语表达较亲切,后者是书面语表达比较庄重,又如“惦记——思念”,前者用于口语,后者用于书面语。【出处:21教育名师】
5.从语法功能上辨析。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辨析过程中根据搭配的对象来判断,如“颁布——颁发”两词,“颁布”通常和法律、法规、条例等词相搭配,而“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通常是证书、奖品等。还可根据造句的习惯来判断。如“就义——献身”,可以说“英勇就义”,也可以说“英勇献身”,而“献身革命”就不能说成“就义革命”。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灵活运用词语
一、明确前后关系。
在具体的语境中,句与句之间是前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照应的,因此,要明确语句前后关系,找到词语的对应点。对于关联词,更要把握好各分句间的关系,所使用的关联词,每一对都表示特定的语法关系,它们的搭配是固定的,不能随意调换。要正确选用,均需借助对句意的把握,明确句子前后的关系,进行正确的选择。
二、分清感彩。
词语中相当一部分是具有明显的感彩的,或 ( http: / / www.21cnjy.com )贬义,或褒义,或中性,一般考查的对象都是感彩非常鲜明的词语,我们应当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细致分析。但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表达需要,有时候套贬义褒用,有时候会褒义贬用,解题时要注意区分。21*cnjy*com
三、分清适用对象。
有一些词语、成语和俗语,其适用对象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范围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平常要注意积累,明确一些特殊词语、成语和俗语的适用对象和范围,切忌望文生义。对于不清楚的词语一定要养成勤查词典的好习惯,增加积累。
四、正确使用成语。
成语的辨析与运用,近年来考查比较多,一般考查成语中同音字的改错、形近字的改错以及在具体语境中成语的恰当使用,做成语运用题的方法有:
1.看准成语内涵。
成语的意思是约定俗成的,我们不能用现代的眼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去理解它,更不能望文生义。如“美轮美奂”本形容房屋华美高大而众多,我们可不能理解为美好的意思;“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而不能错误地理解为“首先、第一个”;“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不经修改,一气写成,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不能理解为“文章没有加上标点符号”。
2.弄清表述对象。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运用范围;有的只能用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如“眉飞色舞”,有的只能用于物,如“汗牛充栋”,有的只能用于事,如“左右逢源”,有的只能用于自身,如谦辞“抛砖引玉”“敝帚自珍”等。还有一些特指的成语,如“邂逅相遇”特指久别又偶然相见,“罄竹难书”特指罪行极多。
3.辨出感彩。
成语从感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分辨成语运用是否恰当,还可以从成语的感彩角度去明辨,看看有没有出现“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现象。如“无所不为”是贬义词,意思是“什么坏事都做”。我们不能当作褒义词用;“胸无城府”是褒义词,我们不能当贬义词用。
4.分析词句重复。
分辨成语运用是否恰当,我们还可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整个句子和该成语的意思上分析,看是否造成了重复。如“忍俊不禁地笑起来”“一览无余地看到”“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三令五申地强调”“难言之隐的苦衷”“浑身遍体鳞伤”“百姓生灵涂炭”“到处漫山遍野”。
5.辨析形似神异。
有的成语与另一成语由于读音、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形或意义相近,粗一看似乎像孪生姐妹,很容易混为一谈,如“设身处地”与“身临其境”,前者指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中,指替别人着想;而后者指自己亲临那种环境;再如“漫不经心”与“漠不关心”容易混淆;“改天换日”与“移天易日”混淆;“无所不至”与“无微不至”混淆。
6.弄清双重语义。
有的成语还具有双重含义,我们要全面分析成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双重身份,不仅知其一,还要知其二。如“灯红酒绿”既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又可以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处之泰然”既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可以指对事物无动于衷;“想入非非”既形容想法大胆、新奇,也可以比喻荒唐离奇,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
五、填充关联词语的方法。
1.所填关联词语要适应语句表达的具体内容,语句结构所表达的是怎样的意义关系,就选取与之相应的关联词语。
2.在运用和填充关联词语时要注意关联词语常成对成套的特点,如果随意改变其前后呼应的词语,就会引起意义和关系上的混乱。
3.如果要求填充的题是由几个复句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的较长的文字,那么就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总观全题,分清这段文字有几个复句、几个分句;二是在总观的基础上再推敲同一复句中各分句的意义关系、复句与复句的层次关系,根据不同的关系,选出不同的关联词语。
复句常用关联词语一览表
并列关系 单用 也 又 另外 同时 一面 一边 另一方面
配对使用 既……,又…… 既……,也…… 又……,又…… 也……,也…… 一边(一面)……,一边(一面)…… 一方面……,另一方面……
递进关系 单用 不但 不仅 不光 而且 并且 并 甚至 更 以至 何况 况且 还 甚至于
配对使用 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还、也、甚至) ……尚且(况且)……,何况……
选择关系 单用 或者 或是 还是
配对使用 或者……,或者…… 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是…… 要么……,要么…… 不是……,就是…… 也许……,也许…… 与其……,不如…… 与其……,宁可(宁肯、宁愿)…… 宁可……,也不(也要)……
转折关系 单用 虽然 虽说是 但是 可是 但 却 而 然而 不过 就是 只是 反而 尽管 固然 只不过
配对使用 虽然(尽管、虽说是、虽说、固然)……,但是(可是、但、却)……
因果关系 单用 由于 因为 因此 所以 因而 从而 以致 致使 可见 既然
配对使用 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因而、所以)…… 既然……,就(那么、那就)…… 之所以……,是因为……
假设关系 单用 如果 假如 假若 倘若 要是 不然 否则 要不然 要不是 假使
配对使用 如果(假如、假使、倘若、要是)……,就(那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便、则)…… 即使(纵然、纵使、即便)……,也…… 再……,也…… 如果说……,那么……
条件关系 单用 只要 只有 除非 一旦
配对使用 只要(一旦)……,就(便 ( http: / / www.21cnjy.com ))…… 只有……,才…… 除非……,才…… 除非……,不…… 除非……,否则…… 不……,不…… 没有……,就没有…… 无论(不管、不论)……,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