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寻光机器人 第二课时教材分析本课先从认识光敏传感器开始,让学生从机器人能够“自动寻光的”原理入手。为实现该智能功能提供硬件保障。在理解了硬件如何工作之后,又以解决问题为任务驱动,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好程序。通过学习如何在仿真界面中设置传感源的方法,让学生设置好带有虚拟光源的仿真环境,以电脑仿真来检验程序。最后在现实环境中让学生搭建好的寻光机器人尝试寻找光源,体验动手的乐趣和成就感,从动手实践中发现调试机器人的方法。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们通过前面五课内容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诺宝RC软件编写程序的基本方法,并且理解了“多次循环”“永久循环”和“条件判断”模块再程序中的基本用法。学生已经能够体验到程序编写的乐趣和用程序来驱动机器人的成就感,他们对于新的传感器的学习充满着热情和学习兴趣,本课的内容对于学习对象来说,是对之前程序编写内容的巩固和深入练习,能够搭建并调试寻光机器人程序的编写方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在仿真界面中设置虚拟光源测试机器人的程序。能够拼装寻光机器人,并在真实环境中调试寻光机器人。学会程序中高速电机模块中左、右电机的转向和速度与机器人行动有怎样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试机器人,了解程序中高速电机模块设置于机器人行动的关系。(2)通过大胆尝试和不断反思,学会设计寻光机器人追寻光源。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进一步体验程序设计的乐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2)善于探究和分享,在解决寻光机器人的设计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研究,体验共同解决问题的乐趣和成就感。(3)积极思考,在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基础上拓展思路、大胆尝试,养成不怕困难、用于创新的优秀品质。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在仿真界面设置虚拟光源并测试机器人的程序。难点:掌握调试寻光机器人的方法,理解程序中高速电机模块中左、右电机的转向和速度与机器人行动有怎样的关系。五、教学策略本课的内容不仅需要学生在电脑上操作,还需要学生根据设计需要拼搭机器人,完成程序设计和调试。因此,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好教学环节,利用好小组团队开展合作探究。通过教师示范操作,让学生掌握在仿真环境中设置光源传感器,了解光源传感器有两种以上的设置方法。采用引导启发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在仿真环境中的虚拟光源与现实中的光源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程序下载之后的机器人调试中、要引导学生及时进行归纳小结。并让学生自主探究、多调试机器人的高速电机转速,思考如何快速的的达到光源的位置,理解程序中高速电机模块设置于机器人行动的关系。在调试机器人的环节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不断升级闯关,完成一个个难度越来越高的任务。有同学的机器人在调试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例如:不能寻找到光源,或者不能顺利的追着光源前进,这个时候要让学生大胆尝试、认真思考或者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在问题中寻找原因,从而达到调试程序和机器人的目的,真正将“分析问题-寻求策略-解决问题”这一思维过程运用到实践中,让学生被动地解决问题提升到主动地寻找问题、分析问题继而解决问题,从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开展组间竞争,能够充分调动小组地团队合作意识,在活跃地课堂氛围中感受到合作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系统,安装诺宝RC程序,相应的机器人硬件。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 针对上一课教材的知识内容进行系统的回忆和巩固。 回顾、巩固 承上启下仿真检验 在仿真界面添加光源。添加灯泡图案的光源。添加带有灯泡+光圈图案的光源。将灯泡图案的光源变成灯泡+光圈图案的光源。将程序在仿真界面内进行仿真检验。(1)仿真机器人顺利寻找到光源。(2)改变光源与仿真机器人的远近距离,让机器人寻找到光源。(3)移动光源,让仿真机器人追着光源运动。3、搭建下载。 1、分析思考,仿真界面设置光源的多种方法,并在小组内交流。2、将程序在仿真界面内进行仿真检验,有助于学生在接下来的任务中顺利完成。3、搭建寻光机器人并下载程序。 对教材知识内容进行适当的处理,设计出多种方法完成同一个命令,让学生灵活变通,活学活用。