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2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一、单项选择题1.2021年2月,我国再获抛海亿吨级大油气田。该大气油田的开发利用①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②改变我国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③大大降低我国的能源需求④缓解了我国的自然资源短缺问题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房地产高速发展,以消失3亿亩耕地为代价,我国占世界耕地面积的不足十分之一,但要养活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在仅有的耕地里大部分地区土壤已经被汞、铅、砷等重金属所污染。从材料中获取的正确信息有( )①我国资源总量丰富,种类繁多②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③我国水土流失现象严重④我国资源利用不合理加剧资源短缺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3.2017年11月23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会议在意大利召开,我国浙江湖州________通过专家评审获得批准,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A.太湖溇港 B.桑基鱼塘系统 C.菰城遗址 D.頔塘运河4.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供热采暖和制冷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太阳能利用系统。这表明我国在解决资源问题上( )①坚持依法治国战略 ②大力推进废弃物资源化③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④积极实施“开源”举措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近几年中国先后出台了60余部生态环保法律法规,坚决向污染宣战。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大国,具备全世界最大的污水处理能力。这一系列做法体现了( )①我国把环保工作放在经济发展首位 ②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相当严峻③我国加大了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 ④对环境的保护要纳入法制的轨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结合材料判断,下列哪一观点是错误的( )材料一:从《侍经·伐檀》可看出,近3000年前,山西境内的黄河水还是清澈的,两岸长满高大的檀树,可谓山清水秀。材料二:杜牧的《阿厉宫赋》讲,建起阿房宫的代价是砍光四川山区的树木,可见当时长安城建设耗材惊人,估计是把邻近的吕粱山砍秃后,才远去四川砍伐的。A.黄河水由清变黄,显然是黄土高原的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所造成的B.古今事实证明,人类只要随心所欲地索取自然,生态恶化的问题就会出现C.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小,种类少,因此人均占有量更少D.以史为鉴,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7.乡愁是后院沿着泥瓦飘飘的炊烟,是十八弯弯向家门口的山路,是妈妈手里的糯米团,是后院那棵永不结果的龙眼树……“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的理念反映了我国( )①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②目前开展的各项工作都不得以牺牲环境为代价③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④我们只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③④近年来,我国有些地方出现了汽油供应紧张的局面,有些城市的出租车因买不到汽油而停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存在( )A.资源问题 B.环境问题 C.污染问题 D.人口问题9.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 )①启动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②严格限制汽车工业的发展③抓好耗能行业的节能工作④引导人们节约能源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0.循环经济(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与传统经济(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相比,其优势体现在( )①保护环境,创造美好家园 ②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③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④彻底解决我国资源短缺的矛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下列事例中,能通过食物链引起生态危机的是( )A.酸雨 B.汞、镉等有毒物质的积累C.温室效应 D.臭氧减少,臭氧层出现空洞12.我国许多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下列工程中,能直接解决我国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的有( )①西气东输 ②西电东送 ③南水北调 ④希望工程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3.随着垃圾分类的不断深入,杭州将建成全国首个体验式垃圾分类实践基地,在这座基地中,可看到一个废弃易拉罐经过拆解、分类和加工等工序后被重新制作成一件艺术品的全过程。这个过程( )A.可以缓解资源短缺局面 B.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C.提高资源利用率,循环利用资源 D.保护环境不受到更多的污染14.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A.总量丰富 B.总量多、人均少C.资源分布不平衡 D.资源浪费损失严重15.下面漫画《推理题》警示我们( )A.世界因生命而精彩B.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拯救地球就是拯救人类自身C.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D.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者16.下面是某市几位中学生对自然资源的一些看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小红:“在自然界,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B.小芳:“自然资源的质量在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C.小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D.小丽:“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地区分布上是均匀的.”17.下列有关人类与自然资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以不断开发利用,不必节约和保护B.我国自然资源状况十分乐观C.非可再生资源,应加以保护,严禁使用D.可再生资源要注意保护和培育,才能永续利用读“我国W 市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据此回答以下各题。18.根据上图我们可以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有( )①土地资源构成中林地、宜牧地比重大②土地利用类型齐全,其中比重最大是耕地③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低 ,未利用土地比重较大④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容易引起土地沙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9.土地资源的利用必须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该区域土地开发利用中必须( )①退耕还草,保护生态环境 ②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森林资源③退耕还林,科学利用资源 ④利用科学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0.“开源”是解决自然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而研制自然资源的替代品是“开源”的方法之一。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方法的是( )A.淘米用过的水,再用来浇花 B.发展水电、风电等代替火电C.刷牙时关上水龙头 D.发展节水农业21.“如果中国的能源利用率提高15%—25%,每年至少可以节约标准煤3亿吨。”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我国资源利用率高,可挖掘潜力不大 ②要依靠科技挖掘现有能源的利用率 ③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④我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要减少能源的浪费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22.以下行为中能够体现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有( )①推广使用节能电器 ②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③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④购物使用环保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23.读漫画“愁”,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母亲为何发愁?(2)该漫画揭示了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中的哪两个?(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________。(4)你怎样给地球母亲消消愁?24.解决好人口问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开放二胎政策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基本状况图材料二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8 930人,高中文化程度14 032人。文盲率4.08%,流动人口增长81.03%。我国人口素质依然不高,流动人口在增加……要解决我国人口问题,需要提高人口素质……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允许普遍二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1)观察材料一,说说我国全面开放二胎政策的客观依据。(2)结合材料二,运用人口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措施的认识。(3)联系材料三,从人口对资源、环境、发展的影响角度,分析中央改革人口政策的正确性。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D2.D3.B4.C5.C6.C7.C8.A9.C10.A11.B12.A13.C14.B15.B16.D17.D18.A19.B20.B21.D22.D23.(1)人口增长,耕地减少。(2)人口、资源。(3)不仅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需要。(4)控制人口数量,保护耕地24.(1)我国存在人口结构性矛盾,呈现老龄化趋势。(2)提高人口素质是积极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措施,我国人口素质较低,给自然、社会和经济都带来沉重压力,给失业人口再就业增加了难度。解决人口问题还需要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解决好人口流动等问题。(3)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人口数量、结构的变化,会引起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的变化。中央改革人口政策,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有利于减轻资源、环境的压力;全面开放二胎政策,有利于调整人口结构,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