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2.1 坚持依宪治国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1、了解现行宪法的构成及主要内容,认识到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的活动准则。2、懂得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4、增强宪法意识,自觉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抵制各种破坏宪法权威的行为。自主学习1.我国现行宪法的构成?2.我国宪法的性质及主要内容3.宪法具有无上权威的原因及要求4.宪法的地位5.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与普通法之间的关系)根本的活动准则01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一、根本的活动准则宪 法序 言第一章 总纲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 国家机构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138条1、我国现行宪法由几部分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性质社会主义制度根本制度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本任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格尊严权……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依法纳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职权全国人大:立法权人民政府:行政权人民法院:审判权人民检察院:检察权国家监察委:监察权......思考:宪法内容规定的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什么问题?请你翻开宪法文本,仔细查阅,找出下列问题,并请你大声诵读出来。第一章序言第二章第三章2.我国宪法的性质和内容根本性问题宪法的本质: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主要内容全局性问题宪法规定了我国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上述材料说明了宪法的地位是怎样的?中国工会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3、★我国宪法的地位?(1)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2)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3)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数据,2021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63.1万件,处分62.7万人,包括省部级干部36人,厅局级干部3024人。2022年,新年伊始,中央坚持打虎,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张永泽成为虎年首个落马的省部级官员;以上官员的落马,表明了党纪国法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打虎成绩单”1、为什么我们要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呢?2、我们应如何维护宪法的权威?想一想:原因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怎样做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法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3、为什么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最高的法律效力02(1)请将你所了解的一部法律的名称及其规定的主要内容填写在适当位置。答:教育法:“我的任务是规范教育活动,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民法总则刑 法立法法物权法刑事诉讼法教育法请听以下几部法律之间的“对话”,回答下列问题。(2)从这些法律的“对话”中,你能看出哪部法律处于 最高的法律地位?为什么?答:宪法。1、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2、宪法国家的根本法体现在那些方面?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受教育权利选举法规定了选举人和被选举人条件。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留、逮捕的条件。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民法总则规定了物权、债权。刑法规定了侵犯财产罪。民法总则规定了物权、债权。刑法规定了侵犯财产罪。全局性、根本性问题一般性问题说明宪法与其他法律关系。国家生活中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宪法普通法律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二、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有哪些?(1)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全局性、根本性问题;其他法律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后期进一步学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后期进一步学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有哪些?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刑法》第一条生活法律条文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义务教育法》第一条为什么其他法律的制定都要根据宪法?你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了吗?这说明了什么?(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宪法 普通法律提议制定、修改的主体不同通过的人数不同公布的机关不同宪法的制定需要国家成立专门的委员会起草,经过全国各族人民讨论,然后提交全国人大通过。有权提议修改宪法的主体是全国人在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宪法只有全国人大有权修改,其常委会无权修改。制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修改: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的一个代表团或者30以上代表联名,都可以提出普通法律的修正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都有权修改普通法律。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依据宪法规定,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宪法的修改由谁公布。在实践中,四部宪法和四个宪法修正案都是由全国人大公布的。依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普通法律由国家主席公布。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严格?同意宪法的制定遵循特定的制宪程序。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其他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依一般程序,由立法机关过半数通过。宪法 普通法律制定修改的程序通过人数通过机关特定程序一般程序三分之二二分之一全国人大立法机关(3)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一方面是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1)全面依宪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3)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2、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总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1)(内容上)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2)(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违宪无效。(3)(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根本活动准则最高的法律效力1、宪法的构成与内容2、宪法的地位3、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的原因和维护的具体做法)4、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5、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和其他法律的联系)内容效力程序作用2.1坚持依宪治国课堂小结课堂练习答案:D1 、(2021四川广安)2021年3月17日,国务院在中南海举行宪法宣誓仪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宪法宣誓组织办法》,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国务院任命的29个部门和单位的36名负责人依法进行了宪法宣誓。这表明( )①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②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④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答案:C2、 (2021江苏泰州)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这说明( )A.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B.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C.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D. 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3、 3(2021江苏南京)坚持依宪执政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依宪执政,因为宪法是( )①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②评判行为犯罪与否的专门法律③一部内容始终保持不变的根本法④我们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B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1坚持依宪治国 素材宪法宣传沙画.mp4 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2.1坚持依宪治国课件.pptx “我与宪法”微视频:假如没有你.mp4 感受宪法的力量.mp4 我国第八个国家宪法日.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