调试机器人 任务一:将手电筒作为追逐的光源。让寻光机器人顺利到达光源终点。提供调试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排除法调整机器人。排除法1:程序的漏洞。排除法2:搭建的问题。排除法3:移动光源。排除法4:调节光敏传感器的灵敏度。任务二:看哪组机器人能够寻着光最快到达终点!调整寻光机器人的速度。设计问题:程序中高速电机模块中左、右电机的转向和速度与机器人行动有怎样的关系?任务三:让寻光机器人追着光绕过凳子到达终点!引导学生展开小组间机器人竞赛,设置进阶型三个任务,展示机器人如何追光且最快到达终点。 完成任务一,测试机器人。观察思考,大胆尝试,勇于实践。根据需求调试机器人。从动手实践中发现调试机器人的方法。完成任务二,与组内同学开展合作,通过调试机器人,思考程序中高速电机模块设置于机器人行动的关系。小组汇报展示设计的寻光机器人,参加组间机器人竞赛。 调动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提供调试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排除法调整机器人。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灵活变通,活学活用。并从动手实践中发现调试机器人的方法。以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掌握思维归纳的方法。真正将“分析问题-寻求策略-解决问题”这一思维过程运用到实践中。感受团队合作的精神,在小组竞争中体验成功和失败。扩展 认识光感传感器:讲解光敏传感器和光感传感器的功能特点的不同。通过讲解利用光感传感器制作的“智能感应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光感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对光线反应的区别。 理解光感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对光线反应的区别。利用光感传感器来设计一个智能路灯。 从传感器认识入手,结合光感传感器的条件表达式数值的设置来讲解,进而认识到这两种传感器之间的联系和差别。小结 1、会添加光敏传感器并选择变量及端口。2、掌握条件判断表达式中的“光敏变量==1”表示什么。3、会用光敏传感器制作判断光线强弱的机器人 讨论、思考 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内容,能够培养学生养成反思、归纳、总结的好习惯。八、板书设计寻光机器人(第二课时)(共40张PPT)第6课 寻光机器人—第二课时信息技术 五年级下册光敏传感器的组成正面光敏传感器右探头光敏传感器左探头可调电阻右侧探测指示灯左侧探测指示灯“光敏变量==1”表示右边光线比较强“光敏变量==0”表示光敏变量表达式左边光线比较强程序编写编写寻光机器人程序模拟仿真、搭建与调试寻光机器人0102温故知新电机转速设置 第1次光敏变量==1 左电机转速为 右电机转速为 光敏变量==0 左电机转速为 右电机转速为 10000100探究新知设置传感源自主探究搭建寻光机器人自主探究搭建寻光机器人自主探究是否会下载调试寻光机器人自主探究是否会下载调试寻光机器人机器人是否会不断地改变角度去寻找光源,并且逐渐缩小距离,最后接触到光源。什么做光源?自主探究是否会起点终点自主探究1、程序排除法2、搭建3、移动光源4、调节光敏传感器的灵敏度自主探究1、程序排除法2、搭建3、移动光源4、调节光敏传感器的灵敏度自主探究1、程序排除法2、搭建3、移动光源4、调节光敏传感器的灵敏度自主探究1、程序排除法2、搭建3、移动光源4、调节光敏传感器的灵敏度自主探究是否会起点终点自主探究1、程序排除法2、搭建3、移动光源4、调节光敏传感器的灵敏度明确任务光敏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是可以调节的,只要用小螺丝刀旋转传感器上的“可调电阻”进行微调就可以了。顺时针旋转,右侧传感探头灵敏度增大;逆时针旋转,左侧传感探头灵敏度增大。可调电阻自主探究1、程序排除法2、搭建3、移动光源4、调节光敏传感器的灵敏度自主探究是否会起点终点任务二:看哪组机器人能够寻着光最快到达终点!“高速电机”的设置右轮速度小左轮速度小左右轮速度相同哪边速度小就往哪边转,当速度相同时直行或停止.电机转速设置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光敏变量==1 左电机转速为 右电机转速为 光敏变量==0 左电机转速为 右电机转速为 10000100100601006090709070自主探究是否会起点终点任务二:看哪组机器人能够寻着光最快到达终点!自主探究是否会凳子任务三:寻光机器人追着光绕过凳子到达终点!拓展tu光敏传感器拓展tu光感传感器拓展tu光敏传感器& 光感传感器判断光源的方向感知是否有光线拓展tu智能感应灯拓展tu夜晚检测到没光→开灯黎明检测到有光→关灯拓展tu光敏传感器& 光感传感器判断光源的方向感知是否有光线第6课 《寻光机器人》小结会添加光敏传感器并选择变量及端口1掌握条件判断表达式中的“光敏变量==1”表示什么2会用光敏传感器制作判断光线强弱的机器人3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六课 《寻光机器人》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doc 第六课《寻光机器人》第二课时 课件.pptx